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吉林省白山市第十九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考试范围:必修二第1-13课)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1.中国经济史在评述古代中国农业生产技术发展时说:“耕用牛犁,使用铁器,是农业耕作技术的革命性突破,是划时代的进步。”这一“革命性突破”发生在A. 西周B. 春秋战国C. 唐代D. 宋代【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铁犁牛耕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因此这一“革命性突破”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故B项正确;ACD项不符合题意。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0届世界遗产大会于2006年7月13日一致表决:将中国安阳殷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是因为在殷墟发掘出土了( )A. 甲骨文、兵马俑B. 茶叶、青铜器C. 甲骨文、青铜器D. 丝绸、甲骨文【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中国安阳殷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安阳殷墟是商朝遗址,在殷墟发掘出土了甲骨文、青铜器。因此选C。兵马俑属于秦朝,茶叶和丝绸不可能出现在商,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商朝3.中国是瓷器的故乡,被誉为瓷都的是A. 景德镇B. 佛山镇C. 唐山D. 苏州【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瓷器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宋代景德镇成为“瓷都”,全国出现了各具特色的地方瓷窑,故选A。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手工业的发展陶瓷业的发展4.礼记月令关于秦代官营手工业有这样的记载:“物勒(刻通)工(制造者)名,以考其诚。功有不当,必行其罪,以穷其情。”这表明当时的官营手工业A. 质量管理严格B. 产品大都精美C. 生产不计成本D. 产品不入市场【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旨在考查官营手工业经营方式的特点。根据材料“物勒(刻通)工(制造者)名,以考其诚。功有不当,必行其罪,以穷其情。”可知,秦代官营手工业在生产过程中实行生产责任制,即出现生产不当,要追究相关制造者责任并加以惩罚,故答案选A项。B、C、D项与材料无关,且不符合本题题意,排除。5.日本学者斯波义信认为,随着唐宋时期城市“坊市制”的崩溃,在“农村-农村市场-半农村城市-中小城市产生”的反复过程中,包括工商城市在内的城市经济网日益稠密,使农村经济走向依存于市场的方向。这说明,唐宋时期城市经济的变迁A. 促使城市功能完全经济化B. 使商品生产规模空前扩大C. 带动了社会经济的商品化D. 使农村经济实现了商品化【答案】C【解析】材料中唐宋时期城市“坊市制”的崩溃,导致大量农村市场和中小城市的产生,这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商品化,故答案为C项。唐朝时期我国的城市功能仍以政治功能为主,排除A项;材料中并未说明商品生产规模的扩大,排除B项;D项夸大其词,与史实不符,排除。6.“城市”是由“城”与“市”结合为一的产物。有学者将中国历史上“城”与“市”的关系演变概括为5个阶段:有城无市,城中有市,城区即市区,城在市中和有市无城。下列古代城市,展示了“城区即市区阶段较早期面貌的是A. 秦都咸阳B. 唐都长安C. 宋代东京D. 明代苏州【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古代商业的发展。“市”专门用于货物聚集和商品交易的场所。古代政府对市都有严格规定,如汉代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市”的中央设置亭楼,四面建有门、墙,可见管理是相当严格。而这种状况到宋代有了突破性的发展,打破了原先空间好时间上的限制,不用封闭在政府规定的墙垣之内,形成了商业街。城郊农村出现“市”。“市”的发展说明我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详解】题目中的城就是政府办公和人民居住的场所,市指商品交易场所。“城区即市区”就是说居住区和商业区不再分开了,这种情况出现只能是宋朝以后,宋朝的市打破了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所以排除A项和B项,答案只能从C项和D项中选, D项虽也属于“城区即市区”但是不是较早期的情况,故不选D,由此正确答案为C。【点睛】汉代的“市”有专门管理机构。南北朝时形成草市,有“草市尉”管理。唐代出现夜市。宋代的“市”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7.电视剧乔家大院艺术的再现了晋商勤奋、敬业、谨慎、诚信的精神。明清时期与晋商齐名的著名商帮是A. 徽商B. 闽商C. 豫商D. 鲁商【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明清时期徽商集聚了大量商业资本,其规模和实力与晋商相当,因此选项A为正确答案;晋商齐名的是徽商,闽商和鲁商规模和实力不及晋商、徽商,选项B、D排除;明清时期较为著名的十大商帮中没有豫商,选项C排除。【点睛】本题考查基础知识,晋商徽商齐名,而商帮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地域、宗族色彩浓厚。8.清朝有一位皇帝作诗曰:“间年外域有人来,宁可求全关不开。人事天时诚极盛,盈虚默念惧增哉。”这位皇帝采取的政策是A. 重农抑商B. 修养生息C. 闭关锁国D. 改革开放【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间年外域有人来,宁可求全关不开”可知当时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选项C正确;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古代基本经济政策,但这一政策并不会直接导致闭关锁国,选项A排除;休养生息主要针对农业,属于对内政策,与材料不符,选项B排除;改革开放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采取的政策,与材料时间不符,选项D排除。9.清顺治十八年八月,朝廷派员至沿海各省“立界”筑垣墙,派兵戍守。福州府志记载,乾隆时,在福建宁州“每处悬一碑曰:敢出界者斩!”清政府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 避免海难发生B. 防止鸦片走私C. 杜绝西方思潮D. 严控对外联系【答案】D【解析】材料描述的是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其目的是严格控制人民的对外联系,以稳固其统治,故D项正确。AC两项与史实不符;B项不是主要目的。10.迪亚士在谈到海上探险的目的时说:“是为了像所有的男子汉都欲做到的那样,为上帝和陛下服务,将光明带给那些尚处于黑暗中的人们。”该材料表明新航路开辟的一个重要目的是A. 弘扬欧洲的科学精神B. 推动近代的工业文明C. 传播西方的天主教D. 推动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为上帝和陛下服务,将光明带给那些尚处于黑暗中的人们”可知推动新航路开辟诸多因素中有宗教因素,即传播天主教,选项C正确;科学精神和材料中的“上帝”矛盾,选项A排除;新航路开辟时工业革命尚未开始,选项B排除;选项D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而非目的,排除。【点睛】解题关键是准确提取材料信息,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上帝”“光明”,再结合所学知识推导出正确答案。此题还需注意新航路开辟的时间,同时要区分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影响,两者不能混淆。11.对于哥伦布达到美洲,有着基于不同立场和观点的解释和评价。下列说法中,反映了欧洲殖民主义者立场观点的是A. 发现了“新大陆”B. 开辟了“新航路”C. 证实了“地圆学说”D. 找到了“无主地”【答案】D【解析】欧洲殖民者认为美洲是“无主”的土地,是他们最先“发现”了美洲,这块新土地的主人非他们莫属,故选D项。12.有人说,21世纪是海洋经济时代,而古希腊的战略家狄米斯托克利也曾说过:“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一切。”17世纪控制海洋、拥有海上殖民霸权的国家是A. 荷兰B. 西班牙C. 英国D. 法国【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依据所学可知,17世纪时期荷兰成为世界范围的殖民帝国,海外贸易发达,被称为“海上马车夫”,在欧洲商船数量最多的国家,商船数超过欧洲其他国家的总和。故应选A。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荷兰的地位13. 圈地运动使英国大批农民被迫出卖土地,或远走他乡,或到处流浪,陷于极端悲惨的境地。但这一运动对工业革命却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主要在于圈地运动( )A. 是英国工业革命的开端B. 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C. 使英国资本主义关系深入农村D. 极大地促进了养羊业的发展【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工业革命需要具备的条件主要包括劳动力、资金、市场等。圈地运动迫使很多农民离开自己的土地,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故选B项。珍妮纺纱机的发明是英国工业革命的开端,排除A;题干强调的是圈地运动与工业革命的关系,CD不是主要原因。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工业革命条件【名师点睛】英国发生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条件:根本:市场条件海内外市场扩大;资本条件通过资本原始积累;技术条件工场手工业时期技术积累,兴起技术革新浪潮;自由劳动力条件通过圈地运动获得;政治条件资本主义制度(英国为君主立宪制度)、专利法案;牛顿力学的创立和普及,提供知识;社会稳定、经济发展。14.“英国在18世纪以前内陆交通极坏,道路是泥尘土路,下雨就完全不能行走,运输工具是骡车马车。”到英国工业革命时,改变了内陆交通面貌的是A. 飞机B. 火车C. 汽船D. 汽车【答案】B【解析】工业革命发明火车促使内陆交通改变,B正确;A和D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发明;C属于海洋交通。15.全球通史中写道:“17世纪和18世纪初,西方人了解中国的历史、艺术、哲学和政治后,完全入迷了。”然而,“18世纪末,欧洲人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更感兴趣。”导致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 中国自然资源丰富B. 工业革命的需求C. 中西交流的加强D. 世界市场的形成【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l8世纪末,欧洲人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更感兴趣。”是因为此时工业革命已经在西方开展尤其是在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需要从全世界获取廉价的工业原料和商品销售市场,所以答案选D,A B是这种现象出现的前提条件,C项此时世界市场尚未形成。考点: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影响16.纽约一家报纸赞叹某一发明:“这是一个阳光球,是真正的阿拉丁神灯。”这一赞叹出现在A. 新航路开辟时期B.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C.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D. 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这是一个阳光球,是真正的阿拉丁神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推断这一发明为电灯,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选项C正确;新航路开辟、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电灯尚未发明,而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电灯早已普及,选项A、B、D排除。17.1889年,一个高大而粗陋的钢铁架子耸立在巴黎市中心,它就是埃菲尔铁塔,虽然一度引起时人非议,但很快成为巴黎的象征和时代的象征。埃菲尔铁塔之所以成为“时代的象征”,与世界上哪一重大事件有关?A. 法国大革命B. 第一次世界大战C. 巴黎世博会D. 第二次工业革命【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法国大革命发生于1789-179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于1914-1918年,与题意不符,排除AB;埃菲尔铁塔的建造起源于1889年巴黎世博会,这是正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展示了大工业迅猛发展的钢铁时代的辉煌,D正确;排除C。18.费尔兰布罗代尔的一堂历史课中写道:“技术是女王,借用这个比喻,我想补充说,若不与女王相匹配,科学还迟迟不肯展露风采。”二者“相匹配”开始于A. 工场手工业时期B. 第一次工业革命C. 第二次工业革命D. 第三次科技革命【答案】C【解析】 材料认为科学与技术相结合始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故选C;AB时期科学与技术尚未紧密结合,排除;第三次科技革命虽然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但不符合时间限定,排除D。19.19世纪末,许多国家成为某一种或少数几种产品的生产国,如:埃及生产棉花,巴西种植咖啡和橡胶,智利出产硝酸盐、铜,玻利维亚生产锡等。这种现象A. 有利于当地民族工业的发展B. 反映出殖民地经济越来越孤立于世界市场C. 是资本输出导致的国际分工D. 有利于抵制外来经济侵略【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输出即对外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加强了欧美投资国与资金接受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工业国在生产领域内的投资,也引导了资本输入国的生产方向。许多国家成为某一种或少数几种产品的生产国,导致国际分工的加强,故C正确。这种现象不利于当地民族工业的发展,排除A;反映出殖民地经济越来受世界市场的影响,排除B;不有利于抵制外来经济侵略,排除D。故答案选C。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国际分工20.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这种“解体”的含义是:A. 大批洋货涌入中国B. 封建农业和手工业逐渐分离并日益商品化C. 自然经济被近代资本主义企业取代D.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控制了中国市场【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自然经济的主要特征是男耕女织,自己自足,所以解体的重要表现是耕织分离,故B项正确;A是解体的原因之一,CD是解体的结果,故排除。21.中国的民族工业产生时多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主要原因是东部沿海地区A. 商品经济发达,工场手工业得到发展B. 列强入侵,自然经济解体早C. 最早进行对外贸易D. 官僚地主首先接触西方,最早创办近代企业【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西方列强侵华是想打开中国市场,使中国成为外国侵略者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掠夺地,要达到这种目的的方式之一就是开埠通商,而商埠集中在上海、广东、天津等东部沿海地区,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所需要的条件和劳动力、市场等在这里首先具备了,因此选项B正确;东部沿海经济基础较好,但是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是从工场手工业自然发展而来,而是在外国资本主义冲击下产生的,选项A排除;选项C表述绝对,排除;选项D与材料主旨不符,而且中国最早的民族企业如发昌机器厂、继昌隆缫丝厂创办者都不是官员,选项D排除。【点睛】解题关键掌握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略瓦解自然经济,为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市场、劳动力,而东南沿海地区是最早遭受列强经济侵略地方,因此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时多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22.洋务运动中轮船招商局的创办,“使洋商垄断收入锐减,中国减少外流之白银当在数千万两之巨,中国之航权,唯贵局是赖”。材料反映了洋务运动A. 扭转了中外贸易的入超局面B. 垄断了中国的航运权C. 达到了分洋利的目的D. 实现了自强与求富的目的【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洋务派创办的轮船招商局打破了列强对中国航运事业的垄断,减少了白银外流,达到了分洋利的目的,选项C正确;道光初年我国外贸由出超转为入超,此后基本没有扭转入超局面,选项A不符合史实,排除;轮船招商局打破了列强垄断中国航运局面,但并没有达到垄断中国航运的程度,选项B排除;洋务运动最终失败,未能实现其目标,选项D不符合史实,排除。23.1922年,北京、上海报纸举办了成功人士民意测验,投票选举“最景仰之人物”,晚清状元张謇得票最高。张謇高票当选的最重要因素应该是A. 民族危机不断加深B.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 近代报纸非常普及D. 对近代民族工业贡献大【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史实。张謇是晚清的状元,但是弃政从商,创办商业,主张实业救国,对中国的民族工业发展贡献巨大,得到国人的敬仰,故选D考点: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实业救国24.“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它比起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投资总额是多么渺小。经过一个公私合营的过程,自己完全可以成为光荣的社会主义社会的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这段话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 对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造【答案】C【解析】据材料“公私合营的过程,自己完全可以成为光荣的社会主义社会的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私合营属于三大改造中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故C项正确;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没有“公私合营”的方式,故A项错误;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也不符合“公私合营”的限定,故B项错误;对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造,不属三大改造的内容,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扣住材料关键信息“公私合营的过程”,学生只要熟练掌握三大改造中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相关知识,即可据此排除干扰项,得出正确答案。25. 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面临的困难是“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为改变这一状况,中国政府A. 推行了土地改革B. 组织了人民公社C. 实施了“一五”计划D. 发动了“大跃进”【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新中国成立时中国政府采取的措施的理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知为改变这一状况,中国政府实施了“一五”计划。所以选C。26.“文革”中我国国民经济遭受严重破坏,1973年却出现复苏局面,这是因为A. 周恩来主持中央工作,着手恢复国民经济B. “文革”动乱接近尾声C. “四人帮”的倒行逆施遭到毛泽东批评D. 国际形势趋于缓和【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1971年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着手恢复国民经济,到1973年经济出现复苏局面,选项A正确;“文革”结束于1976年,1973年不是“文革”尾声,选项B排除;选项C不符合题干主旨,排除;20世纪70年代仍然处于冷战阶段,美苏争霸,国际形势并未缓和,选项D排除。27.中国改革始于农村,农村的改革始于安徽。因为安徽最早A. 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B.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 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D.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安徽凤阳小岗村18位农民率先进行了改革,包干到户,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选项D正确;农业生产合作社是三大改造时期进行,当时是全国实施,并未安徽开始,选项A排除;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2年提出,是改革深化阶段,不是改革开始,选项B排除;人民公社化运动不利于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最早在河南进行,与材料不符,排除选项C。28.万科、联想、海尔这几个在中国风云驰骋的企业都诞生在1984年。这一年,中国出现了第一次“下海经商”浪潮。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A. 公私合营的全面展开B. 家庭承包责任制开始推行C.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开展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对教材知识的识记能力。由材料“1984年”可知,这一年中国进行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所以答案选C;A是在三大改造时期;B在1980年代初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是在21世纪初。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29.21世纪经济报道曾经发表文章写到:1988年人大通过了建立()省和()经济特区的决定,21年后国际旅游岛规划起步,30年后岛自由贸易区之梦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括号中应填A. 深圳B. 浦东C. 海南D. 雄安【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括号中的地区为省级行政区,成立于1988年,而且是岛,选项中只有C选项符合条件,为正确选项,选项A、B、D都不是省级行政区,而且成立时间都不在1988年,且不是岛屿,明显不符合题干要求,排除A、B、D。30.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我国的对外开放开始于A. 沿海经济开放区B. 沿海开放城市C. 经济特区D. 内地【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我国对外开放始于经济特区,即1979年在深圳、珠海试办经济特区,拉开对外开放的序幕,选项C正确;1984年设立14个沿海开放城市,选项B排除;19851990设置五个沿海开发区,到1992年形成沿海经济开放带,选项A排除;1998年内地开始开放,选项D排除。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有3小题,21题12分,22题12分,23题16分,共40分)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唐朝时声威远播,其富甲天下吸引着远近各国商人纷至沓来。由于海上交通空前发达,历代政府高度重视海外贸易,而陆路交通又时常受到西边少数民族政权的威胁和控制。因此,这一时期,海外贸易逐渐取代陆路贸易而居主要地位,这便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格局。材料二 清初,清政府采取闭关政策,限制海外贸易。康熙在位时,曾一度开放漳州、澳门、宁波等少数港口,沿海地区对外贸易又趋繁盛。到乾隆、嘉庆年间,面对美国等国殖民者在沿海的非法活动,对外通商只限定在广州一处,清政府又一次将海外贸易封闭起来。摘编自李世龙试论中国古代的海外贸易(1)根据材料一,归纳唐朝时期海外贸易发达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采取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答案】(1)原因:唐朝经济发达,国力强盛;海上交通的发达;政府对海外贸易的重视;陆上贸易受到西部少数民族的威胁。(2)根本原因: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其它重要原因:清初为了防止沿海居民与台湾反清势力联系;西方殖民者在沿海的侵扰。【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题干要求,本问主要考查学生对唐朝时期海外贸易发达原因的认识,旨在考查归纳、概括材料信息的能力。紧扣材料一信息“其富甲天下吸引着远近各国商人纷至沓来”、“海上交通空前发达”、“历代政府高度重视海外贸易”、“受到西边少数民族政权的威胁和控制”等分析、认知,把握到以下方面:唐朝经济发达、海上交通的发达、政府对海外贸易的重视、陆上贸易受到西部少数民族的威胁等。(2)本问考查的是清政府采取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归纳、概括以及准确归因能力。紧扣材料二信息“面对美国等国殖民者在沿海的非法活动”、“对外通商只限定在广州一处”,结合相关史实,重点注意把握到以下方面:根本原因,即传统自然经济形态;其它重要原因:防止沿海居民与台湾反清势力联系、西方殖民者在沿海的侵扰等。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唐朝对外贸易;古代中国的经济经济政策清朝闭关锁国政策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北宋)开封以经商为业的有二万多户,囊括米、盐、萘等各类商品贸易。号称“正店”的大酒楼有170家,兼具饮食与商品贸易的多种功能,作为商人验看商品质量、商定商品价格、签订契约的场所。酒楼、茶坊与娱乐场所瓦子,都通宵营业。樊树志国学十六讲材料二 明清时期手工业的兴盛突出反映在民间私营手工业迅速发展,取代官办工场、作坊,占据了主导地位。从手工场主、包买商中转化出类似西方资本主义劳动组合中的早期“资本家”。曹大为明清农耕文明的鼎盛及其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中的陨落材料三 史学家戴逸指出:“18世纪的康乾盛世,貌似太平辉煌,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可当时中国没有人认识这一历史真相。”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北宋城市商业发展的表现。(2)据材料二,概括明清时期我国手工业领域出现的新变化。(3)“18世纪的康乾盛世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请从经济史的角度简单说明理由。【答案】(1)表现:城市经济功能增加;服务设施完备;商业活动突破时间限制。(如答“商户多、商品种类多”酌情给分)(2)变化: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出现资本主义萌芽。(3)观点:同意理由:明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海禁政策,严重阻碍了新经济因素的成长;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观点:不同意理由:明清农耕文明高度发达,仍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只回答观点不说明理由的不给分。如从西方角度说明理由,同样赋分)【解析】(1)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北宋城市商业发展的表现按照材料一分层次概括,例如,“开封以经商为业的有二万多户”体现了城市经济功能增加等,再例如,“都通宵营业”等字眼体现的是商业活动突破时间限制等。(2)明清时期我国手工业领域出现新变化按照材料而分层次概括,例如,“民间私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早期“资本家”即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等均是可以直接作为答案的。(3)在做此题时需要注意的是“否同意这一观点”其实是一道开放性问题,可以进行开放性回答,如果同意主要从资本主义萌芽受到抑制、落后于世界潮流的自然经济仍然占据统治地位等史实进行分析即可。点睛:此类材料解析题在解题时要注意紧扣试题设问去阅读理解材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考化学济南真题及答案
- 2025-2030中国液体化工物流行业信息化建设与数据安全分析报告
- 2025商务BD秋招面试题及答案
- 北京市延庆区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及解析)
- 2025人事专员秋招题目及答案
- 阿西莫夫科幻小说以科技伦理警示技术滥用-基于《机器人三定律》相关作品
- 《小小播音员-天气预报播报实践》
- 2025年中医针炙科考试题及答案
- 迎泽区焊工考试题及答案
- 企业并购整合后的发展融合计划
- 2025年短视频创意策划合同协议
- 老年人运动系统
- 空调包工安装合同范本
- 2025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招聘5人笔试历年典型考点题库附带答案详解3套试卷
- 2025文山市卫生健康系统选调工作人员(10人)考试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生石灰行业分析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2025-2026学年上学期高一物理教科版期中必刷常考题之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小车的速度
- 2025新版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参考模板
- 日式皮肤专业知识培训班课件
- 《学校食堂大宗食材采购验收管理工作指引》 专题培训
- 企业拆迁补偿的申请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