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洛阳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基于UC3524的逆变电源设计摘 要逆变电源是一种采用电力电子技术进行电能变幻的装置,主要应用与银行、通信、医院、金融等重要机构。设计内容包括逆变电路原理分析、微机控制电路设计、主电路设计、主要开关器件驱动电路设计,系统抗干扰设计,保护设计,主电路设计采用开关频率高导通压降低功耗低的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逆变电源输入输出都经过变压器进行电气隔离,使整个电路系统与外接电网和负载完全电气隔离。电源保护电路主要有过流保护、过压保护、短路保护,通过将主电路中的电压电流信号反馈到控制电路中,实现系统自我保护功能。为保证输出稳定的交流电压,对交流输出电压进行取样,经过采样电路处理反馈到控制电路中进行分析,使输出电压幅值稳定在规定范围内。关键词:逆变电源,IGBT,微机控制,保护电路UC3524 INVERTER BASED POWER SUPPLY DESIGNEDABSTRACTPower inverter is an electrical energy using power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hanging device, the main application and banking, telecommunications, hospitals, financial and other important institutions. Design elements include inverter circuit analysis, computer control circuit design, the main circuit design, the main switching device drive circuit design, system anti-jamming design, protection design, the main circuit design using high switching frequency to reduce power consumption low conduction voltage 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 IGBT. Inverter input and output are electrically isolated through the transformer, so that the whole circuit system with external power grid and load complete electrical isolation. Main power supply protection circuit overcurrent protection, overvoltage protection, short circuit protection, through the main circuit voltage and current signal is fed to the control circuit, to achieve self-protection system. In order to ensure stable output AC voltage, the AC output voltage is sampled, the sampling circuit after processing the feedback to the control circuit for analysis, the amplitude of the output voltage within the specified stability.KER WORD:Power inverter,IGBT,protect current,short circuit protection,目 录前 言1第1章 逆变电源设计方案论证31.1 设计背景31.1.1 基于UC3524逆变电源的设计思路31.1.2 逆变电源的工作原理41.2 逆变电源的逆变电路及控制方案41.2.1 逆变电路41.2.1 逆变电路的驱动控制61.3 逆变电源的特性分析61.3.1 逆变电源的功能特性61.3.2 逆变电源技术特性71.4 设计方案总体规划8第2章 逆变电源硬件结构设计92.1 逆变桥驱动器选择92.1.1 逆变电路对驱动器的要求92.1.2 逆变电路驱动器选择92.2 逆变电源硬件设计102.2.1 全桥逆变电路设计102.2.2 驱动脉冲发生电路设计132.2.3 逆变输出采样电路152.2.4 负载供电自动切换电路162.2.5 逆变电源保护电路172.2.6 市电断电监测电路182.2.7 电源供电电源切换电路182.2.8 蓄电池电量监控电路202.2.9 微机控制222.3 逆变电源稳定性设计24第3章 软件设计263.1 MAX187工作时序263.2 MAX187驱动程序设计263.3 微机软件设计思路28第4章 逆变电源输出波形的改进304.1 PWM控制的基本原理304.2 单相PWM逆变电路及其控制方法314.2.1 SPWM波形实现方法314.2.2 SPWM逆变电路谐波分析34第5章 总结与展望365.1 全文工作总结365.2 后续工作展望37致 谢38参考文献39外文资料翻译4139前 言逆变电源是一种采用电力电子技术进行电能变幻的装置,它从交流或直流输入,经电能变换获得稳压恒频的交流输出。随着各行各业控制技术的发展和对操作性能要求的提高,许多行业的用电设备都不是直接从交流电网提供的交流电来获取电能,而是通过各种形式对其进行变换,从而得到各自所需的电能形式。逆变电源就是为满足这类行业的需求而开发的电气设备。逆变电源技术是一门综合性的专业技术,它横跨电力、电子、微处理器及自动控制等多学科领域,是目前电力电子产业和科研的热点之一。逆变电源广泛应用于航空、航海、电力、铁路交通、邮电通信等诸多领域。基于UC3524的后备式逆变电源要求输出220V/50Hz的稳压恒频的单相交流电,输出额定功率为1kW。设有市电断电、过载、短路等故障应急处理功能。在市电断电时,触发内部供电自动切换电路,完成内部供电从市电供电到电池供电的切换,同时逆变电源自动检测断电,并将信息反馈到内部微机控制,微机对反馈的断电信息进行处理,将电源输出切换到逆变输出,并在显示器、LED指示灯显示这一变换结果。当市电恢复正常时,逆变电源将自动完成上述相反过程。在输出短路或过载时,逆变电源将立刻停止交流输出,并将故障反馈到微机,对故障信息进行处理,保护电源,发出报警信号。近年来,现代逆变技术主要朝着高频化、模块化、数字化、绿色化以及并机技术的趋势发展。而目前我国国内的逆变电源按变换方式主要采用工频变换。工频变换逆变电源是先产生50Hz交流信号,然后利用工频升压器产生220V交流电。这种逆变器结构简单,工作可靠,但这种逆变器体积大、笨重、噪音大、价格高、效率方面也有待进一步提高。高频变换逆变电源是通过高频DC-DC变换技术,先将低压直流变为高频低压直流,经过高频变压器升压后再整流成高压直流,对其再进行正弦变换,即可得到220V/ 50Hz正弦波交流电。这种逆变器控制环节较多,电路复杂,但是因为采用了高频变换,因而体积小、重量轻、噪音小、效率高。基于上述两种逆变方式的特性,本课题吸收了这两种逆变电源变换方式的优点,即通过UC3524产生50Hz的直流方波,控制由IGBT组成的桥式逆变电路工作,产生24V/50Hz的方波交流电,然后利用工频变压器产生220V的交流电。采用了IGBT桥式逆变,解决了一般工频逆变噪音大,开关损耗高,效率低的问题,此外这种逆变方式的电路结构简单,整个逆变电源的体积就会减小。本设计的逆变电源还直接引入微机控制,无需对电源外接微机控制模块,提高了整个电源工作的可靠性和结构上的整体性。第1章 逆变电源设计方案论证1.1 设计背景1.1.1 基于UC3524逆变电源的设计思路基于UC3524的后备式逆变电源主要用于当市电突然断电时,能继续向用电设备供电设计。其主要设计思路有以下三点:1、市电正常供电时,逆变电源通过旁路接通市电,给负载供电,逆变器自身供电也来自市电。此时,逆变电源工作在市电监测状态,对市电工作正常与否进行实时监测。2、市电断电时,首先逆变电源会立刻将自身供电电源切换到蓄电池,以维持逆变电源的持续正常工作,然后启动逆变电路,输出220V/50Hz交流电,将负载供电由旁路输出切换到逆变输出,给负载持续供电。图1-1逆变电源工作流程图输出采样逆变输出逆 变市 电是否正常旁路输出负载NY3、电能质量保证。为使逆变电源输出稳压恒频的交流电,逆变电源对输出电压实时进行采样,将采样值反馈给逆变驱动器,即整个逆变过程是闭环控制,保证电能质量达到设计标准。逆变电源的工作流程如上图1-1所示。1.1.2 逆变电源的工作原理逆变电源有两种工作状态:a、旁路状态,即市电正常时;b、逆变状态,即市电断电时。当市电供电正常时,逆变电源工作在旁路状态,即通过旁路,接通市电给负载供电。当市电断电时,逆变电源工作在逆变状态,即将蓄电池的直流电逆变成220V/50Hz的交流电,逆变输出给负载供电。逆变电源整个工作过程为,逆变电源实时监测市电状况,当市电正常时,逆变电源通过旁路对负载供电,当检测到市电断电时,逆变电源工作在逆变状态,将直流电逆变成交流电给负载供电。1.2 逆变电源的逆变电路及控制方案1.2.1 逆变电路1、半桥逆变电路半桥逆变电路原理图如图1-2所示,它有两个桥臂,每个桥臂由一个可控器件和一个反并联二极管并联组成。在直流侧接有两个相互串联的足够大的电容,两个电容的连接点便成为直流电源的中点。负载连接在直流电源中点和两个桥臂连接点之间。图1-2 半桥逆变电路原理图半桥逆变电路的优点是简单,使用器件少。其缺点是输出交流电压Um的幅值为仅为直流电压Ud的幅值的一半,且直流侧需要两个电容器串联,工作是还要控制两个电容器电压的均衡。因此半桥逆变电路常用于几千瓦一下的小功率逆变电源。2、全桥逆变电路全桥逆变电路原理图如图1-3所示,它共有四个桥臂,可以看成由两个半桥电路组而成。把桥臂1和4作为一对,桥臂2和3作为另一对,成对的两个桥臂同时导通,两对桥臂各导通180。与半桥逆变相比,全桥逆变输出电压Um的幅值高出一倍,即Um=Ud。图1-3 全桥逆变电路3、推挽逆变电路推挽逆变电路如图1-4所示,交替导通V1、V2,通过变压器的耦合给输出交流电压。该电路的输出电压波形和幅值与全桥电路完全相同,优点在于比全桥电路少用了一半的开关器件,缺点是开关器件承受的电压为2Ud,比全桥电路高出一倍,且必须有一个带中心抽头的变压器。图1-4 推挽逆变电路根据以上各逆变电路的特点和该逆变电源的设计要求,选择目前在单相逆变电路中应用较多的全桥逆变电路作为该逆变电源的逆变电路。1.2.1 逆变电路的驱动控制1、全桥逆变电路工作原理如图1-3所示,设在t1时刻前VT1和VT4导通,输出负载电压为Ud,t1时刻VT3和VT4栅极信号反向,VT4截止,而因负载电感中的电流不能突变,VT3不能立刻导通,D3导通续流。因为VT1和D3同时导通,所以输出电压为零。到t2时刻VT1和VT2栅极信号反向,VT1截止而VT2不能立刻导通,D2导通续流,和D3构成电流通道输出电压为-Ud,到负载电流过零并开始反向时,D2和D3截止,VT2和VT3导通,输出电压仍为-Ud。t3时刻VT3和VT4栅极信号再次反向,VT3截止而VT4不能立刻导通,D4导通续流。输出电压再次为零。以后的逆变过程为上述过程的不断循环。2、全桥逆变开关器件的驱动基于全桥逆变电路的工作原理,通过UC3524S双端输出驱动器产生特定频率的驱动信号,控制逆变电路中开关器件的导通和关断。1.3 逆变电源的特性分析1.3.1 逆变电源的功能特性该逆变电源的主要功能是在市电断电的情况下,仍能给用电设备提供电能,使电器设备继续工作。其工作状态之间的转换都是以市电的正常与否为依据,进行自动快速切换。此外该逆变电源还具有以下几大功能:1、过载和短路保护。当负载出现超负荷过载运行或者发生短路时,电源系统会检测到这一故障,并及时做出保护处理,避免电源遭受损坏。2、输出稳压。为保证输出电压幅值的稳定,电源控制电路对逆变输出电压进行实时采样,将采样值反馈到控制电路进行分析处理,保证输出电压满足设计要求。3、建立人机对话平台。逆变电源设有液晶显示器、状态指示灯等显示设备,方便用户通过这些设备,及时了解逆变电源的当前工作状态。在遇到特殊情况需要逆变电源停机是,还可以通过按钮控制逆变电源中断输出,情况解除后,又可以使其恢复正常工作。4、蓄电池电量监测。当蓄电池进行放电是,逆变电源对电池电量进行监测,当电量偏低时,发出报警警示,若此时没有及时得到人为处理,进一步放电使电量再次偏低时,逆变电源自动中断逆变输出,发出低电警报,随后自动关机。1.3.2 逆变电源技术特性逆变电源工作的稳定性对逆变电源的性能提升至关重要。1、逆变电路开关器件采用低损耗、高开关频率、高耐压值的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2、双端输出驱动器UC3524产生逆变电路的驱动信号。UC3524外部电路设计简单,由它组成的逆变控制电路可靠性高,广泛应用于中、大功率逆变电源和开关电源。3、逆变电源的微机芯片为ATM公司的AT89S52低功耗COMS8位控制器,8K系统可编程Flash,256K RAM,32位I/O口线,看门狗定时器,两个数据指针等,片上资源丰富。此外,在掉电模式下,RAM内的数据被保护,振荡器冻结,控制器停在工作,有效保护数据以免丢失。4、图形液晶显示特性,12864图形液晶,液晶控制器ST7920,ST7920对控制器送来的信号进行锁存后,再将信号送入图形液晶显示,提高显示的稳定性可视性。5、蓄电池电量检测使用了串行12位模数芯片MAX187。可在单5V 电源下工作,接受05V 的模拟输入。MAX187为逐次逼近式ADC,快速采样/保持(1.5uS),片内时钟,高速3 线串行接口。1.4 设计方案总体规划逆变电源总体分为三大部分:1、逆变部分。该部分完成直流电到交流电的逆变过程,核心控制芯片UC3524完成对全桥电路的控制及输出交流电压反馈控制。2、保护及检测反馈部分。该部分主要保障逆变电源正常可靠工作,当发生故障时,逆变电路能及时进行自我保护。蓄电池电量监测使用了串行12位模数芯片MAX187。同时对输出电压进行采样,以保证输出电压的质量达到设计标准。3、微机部分。该部分主要器件是AT89S52,逆变电源的监测、保护等信息都由AT89S52进行分析处理,并发出相应控制指令,协调逆变电源各部分正常工作。逆变电源各部分间的关系如图1-5所示:微机控制显 示保护、反馈输出逆变部分蓄电池电量监测图1-5 逆变电源结构原理图第2章 逆变电源硬件结构设计2.1 逆变桥驱动器选择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不断成熟,与分立元件组成的电路相比,其可靠性稳定性明显高于分立元件组成的功能电路,并且集成电路外围电路设计大多比较简单,十分利于电路的开发设计。2.1.1 逆变电路对驱动器的要求逆变电路的工作是否稳定、正常直接关系到逆变输出电能的质量。如果逆变桥中的开关器件开通和关断出现紊乱,这将直接降低输出电能的质量,甚至会导致逆变失败或短路严重的电路故障。此外,为保证逆变输出电压波动在设计范围内,必须设有输出电压采样电路,而采样值最好能直接反馈给驱动器,及时的调整输出电压幅值,使其稳定在允许范围内。鉴于此,集成驱动器无疑是最优选择。逆变电路对驱动器有一下几点要求:1、输出脉冲频率可调。脉冲的频率即为输出交流电压的频率,该逆变电源输出电压频率为50Hz。2、有脉冲驱动功能,即可通过该控制端,使驱动器处于关闭状态,无驱动脉冲输出。3、配有两路驱动脉冲输出,分别用于逆变桥个桥臂控制。4、从开发、设计和应用角度出发,希望所选用的驱动器外围电路设计简单,便于开发。同时要在性能价格上均衡考虑,使系统即能满足性能要求,又降低造价。2.1.2 逆变电路驱动器选择UC3524是一种高级稳压集成脉宽调制器,工作环境温度0+70,双列直插16脚封装,最高振荡频率为300kHz,振幅3.5V,电压稳定度1%,输出电压5V,线性稳定度10mV,负载稳定度20mV,占空比45%,输入电压1228V,上升时间0.2us,下降时间0.1us。UC3524内部振荡周期T=RTCT,电容CT的取值范围是1000pF0.1uF,RT的取值范围是1.8100k,最高振荡频率300kHz。死区时间与CT的容量有关,当CT为1000pF时死区时间为0.4us,当CT为0.01uF时,死区时间为2us,当CT为0.1uF时,死区时间为10us。因此,当改变CTRT设定振荡频率是,首先设定CT值,保证有适当的死区时间,在选用RT值改变振动器的输出频率。综上,UC3524为本设计中逆变电源逆变桥驱动器的最佳选择。2.2 逆变电源硬件设计2.2.1 全桥逆变电路设计1、工作特性该部分是整个逆变电路的核心,担负着将直流电变换成交流电的逆变任务。主要工作器件为IGBT,整个逆变桥的运行功率决定着该逆变电源输出的最大功率。2、设计原理IGBT也称为绝缘栅双极晶体管, 是复合了功率场效应管和电力晶体管的优点而产生的一种新型复合器件, 它将功率场效应管和电力晶体管的优点集于一身, 既具有输入阻抗高、工作速度快、热稳定性好和驱动电路简单的优点, 又具有通态电压低、耐压高和承受电流大等优点, 因此应用更加广泛。1)IGBT的工作特性IGBT由栅极正负电压来控制。当加上正栅极电压时,管子导通;当加上负栅极电压时,管子关断。IGBT具有和GTO类似的伏安特性,随着控制电压UGE的增加,特性曲线上移。逆变桥中的IGBT通过UGE电平的变化,使其在饱和与截止两种状态交替工作。IGBT的伏安特性和转移特性如图2-1所示:图2-1 IGBT的伏安特性和转移特性IGBT的伏安特性分为饱和区、放大区、击穿区和反向截止区。本设计中,IGBT作为开关器件使用,故其在饱和区和方向截止区交替工作。2)IGBT对驱动电路设计的要求根据IGBT的工作特性,对其驱动电路的要求如下:提供适当的正反向电压,使IGBT能可靠的开通和关断。当正偏压增大时IGBT 通态压降和开通损耗均下降,但UGE过大,负载短路时IC随UGE的增大而增大,对其安全不利,使用中12VUGE18V为宜。本设计中UGE=15V。负偏电压可防止由于关断时浪涌电流过大而导致IGBT误导通,一般选UGE=-5V为宜。IGBT 的开关时间应综合实际考虑。快速开通和关断有利于提高工作频率, 减小开关损耗。但在大电感负载条件下, IGBT 的开关频率不宜过大, 因为高速开断和关断会产生很高的尖峰电压,很可能造成IGBT 自身或其他元件击穿。IGBT 开通后, 驱动电路应提供足够的电压、电流幅值, 使IGBT 在正常工作及过载情况下不致退出饱和而损坏。驱动电路中的栅极电阻RG 对IGBT工作性能有较大的影响。RG 较大, 有利于抑制IGBT 的电流上升率及电压上升率, 但会增加IGBT 的开关时间和开关损耗;RG 较小,会引起电流上升率增大,使IGBT 误导通或损坏。RG 的具体数据与驱动电路的结构及IGBT 的容量有关, 一般在几欧几十欧(在具体应用中,应根据实际情况予以适当调整)。本设计中RG选阻值为15的电阻。当IGBT关断时,栅射电压很容易受IGBT和电路寄生参数的干扰,使栅射电压引起器件误导通,为防止这种现象发生,可以在栅射间并接一个电阻RGE,阻值在10k左右。此外,在实际应用中为防止栅极驱动电路出现高压尖峰,最好在栅射间并接两只反向串联的稳压二极管,其稳压值与正负栅压相同。3)栅极布线要求IGBT接线较长时易产生振荡,因此栅级电阻RG的接入尽量靠近IGBT。驱动电路输出一般不和IGBT栅极直接相连,应使用绞合线连接(2转cm)。次外,IGBT为压控型器件,当集射极加高电压时,很容易受外界干扰使门级间电压超过一定值引起器件误导通,甚至导致直通现象发生。为此,本设计中采用了如下两种措施加以改善:a、在栅射极间并接一个阻值为10k的电阻,且将其并联在栅射极最近处;b、在栅-射极间并联两只反串联的稳压二极管,把浪涌电压限制在30V以下。全桥逆变电路如图2-2所示:图2-2 全桥逆变电路V2和V3组成达林顿连接,对输入信号进行功率放大,使其满足IGBT驱动信号的功率要求。再达林顿组合前,再加一级射极输出放大。本设计的逆变电源输出额定功率为1kW,考虑10%的安全裕度,设计功率为1.1kW。IGBT最高耐压值1300V,最大工作电流50A,则该逆变桥输出的实际最大功率为1.2kW,即逆变电源的实际最大输出功率为1.2kW。2.2.2 驱动脉冲发生电路设计该部分为逆变桥提供驱动脉冲信号,控制逆变桥工作。选择双端输出驱动器UC3524作为脉冲驱动信号发生器。1、双端输出驱动器UC3524UC3524以其优越的可靠性、外围电路设计简洁,在逆变电源、开关电源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UC3524内部电路结构如图2-3。图2-3 UC3524内部电路结构UC3524各引脚功能见表2-1。2、工作特性该部分为整个逆变电路的核心,脉冲发生器UC3524根据设定的振荡周期,发出固定频率的PWM脉冲信号,控制逆变桥工作,同时逆变电源输出反馈信号经反馈电路处理后反馈给UC3524。此外,UC3524还对逆变电源进行过载或短路保护。表2-1 UC3524引脚功能引脚号引脚功能1内部差分放大器EA的反相输入端。2内部差分放大器EA的同相输入端。3内部振动器锯齿波输出端4、5内部电流限制放大器CL的“+”“-”取样端6外接RT端7外接CT端8接地端9内部差分放大器输出端,接入R37、C22组成相位矫正电路10PWM脉冲输出控制端,输入高电平时,驱动脉冲被关断11、14内部两路驱动级NPN管发射极引出端12、13内部两路驱动级NPN管集电极引出端15直流电源输入端(1228V)165V基准电压输出端3、电路设计UC3524输出脉冲为两路输出,即开关频率为振荡频率的两倍。逆变输出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则振荡频率应该100Hz。脉冲发生器死区时间与CT有关,死区时间设定在10s,CT值为0.1F,根据T=RTCT,可求得,RT=100k。为驱动后级信号放大管,内部驱动级NPN管集电极12、13脚上拉5K电阻到12V电源。5V基准电压经电阻R38、R42进行1:2分压后,作为误差检测电压接入内部差分放大器同相输入端。逆变桥使用的是全控型器件IGBT,所以逆变换流利用器件的全关断能力进行换流,即器件换流。设计中,必须保证换流过程中换流不可重叠,即一路导通的前提必须是另一路完全关断,否则就会造成短路,导致换流失败。为此,脉冲发生器设定了10s的死区时间,在时间上保证桥臂间换流的顺利完成,避免出现短路。为确保逆变输出交流电压幅值稳定,对输出电压进行采样,并将采样值经采样电路处理后经电阻分压,送人UC3524的内部差分放大器反相输入端。当输出电压幅值偏高时,采样电压升高差分放大器的输出电压降低,送至PWM比较器,是输出脉冲占空比减小,使逆变输出电压降低;当输出电压幅值偏高时,为上述相反过程。内部差分放大器的输出电压与输出脉冲占空比近似为线性关系,当输出电压为3.5V时,脉冲占空比为45%;当输出电压降为1.5V时,脉冲占空比降为10%;当输出电压为1V时,占空比为0,无驱动脉冲输出。电路原理图如图2-4所示。图2-4 脉冲发生电路原理图2.2.3 逆变输出采样电路1、工作特性为了对逆变输出的方波电压进行稳压控制,逆变输出采样电路对逆变输出电压进行取样,将取样交流24V电压进行整流、滤波处理后,经R47、R49、R51分压后,送人双端驱动器UC3524的1引脚取样输入端,如图2-4所示。2、电路设计逆变输出电压经变压器取样绕组降压后,首先进行整流。整流方式选择正极性桥式整流,整流器件采用整流二极管。经过整流后的直流电压是脉动的,必须经过滤波处理,直流电压更加平稳。滤波电路采用形LC滤波电路,LC滤波电路中,滤波电感L对主流压降很小,而对交流成分而言,电感L的感抗很大,对交流成分有很大的衰减作用,使整流输出中参杂的交流成分衰减掉。采样电路原理图如图2-5所示。图2-5 逆变输出采样电路2.2.4 负载供电自动切换电路1、工作特性本设计的逆变电源为后备式,所以在市电正常情况下,负载由市电供电;当市电故障时,负载则有逆变电源供电。负载供电电源在这两种电源间的切换由逆变电源控制自动完成。负载供电自动切换电路完成负载供电在市电与逆变电源间的自动转换。2、电路设计切换电路主要器件是继电器,选择有一对常开触头和一对常闭触头的继电器,触头额定参数为250VAC/10A,线圈额定参数24VDC。市电正常时,继电器常闭触头接通市电给负载供电;市电故障时,继电器动作,常闭触头断开,常开触头闭合,接通逆变输出,给负载供电。电路原理图如图2-6所示。考虑到该电路是在带负载的情况下进行电源自动切换,切换过程中,触头会产生电弧,所以选择继电器时,继电器的触头材质要耐高温,而且触头系统还应设有灭弧装置,防止产生的电弧烧坏触头,造成触头接触不良而影响供电性能。图2-6 负载供电自动切换电路2.2.5 逆变电源保护电路逆变电源除了要输出稳压恒频的交流电外,当电路或负载发生短路、严重过载故障时,要能进行及时自我保护,防止电源损坏。故为电源设计过载保护电路是不可缺少的环节。为保证电路或负载短路、长时间过载时能可靠的进行自我保护,保护电路设计了双重保护,即设计特定的保护电路,作为一级保护,当发生短路、过载故障时,首先启动一级保护。在逆变电源输出端和市电接入端分别接入熔断器F1、F2,作为二级保护,如图2-6所示。当一级保护出现故障,不能对电源进行保护时,二级保护启动,确保了电源可靠被保护。保护电路如图2-7所示。图2-7 逆变电源保护电路负载端跨接电流互感器HE-1,见图2-6,电流互感器的输出接入保护电路,进行整流滤波稳压处理,将稳压后的直流电压2:1分压送到UC3524的10引脚,见图2-4。此外,还将保护信号送入微机,保护电路对电压进行电平转换,转换成可以直接送入微机处理的电平信号。送入微机后,对电路故障进行报警等处理,告知操作员及时作出人为故障处理。2.2.6 市电断电监测电路市电断电监测电路对市电是否正常进行监测,当市电突然断电时,发出断电信号给逆变电源;当市电供电恢复正常时,发出恢复供电信号给逆变电源。断电检测电路如图2-8所示。图2-8 市电断电监测电路该部分电路主要是给微机提供市电运行状态信息,微机通过外部中断对市电运行状态进行扫描检测。当市电运行状态发生变化时,监测电路输出对应为高低电平的跳变。2.2.7 电源供电电源切换电路逆变电源除了给负载提供电源外,其自身的运行也要消耗电能。为保证蓄电池的放电时间,在市电正常时,逆变电源从电网获取电能给自身供电;当市电故障断电时,蓄电池才对其供电,这样提高了蓄电池的使用效率。1、电源切换控制器LTC4414LTC4414是一种功率P-EFT控制器,主要用于控制电源的通、断及自动切换。该器件工作电压范围为3.536V;电路简单,外围元器件少;静态电流小,典型值为30A;能驱动大电流P沟道功率MOSFET;有电池反极性保护及外接P-MOSFET的栅极箝位保护;可采用微制器进行控制或采用手动控制;工作温度-40+125。LTC4414各引脚功能见表2-2。表2-2 LTC4414各引脚功能引 脚符 号功 能1STAT漏极开路输出状态引脚。使用时需外接上拉电阻,输出状态信号。内部FET导通时,输出低电平;内部FET截止是,输出高电平。2CTL逻辑电平控制信号输入端。控制外接P-MOSFET的通断,加高电平时,P-MOSFET由导通转截止。3GND接地4、5NC空脚6SENSE有两个功能:电源输入端,给内部电路供电;电源电压检测输入端,该端通常由辅助电源供电,该辅助电源还向负载供电。7Vin主电源输入端。该输入通常由一个用于向负载输送电能的蓄电池或其他电源来供电,使用时,通过一个0.1F10F的电容器把该引脚旁路至地,抑制负载瞬变。8GATE外接P-MOSFET的驱动端。当未接入辅助电源时,此端直接由模拟控制器控制,使外接P-MOSFET导通;当无辅助电源时,GATE端电压升到SENSE端电压,P-MOSFET关断。2、电路设计该电路完成逆变电源自身供电电源在市电电网和蓄电池间相互切换,即当市电电网断电时,供电电源切换到蓄电池;当电网恢复供电时,供电电源切换至电网供电。整个切换过程要求迅速,切换时间短,以保证逆变电源内部电路持续不间断工作。LTC4414的主电源输入端Vin接24V蓄电池,CTL接地。GATE端接蓄电池P-MOSFET驱动端,接通或切断控制蓄电池对逆变电源供电。STAT端上拉47K电阻到主电源,接市电P-MOSFET驱动端,接通或切断市电电网对逆变电源供电。当市电正常供电时,SENSE引脚电压被拉至Vin引脚电压以上达20mV左右,STAT引脚从开路状态变至一个5mA的电流宿,通过上拉电阻的作用驱动市电P-MOSFET导通。此时,GATE引脚电压被上拉至SENSE引脚电压,从而关断蓄电池P-MOSFET。市电对逆变电源供电。当市电故障断电时,SENSE引脚电压降至Vin引脚电压一下,STAT引脚开路,使市电P-MOSFET关断。同时,LTC4414控制Vin和SENSE引脚之间维持一个20mV的正向调节电压,GATE驱动蓄电池P-MOSFET导通,蓄电池对逆变电源供电。电路原理图如图2-9所示。图2-9 电源供电电源切换电路2.2.8 蓄电池电量监控电路当蓄电池在放电工程中,电量会逐渐降低,为防止蓄电池过放,导致蓄电池使用寿命缩短甚至电池直接损坏,逆变电源应对蓄电池的电量进行监测,当蓄电池电量偏低时要及时采取措施停止蓄电池继续放电而损坏电池。1、MAX187串行12位数模转换器MAX187为逐次逼近式ADC,工作电压为5V,模拟输入电压范围05V,片内时钟,高速三线串行接口设计。MAX187引脚排列如图2-10所示。图2-10 MAX187外形结构图各引脚的功能见下表2-3:表2-3 MAX187引脚定义说明引 脚名 称功 能1VDD+5V电源2AIN模拟量输入,范围0VREF3操作模式选择,低电平为休眠模式,高电平或悬空为正常操作模式。高电平使用内部参考电压,悬空时禁止内部参考。4REF参考电压,内部参考为4.096V,使用内部参考是此引脚对地接一个4.7F电容;使用外部参考时,接2.5VVDD的基准电压。5GND接地6DOUT数据输出7片选信号端8SCLK时钟信号输入。最高5MHz2、电路设计蓄电池平稳放电过程中,放电电流会逐渐降低,当电量不足时,放电电流会降幅更大。利用这一特性,在蓄电池接入端串入一个小电阻,取这个电阻的压降,当蓄电池电量偏低时,电阻上的压降会降低到某个值,将这个电压值作为判断蓄电池电量是否偏低的门限电压,当电阻压降高于这个门限电压时,电池电量充足;当电阻压降低于这个门限电压时,电池电量不足。设计用LM321运算放大器对接入小电阻两端电位进行运算,获取电阻压降,得到压降值后,再用LM321进行放大处理,使得输出模拟电压值符合MAX187模拟输入要求。MAX187参考电压取内部参考,引脚接VCC电源端,REF参考电压引脚对地接入一个4.7F电容。时钟信号接到微机,通过微机控制产生时钟信号,输出给MAX187。为减轻微机的工作负担,数模转换器并不实时进行工作,并且电池电量变化时缓慢的,可以间断分时对蓄电池电量信息进行采样,这样设计既减轻微机的工作量,又降低了逆变电源自身功耗,符合了低功耗的设计原则。微机控制MAX187的片选端,使数模转换器间断分时工作。蓄电池电量监测电路如图2-11所示。图2-11 蓄电池电量监测电路2.2.9 微机控制微机对逆变电源各种运行数据或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并发送相应控制命令,控制电源有序正常工作。1、AT89S52端口资源配置AT89S52片上内置了8k字节Flash,256字节RAM, 32 位I/O 口线,看门狗定时器,2 个数据指针,三个16 位定时器/计数器,一个6向量2级中断结构。微机端口配置如图2-12。P0口没有内置上拉电阻,在作为I/O口使用时,为增强其驱动能力,必须外接上拉电阻。本设计中,P0口用于传输128*64图形液晶显示数据,上拉1K排阻到芯片电源即可。P1、P2、P3口有内置上拉电阻,在驱动能力足够的前提下,无需再外接上拉电阻。各端口资源配置如表2-4所示。图2-12 微机端口配置图表2-4 微机端口资源配置表端 口配 置端 口配 置P0传输128*64图形液晶显示数据P2.1逆变电源启动/停止控制端P1.0负载供电自动切换电路控制端,发出控制信号,完成负载电源的转换P2.2故障报警信号(声音)P1.1电池电量信号周期采样控制端P2.3启动逆变电源按钮P1.2模数转换器12位数据读入端P2.4停止逆变电源按钮P1.3模数转换器时钟信号输出P2.5故障报警信号(LED灯光)P1.4电池电量偏低报警P2.6负载供电模式LED显示(电网供电)P1.5内部电源供电指示信号P2.7负载供电模式LED显示(逆变供电)P2.0故障保护信号P3.2市电断电信号输入端2、微机及液晶显示电路如图2-13所示:图2-13 微机及液晶显示电路2.3 逆变电源稳定性设计引起逆变电源工作不稳定的因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逆变电源外界环境造成的,特别是逆变电源的工作环境温度变化;另一方面是逆变电源自身产生的。为提高逆变电源的稳定性,在设计过程中采取的措施有:(1)采用集成器件代替分立器件。同一个功能电路模块,可采用集成器件设计,也可以用各种分立器件组合设计。不同的是集成器件内部元件参数一致性更好,工作时抑制温度漂移现象比较好,而分立器件很难将这两点做到完美,所以在设计时,可以采用集成电路设计的尽量采用集成电路,如脉冲发生电路设计时采用了集成脉冲发生器UC3524,使电路结构简洁,工作可靠性更高。(2)采用物理隔离技术为隔离电网中可能参杂的各种谐波以及负载变化时带来的各种噪声,逆变电源与电网和负载连接时,使用变压器将其与电网和负载完全的物理隔离,即逆变电源与电网、负载没有直接电气连接。这样的设计方式使逆变电源工作在一个隔离出来的环境中,进一步减少了受外界环境影响的可能性,同时也防止逆变电源本身产生的诸如谐波类的干扰馈送到电网中,造成电网污染。(3)采用双重过载、短路保护本设计的逆变电源额定输出功率为1kW,工作时输出功率较大,为保证出现短路或长时间过载时,电源能及时可靠的进行自我保护,为此设计了双重保护。一级保护使用电流互感器进行检测,通过特定的保护电路处理,动作迅速;二级保护采用传统的熔断器保护。(4)运用了模数转换技术进行蓄电池电量管理蓄电池放电过程中,电量不断降低,对蓄电池电量的管理直接关系影响到蓄电池使用效率。设计中运用12位AD转换技术,将蓄电池的电量信息精准的反馈给微机,使蓄电池放电效率提高,但又不会导致电池过度放电。第3章 软件设计3.1 MAX187工作时序MAX187是串行12位分辨率逐次逼近型A/D转换器。体积小,兼容性强,性价比高。MAX187用采样/保存电路和逐位比较寄存器将输入的模拟信号转换为12位的数字信号,其采样/保持电路不需要外接电容。MAX187有两种工作模式:正常模式和休眠模式,将置为低电平时进入休眠模式,此时芯片耗能降到10A一下;置为高电平或悬空进入正常操作模式。MAX187操作时序图如图3-1所示。使用内部参考时,电源开启后,经过20ms后REF引脚的4.7F电容充电完成,可进行正常的转换操作。A/D转换过程:当为低电平时,在下降沿MAX187的T/H保持电路进入保持状态,并开始转换,8.5s后,DOUT输出高电平,指示A/D转换完成。此时可在SCLK端输入一串脉冲将转换结果从DOUT按顺序移出,读入微机中进行处理。数据读取完成后,DOUT将置为高电平。要注意的是,在DOUT置为低电平启动A/D转换后,检测到DOUT有效(或者延时8.5s以上),才能发SCLK移位脉冲读取转换数据,SCLK至少为13个。发晚脉冲后DOUT将置为高电平。图3-1 MAX187工作时序图3.2 MAX187驱动程序设计驱动程序用C51编制,在KEILL4.0环境中调试。程序的设计思路是:定义P1.3脚为时钟SCLK,P1.2为数据DOUT,P1.1为片选端。片选有效后延时8.5s以上,确保A/D转换完成。随后在时钟SCLK的作用下,从数据输出端DOUT读取转换的数据并存入两个无符号字符变量中,将这两个字符变量处理成一个16位无符号整形变量作为函数返回值返回到主函数中,返回值的低12位为有效位。A/D转换子程序如下:/用P1口控制/12MHz晶振#define SCLK P1.3 /MAX187时钟#define AOUT P1.2 /MAX187数据输出#define CS P1.1 /MAX187片选unsigned int max187(void)char i;unsigned int result;unsigned char hdata,ldata;CS=0; /低电平有效,开始转换For(i=0;i8;i+) /延时8.58.5s以上,等待转换完成 _nop_();SCLK=1;SCLK=0;/开始读取数据hdata=0;for(i=0;i4;i+) /高四位 AOUT=1; SCLK=1; if(AOUT) hdata=0x01; _nop_(); _nop_();CS=1;/数据处理result=0;result=hbyte;result=8;result=lbyte;return result; /返回读取的数据3.3 微机软件设计思路微机主要处理逆变电源各种工作状态信息以及发出相应的控制命令和报警信号。其主要工作任务如下:1、逆变电源开机时,完成电源各种初始化设置。对电网供电是否正常以及蓄电池电量进行检测,检测完毕后,进入待机模式,等待操作员按下运行按钮,发出启动命令。2、逆变电源工作过程中,读取逆变电源各种工作状态信号,如蓄电池电量、电网是否断电、负载是否短路或长期过载等信息。微机根据这些信号,发出相应控制命令使逆变电源工作安全稳定,同时,通过显示器和信号灯,显示逆变电源当前工作状态和工作情况。3、当电网突然断电时,首先微机内部供电电路迅速将电源切换到蓄电池供电,保证逆变电源内部电路持续正常工作。而后,微机发出控制指令,使逆变脉冲发生器发出PWM信号,逆变电路开始工作,产生交流电压,带逆变工作稳定后,断电检测电路检测到的电网断电信号反馈到微机,经微机处理后,发送控制命令控制逆变输出继电器,将负载供电由电网切换到逆变电源,完成对负载继续供电。这个过程时间较短,在10s左右。4、当出现负载短路或长期过载运行时,逆变电源立即进入自我保护模式,关断逆变输出,保护电路将信号传输给微机,微机处理后发出报警信号,告知操作员进行故障查看以排除故障。程序流程图如图3-2所示:YY开始初始化设置是否启动N逆变供电N负载是否短路或过载电网是否正常YN电网供电负 载保护启动终止对负载供电发出报警3-2 程序流程图第4章 逆变电源输出波形的改进本设计的逆变电源出的交流电压波形是方波,目前实际应用中的逆变电源基本是正弦波输出逆变电源,所以需运用SPWM技术对方波输出进行改进。脉宽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就是利用控制半导体元件(如二极管、三极管、和场效应管等)的通断时间比,即通过调节脉冲宽度或周期(占空比)来等效的获得所需要输出的波形的一种技术。本设计的逆变电源输出为220V/50Hz的方波交流电压,对PWM技术的应用显得十分基础,PWM波形等幅等宽。4.1 PWM控制的基本原理在采样控制理论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福建公园排椅工程方案(3篇)
- 方案设计墙体工程(3篇)
- 牵引车司机安全教育培训课件
- 林业相关面试题库及答案
- 拉萨会计面试题及答案
- 科研基础面试题库及答案
- 新能源行业绿色制造2025年技术创新与新能源政策导向报告
- 人工智能在医疗器械诊断设备中的伦理问题与法规挑战报告
- 2025年新能源汽车电池包结构创新空间利用率提升的全球市场洞察报告
- 2025年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市场拓展:法国市场前景报告
- (完整版)贵州三年级地方课程教案
- 临床基本检查方法和检查程序课件
- 新疆五彩湾温泉二期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红金消结片对“乳腺增生”的疗效观察
- 基于Java的网上蛋糕预订销售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青海2023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报告出炉:医学和法学就业率最高
- 生理学 第九章 感觉器官的功能
- 急救车必备药品和物品 急救车物品药品管理
- 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与护理课件
- 西门子低压电器快速选型手册
- 养羊与羊病防治技术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