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三年级语文上册 10哪吒闹海教案 苏教版.doc_第1页
2019三年级语文上册 10哪吒闹海教案 苏教版.doc_第2页
2019三年级语文上册 10哪吒闹海教案 苏教版.doc_第3页
2019三年级语文上册 10哪吒闹海教案 苏教版.doc_第4页
2019三年级语文上册 10哪吒闹海教案 苏教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三年级语文上册 10哪吒闹海教案 苏教版教学要求1.学习生字、新词,会读、会写、会组词。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2.学习课文,体会哪吒所具有的为民除害、伸张正义和与恶势力英勇斗争的精神。3.边读课文边想象,体会文章的意境。练习讲故事,锻炼口头表达能力。重点难点1.了解课文内容,学习小主人公的勇敢和强烈的正义感。2.分析重点句。教学课时两课时。 知识点详解 哪 吒 闹 海东海龙王父子称霸一方,经常兴风作浪,害得人们不敢下海捕鱼。 东海龙王父子的恶劣行径逼得渔民无法生存,走投无路。这是哪吒闹海的起因。开头交代了什么?哪(n)吒(zh)决心治一治他们,为老百姓出一口气。 重点句解析:东海龙王父子称霸一方,害得人们不敢下海捕鱼。哪吒要帮助老百姓,这说明他是一个善良、正义感很强的孩子。哪吒虽然年纪小,却敢向龙王父子挑战,说明他很勇敢。这句话说明哪吒是个什么样的孩子?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故事的开端,东海龙王父子称霸一方,害得人们不敢下海捕鱼,哪吒决心为老百姓治一治他们。一天,小哪吒带上他的两件法宝混天绫(ln)和乾(qin)坤(kn)圈,来到大海边。 混,这里读hn。乾坤:象征天地、阴阳等。句导读:这句话介绍了哪吒闹海所用的宝物混天绫和乾坤圈,为下文的描述埋下了伏笔。这句话中的破折号有什么作用? 表示解释说明,介绍哪吒闹海所用的两件法宝。他跳进大海里,取下混天绫在水里一摆,便掀起滔天巨浪,连东海龙王的水晶宫也摇晃起来。 说明混天绫的威力很大,轻轻“一摆”就能掀起滔天巨浪,连东海龙王的水晶宫也摇晃起来。“一摆便连也”写出了什么?龙王吓了一跳,连忙派巡海夜叉上去察看。 夜叉:传说中一种形貌丑陋的恶鬼。段导读:哪吒用混天绫掀起巨浪,惊动了东海龙王。夜叉从水底钻出来,只见一个娃娃在洗澡,举起斧头便砍。句导读:这句话介绍了夜叉面对哪吒时的反应,他看到是个娃娃,显然没把哪吒放在眼里,要注意读出满不在乎的语气。 巡海夜叉很凶恶,也很鲁莽。巡海夜叉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小哪吒可机灵啦,身子一闪,躲过了这一斧头,随即取下乾坤圈,向夜叉扔去。 “闪”“躲”“取”“扔”,这几个连续动作说明小哪吒很机灵。请你找出描写小哪吒动作的词,这些词说明了什么? 乾坤圈的威力很大,这同时也给了龙王一个下马威。重点句解析:龙王“气得嗷嗷直叫”,说明自大、狂妄的龙王受到打击后的气愤和虚弱。而龙王派儿子去捉哪吒,反衬出哪吒的本领之大。从“跳”“气冲冲”“举枪便刺”这些词语可以看出三太子很不服气,并没有把哪吒放在眼里。可别小看这小小的乾坤圈,它比一座大山还重,一下就把夜叉给打死了。句导读:这句话交代了哪吒勇斗夜叉的结果。哪吒轻而易举就打死夜叉,既显示了乾坤圈的巨大威力,也表现出哪吒的勇武。“一下就把夜叉给打死了”,你从中能体会到什么?段导读:哪吒打死了巡海夜叉。龙王听说以后,气得嗷(o)嗷直叫,就派他的儿子三太子带兵去捉拿哪吒。这句话表现了什么?三太子跳出水面,气冲冲地对哪吒说:“你打死我家夜叉,该当何罪?”说着,举枪便刺。句导读:这句话描述了三太子对哪吒的质问,朗读时应读出气愤、质问的语气。从哪里可以看出三太子很不服气?哪吒一纵身,趁势抖出混天绫。 这句话写出了哪吒的机敏和果敢。从“一纵身”“趁势抖出”可以看出。这句话写出了哪吒的什么特点?那混天绫立刻喷出一团团火焰,把三太子紧紧裹住。三太子只好现出了原形。“原形”在这里指的是什么? “原形”指三太子原来龙的形状,说明三太子已经被哪吒制伏了。段导读:哪吒用混天绫使三太子现出原形。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故事的发展,哪吒大闹东海,打死了夜叉,制服了龙王三太子。 太平:社会安全、安定。从此,东海龙王再也不敢胡作非为了,人们又过上了太平日子。 结果哪吒完成了心愿,制伏了东海龙王,人们又过上了太平日子。句导读:这句话说明东海龙王已被哪吒彻底制伏。文章开头说哪吒想治一治龙王,结果呢?第三部分(第5自然段):故事的结局,哪吒制伏了东海龙王,人们又过上了太平的日子。1.学习生字、新词。2.了解故事起因,体会哪吒的勇敢。插图,幻灯片。一自学生字交流预习情况。1.着重提示字音、字形。混:“混”在“混天绫”中的读音是“hn”。即:读音是“j”,不是“j”。叉:“叉”字与“又”字区别。扔:“扔”字右边是“乃”,不是“及”。2.查词典,解释词语。随即:表示紧接着前一动作或情况之后立即发生,相当于“随后就”。火焰:火苗。胡作非为:毫无顾忌地做坏事。兴风作浪:刮起大风,掀起波浪。机灵:聪明伶俐;机智。摇晃:摇摆。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轻声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3)在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4)找出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主要人物。2.写出每一个自然段的大意。第一自然段:哪吒决心治治龙王父子,为老百姓出气。第二自然段:哪吒带着法宝跳到海里,龙王派夜叉查看。第三自然段:哪吒打死了夜叉。第四自然段:哪吒打败了三太子。第五自然段:老百姓过上了太平日子。三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了解故事起因1.自读课文,画出描写故事起因的句子。2.组织学生研读。东海龙王父子称霸一方,经常兴风作浪,害得人们不敢下海捕鱼。(1)用“因为所以”表达句子。(2)想象“兴风作浪”的情景,东海龙王父子是怎样进行破坏活动的?如掀大浪打翻小船等。(3)哪吒要治龙王父子说明了什么?说明哪吒有很强的正义感,同情关爱老百姓。他是一个很善良、很勇敢的孩子。3.指导朗读。10哪 吒 闹 海决心治龙王父子打死夜叉打败三太子1.本文教学的目标是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因此,教学这篇课文,要采用以指导朗读为主的教学方法。本篇神话故事是学生特感兴趣的文章,理解不是难点,教学本课重点该放在分析重点句上,从而训练学生的能力。2.在教学中,教师紧紧抓住一个“闹”字来引导学生朗读感悟。先让学生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哪吒为什么要闹海?通过朗读,学生体会到东海龙王父子的可恶,也体会到哪吒为民着想、敢于与邪恶作斗争的精神。3.学习语文是为了运用语言,所以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积累好词、好句,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圈画出关键词语,让学生体会文中用词的准确。1.抄写词语。(1)摇晃原形气冲冲胡作非为(2)随即火焰水晶宫兴风作浪2.加偏旁组字,再组词。1.继续学习课文,体会小主人公的精神。2.分析句子。幻灯片。一复习生字、新词二导入新课解题:哪吒闹海题目中有一个描写动作的词语,是“闹”字,围绕这个字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1)为什么闹?(上节课已解决)(2)怎么闹?(3)闹的结果是什么?三复习上节课学的内容为什么闹?东海龙王父子做坏事祸害老百姓,哪吒决心治一治他们,这是他闹东海的原因。四学习第二至第四自然段哪吒是怎样闹海的?1.学习第二自然段“一闹”。(1)指名读。(2)这一自然段主要讲什么?(3)哪吒做了什么?画出表示他的动作的词语。(跳进、取下、摆、掀起)(4)东海龙王是怎么做的?巡海夜叉是海里的小鬼,他出去查看会怎么样?请看书上的插图。2.学习第三自然段“二闹”。(1)指名读。(2)这一自然段主要讲什么?(3)哪吒做了什么?画出相关的句子。理解“身子一闪”“躲”“随即”“取下”“扔”。(4)什么是机灵?哪吒的机灵体现在哪儿?哪吒很勇敢,夜叉根本不是他的对手,一下子就被哪吒打死了。(5)得知这一切后龙王是怎么做的?学习第四自然段。3.学习第四自然段“三闹”。(1)指名读。(2)这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3)哪吒与三太子的战况如何?你能把他们交战的情景讲出来吗?(4)画出关键词语。哪吒一纵身,趁势抖出混天绫。那混天绫立刻喷出一团团火焰,把三太子紧紧裹住。“一纵身”“趁势”说明哪吒的反应很快,身手矫健灵活,是一个当之无愧的小英雄。4.小结第二至第四自然段的内容。描写了哪吒闹海的经过,掀起滔天巨浪,打死夜叉,打败了三太子,收拾了龙王父子,为百姓出了气。5.指导朗读。五学习第五自然段这一段写的是“闹”的结果。龙王:不敢胡作非为,不敢做坏事了。百姓:又过上了太平日子。结合上下文理解“胡作非为”“太平”的意思。六总结全文1.这是一篇神话故事,写哪吒大闹东海,制伏龙王,使人们又过上了太平日子的事,赞扬了哪吒为了人民利益与恶势力作斗争的精神。2.朗读全文,讲故事。1.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课文内容,弄清哪吒闹海是为了整治恶人,让老百姓过上太平日子,进一步感悟哪吒敢于与邪恶势力作斗争的精神。2.作为神话故事,文章为孩子提供了很多想象的空间,可充分利用留白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对学生进行说话能力的训练。1.照样子,写词语。气冲冲红彤彤白花花笑哈哈喜滋滋兴冲冲一团团一架架一条条一座座一只只一片片2.按课文内容填空。(1)哪吒决心治一治他们,为老百姓出一口气。(2)他跳进大海里,取下混天绫在水里一摆,便掀起滔天巨浪,连东海龙王的水晶宫也摇晃起来。(3)小哪吒可机灵啦,身子一闪,躲过了这一斧头,随即取下乾坤圈,向夜叉扔去。(4)哪吒一纵身,趁势抖出混天绫。3.词语接龙。天空空气气球球拍拍手(1)夕阳阳光光明明天天气(2)原形形体体育育人人民4.读课文,你能想象出哪吒说的话吗?(1)老百姓说:“龙王父子太可恶了,害得我们无法下海捕鱼。”哪吒说:“不要担心,我一定会帮大家治一治龙王父子。”(2)夜叉说:“哪里来的小娃娃,敢在这里撒(s)野!”说着,举起斧头便砍。哪吒说:“哼,别以为我人小本领就小,让你尝尝我乾坤圈的厉害。”(3)三太子跳出水面,气冲冲地说:“你打死我家夜叉,该当何罪?”说着,举枪便刺。哪吒说:“那你欺负百姓又该当何罪?看我今天怎么收拾你。”1.哪吒简介哪吒,原为佛教护法神,后成为长篇小说西游记、封神演义中的人物。在封神演义中,他出生不久便打死龙王三太子敖丙,四海龙王奏准玉帝,欲擒拿其父母,他为了表示自己所为与父母无涉,毅然剖腹、剜肠、剔骨血,归还双亲而死。死后,魂魄借莲花为躯体,得以复活。后助姜子牙兴周灭纣。与西游记中的哪吒略有不同。在西游记中,他是玉帝部下托塔天王李靖第三子,年少却神通广大,曾参与讨伐孙悟空。2.简介故事背景陈塘关总兵李靖的夫人怀胎三年零六个月后,生下一个肉球。肉球光芒四射,从中跳出一个男孩。李靖闷闷不乐,一位名叫太乙真人的道长却来贺喜,为男孩取名哪吒,收为徒弟,并当场赠他两件宝物:乾坤圈和混天绫。哪吒七岁那年,天旱地裂,东海龙王滴水不降。哪吒见义勇为,用乾坤圈打死夜叉,又杀了前来增援的龙王之子敖丙。龙王去天宫告状,途中又被哪吒打得半死。于是,东海龙王请来三位兄弟,共商报仇之计。第二天,四海龙王带领水兵水将兴风作浪,水淹陈塘关,要李靖交出哪吒才肯收兵。哪吒想要反击,遭到李靖的阻拦,并收去哪吒的两件法宝。哪吒为了全城百姓的安危,挺身而出,悲愤自刎。事后,太乙真人借莲花与鲜藕为身躯,使哪吒还魂再世。哪吒虽年少但法力强大,可以变化为三头六臂,足蹬风火轮,手使一柄金枪,项戴乾坤圈,又有斩妖剑、砍妖刀、缚妖索、降妖杵、绣球儿等法宝,变化多端。每逢托塔天王挂帅出征,哪吒必然前往,有时当先锋,有时为大将,先后降服九十六大妖魔,是天上人间公认的少年英雄。3.如何利用夸张手法?这篇神话故事利用夸张的手法塑造了一个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哪吒。如:介绍哪吒手中的两件法宝时说,哪吒“取下混天绫在水里一摆,便掀起滔天巨浪,连东海龙王的水晶宫也摇晃起来。”“可别小看这小小的乾坤圈,它比一座大山还重,一下就把夜叉给打死了。” 这种夸张手法的运用,形象地说明了两件法宝的无穷威力,显示了哪吒的神通广大,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起到了良好的表达效果。那么,如何运用这一手法呢?首先,我们应当明确夸张手法的具体内涵,知道夸张就是为了把事物特点表达得更明确,而在事实基础上对这一特点进行合理地夸大或缩小。其次,要思考所要描述的事物有何特征,灵活选用夸大或缩小的方法予以表达。例如写一个人心胸开阔,我们可以这样表达:他的胸怀宽广得能容下整个大海(夸大)。某一住所空间狭小,可这样描述:这间屋子只有巴掌大小,待在里面透不过气来(缩小)。附送:2019三年级语文上册 11第八次教案 苏教版教学要求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布鲁斯王子屡败屡战的不懈精神,懂得只有坚持不懈, 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2.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通过重点段的教学(第三自然段),理解文章所阐述的道理。3.对学生进行读懂自然段意思的训练。重点难点1.了解布鲁斯王子把侵略者赶出国土的经过,从中体会出只有不怕困难,有顽强的意志,才能获得最终的胜利。2.理解每个自然段的意思。教学课时两课时。 知识点详解 第八次 点明故事的背景。从“英勇地抗击”可以体会到布鲁斯王子在抵抗外国侵略军时所表现出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也为下文的布鲁斯王子在七战七败的情况下“唉声叹气”“几乎失去信心”作铺垫。古时候,欧洲的苏格兰遭到了别国的侵略。文章开头交代了什么?王子布鲁斯带领军队,英勇地抗击外国侵略军。从“英勇地抗击”可以体会到什么?段导读:苏格兰遭到别国侵略,布鲁斯王子带兵抗击。可是,一连打了七次仗,苏格兰军队都失败了,布鲁斯王子也受了伤。 我们可以想象到当时的局面是很糟糕的。这句话说明了什么?他躺在山上的一间磨坊里,不断地唉声叹气。布鲁斯的遭遇怎样?心情怎样? 重点句解析:从这里可以看出布鲁斯失败后连落脚的地方都没有了,只能躲在磨坊里,同时也表明布鲁斯受到的打击非常大。“不断地唉声叹气”表现出他心理上几乎承受不了了,要恢复信心很难。对这场战争,他几乎失去了信心。句导读:这句话体现了战败后的布鲁斯受到了沉重的打击。朗读时语调要低沉、伤感。段导读:苏格兰打了七次败仗,布鲁斯王子几乎失去了信心。 一阵大风之后,蜘蛛的劳动成果全没了。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布鲁斯王子率领军队抵抗侵略军,七战七败,几乎丧失了信心。布鲁斯躺在木板上望着屋顶,无意中看到一只蜘蛛正在结网。忽然,一阵大风吹来,丝断了,网破了。布鲁斯看到了什么?蜘蛛重新扯起细丝再次结网,又被风吹断了。 从“重新”一词可以看出蜘蛛没有被困难吓倒。蜘蛛也经历了七次失败,同布鲁斯的遭遇一样。我因此想到做任何事情都不会一帆风顺,遇到困难不能退缩,要想办法克服。“重新”说明了什么?就这样结了断,断了结,一连结了七次,都没有结成。蜘蛛经历了几次失败?你想到了什么?可蜘蛛并不灰心,照样从头干起,这一次它终于结成了一张网。 因为蜘蛛有百折不挠的精神,不怕失败,持之以恒,第八次终于结成了一张网。布鲁斯被蜘蛛不屈不挠的精神所打动,进而联想到自己,许多复杂的感情都包含在“感动”一词中了。蜘蛛为什么终于成功了?段导读:布鲁斯发现蜘蛛用了八次结成了一张网。布鲁斯感动极了。布鲁斯被什么所感动?他猛地跳起来,喊道:“我也要干第八次!” 布鲁斯从蜘蛛结网中得到启示,感动之余大受鼓舞,鼓足了再战的勇气。布鲁斯为什么跳起来喊?段导读:布鲁斯从蜘蛛结网中深受启发。第二部分(第3、4自然段):布鲁斯看见蜘蛛在风中结网,直到第八次才成功,受到启发和鼓舞。 散,这里读sn。他四处奔走,招集被打散的军队,动员人民起来抵抗。句导读:这句话说明布鲁斯已完全从失败的阴影中走了出来,他采取一系列措施做好继续战斗的准备。 因为连打七次败仗,军队都被打散了,所以布鲁斯要想招集打散的军队只有四处奔走。布鲁斯为什么要“四处奔走”?经过激烈的战斗,苏格兰军队赶跑了外国侵略军。布鲁斯的第八次抵抗成功了。句导读:这两句话交代了战斗的结果布鲁斯振作精神,继续战斗终于迎来了胜利。朗读时应以无比兴奋的语气去读。 重点句解析:与“一连打了七次仗都失败了”相呼应,前后对比,说明了“第八次”的重要,胜利来之不易。这句话与前面的哪句话相呼应?说明了什么?第三部分(第5自然段):布鲁斯王子重新招集军队,组织力量,终于在第八次战斗中打败了侵略军。1.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理解词语的意思。2.理清文章脉络,了解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图片,幻灯片。一导入1.齐读课文题目。2.围绕课文题目质疑。例:(1)文章的主人公是谁?他在做什么事?(2)前七次的结果如何?第八次的结果又如何?(3)课文都写了谁经历了第八次?(4)作者为什么写这件事?二自学生字、新词1.自读课文,边读边标画出文中的生字、新词。2.通过查字典认识生字的音、形、义。3.通过填表完成自学。例:生字读音部首除部首外余几画组词字义侵 qn亻7侵略侵入三检查自学1.读词语,注意读准字音。侵略打仗受伤磨坊信心抵抗失败招集战斗唉声叹气2.正音。略(l)磨(m)信(xn)3.分析字形。左右结构:侵略仗伤信招抵半包围结构:磨四理解词义侵略: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联合起来)侵犯别国的领土、主权。英勇:勇敢出众。失败:在斗争或竞赛中被对方打败(跟“胜利”相对)。几乎:差一点儿。蜘蛛:节肢动物,身体圆形或长圆形,分为头胸和腹两部分,有触须。成功:获得预期的结果(跟“失败”相对)。五初读课文,了解各自然段的段意1.指名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2.了解每个自然段的段意。第一自然段:布鲁斯带领军队抗击侵略者。第二自然段:接连打了七次败仗,他几乎失去了信心。第三自然段:他无意中看到蜘蛛顽强地结网,第八次终于结成一张网。第四自然段:他受到启发。第五自然段:布鲁斯的第八次抵抗终于成功了。小结: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起因经过结果”分为三段。第一段(第一、二自然段):布鲁斯王子带领军队抵抗外国侵略者,七战七败,受伤后几乎失去了信心。第二段(第三、四自然段):布鲁斯王子从蜘蛛第八次结网成功受到启发。第三段(第五自然段):布鲁斯王子重新组织力量,终于获得胜利。3.再读课文,标画出不理解的词句,提出质疑。1.在语文课堂上,要始终强调朗读,读得是好是坏没关系,首要条件是声音要响亮,用自己的声音激发自己的信心。当读得越来越流利、正确、有感情时,学生也就能通过读去理解课文的内容。2.在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写蜘蛛结网的过程这部分时,教师抓住文本语言精练的特点,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和抓重点词语,既体会了蜘蛛结网时的艰辛和蜘蛛坚持不懈的精神,又进行了语言文字的训练。1.看拼音,写词语。shu shng受伤zho j招集d zhng打仗dng yun动员qn l侵略chng gng成功2.写出下列加点词的反义词。(1)布鲁斯的前七次抵抗失败了。(成功)(2)对这场战争,他几乎失去了信心。(得到)(3)老师表扬了全班同学。(批评)(4)他难过地低下了头。(高兴)3.读句子,比一比,说说哪句写得好并说明原因。第一句好。因为“猛地”形象地写出了布鲁斯是怎样跳起来的,也表达了他的决心。1.精读课文,体会主人公屡败屡战、坚持不懈的精神。2.分析重点句。幻灯片。一复习导入读词语、句子。二精读指导1.学习第一段。(1)想想“抗击”的意思。(2)布鲁斯王子为什么抗击侵略者?说明了什么?说明他热爱祖国,为了将侵略军赶出自己的领土,身先士卒,顽强抗敌。(3)结果怎么样?他带领军队抗击敌人,七战七败,自己也负了伤,几乎失去信心。(4)从哪里可以看出他没有信心?从“他躺在山上的一间磨坊里,不断地唉声叹气”中可以看出来,接连七次的失败对王子来说是一个打击,他怀疑自己的能力,怀疑自己军队的能力,再加上又负了伤,他对这场战争几乎失去了信心。2.学习第二段。(1)王子在几乎失去信心时,看到了什么?一只蜘蛛正在结网,忽然,一阵大风吹来,丝断了,网破了。蜘蛛重新结网,又被风吹断了。就这样重结了七次,直到第八次终于成功了。蜘蛛在结网时遇到了什么困难?蜘蛛面对这一切表现如何?它在结网时,遇到了大风,风一吹过,丝就断了,网就破了,不过它并不在乎,并不灰心,照样从头做起。读句子,体会蜘蛛的顽强。第一次结网风吹过丝断网破第二次重新结网风又吹过丝断网破 第八次成功理解“重新”“再次”“一连”“照样”,把这些词语画下来,想想它们的意思。理解“终于”,说明整个结网过程的困难,体会结网成功来之不易。指导朗读课文,读出蜘蛛的精神。(2)布鲁斯王子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读句子,画出“感动”“猛地”“喊”,体会一下。理解“感动”,他被蜘蛛坚持不懈的精神所打动、所感染,这么一只小小的昆虫为了生存都不惜付出辛苦,更何况人类呢?指导朗读“我也要干第八次”。强调读出“八”,这时候的他已经充满自信。王子第八次抵抗是否成功?默读课文,说说王子成功的原因。三总结全文1.体会王子的情感变化。失去信心很感动,受启发充满信心2.总结人物精神,想想你还知道哪些具有这种精神的人。(1)书法家王羲之练写字。(2)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为了完善这部药物书,李时珍从两方面做准备:一是在治病时注意积累经验;二是亲自到各地去采药。为了采药,他不怕山高路远,不怕严寒酷暑,走遍了出产药材的名山,克服了许多困难,经过27年的艰苦努力,终于写成了药物书本草纲目。他对后世药物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3)发明家爱迪生。爱迪生是世界闻名的发明家,是一个热爱科学的人。在进行科学实验时,他受到了许多打击。如:有一次,火车震动,白磷翻倒,遇空气燃烧起来,车长气急了,打了爱迪生一个耳光,把他的一只耳朵打聋了。实验中衣服被烧毁,眼睛也差一点儿被弄瞎,但他还是顽强地做实验。爱迪生通过不懈的努力,终于找到了合适的材料做灯丝。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