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体育与健康 初中 教师 马林军课时 40分钟 篮球教案 双手胸前传接球 说课稿一 指导思想关注学生的发展和学生运动的愉快感 从而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的习惯 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 打下坚实的基础 强调学生的运动体验 强调学生的自主 合作 探究学习方式的形成 突出实践性 将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角度 重视学生健康三维观的培养 增加学生的责任感 本课目标是力求靠近2011版 体育与健康 新的教学理念 内容设计以多种游戏贯穿于教学中 旨在让学生知道传接球的概念及技术技巧 并达到玩中练 玩中表现 玩中指导 玩中提高的目的 二 教材内容及目标 篮球是同学们喜欢的体育项目 由于集体性强 具有强烈的对抗性和趣味性 能满足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需要 对于培养机智 灵活 勇敢顽强 合作精神 锻炼身体 锻炼意志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是篮球技术中基本动作之一 也是初学者较为容易掌握 较为实用的技术 对于其它技术的掌握也有衔接作用 掌握了传接技术就为篮球的进攻技术奠定了基础 1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 使大多数学生掌握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 并能在实践中较好地运用技术 发展运动能力 2 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 并根据自己的运动能力设置学习目标 逐步加大练习难度 激发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 3 通过分组练习 增强学生的自尊 自信 敢于在活动中展示积极主动 协作配合的自我能力 三 组织教学法 1 采用导入与热身 实践与提高 调节与评价的教学程序 运用直观诱导式的教学方法 以学生为主体 以实践活动为主要方法 过程调节与评价为手段 在实践活动中配合老师的讲解达到自主练习的目的 在技术 技能上允许学生的个体差异 并逐渐增加练习的难度 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 2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评价 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心理表现 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评价和互评 重视在实践活动中每个人的收获 学习进步的大小 从而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望和兴趣的提高 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促进个性发展 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学法上采用异质分组教学原理 加上教师的共同参与 使互助互学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让学生在欢快的氛围中达到学习目的 四 教学过程在开始部分 以游戏和球性练习为内容 利用游戏的方式 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的机体能迅速过度到运动状态 游戏主要是给学生一种新颖的感觉 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对本节课的感觉 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情趣 熟习球性练习是以学生曲线运球和体前换手运球为内容 来提高手对球的控制能力 并养成抬头运球的习惯 在基本部分 为了使学生更好的掌握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 随老师一起做四角弧线行进双手传接球的游戏 动作熟练掌握后 拓展三人往返行进间传接球低手或高手上篮 最后 以一种大练兵的形式 让两组运用所学的内容进行一次教学比赛 让学生在比赛中体会到传接球在技战术中的重要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篮球兴趣 使学生在比赛中获得成功感 在结束部分 采用自创放松操 既培养了创新精神又加强了同学间的合作与交流 同时也达到消除疲劳 愉悦身心的目的 最后学生自评本课的感受及收获 教师点评 这节课的预计效果是 本课采用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的互动教学模式 学生学习兴趣高 参与积极性强 气氛活跃 从而培养兴趣和团队精神 达到了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 自我反思 1 本节课突出了三维目标的整合 目标贯穿教学过程始终 体现了目标统领内容 方法 手段等新的课程理念 2 给学生创造了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 使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主动地学习 3 给学生提供了开放的空间 既方法的开放 如合作学习法 探究法 创新法 内容的开放 突破了原有的教材 给了学生充分的选择余地 有助于学生长足的发展 评价的开放 教师 学生共同评价 共同交流起到反馈的作用 4 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 还学到了方法并且能灵活运用 蹲距式起跑说课 一 指导思想 本课以 健康第一 的教育理念为依据 学生终身受益为宗旨 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爱好和兴趣 让学生掌握从事终身体育运动所需要的体育知识和技能 提高认知能力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通过课堂教学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增强学生体质 发展学生个性 二 教材分析 1 通过快速跑的教学 发展学生身体基本运动能力 改善中枢神经系统控制 支配肌肉活动的能力 提高呼吸和心血管功能以及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2 通过本次蹲距式教学的学习 发展学生速度 力量 灵敏等身体素质 使学生掌握从事终身体育运动所需要的体育知识和技能 三 学情分析 1 本次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二学生 这一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比较平稳发育期向发育高峰期过渡的阶段 可塑性强 模仿能力好 2 很多学生在体育课上不敢表现自己 只是机械地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 学生的上课积极性不高 本次教学活动综合了各种练习形式 使学生在愉悦 兴奋中能充分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 3 合作意识较弱 通过本次活动 可以增强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 增进集体荣誉感 四 教学目标 1 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蹲距式起跑的身体姿势及要求 乐于接受教师的指导 能够积极参与到各种教学活动中 2 学生在做蹲距式起跑动作时 可以正确理解 认识到两脚之间的位置摆放及离起跑线距离的设定 80 以上的学生能够做出臀部高于肩 重心前移 肩超过起跑线的动作 3 通过学习蹲距式起跑 初步掌握摆臂与蹬地的协调配合 提高快速起跑的能力 五 本课的重 难点 重点 1 五点支撑 蹬摆结合 2 臀部抬起时重心前移 注意力集中 3 手臂与蹬地腿 摆动腿的协调配合 难点 上下肢的协调配合 蹬摆结合动作的掌握 六 教学方法 1 示范讲解法 教师对所教授的内容精讲细练 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个清晰的概念 2 语言诱导法 教师用富有激情的语言来感染学生 指导学生练习 3 练习法 通过尝试练和模仿学习 教会学 练方法 领会动作要领 七 教学程序设计 第一部分 课的导入 在课的开始 以提问的形式 导入本课课题 第二部分 准备部分 通过活动操 拍手操 和 无间隙马步坐和跑步 游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三部分 基本部分 1 通过俯卧高抬腿听信号起跑的练习 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2 学习 蹲距式起跑 动作 教师通过示范 讲解让学生对所学动作有个较全面且清晰的了解 3 通过往返跑的接力比赛 培养学生小组团队的凝聚力 增进学生集体荣誉感的同时 充分体验途中跑的方法 第四部分 结束部分 放松总结 通过放松时 教师与学生的互动 使学生对蹲距式的跑姿有更深的理解与掌握 本课预计 1 目标达成效果较好2 运动强度在中等以上3 社会交往活动目标达成水平四4 运动密度在30 40 左右 课后反思 通过本节课学生对蹲踞式起跑有了一定的了解 并基本掌握动作方法 但由于蹲踞式起跑是个技术性较难的动作 在以后还需加强练习 尤其是起动后重心提的太高还有待于改进 在本节课中发现注重学生知识 技能 技术培养很重要 教师通过讲解 示范 指导 注重学生基本知识 技术 技能的学习 让学生知道什么而且更要让他知道为什么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 基本技术 技能的学习 是直接关系到动作质量的好坏 初中体育教师的技术 技能 对学生的终身体育锻炼至关重 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年移动厕所合同
- 国际税收试卷及答案
- 第13课上网玩游戏(教案)一年级上册信息技术人教版
- 2025年老年人健康照护职业技能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 全国事业单位联考A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真题及答案
- 2025年药房药品分类及存储管理规范考核试题及答案解析
- 小学信息技术浙教版 (广西)第四册(六年级)第11课 机器人仿真软件教学设计
- Unit 4 A day at a children's palace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小学英语新魔法英语New Magic四年级上册-新魔法英语(New Magic)
- 2025年食品安全试题及答案解析
- 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权资格考核试题(附答案)
- 教学课件 国际结算(第七版)苏宗祥
- GB/T 41973-2022工业通风机平衡品质与振动等级规范
- 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项目课件
- 华北理工口腔科学教案
- 三年级上数学老师家长会
- 静压桩施工方案三期
- 可测试性设计DFT课件
- 讯问笔录模板
- [QC]提高铁路转体球铰安装精度
- DB36_T 1152-2019 工业与民用建筑机制砂生产与应用技术规程(高清无水印-可复制)
- 《燃气事故案例分析》PPT课件(67页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