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2.doc_第1页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2.doc_第2页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2.doc_第3页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2.doc_第4页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2.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一、填空题1速度的基本单位是,时间的基本单位是2在体育与健康测试中,小明跑前500m路程所用的时间为1min20s,跑后500m路程用的时间为2min则他跑前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比后半路程的平均速度(选填“稍快”、“稍慢”或“相等”),他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大约是m/s3在一个两端开口的纸筒的一端蒙上橡皮膜,用橡皮筋扎紧对着火焰敲橡皮膜,火焰会这说明了4要准确地判断温度的高低,就要用测量温度的工具进行测量,温度常用的单位是(填符号)5一只小鸟在平静的湖面上飞过,当小鸟距离水面4m时,小鸟在湖面上的“倒影”是(选填“实”或“虚”)像,该“倒影”距离小鸟 m6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入某种透明液体时,已知入射光线与液体表面的夹角是45,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是105,则折射角是,入射角是7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人眼中的,但它可以会聚更多的光,从而使所成的像变得更亮;现代天文望远镜都力求把物镜的口径(选填“缩小”或“加大”),以便观测到更暗的星8野战部队携带的压缩饼干与普通饼干相比,好处在于质量相等的情况下,它的密度,体积(选填“较大”或“较小”)9实验室所用的托盘天平是测量的工具;挂点滴时液体的密度为=1.03103kg/m3,则输完一半液体以后,剩余液体的密度为kg/m310河岸边的树木在水中的“倒影”和在地面上的“影子”其形成原因是不同的,前者是由形成的,后者是由形成的,验钞机是利用荧光物质在线的照射下能够发光的原理制成的二、选择题坐在高速行驶火车上的乘客,我们说他静止是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的()A迎面开来的火车B铁轨C火车车厢D车厢里走动的乘务员12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两次敲击同一个音叉,比较音叉两次发出的声音()A音调不同B响度不同C音色不同D音调、响度、音色均不同13使装水的试管B浸在烧杯A的水中,下面用酒精灯加热,则 ()A烧杯A中的水不能沸腾,试管B中水能沸腾B烧杯A中的水能沸腾,试管B中水不能沸腾C烧杯A与试管B中的水都不能沸腾D烧杯A与试管B中的水一起沸腾14小明将易拉罐的上部剪去,蒙上半透明纸,在罐底部开一个三角形小孔,用它做小孔成像实验,如图所示,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是()A蜡烛的正立像B蜡烛的倒立像C三角形光斑D圆形光斑152015年9月3日,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上,歼10表演机从天安门广场上空飞过如图,表演机的新型液体拉烟系统,将高沸点的液体拉烟剂“吹”出来,送入发动机喷出的高温燃气中,形成的水蒸气遇冷后凝结成雾,就成为浓浓的彩烟在这一过程中,暖湿水蒸气凝结成雾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熔化B液化C蒸发D升华16对几个形状、体积均不同的实心铜块,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它们的密度相同B质量大的铜块密度大C体积大的铜块密度大D它们的密度可能不同17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向平面镜走近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B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大C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D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不变18一个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为30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若把物体沿凸透镜主轴移动到距凸透镜45cm处,则成像的情况一定是()A放大的实像B等大的实像C缩小的实像D上述三种情况都可能19如图所示,甲、乙、丙是三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将质量相等的酒精、硫酸和盐水分别装在这三个容器中,已知硫酸盐水酒精甲、乙、丙三个容器依次分别装的是()A硫酸盐水酒精B盐水酒精硫酸C酒精硫酸盐水D硫酸酒精盐水三、作图题(共11分)20如图所示,李芳同学想要利用一块平面镜使此时的太阳光竖直射入井中,请画出反射光线及平面镜的位置,并标注反射角的度数21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AB所成的像22如图所示,一束光射向三棱镜,画出这束光两次折射的大致光路四、实验探究题23如图所示,某种物质加热变成液态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曲线,观察图象并回答:(l)物质开始加热时的温度是;(2)这种物质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3)物质的熔点是,熔化过程中用了min;(4)BC段表示物质处于状态(填物态形式)24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平镜成像”的实验时,准备了一把刻度尺,将一块玻璃饭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1)所用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关系(2)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关系(3)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像(填“实”或“虚”)(4)小红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5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小莉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10cm处,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凸透镜的焦距约是cm (2)小莉同学做实验时,发现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如图2所示,若要使烛焰在光屏中心成像,只调节光屏,应将光屏向(选填“上”或“下”)移动(3)若将烛焰移至距凸透镜15cm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屏上得到倒立、清晰的实像,(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应用这一原理制成的(4)小莉同学将自己的近视眼镜镜片放在了蜡烛与凸透镜(靠近凸透镜)之间,移动透镜和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倒立缩小的清晰的像将近视眼镜镜片取下,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为了使屏上的像重新变得清晰,在不移动蜡烛和凸透镜位置的前提下,应将光屏向(左/右)移动如图3四个选项中,能正确表示小莉同学近视眼成像和矫正情况的是A 乙、甲 B丙、甲 C 乙、丁 D 丙、丁五、计算题(1题9分,2题16分,共25分)26(9分)元旦节时,许多城市在广场燃放礼花礼花在几十米的高空爆炸,响声巨大,并发出绚丽夺目的光彩,照亮了整个城市如果你看到色彩和听到声音前后相差的时间为5s,那么,你离广场大约有多远?(取声速为340m/s)27(16分)今年5月1日,上海世博会正式开幕,主题为“国之中,城之源”的河南馆也随之正式向游人亮相7月16日,上海世博会河南馆,大型根雕清明上河图吸引大批游客关注根雕高2.56米、宽2.1米、长18米,重达12吨,它的原料是从东南亚进口的一整棵香樟古木近800个不同仪表、不同举止、不同神情的人物被刻画得栩栩如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根雕是35位艺术家和工匠用了5年时间创作而成的,它的价值大约为5.6亿元”(1)爱思考的刘鸣找来了一个同样材料制成的樟木小球,通过测量得到小球的质量为4g,体积大约5cm3,请你帮他计算樟木的密度是多少kg/m3(2)清明上河图根雕的总体积是多少m32015-2016学年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填空题1速度的基本单位是米/秒(m/s、ms1),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考点】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分析】根据我们对于速度和时间单位的了解来作答(1)长度的单位有: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和纳米,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米(2)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秒;(3)速度是用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大小等于路程和所用的时间之比【解答】解: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m);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物理学中,速度是指路程和所用的时间之比,则速度的基本单位是米/秒,符号m/s或ms1故答案为:米/秒(m/s、ms1);秒【点评】本题是对于时间和速度单位的最基本的考查,是一道基础题属于识记性内容,比较简单2在体育与健康测试中,小明跑前500m路程所用的时间为1min20s,跑后500m路程用的时间为2min则他跑前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比后半路程的平均速度稍快(选填“稍快”、“稍慢”或“相等”),他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大约是5m/s【考点】速度的计算;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分析】知道前半路程和后半路程所用的时间,利用速度公式求前半路程和后半路程的平均速度进行比较;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就是他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解答】解:前半路程的用的时间:t1=1min20s=80s,前半路程的平均速度:v1=6.25m/s;后半路程的用的时间:t2=2min=120s,后半路程的平均速度:v2=4.17m/s;v1v2,即:前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比后半路程的平均速度稍快;他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v=5m/s故答案为:稍快,5【点评】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计算平均速度时,要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不能加起来被2除3在一个两端开口的纸筒的一端蒙上橡皮膜,用橡皮筋扎紧对着火焰敲橡皮膜,火焰会摇动这说明了声波能够传递能量【考点】声与能量【分析】解答此题应了解:物体的振动可以产生声音,而声波能够传递能量【解答】解:敲击橡皮膜时,由于膜的振动产生了声音,由于声波能传递能量,当声波到达火焰处时,火焰就会晃动;故答案为:摇动,声波能够传递能量【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声与能量的关系:声波能够传递能量4要准确地判断温度的高低,就要用测量温度的工具温度计进行测量,温度常用的单位是(填符号)【考点】温度【分析】温度的测量工具是温度计,单位是【解答】解:测量温度的工具是温度计,常用温度计的原理是液体的热胀冷缩;温度常用的单位是摄氏度,符号是故答案为:温度计;【点评】本题考查了温度计的用途和温度的单位5一只小鸟在平静的湖面上飞过,当小鸟距离水面4m时,小鸟在湖面上的“倒影”是虚(选填“实”或“虚”)像,该“倒影”距离小鸟8 m【考点】光的反射定律【分析】解答此题从以下知识点入手: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上下(或左右)相反,它们的连线垂直于镜面,它们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简记为:正立、等大、对称、虚像【解答】解:因为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所以小鸟在湖面的“倒影”是虚像;已知小鸟距水面4m,像到水面的距离也是4m,所以“倒影”距小鸟为4m+4m=8m故答案为:虚;8【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平面镜成像特点的理和掌握,紧扣平面镜成像原理和成像特点去分析即可比较容易地做出解答6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入某种透明液体时,已知入射光线与液体表面的夹角是45,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是105,则折射角是30,入射角是45【考点】光的折射规律【分析】要解决此题,首先要掌握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知道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同时要掌握光的折射规律,知道光从空气斜射入其它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解答】解: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的规律作图设入射角为,折射角为,则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已知入射光线与液体表面的夹角是45,则入射角AOD=9045=45,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知,AOD=DOB=45由题意知BOC=105,则折射角=180BOCDOB=18010545=30,故答案为:30;45【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反射和折射定律及其有关的计算解决此题最关键的是根据题意画出对应的光路图,根据反射定律的内容和已知条件进行计算7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人眼中的晶状体,但它可以会聚更多的光,从而使所成的像变得更亮;现代天文望远镜都力求把物镜的口径加大(选填“缩小”或“加大”),以便观测到更暗的星【考点】望远镜【分析】望远镜由物镜和目镜组成,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物镜相当于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距越大,像距越小,物体在无限远时,像越接近凸透镜的焦点;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天文望远镜的物镜口径越大,折射光线越多,像越清晰【解答】解:望远镜的物镜和人眼中的晶状体相同,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距越远,像距越小,像越接近焦点;现代天文望远镜的物镜口径越大,折射光线越多,像越清晰故答案为:晶状体;加大【点评】掌握望远镜和显微镜物镜和目镜成像特点望远镜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显微镜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目镜相当于放大镜8野战部队携带的压缩饼干与普通饼干相比,好处在于质量相等的情况下,它的密度较大,体积较小(选填“较大”或“较小”)【考点】密度及其特性【分析】一定质量的物体,被压缩之后间隙减小,体积减小,密度变化用=分析【解答】解:压缩饼干与普通饼干相比,好处是在质量相等的情况下,物质间隙减小,所以体积变小;由公式=分析得:质量不变,体积减小,它的密度增大故答案为:较大;较小【点评】压缩饼干与一般饼干的区别在于:饼干间的空气减少,缝隙减小,所以密度变大9实验室所用的托盘天平是测量质量的工具;挂点滴时液体的密度为=1.03103kg/m3,则输完一半液体以后,剩余液体的密度为1.03103kg/m3【考点】质量的测量与天平;密度及其特性【分析】(1)托盘天平是测量物体质量的工具;(2)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密度,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质量、体积的变化一般不会引起密度的变化,只有气体在膨胀和被压缩时,密度会发生明显的变化【解答】解:(1)实验室中的托盘天平是测量质量的工具;(2)挂点滴时液体的密度为=1.03103kg/m3,输完一半液体后,质量、体积减小一半,但密度是不变的,还是1.03103kg/m3;故答案为:质量;1.03103【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于天平和密度的了解,是一道基础题10河岸边的树木在水中的“倒影”和在地面上的“影子”其形成原因是不同的,前者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后者是由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验钞机是利用荧光物质在紫外线的照射下能够发光的原理制成的【考点】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紫外线【分析】解答此题从以下知识点入手:(1)影子是光直线传播的结果(2)倒影实际上是像,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物体在水平面镜中成像(3)紫外线应用:合成维生素D、使荧光物质发光、杀菌【解答】解:(1)树木在水中的倒影不是影子,实际上是像,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物体在水平面镜中成正立、等大的像,是光反射的结果(2)地面上的影子是太阳光射到不透明的物体上,在不透明物体后面形成黑色的区域,这个黑色的区域是物体的影子,是光直线传播的结果(3)验钞机能发出紫外线,钞票上涂有荧光物质,荧光物质只有在紫外线照射时,才发光故答案为:光的反射;光沿直线传播;紫外【点评】(1)区分三种光现象: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影子、日月食、小孔成像;光的反射:镜子、倒影、潜望镜;光的折射:看水中的物体、电影、隔着玻璃或透镜看物体(2)红外线和紫外线在生活中的应用,红外线应用:热CT、电视遥控器、夜视仪紫外线应用:合成维生素D、使荧光物质发光、杀菌二、选择题(2015秋德江县期末)坐在高速行驶火车上的乘客,我们说他静止是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的()A迎面开来的火车B铁轨C火车车厢D车厢里走动的乘务员【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分析】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不变,则物体是静止的,如果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位置不断变化,则物体是运动的,据此分析答题【解答】解:A、乘客相对于迎面驶来的火车位置不断变化,以迎面驶来的火车为参照物,乘客是运动的,不符合题意,故A错误;B、乘客相对于铁轨位置不断变化,以铁轨为参照物,乘客是运动的,不符合题意,故B错误;C、乘客相对于火车车厢位置保持不变,以火车车厢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符合题意,故C正确;D、乘客相对于车厢里走动的乘务员位置不断变化,以车厢里走动的乘务员为参照物,乘客是运动的,不符合题意,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根据物体运动状态选择参照物,是一道基础题12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两次敲击同一个音叉,比较音叉两次发出的声音()A音调不同B响度不同C音色不同D音调、响度、音色均不同【考点】响度【分析】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它与物体振幅有关根据响度定义,来进行分析【解答】解:大小不同的力先后两次敲击同一个音叉时,音叉振幅不同,所以发出声音的响度就不同与其他因素无关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响度定义的了解情况,需要结合具体实例进行解释13使装水的试管B浸在烧杯A的水中,下面用酒精灯加热,则 ()A烧杯A中的水不能沸腾,试管B中水能沸腾B烧杯A中的水能沸腾,试管B中水不能沸腾C烧杯A与试管B中的水都不能沸腾D烧杯A与试管B中的水一起沸腾【考点】沸腾及沸腾条件【分析】沸腾的条件是:温度达到沸点;继续吸热两个条件缺一不可【解答】解:用酒精灯对大烧杯加热时,烧杯中的水由于吸热温度逐渐升高,达到沸点,试管中的水吸收大烧杯中水的热,温度也会升高,达到沸点;烧杯中的水温度达到沸点以后,还在继续吸热,所以会沸腾,不断的有水变成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由于烧杯中的水沸腾时温度不变,所以试管中的水达到沸点时,与外面的温度相同,不能再吸收热量了,所以试管中的水不会沸腾,但温度很高,蒸发很快,水量也在减小故选B【点评】掌握好沸腾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并且会用这一条件分析生活中的现象14小明将易拉罐的上部剪去,蒙上半透明纸,在罐底部开一个三角形小孔,用它做小孔成像实验,如图所示,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是()A蜡烛的正立像B蜡烛的倒立像C三角形光斑D圆形光斑【考点】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分析】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小孔成像是倒立的实像【解答】解: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物体经过小孔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而不是光斑,像的形状与物体相同,而与小孔的形状无关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小孔成像的原理及特点的了解和掌握,成像的物体是蜡烛,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152015年9月3日,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上,歼10表演机从天安门广场上空飞过如图,表演机的新型液体拉烟系统,将高沸点的液体拉烟剂“吹”出来,送入发动机喷出的高温燃气中,形成的水蒸气遇冷后凝结成雾,就成为浓浓的彩烟在这一过程中,暖湿水蒸气凝结成雾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熔化B液化C蒸发D升华【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分析】(1)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2)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解答】解:高沸点的液体拉烟剂,通过氮气加压的方式,将烟剂从拉烟喷嘴里“吹”出来,送入发动机喷出的高温燃气中形成的蒸气,是由液态变为气态的汽化过程;汽化后的蒸气遇冷后凝结成雾,是由气态变为液态的液化过程故选B【点评】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16对几个形状、体积均不同的实心铜块,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它们的密度相同B质量大的铜块密度大C体积大的铜块密度大D它们的密度可能不同【考点】密度及其特性【分析】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只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与物质的质量,体积没有关系【解答】解:密度是物质的本身的属性,与物质的种类有关,而与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大小没有关系该题已经给出了“几个形状、体积均不同的实心铜块”,所以它们的密度相同,所以D、B、C都不对故选A【点评】要注意:在生活中经常把质量,重量和密度经常搞混淆密度是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和体积质量没关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几个形状、体积均不同的实心铜块”,都是铜块,这是此题的突破点17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向平面镜走近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B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大C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D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不变【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分析】平面镜成像特点:成等大正立的虚像但人眼观察到当人向镜前走近时,人像变大了那是因为人的眼睛相当于凸透镜,当人向平面镜走近时,人和像之间距离变小,人像对于人的眼睛是物,当物距变小时,像变大,这是指的平面镜中人像通过人眼这个凸透镜在眼的视网膜上成的倒立缩小实像变大所以人的视觉认为人在平面镜中的像变大了二者问题的实质必须弄清楚【解答】解: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物体和像大小相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所以当他向平面镜走近时,所成的像大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故选项ABD错误;选项C正确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要理解成正立、等大虚像的真正含义,并做到灵活运用18一个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为30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若把物体沿凸透镜主轴移动到距凸透镜45cm处,则成像的情况一定是()A放大的实像B等大的实像C缩小的实像D上述三种情况都可能【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分析】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首先根据物距和焦距的关系解不等式,求出焦距然后根据物距和焦距的关系判断凸透镜的成像情况【解答】解:u=30cm成放大的实像所以f30cm2f,因此15cmf30cm则30cm2f60cm因此45cm可能在2倍焦距外,可能处于1倍、2倍焦距之间,可能等于2倍焦距所以此时可能成缩小的实像、可能成放大的实像、可能成等大的实像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及应用,掌握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能根据物距和焦距的关系求出焦距,根据物距和焦距的关系判断成像情况注意此题中“把物体沿凸透镜主轴移动到距凸透镜45cm处”而不是“将物体向凸透镜移动45cm”,要求学生审题时要仔细,认真19如图所示,甲、乙、丙是三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将质量相等的酒精、硫酸和盐水分别装在这三个容器中,已知硫酸盐水酒精甲、乙、丙三个容器依次分别装的是()A硫酸盐水酒精B盐水酒精硫酸C酒精硫酸盐水D硫酸酒精盐水【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分析】根据密度公式的变形公式V=可知,质量相等时,密度越大的液体、体积越小,密度越小的液体、体积越大,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因为三者质量相等,且硫酸盐水酒精;所以根据V=,体积最大的是酒精,体积最小的是硫酸;故甲、乙、丙三个容器中依次装的是硫酸、酒精、盐水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体积大小的判断,关键是密度公式变形的灵活运用;要注意题目给出的已知条件“甲、乙、丙三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学会利用题目所给的条件准确分析问题三、作图题(共11分)20如图所示,李芳同学想要利用一块平面镜使此时的太阳光竖直射入井中,请画出反射光线及平面镜的位置,并标注反射角的度数【考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分析】知道了反射光线的位置(太阳光竖直射入井中),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夹角的角平分线就是法线的位置反射光线竖直射入井内,和水平面成90角,根据图中标出的入射光线和水平面的夹角,易求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夹角;由光的反射定律知:入射角和反射角等大,由此求得反射角的度数在标反射角的度数时要注意:反射角是反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解答】解:由于反射光线竖直射入井内,过入射点O竖直向下做出反射光线OB;然后作AOB的角平分线即为法线(ON)由图知: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夹角AOB=20+90=110;则反射角BON=AOB=110=55,如图所示:【点评】知道反射定律的内容,会根据反射定律完成反射光路,会根据角之间的关系计算角的大小21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AB所成的像【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分析】首先要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大小相等、左右相反,即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其次掌握本题的基本作法:作出两个端点A、B的像点,连接像点即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解答】解:先作出物体AB的端点A、B在平面镜中的对称点A、B,连接A、B点即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注意辅助线和像用虚线,如图所示:【点评】在平面镜成像作图中,若作出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要先根据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先作出端点和关键点的像点,再用虚线连接各点即为物体的像22如图所示,一束光射向三棱镜,画出这束光两次折射的大致光路【考点】作光的折射光路图【分析】根据光的折射规律作图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玻璃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解答】解:作出法线,根据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玻璃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作图如下:【点评】本题考查了光的折射规律一束光射向三棱镜,光线最终将偏向第三边四、实验探究题23如图所示,某种物质加热变成液态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曲线,观察图象并回答:(l)物质开始加热时的温度是40;(2)这种物质是晶体(选填“晶体”或“非晶体”);(3)物质的熔点是80,熔化过程中用了6min;(4)BC段表示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填物态形式)【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分析】判断晶体与非晶体熔化的最大区别,要看温度随时间变化时,是否有一段时间内,物质吸热但不升温晶体在达到熔点后,熔化的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状态【解答】解:分析图象可知:(1)在A点时,物质开始加热,此时的温度是40;(2)从图象观察,该物质在熔化时,有一段时间内继续加热,但温度不再升高,说明物质有一定的熔点,属于晶体;(3)物质的熔点,即熔化时的温度(BC段的温度)为80,此熔化过程用了12min6min=6min;(4)BC段表示的是物质的熔化过程,所以BC段时,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故答案为:(1)40;(2)晶体;(3)80;6;(4)固液共存【点评】对于此类图形题,应明确横、纵坐标轴及各关键点所代表的物理意义,熟练掌握相关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所在24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平镜成像”的实验时,准备了一把刻度尺,将一块玻璃饭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1)所用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到平面镜距离的关系(2)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3)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不能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填“实”或“虚”)(4)小红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不变(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分析】(1)用刻度尺测量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比较物距和像距的关系(2)实验时采用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一支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并点燃,另一支放在玻璃板的后面,当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和玻璃板前面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时,可以确定像的位置,同时也可以比较物像大小关系(3)实像和虚像的重要区别,实像能用光屏承接到,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到(4)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解答】解:(1)用刻度尺测量物像到平面镜距离关系,比较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关系(2)实验时采用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当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和玻璃板前面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时,可以确定像的位置,同时也可以比较物像大小关系(3)平面镜成虚像,所以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上一光屏,则光屏上不能承接到烛焰的像(4)小红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是不变的故答案为:(1)到平面镜距离的;(2)大小;(3)不能;虚;(4)不变【点评】掌握平面镜成像实验中各器材选择和操作的目的,例如为什么选择薄透明玻璃板、为什么选择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玻璃板为什么要竖直放置、刻度尺的作用等25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小莉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10cm处,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凸透镜的焦距约是10cm (2)小莉同学做实验时,发现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如图2所示,若要使烛焰在光屏中心成像,只调节光屏,应将光屏向上(选填“上”或“下”)移动(3)若将烛焰移至距凸透镜15cm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屏上得到倒立、放大清晰的实像,投影仪(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应用这一原理制成的(4)小莉同学将自己的近视眼镜镜片放在了蜡烛与凸透镜(靠近凸透镜)之间,移动透镜和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倒立缩小的清晰的像将近视眼镜镜片取下,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为了使屏上的像重新变得清晰,在不移动蜡烛和凸透镜位置的前提下,应将光屏向左(左/右)移动如图3四个选项中,能正确表示小莉同学近视眼成像和矫正情况的是BA 乙、甲 B丙、甲 C 乙、丁 D 丙、丁【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分析】(1)太阳光线可以看做是平行光线,把凸透镜正对太阳光,移动凸透镜,在地面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测得光斑到透镜中心的距离即为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