淮秦中学高一语文组期中考试总结.doc_第1页
淮秦中学高一语文组期中考试总结.doc_第2页
淮秦中学高一语文组期中考试总结.doc_第3页
淮秦中学高一语文组期中考试总结.doc_第4页
淮秦中学高一语文组期中考试总结.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淮秦中学高一语文组期中考试总结 淮秦中学高一组期中 忙碌的期中考试结束了,回顾自己这一阶段备课组工作,感触颇深。考试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检验也是对教师工作的考核,作为高一语文备课组长,我对这一阶段的总结如下: 一、师生情况 1.教师现状:共有9位教师,都是具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资深教师,有8位老师有高三毕业班经验,教师组成老中青都有。 2.学生现状:年级共有 700多名学生,强化班6个,普通班7个,班 2个。录取分数线在全区排名第五,入学分数600分,与天印高中有16分的差距。语文教学任重而道远。 二、考试试卷及得分情况分析: 本次考试,试卷分值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基础知识是选择题,共10分,其中有2分考查课内文章理解;文言文阅读(15分),其中4分是对课内文言文的考查;诗歌鉴赏(8分),现代文阅读(20分),名句默写(8分),全部为课内背诵篇目,语言运用(9分),新材料作文(30分)。试卷有一定难度,形式与高考试卷接近,侧重考查学生的能力。 各班均分差距不大,1班(张秀) 60.89分,2(杜玲玲)班57.13分,3班(王梅)60.21分,4班(徐静)60.91分,5班(史彦文)59.92分,6班(钱泽舒)59.01分,7班(王梅) 58.48分,8班(黄大鹏)56.46分,9班(张秀)59.41分,10班(李淑梅)56.45分,11班(黄大鹏)56.55分,12班(刘明华)57.01分,13班(李淑梅)56.28分,14班(徐静)59.42分,15班(张道成)51.38分。总均分:58.02分,天印高中均分60.18分,临江中学56.06分,我们高一发挥出了比较正常的水平。 三、存在的问题 1.基础知识掌握德还不够牢固 基础知识中的第五题是考查课内文章江南的冬景中对江南冬天的特点的理解,这也是本课的教学重点,然而这道题的正确率特别低,究其原因,课堂效率有待提高,名句默写比较简单,全部出自课内四篇背诵篇目,大多数的均分在7分以上,但有些班级均分在5分左右,教学时背诵落实都非常到位,主要是因为考前复习不扎实,导致以前掌握的内容遗忘了。 2.学生能力欠缺 诗歌鉴赏和作文与高考考查形式接近,平时训练中没有接触过,学生的诗歌的读诗和做题缺少章法,新材料作文审题失误极大。 四、今后的教学。 1、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习惯,让学生学会学习。本次考试可以看出学生在学习习惯和方法的养成方面的欠缺,今后在课堂教学,还要加强对学生语文的指导,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2、加强语文积累。语文能力的提高有一个较长的过程,它的基础在于有厚实的积累,包括语言材料的积累,生活和的积累等等。作为教师不能因为不考课内的文章而放弃对课本的学习,更应重视对教材的学习,引导学生熟悉课文,对课文中的词语、句子、文章结构、思想观点等,该记忆的要记忆,该借鉴的要借鉴。 3、夯实基础。在生字词的积累,课文的朗读,语言表达的准确规范以及书写等方面加强训练,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4、要在学生的能力培养上下工夫。真正做到 授之以渔 而非 授之以鱼 。语文能力的提高仅靠课堂是不够的,每周进行1-2次的小题抢分训练。 5、文言文教学上,古诗文名句的积累,除了督促学生熟读记诵外,还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必要的理解,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在上学期的基础上继续学习课外的短小精悍的好文章。在课内外的联系中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文言知识,提高文言阅读能力。相信坚持下去,定有成效。 6、阅读能力的提高。阅读一篇文章,相关的知识背景越丰富,文章越容易理解。因此要努力引导学生广闻博览,多读多吸收一点。利用语文拓展课给学生介绍好的阅读材料,随时指点阅读方法,以收更好的效果。并可采用比较阅读的方法,以收一举多得之功效。 7、加强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