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928员工礼仪手册(终稿).doc_第1页
20110928员工礼仪手册(终稿).doc_第2页
20110928员工礼仪手册(终稿).doc_第3页
20110928员工礼仪手册(终稿).doc_第4页
20110928员工礼仪手册(终稿).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质录井一公司员工礼仪手册前言礼仪就是礼节和仪式,是约定俗成的规范,是沟通交流的桥梁,是形象与素质的外展和诠释。礼仪看似只是日常生活工作中的小事,却影响到十分广泛的领域,代表着一种深刻的道德指引。员工礼仪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历史时期,公司大力加强和谐企业建设,不断拓展内外部市场,员工之间、公司与外界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密切,迫切需要干部员工养成现代的、全面的、具有录井特点的礼仪,把握礼仪规范,处处表现得体,树立良好的企业和员工形象,增强公司企业文化软实力,推动公司发展。基于这一主旨,结合录井实际,公司广泛征集意见,反复探讨敲定,编制了地质录井一公司员工礼仪手册,望各单位认真组织学习和执行。一、个人礼仪1、服饰与妆容(1)服装整洁大方,色彩搭配合理。(2)西服的最后一个钮扣一般不系,坐下时可将所有钮扣解开,衬衣袖口长度应比西服袖口长35厘米。(3)在正式场合男士一般应着深色西装、领带、皮鞋和袜子,女士着职业装。(4)在工作场合男士不得穿背心、短裤、拖鞋;女士着装忌短、忌露、忌透,不要着吊带装或短裙装。(5)在运动场所应按规定着运动服,不赤膊。(6)在工作岗位应按岗位要求着装。(7)头发整洁,发型得体;男士勤刮胡须、常剪指甲,女士指甲长短适度、美化适中。(8)化妆浓淡应适应场合,妆容服饰搭配和谐,不使用香味过重的化妆品。2、行走(1)稳重端正,轻迈步子;在室内不能跑,不能用鞋钉。(2)上下楼梯或在走廊行走,应靠右侧通行。(3)进办公楼、办公室或乘电梯时,应请领导、长者、女士和带东西多的人先行。(4)遇见同事应点头致意或问好。(5)不要大声喧哗或勾肩搭背。(6)不要将手插入裤内。3、驾车与乘车(1)遵守交通法规。(2)不在驾车时吸烟、饮食、接打手机。(3)夜间驾车要注意灯光的使用,与对面车辆相遇时主动使用近光灯。(4)礼让非机动车和行人,尤其是老人、儿童、残疾人。(5)经过学校、医院、住宅区时,应避免鸣笛;通过泥泞路段时应减速,防止溅起污泥弄脏行人。(6)不要赤膊开车。(7)遇礼宾车队要礼让先行,不要插队;参加统一出行车队时应自觉编队。(8)排队上车,先下后上。(9)给长者、儿童、孕妇、病人让座。(10)不向窗外抛物。(11)乘坐双排五座轿车时,后排右座为尊,其余依次为后排左座后排中座副驾驶座;乘坐吉普车时,副驾驶座为尊,其余依次为后排右座后排左座;乘坐四排座或四排座以上的中型或大型轿车时,一般驾驶员身后第一排为领导或客人座位,其他各排座位由前而后依次乘座。(13)乘车时不要与驾驶员交谈,不要在车内乱动,以免干扰驾车。二、社交礼仪1、打招呼(1)面带微笑,目光平和;如果正在走路,应停步或放慢脚步。(2)使用“您好”、“早上好”、“再见”等文明用语。(3)不要称呼对方的小名或外号。(4)工作时间内同事间应以职务或名字相称,避免使用“哥”、“姐”或是其他辈份称呼。2、握手(1)不得带手套,应用右手,双腿并立站直,微笑注视对方眼睛。(2)一般由年长者、地位高者、女性主动伸手;拜访时主人先伸手,告别时客人先伸手。(3)握手时间一般在3秒钟左右,不要握得时间过长或力度过紧。(4)与贵宾或老人握手时宜用双手,身体微前倾。3、介绍(1)先把职务低的人介绍给职务高的人。(2)介绍宾客时先介绍来宾,后介绍主人,按照职位由高到低一一介绍。(3)如被介绍人正坐着,一般应站起来点头示意,介绍后一般要相互握手以示尊重。4、使用名片(1)使用公司统一设计制作的名片。(2)有关员工(公司领导、外部市场人员等)应随时携带名片,避免无法回送名片而失礼。(3)递送名片要用双手,名片正面朝上。(4)要用双手接受别人递送名片,并认真看过后收藏起来。(5)交换名片时应先客后主,先职务低后职务高,先年轻后年长。5、交谈(1)交谈时应保持适当距离,不可太远,也不可太近。(2)体态端庄、目光平视、神态自然、举止大方;不可指手划脚,打断对方谈话;不要做掏耳朵、剔牙齿、打哈欠、看手表等小动作。(3)文明用语,声音大小适中。(4)选择双方都感兴趣的话题;既要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又要认真听取对方的看法。(5)避免谈论公司职务、薪酬及人员等方面的事务;避免评论同事和上级;不要谈论他人隐私。6、接打电话(1)打电话时,要姿态端正、语言文明、用语简练、表述清楚。通话完毕,打出方先挂断电话,轻放听筒。(2)接电话时,应在铃声响起三次之内拿起听筒通话;接到打错的电话不要责怪对方,要尽可能将对方应拨电话号码告诉对方。(6)不要边打电话边吃东西。(3)代他人接电话要及时转达。(4)在公共场所使用手机不宜旁若无人地大声说话;不要在飞机、加油站等禁止场所使用手机;不要设置怪异手机铃声。7、使用卫生间(1)进出卫生间推拉门动作要轻缓,使用时要保持清洁,便后冲水,手纸入篓。(2)洗完手要用纸巾把弄湿的洗手台擦干净。(3)将手擦干或烘干,不要边走边甩干。三、办公礼仪1、请示汇报(1)到领导办公室要先敲门,力度适中,领导说“请进”再进;如领导办公室有人正在汇报或研究工作,应先在休息室或适当位置耐心等候,切忌在领导办公室门口张望或大声说话。(2)进入领导办公室不要东张西望;领导让座后方可坐下。(3)汇报要简明扼要。(4)汇报结束后要礼貌告别、得体退出。2、参加会议(1)按规定时间到达会场,遵循会议纪律。(2)衣着得体,仪表大方,有序入场,按会议安排落座。(3)坐姿端正,神情专注。(4)带笔和本,认真听讲记录。(5)尽量避免开会期间走动。若确要离开会场,时间较短时,行走时尽量不要影响其他与会者;若时间较长或提前离开会场,应向有关人员简要说明情况并表示歉意,并且一般应在征得同意之后再离席。(6)、禁止吸烟;杜绝交头接耳、打嗑睡、剪指甲或阅读与会议无关的资料。(7)关闭手机或将手机置于静音状态,不可在座位上接打电话。(8)散会后不要喧哗,待主席台人员离开后再有序撤出会场。3、接待来访(1)对来访者一般应起身握手,热情问候、让座倒茶。(2)与来访人谈话要认真倾听,并记下要点。(3)对于能够马上答复或可立即办理的,要当场答复;对来访者提出的要求不要轻易否定,也不要轻率表态,一时不好解决的,要告知来访者将在研究后尽快回复。(4)来访者如提出不合理要求或错误意见,拒绝要礼貌,维护来访者自尊。(5)婉言提出结束接待,或用起身等体态语言,告诉对方结束谈话。4、会客(1)以左为尊,主人在中间坐定后,他的左侧为主宾位,右侧为第二宾客位置,依次按序左右轮换安排座位。(2)客人中职务高者先坐,其他客人依次就座;然后主人中职务高者先坐,其他主人依次就座。(4)坐姿适当自然,太笔挺未免拘束,没坐相则显放肆。(5)会谈时对门为客,宴请时对门为主。5、迎送(1)迎送规格一般视来人职务对等接待,重要来宾主要领导应亲自迎送,或到客人下榻的宾馆拜访,但时间不宜过长。(2)安排好客人接送站、宴请、食宿、活动及订票等事宜,不能有任何疏漏。(3)迎客时主迎领导作为主人要主动与客人握手,自我介绍并按顺序介绍随行人员。(4)送客应待客人所乘交通工具启动时,再挥手离开。6、宴会(1)宴请者提前到达约会地点迎接客人。(2)适量点菜,征求客人意见,考虑客人民族风俗、宗教信仰和生活习惯。(3)准时赴约,听从主人安排按位就座,待主人提议后进餐。(4)礼待主人,照顾宾客,尊重侍者。(5)咀嚼时不说话,剔牙时应用手遮掩。(6)祝酒时语言简练、语意清楚;他人祝酒时暂停进餐、注意倾听。(7)碰杯时主人和主宾先碰,人多时可举杯示意。(8)饮酒适量,不过分劝酒,礼貌拒酒。(9)为他人夹取菜食时使用公用餐具。(10)宴席结束后主人征求客人意见后明示,互致问候离开。7、食堂就餐(1)按规定时间就餐。(2)自觉排队,礼貌让人,有序用餐。(3)按需取食,杜绝浪费。(4)不要在餐厅内吸烟。(5)就餐时尽量不要发出声音。(6)就餐时交谈要注意声音大小,以不超过本桌范围为宜。8、办公室工作 (1)办公室工作人员要仪表端庄、装束整洁。男士不可留长发,女士最好将长发束起。(2)指甲不能太长,应经常注意修剪,女性职员涂指甲油要尽量用淡色。(3)上班前不要喝酒或吃有异味食品。(4)站姿端正,两臂自然,身体重心放在两脚中间,不可双手交叉抱在胸前。(5)坐下后双腿平行放好,不要翘腿。(6)因公进入他人办公室时,如对方正忙,要稍等静候;如有急事也要看好时机提出,并表示歉意。(7)递送文件时,要正面朝上、文字对己;如是钢笔或剪刀,要把尖端朝向自己递上。(8)下班离开办公室前,应关闭机器电源,将台面物品归位,锁好贵重物品和重要文件;最后离开办公区的人员,应主动关灯和门窗。(9)个人办公区要保持清洁,非办公用品不外露,桌面码放整齐。(10)遇急事需进会议室找人,应将写好的字条交给有关人员递送。(11)办公时间不大声交谈,交流问题应起身走近说明。(12)不翻看不属自己负责范围内的材料及保密信息,他人输入密码时自觉将视线移开。(13)对其他同事的访客也要主动热情。(14)征得许可前不随便使用他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