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4单元第18课《阿里山行记》教案苏教版.doc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4单元第18课《阿里山行记》教案苏教版.doc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4单元第18课《阿里山行记》教案苏教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8课阿里山行记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反复读全文,感受“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2学习游记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描写了阿里山的风光。3理解作者赞扬台湾人民的生态意识和利用生态发展旅游的理念,表达两岸人民的心融合起来的愿望。4学习文章富于音乐美和情韵美的语言。二、【重点难点】 1反复读全文,感受“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 2学习文章富于音乐美和情韵美的语言。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设备四、【教学过程】导入语 1997年7月初,作者吴功正应一批台湾学者的邀请,赴台湾讲学,交流两岸文化。之后,他游览了台湾著名的风景区阿里山。作者为迷人的阿里山风光深深陶醉。他想把阿里山描绘出来,介绍给大陆读者,让更多的人知道它,于是回国后写下了此文。 整体感知 1.划分课文大意。 本文按时间顺序记叙了一天内游览阿里山的全过程。全文10段,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段),简述两岸学者欢聚台北的融洽场面,以大海啊,故乡和高山青开启全文,定下抒情基调。第二部分(29段),描写游览阿里山的全过程,这是游记的主体部分。第三部分(10段),写下山。仍以高山青作法,呼应开头,令人回味无穷。2.游览阿里山的行踪:台北松山机场 嘉义 阿里山站 救护队送我们到深山 下山合作探究 1.移步换景的写作手法。 本文是游记,作者按游踪的顺序,一边走一边看,把看到的景物依次描写下来,就是移步换景。游记一般采用这种写法,按时间顺序来安排材料。2.“不到阿里山,何以能说到了台湾?”“不到神木,又何以能说到了阿里山?”读了课文,你对阿里山、神木一带的风光有了哪些认识和感受?你是怎样理解置身于阿里山中的作者的思想感情的? 阿里山是台湾著名的风景区。阿里山有着“莽莽不尽的林海”,林海内“云雾浓稠”,再加上“古典文化”的氛围,确实给人一种独特的感受。神木巨大无比,历史悠久,它是阿里山的标志、灵魂,有着一种丰富而深邃的内涵。作者置身于阿里山时,确实被那清澈的潭水、宁静的林区、阴凉的世界、厚密的青苔、神奇的神木所吸引、所陶醉,“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所以情不自禁地由衷地赞美“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 3.潭无鱼鳖,林无鸟兽,偶或有如蝉、如蝇、如蚊的声音,侧耳谛听、分辨、捕捉,却又没有了。那是静谧的世界、净洁的世界,甚或可以说是禅的世界。偶有人声也是悄悄的,舍不得打破山间的安宁。【品析】这段文字运用了对偶、比喻、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交错使用整句和散句,形成了轻松、舒展、迂曲、鲜明的节奏,富有声感和音乐美。“循声得情”,通过反复诵读,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对静谧、洁净、禅的世界的独特体验。4.森林恰似一片汪洋,无边无际。树木姿态各异,如幢顶,如伞盖,如古寺宝塔,它们排列整肃,如孙武之军阵,秦皇之兵马。【品析】这段文字用了六个比喻句,句式整齐,结构匀称,节奏鲜明,和谐动听。第一个比喻,森林:“恰似一片汪洋”,是形容森林的无边无际;“如幢顶,如伞盖,如古寺宝塔”,作者一连用三个比喻,描写树木的盘曲之势。这里连用助词“之”,不仅使句式整齐,而且使文章足句足拍,起到调节音节的作用。两个比喻兼拟人古色古香,写出了森林排列整齐和严肃威武的气势,给森林以人格化。5.山中,人少树多,不知阿里山的姑娘究竟在何方。树密、阴厚,仿佛能揉出浓汁。我只觉得,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品析】这段文字在全文带有总结性,“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一句揭示了文章的主题。以高度凝练的短句集中了高密度的信息,收到“以少胜多,情貌无遗”的效果。总结归纳1.本文语言特色:典雅、凝练、和谐、畅达,句式多样,富有美感具有音乐美(1)、修辞美:本文运用了对偶、比喻、排比、引用等多种修辞,使文章的语言生动活泼。(2)、节奏美:交错运用整句和散句,大量运用叠词,形成了轻松、舒展、迂回、鲜明的节奏。(3)、音乐美:运用拟声词等(拟声美)。 (4)、音节美:使用两个字或四个字组成的词,读来整齐匀称,琅琅上口。五、【效果检测】六、【课堂小结】 本文通过移步换景,形象地描绘了游览阿里山所见的迷人风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