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老龄化社会的到来 姜兆萍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心理系 2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 老龄问题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日益突出 目前 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 7亿多 占总人口的13 26 我国已经进入了快速老龄化社会 每年以近800万的速度增加 有关专家预测 到2050年中国老龄人口将达到4亿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3 独立 参与 照顾自我实现 尊严 21世纪老龄问题行动计划的基本原则 WHO 2002 建立不分年龄人人共享的社会 世界老年人年的主题 4 随着毕生心理学 life span 的提出和发展 老年时期的心理特征成为发展心理学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 其中大部分的研究都是围绕老年人的认知能力的退化展开和深入的 5 老年期的心理特征及心理变化 对外界事物的感觉能力逐渐衰退 学习新事物较慢 但是老年人丰富的阅历和人生经验在一定程度上能弥补心理机能上的不足 注意力转移缓慢 分配困难 死记硬背比年轻时差了 但理解之后的记忆能力并没有明显退化想象力受到经验的限制很难活跃爱唠叨消极 抑郁 容易烦躁悲伤害怕 不满等 情感脆弱 生活 社交圈子变小 表现出对新的 自己不熟悉的事物 领域的畏难 畏惧 担忧 甚至拒绝等表现 6 老年期的心理特征及心理变化 老化悖论上升的幸福感 比年轻人更低的抑郁倾向 Reisberg Hertel 2004 消极的情绪的频率和持久性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 年龄越大下降的速度越快 Carstensenetal 2000 而积极的情绪体验则保持稳定 Charlesetal2001 7 20世纪90年代 StanfordUniversity的Laura L Carstensen教授建立了社会情绪选择理论 socioemotionalselectivitytheory 简称为SST 来解释老年时期的情绪和认知特征 8 Carstensen提出SST有三个理论前提 Carstensenetal 1999 首先 社会交往是人类生存的核心问题且处于进化之中 其次实现目标的期望驱动行为的产生 再次 人拥有多种目标 且目标选择先于行为的产生 9 老年期的心理特征及心理变化 老化悖论的根源 时间知觉 时间紧迫感老年人动机 情感和认知的改变知识性目标 情绪性目标由知识的获取 事业的发展等扩展性目标向更关注于人际交往所带来的情绪优化和情感体验的转变 10 社会情绪的积极变化社交网络的积极变化人际交往对象减少 社交网络也相应缩小 把注意力集中在更亲密更重要的伙伴上减少了相对次要的人际交往而亲密伙伴的数量仍保持稳定 这种人际交往策略可以帮助老年人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更大的情感满足 对社交伙伴的描述和评价更倾向从情感角度出发 而不是其他的个人因素 11 情绪调节能力增强老年人在处理社会情绪问题的能力在提升 他们体验到更多的积极情绪 表现出更好的情绪控制和协调能力 Corinnaetal2004 认知层面更关注和记忆积极情绪信息 回避消极情绪信息 12 认知 对积极信息的注意和记忆偏好决策行为 1 较少的信息收集行为老年人很少向他们的主治医师寻求更多的相关信息 也很少求助于另外的医生制定可供选择的其它方案 信息的缺乏可能导致使老年人做出错误的选择 带来消极的后果 13 2 先前经验和 积极效应 的影响当新知识与先前经验相冲突的时候 老年人就会表现出较低的学习意愿 另外 对于积极信息的偏好在抉择过程中也不是最佳的态度和策略 3 更多的决策回避行为老年人倾向于将选择权交给他人 逃避选择任务 14 成功的老年 successfulaging 老年心理研究的新进展 长期以来关于老年心理的研究一直沿袭着一种 丧失 观点和模式进行 即以往的研究只强调与年龄相关的丧失和衰退 而忽略了年老过程仍然保持有 获得 的能力 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到来各国对老年医学问题及老年生理 心理和社会等方面的研究兴趣日益增长 近30年来 老年学领域提出一个新的概念和模型即成功的老年 成功的老年 是相对于 普通的老年 而言的 它不仅仅是寿命的延长 更重要的是通过生理因素和心理社会因素的积极作用提高年老过程的生命质量 成功的老年 通过寿命 生理健康心理健康认知效能 社会能力与产出性 个人调控和生活满意度等七个指标进行衡量 15 成功老龄化 SuccessfulAging 人类寿限 120岁以上 细胞分裂周期约2 4年 分裂50代 1970年心理学领域首先提出 成功老龄化 概念和模型提出 成功老龄化 的必要性 人口老龄化到来的需要提出 成功老龄化 的可能性1生理老化的差异性 40 以上的老年人患2种以上疾病2老年个体的可塑性3社会因素的作用 成功老龄化 的内涵和重要意义1提高老年人的生命质量2缩短死亡前的病程时间 16 成功老龄化 指标 寿命 lengthoflife 生理健康 biologicalhealth 心理健康 mentalhealth 认知效能 cognitiveefficacy 社会能力与产出性 socialcompetenceandproductivity 个人调控 personalcontrol 生活满意度 lifesatisfaction 17 健康老龄化 HealthyAging 1990年WHO提出 健康老龄化 目标指标 生理健康 biologicalhealth 心理健康 mentalhealth 社会功能 socialfunction 1993第15届国际老年学会议主题 科学要为健康老龄化服务 18 病耻感 病耻感 stigma 一词的原意为 烙印 即烙在奴隶或囚犯身上的标记 是一种外界加诸个体身上的耻辱的标志 一种负性经历的标记 病耻感主要是指病人及相关人员对所患疾病的羞辱感和社会公众对他们所采取的歧视和排斥的态度 其中包括羞耻感 被指责 在家庭中充当替罪羊被孤立被社会排斥 被人刻板化或被歧视等内容 19 关于病耻感的研究 最早来源于社会学家Goffman 1963 对精神疾病的病耻感的重视和研究 一些精神病患者在患病后出现了 自觉羞耻 的现象 很多人对此有明确的描述 一些患者及其家属觉得这种病耻感甚至比症状本身还要痛苦病耻感与许多社会偏见相联系 一直以来 患者及其亲属认为被诊断为精神疾病 将使他们遭歧视 排斥 被人看不起抬不起头来 20 研究者对妨碍农村痴呆症患者家庭选择正规医疗服务的因素调查发现 病耻感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其他因素还包括隐私被打扰 经济障碍 服务机构的可接受性等 研究发现妨碍老年抑郁症患者接受有效治疗的因素包括医生和患者对抑郁者易污名的消极的态度 即病耻感 躯体化的表现卫生保健计划的种种限制等 21 调查老年抑郁 精神病 痴呆对家庭的影响发现 3 4帕金森症患者的照料者报告有心理压力和焦虑 并随着病情的发展而恶化 他们的焦虑主要来自对未来的担心 对患者的急躁和缺乏耐性睡眠受到打扰 舆论和社会接触的时间和机会减少愤怒感 社会病耻感和经济困难 22 对病耻感的研究 国内外更多的是集中在精神病患者这一领域 Angermeyer 1987 研究表明 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家庭更容易产生病耻感 Read等人 1996 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 47 的精神病患者受到公众不同程度的歧视被迫调换职业和迁居者分别占34 和26 岳英等人 2000 采用家庭病耻感问卷 FSI 和PANSS 精神障碍阴性与阳性症状量表 调查了72例住院重症精神病患者及其家属的病耻感结果显示 由于精神病患者常受到社会的歧视 81 的家庭成员感到羞耻 其结果是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回避原有的社会活动或改变了活动形式 部分家庭甚至隐居或搬迁 23 65 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 48 感到处于极度的紧张状态 46 表示难以忍受长期的极度紧张的家庭环境 对这种状态感的恼怒和绝望 其中家庭监护人隐瞒病情者占88 9 配偶及子女的评分显著高于父母 P 0 05 教育程度较高者隐瞒病情和社交回避评分显著高于教育程度较低者 P 0 05 病耻感普遍存在于重型精神障碍家庭 病耻感不仅给病人的预后带来不利的影响 而且给患者的家庭成员的心理和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 产生病耻感的危险因素是家庭监护人的身份和教育程度受到社会排斥的比例占27 8 24 老龄化观念 目前 在全球范围内 当说起老年人总是与大量消极特点 如衰弱 疾病 残障缺乏活力依赖性强和庞大的卫生保健支出联系在一起 把社会上日益增多的老年人看做是耗竭资源的负担 WHO2002 25 3 4岁的幼儿就已经习得对老年人的消极观念4 社会 家庭 媒体和图书资料是给儿童提供老年信息和观念的最主要来源 研究者分析了1967年到1997年30年间人们对老年人的态度 结果发现对老年人的年龄歧视尤其是对老年女性的歧视随着时代的变迁逐渐增强 Anderson Han 2009 26 对18 98岁的被试调查发现所有被试都承认至少有一种老年歧视行为 老年歧视行为广泛而经常地存在 而且并不随着个体年龄的增长 变老而改变 Cherry Palmore 2008 大学生的老龄化知识非常缺乏对老年人大多持消极态度 CherryAllen Boudreaux etal 2009 年龄越大的大学生老年歧视态度越少 男大学生比女大学生更歧视老年人 而且 对老龄化知识了解越多的大学生自身老龄化焦虑越少 老年歧视态度也越少 Allan Johnson2009 27 老年人口的增多使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的工作机会大大增加 但是广泛存在的老年歧视态度影响了大学生的职业选择和老年人卫生保健服务的质量 Weiss 2005 对五大洲10个国家的大学生调查发现 与为其他年龄群体提供服务相比各国大学生从事与老年人有关工作的动机最低 大学生不愿意从事与老年人有关的工作的原因主要有 社会不重视 经济报酬低 缺乏挑战性和个人投资成就水平降低还有许多诸如身体虚弱残障等老年人自身因素 28 如果照料者对老年人持消极信念 这些信念会进一步影响老年人的自我知觉 他们会自我感觉健康状况差产生更大的依赖性和求助行为 从而进一步强化了对老年人的消极态度 Coudin Alexopoulos2010 而对老龄化的积极观点可以促使中年人采用更健康的生活方法 经常进行体育锻炼 老年人则会更有规律地散步并会逐渐增加活动量 更加健康地长寿 由此可见积极的老龄化观点能够影响人们健康行为改变的动机 疾病 身体健康与否并不影响人们的成功老龄化 Wurm Tomasik Tesch Ro 2010 29 DeppandJeste的研究也发现 绝大多数老年人都认为自己是成功老龄化的 即使是身体残疾 长期受疾病困扰的老年人 在自我报告是否成功老龄化时 老年人更认同社会参与和积极地看待生活而不是身体健康状况 即在老年人的成功老龄化观点中更重要的是医学模式所强调的疾病和残障之外的其他因素 如心理韧性 睿智信念信仰等 即使老年人残疾也会努力维持独立和生命质量 因此 对老龄化过程的适应 应对和补偿 获得意义感和价值感 保持自主性是老年人成功老龄化的关键 30 为了提高年轻人对老龄化社会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美国早在1961年第一次白宫老龄化会议 WhiteHouseConferenceonAging 简称WHCoA 上就提出在公立学校 高等教育机构和图书馆开展老龄化教育 在此后的历次会议中 WHCoA 1971 WHCoA1981 WHCoA1995 都明确要求生命周期教育要在所有公立教育中强制进行 把老龄化纳入各级教育的课程中 开展训练教授老龄化课程教师的项目 目前在北得克萨斯大学创建的 老龄化教与学国家研究院 NationalAcademyforTeachingandLearningAboutAging 简称NATLA 其主要目的就是 通过教育和代际合作 为年轻人提供生命周期教育 促进对老龄化问题的理解 31 终身老龄化教育一般通过了解老龄化信息 讨论老龄化问题和与老年人直接接触等方式进行 研究表明与老年人保持高水平接触和了解老龄化知识的大学生拥有更多积极的老龄化观点 而且与老年人直接接触要比讨论老龄化问题和了解老龄化信息更能有效改变对老年人的消极态度 32 老年精神卫生问题 老年精神卫生问题包括老年期精神疾病和老年期特有的心理问题 老年期特有的心理问题包括躯体老龄化及疾病造成的心理问题 心理老龄化 离退休后的心理适应 丧偶与再婚 空巢现象 等 主要表现为自卑孤独无价值感 空虚 不安全感 情绪不稳定 病症袭来时的死亡临近感等 老年期精神疾病如老年性痴呆 阿尔茨海默病 老年抑郁 老年性精神障碍 神经衰弱 疑病症 强迫症等 等 33 老年性痴呆和抑郁的主要表现 老年痴呆症以获得性智能丧失为主要特征 由于大脑皮质萎缩出现一系列个性 情感 智能和行为方面的异常 出现记忆和计算障碍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会变得易怒 自私 冷淡 懒散 甚至丧失对家庭与社会的责任感 有的患者还会出现不知饥饱 吃脏物 大小便失禁 老年性抑郁主要表现为头痛 心悸或全身器官功能衰退 少数病人有自杀企图拒绝进食等由于丧失劳动和生活能力老年性痴呆和抑郁患者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34 家庭负担关于家庭负担的概念 国内外学者至今无统一的认识 认为家庭负担是指患者对其家庭和有关成员 照顾者 造成的问题 困难或不良影响 负担的存在打乱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原有的相互关系使一方承受更多的义务和责任 其社会活动也受到了限制并因此而伴有主观上的不满 Hoeing和Hamilton 1981 提出将家庭负担分为主观负担和客观负担他们认为客观负担是指患者的疾病在家庭生活中成为一个扰乱性因素以及由此所引发的事件 主观负担是指承受负担时的感受客观负担可进一步分为两种型 I型 对家庭产生的某些特殊影响 主要包括家庭经济 家庭成员健康子女情况和日常生活方面的影响 II型 基于患者特点的异常行为所造成的不幸事件比如对自身和他人的危害 35 老年人精神问题给家庭主要造成了生活上 经济上和心理上的负担 生活负担 由于老年人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降低 生活自理能力下降 尤其是患有严重精神疾病的老年人生活需要照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装饰公司收楼活动方案
- 焊锡考试题目及答案
- 歌曲写作考试题及答案
- 防水卷材考试题及答案
- 宾语从句详解:八年级英语中级语法课程
- 大学美学考试题及答案
- 项目风险管理分析与应对措施表
- 企业节用能源承诺书4篇
- 出口商品代理协议
- 人力资源培训需求分析表模板
- 苏州市建设工程档案立卷程序与标准
- 2025年上半年湖北十堰竹山招募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聘用为事业单位人员12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餐饮服务明厨亮灶建设工作方案
- 兽医化验员专业知识考试题及答案
- 福建台湾海峡大桥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 (完整)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题库(含答案)
- 高考作文素材积累与写法总结27 自知与知人作文审题指导及素材积累
- 电子政务概论-形考任务5(在线测试权重20%)-国开-参考资料
- 2024年贵州省贵阳市中考生物地理合卷试题(含答案逐题解析)
- DNDC模型使用手册
- 起重机械生产单位质量安全总监-特种设备考试题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