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空调水系统闭式与开式的区别 闭式系统水泵扬程是不用考虑液位高差,为什么?水系统的闭式和开式的主要区别是?闭式系统水泵扬程是不用考虑液位高差,为什么?附件中的设置图应该属于开式系统,如何实现闭式.从水力的角度来看所谓的闭式或开式系统,主要不是指系统是否和大气环境相通。而是指输送过程中,水力供回过程中的压力传递是否连贯,受否受到外界大气压力影响。大家知道,水泵的实际工作扬程是泵出压力减去吸入压力。在冷冻水系统,尽管有开式膨胀水箱和大气相通,但是当水泵把水输送至系统最高点以后,水通过重力和之前的供水压力综合作用回到水泵的吸口(和膨胀水箱液面上的大气压力以及水箱高度无关)。从供水到回水之间 水力输送是连贯的(水压是连续的)。期间并没有两个不同高度的液面存在,也就谈不上有水的提升高度。水泵的扬程都是消耗在克服系统阻力上了。换句话说,膨胀水箱仅仅起到定压作用,理论上无论膨胀水箱如何安装,安装高度多少,都不对水泵的工作扬程产生影响。而冷却水系统,一般的冷却塔上部进水,下部是水盘。 当水泵将冷却水 输至系统最高点(冷却塔进水口)并送出管道以后,水压立即下降(和大气压一致),然后下落至水盘。在这个过程中,水力输送的压力传递过程被打断(供水压力和回水压力之间无直接联系)。系统存在两个不同的液面高度,其高差就是冷却塔进水管出口到水盘之间的高差(虽然高差不大)。 水泵的实际扬程,非但消耗在系统管路阻力上,也消耗在提升水位高度上(水从冷却塔水盘被提升到冷却塔进水口。也就是说,假设这个冷却塔水盘和进水管之间高度相差较大,那么提升高度也就较大,对水泵的工作扬程就要产生影响。)。冷却水回到冷却泵吸入口的动力就是重力因素和气压因素(当然,液面表面的大气压力波动极小可以忽略),因为之前的供水压力已经被冷却塔内的两个不同高度的液面给隔离了,对回水无任何影响。 冷却塔与冷却泵同标高问题本人接触的一个工程,因为当时施工管理模式很混乱,中央空调的冷却水系统目前存在以下问题:冷冻机房与冷却塔均放在屋顶,冷却塔采用喷射式冷却塔,因为设备基础承包给土建施工队,土建施工队未按图纸要求将冷却塔基础做到位,原图要求在600mm的混凝土基础上做1100mm的钢基础,土建施工队仅在混凝土基础上担了一根200mm高的工字钢,而冷却水循环水泵基础又比设计做高了200mm左右,如此一来,冷却塔集水盘液位最高点仅比水泵吸入口高400mm左右。另外,冷却水管上的电磁阀电气专业未设计接线,造成电磁阀仅是摆设。目前的问题是,冷却水循环泵开启时,很快就将冷却塔内水吸干,只能开泵前手动关小电磁阀,再开启冷却塔补水管道补水,同时再开启循环泵,这样操作后大约一小时水能补满,而关泵时水又大量溢出,循环泵厂家说必须将冷却塔提高至设计标高才能解决问题,我想请问各位兄弟,是否真的是这样?我个人感觉冷却塔做低了并不是关键所在,增加了1m管道并不见得水就不被抽干。还有人说水泵的扬程选大了,目前泵与冷却塔是在同一屋面,泵的扬程是30m。我想请问如果电磁阀能够正常使用了,并设计好自控流程,能解决这个问题吗?望高手不吝赐教,在下不胜感激。我查了一下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2009年版给水排水分册P299集水设施里有这么一句“集水型塔盘内最低水位高度应满足水泵吸水口所需的最小淹没深度,见图8.5.2”,但是书上根本就没有图8.5.2,估计可能是图8.5.3,我理解这句话是说塔盘内水位有个最低限度要求,而与冷却塔和循环泵之间的高差没有关系,不知是否可以这样理解,本工程塔盘内最低水位仅有0.3m,貌似小于技术措施的要求“集水型塔盘内最低水位高度应满足水泵吸水口所需的最小淹没深度”同时 集水盘液面与水泵吸水口高差应能克服集水盘至水泵入口的管段阻力,原设计为高1500mm,刚刚好。我一个同类项目,要求抬高2000mm。楼主可以去阅读 李娥飞 暖通空调设计通病一书中的关于冷却水部分。根据楼主的描述,我的判断是这样的:该冷却水系统的布置形式属于平面布置而非一般的上下布置,也就是说,可能有相当多的管道位置高于冷却塔水盘高度。当系统未运行时,高于水盘高度的管道将被倒空(内部无水),系统内的水位和冷却塔水盘水位一致。当水泵开起后,冷却塔水盘内的水被水泵抽出泵至系统内,但由于系统内有较多部分管路未处于注满状态,导致冷却塔进水口进水量不足,直到这些管道被逐渐注满后,冷却塔进水口的进水量才可能正常。那么在正常之前,由于出水量大于进水量,冷却塔水盘自然要被抽空。当系统运行稳定后,进出冷却塔的水量平衡,自然就不会有抽空或满溢现象,也能保证机组运行。但停止冷却泵后,系统高于冷却塔水盘的管道内的水就回向水盘,管道被倒空,冷却塔处大量溢水。 只要一停泵,必然有溢水现象。 每次开机运行,也必然要经过一段补水时间。至于补水时间长短和溢水量多少,就和高于冷却塔水盘的管道多少有关。要证明我这个判断是否准确,楼主可以看看系统情况(是否确实有较多管道安装在高于水盘的位置)。另外,还可以在刚开泵时,到冷却塔上确认一下是否进水量较小。1个小时补水完成后,再确认下冷却塔进水量是否明显增加冷却塔运行时的水位平衡,依靠的是进出水量的平衡,也就是水泵从水盆抽取的水量和水泵克服系统阻力后输送至冷却塔进水管处的水量是基本一致的。而补水仅仅补充的是冷却水的蒸发和飘散的量,这是很小的量(仅占总循环量的2%左右)。靠塔内补水管来补充溢出的水量,是需要较长时间的我也和楼上的观点一样,可以考虑在系统上多加几个阀门,在系统停去时,先把阀门关上,再停泵,这样管道内的水就不会全部流到集水盘内。在开机时,先启动水泵,再打开阀门,这样管道的水基本处于充满的状况,补水量也会相对减少。不过这样操作要麻烦些了。不过这也没办法,系统已经做成了,如果不改系统,只能操作上麻烦一些。冷水循环泵进、出水管之间是否设置带止回阀的旁通?新版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第二版 下册2038页:“26.8.5循环水泵1.循环水泵的设计与配置第(13)在循环水泵的进、出水管之间,应设置带止回阀的旁通管。旁通管的管道截面积,应大于或等于母管截面积的1/2;.”请教高手一般设计中是不需要设置带止回阀的旁通的,为什么在手册中提出来?而规范中是没有规定的如果水泵采用变频调速运行,没有必要设置旁通管。水泵定速运行应当加设旁通管,当系统中水流量发生变化时,调节旁通管的大小,可以保证主管路中的流量根据实际大小调节新版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第二版 下册2038页:“26.8.5循环水泵1.循环水泵的设计与配置第(13)在循环水泵的进、出水管之间,应设置带止回阀的旁通管。旁通管的管道截面积,应大于或等于母管截面积的1/2;. .我没看过第二版的,不知道上下文如何。加旁通管的作用就是在水泵定速条件下实现变流量调节。国内大多采用在集水器和分水器之间加带压差调节阀的旁通;国外习惯采用“桥管”来实现。如果采用桥管方式,其上不能加止回阀。因此,这里应限定旁通的形式,不能一概而论。具体的可以参考李建兴的文章二次泵系统的设计及控制方法不同容量的冷机并联,备用冷冻水泵如何选择?3台相同容量的冷机并联,3台冷冻水泵与冷机一一对应,并设1台水泵作为备用泵。4台冷冻水泵通过集水管可互为备用。如果是2台相同容量的冷机+1台不同容量的冷机,冷冻水泵是否可以通过集水管可互为备用?备用水泵,该如何选择?原帖由since1981于 2009-5-30 22:15 发表3台相同容量的冷机并联,3台冷冻水泵与冷机一一对应,并设1台水泵作为备用泵。4台冷冻水泵通过集水管可互为备用。如果是2台相同容量的冷机+1台不同容量的冷机,冷冻水泵是否可以通过集水管可互为备用?备用水泵,该 .那要看你的主机容量到底是差多少了,以及是否主机有备机等.比如一台800RT的离心机+两台350RT的螺杆机,如果你要保证全部运行,你可以备两台较小的水泵.另外主机蒸发器流量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你最好咨询一下厂家,以确定水泵流量选型流量不同也可以并联运行,但要注意扬程都要一样这里说的扬程一样,是有条件的也就是说,如果你的系统是以三台同时并联运行为主要工作方式的话,那么三台水泵全开时的系统总扬程大致在什么范围?那么水泵(特别是小泵)的扬程就必须按此选配(当然,小泵单独运行时就可能面临小扬程大流量的工作状态。但是由于这不是主要工作状态,可以通过调节水泵出水阀门来解决)如果你选配的水泵标称扬程是仅仅满足单独运行时的要求,那么当三台水泵并联运行时,实际的流量就会下降很多(特别是小泵)小泵的泵用泵原则上应单独设置备用,即设2种备用泵,当参数接近,大泵可以变频负荷小机参数时,可以设变频备用泵。为防止超流,这类系统宜采用泵与主机先串后并的方式,并设固定式流量平衡阀限流先串后并是不是就是水泵与主机的一一对应接法?备用的话,如果是主机侧定流量系统,就是最好考虑小的设一台备用,其他两台大的设一台备用,如果是一次泵变频系统,那就正如区管所说的设变频备用泵。回水不足水泵空转请教:水泵空转,达不到额定电流。进出口压力表均无反应,主机显示进回水温差超过10度,水量不足。两台并列运行的冷却泵,其中一台电流波动在10A左右,前端软接瘪进去两台并列运行的冷却泵,其中一台电流波动在10A左右,前端软接瘪进去,怎么回事啊?可能两台水泵互相抢水,分流不均。水泵产生吸空现象单开一台是否还有这种情况?检查水泵的自灌条件:过滤器是否堵塞,冷却塔是否缺水,管道布置是否合理。早上发现两台都瘪进去,象是真空了,冷却塔有水。过滤器有可能堵塞,但也不至于一下子就堵死了吧?如果是进了空气,压力表应该会波动吧?单开一台流量不够用,同时开两台,阀门都只开到一半,全开阀门会过载跳机。设计就是两台同时使用的,二期还有一台更大的,也并在一起,到时怎么同时工作?晕啊单开一台没事,开两台就有吸空现象。说明回水流量不足以满足两台水泵同时运行时的吸水条件。还是回水流量不够的表现换了一台冷却塔就恢复正常,那就要查找是否原先冷却塔出水过滤器堵塞,或者该台冷却塔出水管路布置有问题?4台冷冻水泵并联问题!本项目有四台冷冻水泵并联,情况如下:1、2、3号水泵型号NP150/400-55/4/ 流量380m3/h,扬程35m 4号泵型号NP125/320V-30/4/ 流量190m3/h,扬程35m一、单独开启4号泵调节出水阀门,当电流达到50A时,进口压力显示9.5公斤,出口力显示11.5公斤;当电流达到32A时,进口压力显示10公斤,出口压力显示13公斤。二、单独开启1、2、3中的任意一台,测得电机电流85A,进口压力为7.5公斤,出口压力11公斤。三、在开启4号泵的情况下开启1、2、3号泵中的任意二台以上时,4号水泵就会打闷泵。4号的单台扬程被1、2、3号泵拉平(开启任意一台时正常)。四、4号泵闷泵一段时间后,冷冻水变成热水,泵蜗壳发热,电机发热正常。五、冷冻机房在地下三层,地上22层。4号水泵和任意2台大泵同开时,会产生闷泵现象?此时的进出压力是多少?从你的描述看,当单开一台大泵时,进出压差为11-7.5=3.5公斤,也就是35米扬程。正好等于额定扬程。那么当两台大泵开启时,扬程必然高于35米。此时再开小泵,实际扬程超过小泵的额定扬程,小泵的流量减少。至于小泵的流量具体减少多少,要看工作扬程和额定扬程之间的差值有多大。另外,当大泵都开起来后,水泵吸入压力是多少?有无负压现象?1、对于4#所说的“当两台大泵开启时,扬程必然高于35米”不对,泵并联运行扬程不会增加,除非是串联。2、对楼主的问题,进行泵的并联运行的流量扬程曲线与工况分析,根据你说的第三种情况,即为三台泵并联运行,由管路系统的性能曲线及单台泵的运行曲线可得出并联运行的工作点,由于在工作点时,若4号泵的流量太小,就会出现闷泵现象。原帖由dandan19870922于 2010-11-26 11:43 发表1、对于4#所说的“当两台大泵开启时,扬程必然高于35米”不对,泵并联运行扬程不会增加,除非是串联。2、对楼主的问题,进行泵的并联运行的流量扬程曲线与工况分析,根据你说的第三种情况,即为三台泵并联运行, .理论上水泵并联运行,扬程不增加。但实际上,由于系统管网阻力曲线是上扬的,两泵并联运行流量增加后,总扬程必然上升(至于上升多少,要结合管网阻力特性曲线和水泵运行特性曲线的陡峭程度来具体分析)。也正因为大泵都运行起来以后,系统供回水压差增大(扬程上升)超出小泵的额定扬程范围,才导致了小泵的流量降低。原帖由dandan19870922于 2010-11-26 20:36 发表泵的最大扬程是35m,楼上的意思是并联后单台泵的运行扬程会超过35m?泵的额定扬程是35米,意思就是说实际工作扬程在额定扬程范围内的(35米),水泵的流量可以达到额定流量。当实际的工作扬程超过额定扬程时,水泵的实际流量就会开始下降。根据一般的系统管网阻力特性,水泵并联运行后,系统总流量必然上升,系统的实际扬程也相应上升,各个并联水泵的实际工作扬程也提高了,所以虽然系统总流量是提高了,但是单泵的实际流量会有所下降。至于是否超过额定扬程,要看单泵运行时的实际工作扬程情况。如果单泵运行时,实际工作扬程没有达到额定扬程,那么并联后可能达到,也可能超过额定扬程。如果单泵运行时就已经达到额定扬程了,那么多泵并联运行后的实际工作扬程就完全可能超过额定扬程。主机风冷模块机组是否可以安装在地下室恒温恒湿机机头结霜严重,怎么解决?螺杆机用消防水池变水源热泵?冷水机组的高温跳机的问题?我处空调系统的风冷模块机组(制冷量68KW)的机组安装在地下一层,建筑高度5米,是否可以?请LZ去查一下风冷热泵的冷凝风扇的通风量,看地下室有没有通风条件?如机械进风与机械排风,风量不小于冷凝风扇风量。记得香港有楼将风冷热泵置于高楼设备层中,设备层另设机械排风和进风设施,保证通风效果。去年工地安装一台洁净室恒温恒湿机,采用60P比泽尔螺杆式压缩机,完工在3月份左右,开始调试的时候一切都正常,温湿度稳定。可是今年5月份的时候回汽部分的机头开始结霜,湿度也一直偏高,压缩机大部分时间在全载运行。当时怀疑是过滤器使用时间过长,阻力增大,导致风量减少(更换初中校滤网以后,有一定的效果),可是现在机头结霜更加严重,测试盘管迎风风速2.6m/s,低压2.4KG/CM2,高压15KG/CM2,调整膨胀阀的过热度,也不起左右,怀疑是冷媒量太多,但当时调试的时候也是全量运转,没有结霜现象,请教高手,这样的问题怎么解决?谢谢采用的是什么冷媒?应该是是R22吧。目前工况,蒸发压力2.4公斤确实偏低。从楼主描述的现象来看,回气温度偏低,回气过热度偏低,压缩机回气已经带液了。3月份调试时,环境温度肯定还要比现在更冷。如果当时都一切正常,那说明并没有冷媒太多的情况。 现在这样的情况,还是因为蒸发器热负荷过小所致。至于为什么现在会产生热负荷偏小的现象就要具体分析了你这个系统是采用直接蒸发的,还是水-空气系统?是否存在介质循环量过小或者热交换效率下降等情况呢?膨胀阀不要随意调节,先做其他方面的判断。该系统采用直膨式,冷媒是R22,当时在3月份加过一次冷媒,加到全载机头微微结霜,当时的低压应该是3.5公斤左右的。去年夏天的时候运行正常,现在室内温度偏高(24C)湿度78%,冷盘出风温度17摄氏度,回风温度在23摄氏度。盘管底部有微微结冰想象。当时也怀疑是否是冷媒过量,现在怀疑是否是冷盘管蒸发不充分(因为如果是盘管设计容量的问题的话,去年就应该显现,而且感觉盘管除湿能力不足)当时特地调整了迎面风速2.6m/s,如果是盘管设计冷量过小的话,我想盘管应该结霜比较严重,而却当时也是做过全载测试的,都没有结霜的现象。直接膨胀热交换器,送回风温差6度(23-17)好像偏小了。另外,根据蒸发压力所对应的蒸发温度:绝对压力3.4公斤,R22对应为-10度左右。和出风温度间的温差也过大。在结合楼主说的现象看,可能是大量冷媒无法完全蒸发所致。但蒸发不完全的原因,我分析是否是热交换盘管的换热效率不良或者是在该盘管入口时的冷媒分流不均?但问题是原先调试时并没有出现这些问题。如果是老旧的机器,蒸发器内积油,也可能造成传热效率下降蒸发不完全的情况,或者分流毛细管堵塞,致使冷媒分流不均。但楼主这台机组是全新的,不应该出现这样的情况。确实比较奇怪楼主有没有红外线测温枪?对着热交换盘管各个部位都测一下,看看是否有很明显的很大的温差?再确认一下盘管表面温度究竟多少。今天检查了一下蒸发盘管,发现盘管的上半部分有明显的冷凝水,下半部分没有冷凝水,感觉温度也比较高(用手感测,今天没有带红外线测温仪),准备明天再拿测温仪具体量一下温度。现在我在怀疑是不是冷媒量过多,感觉盘管的下半部分是不是存积了液态的冷媒。再说一下,压缩机和蒸发器之间的连接管大概有20米左右。今天去工地了,原本打算把冷媒放掉一些,可是当时问了一下专门做这个行业的朋友,朋友告诉我说是冷媒不足。当时我就很疑惑,自己的判断和别人的判断完全相反,在没有十足的把握下,也不敢轻易放掉冷媒,如果真的是冷媒不足,那情况就会变得更糟。又请教了另一位相关行业的人士,他给的解释有可能是膨胀阀的问题,或者是盘管底部有积油的现象(因为当时是有更换过压缩机,我们采用的是比泽尔的压缩机,当时调试的时候由于声音异常,更换压缩机,同时也加了冷冻油)。这样一来就更加让人不知道怎么下手了。在这个系统中,我们没有做存油弯(但系统的高低差大概是3米),是否在盘管中存在积油,也没有办法完全准确的判断。现在基本上可以判断膨胀阀没有结冰,也没有坏,因为我把膨胀阀的过热度调大时,低压是有升高的。用测温枪测试的时候,发现盘管的上半部分温度在16摄氏度,下半部分盘管在22摄氏度,压缩机的排气温度60摄氏度。今天用自来水对着盘管的下半部分喷,从新开始以后,结霜基本上没有了,温度也比原来低了一些,我们离开的时候21摄氏度(根本问题还没有解决,60P压机,车间面积500平方,车间没有发热源)。现在的想法是先准备两罐冷媒,然后准备放冷媒,是在不行的话,从新抽真空,从新加。再看看系统是否正常,不知各位高手是不是有其他好的建议。 LZ最近遇到一个工程问题如下:某宾馆新装2台螺杆机(制冷量358KW/台,冷却水量75m3/h),另新建一机房于宾馆后,2台冷却塔置于机房屋顶。因冷却塔附近约20米远为一新建小区,冷却塔夜间运行噪音被小区住户投诉(白天实测噪音约72dB,关闭冷却塔环境噪音约70dB,冷却塔实测噪音为64dB);为解决冷却塔噪音问题,业主方提出:能否采用地下室400T的消防水池里的水作为夜间运行时的冷却水(水池水温约22)?此消防水池为2个互联,一个水池容积约100方,另一个300方,业主建议机组冷却水出水进入100方水池,回水从300方水池引出。LZ考虑了一下,觉得存在下列问题:1、因该宾馆夜间一般只运行1台主机已足够,消防水池水作为冷却水,理论上运行12小时升温约9.23(358KW*860*12h/400000=9.23),第二日一早理论水温为22+9.23=31.23,距离冷却水进水37机组停机,机组是可以正常运行的;2、白天,机组采用冷却塔降温,待消防水冷却,可以在消防水池中加一搅拌水泵,另用排风机充分降温,待夜间再次使用;3、LZ认为,白天12小时的自然降温(或按第2条的方式降温),能否将消防水池降温至原来的22,不然的话,水池水温会慢慢升高到最终冷却水温超过机组限制温度?因此,向大家请教,该方案是否可行?可否持续长期运行?有何隐患?能否有其他解决办法?望不吝赐教!1、 白天通一个冷冻水盘管进入水池吧,以备不时之需,确保降温。2、注意水质问题。2、 应该不行,要是水能自己冷到22,你应该想想,需要蒸发多少水。根据CMT=mqm=CMT/q=4.2x400 000x9.23/2400=6.5T.当然没有考虑传热,但是传热特别少。可以想象,一天需要蒸发6.5T的水,那时什么概念。你认为可能吗。也不知道你的9.23计算错了没。看了一下,好像有问题。不过你可以按照这个思路计算,400吨的水池是个什么概念?你机组的冷却水流量75吨/小时。也就是说理论上6小时不到,你这水池内的水就已经循环一遍了。完成一个循环,升温5度(不考虑水池结构吸热的话,地下水池的表面散热量忽略不计),从22度升到32度12小时?看来楼主不了解冷却塔的原理和结构,地下消防水池的水变热后,你短时间是降不下来了。你用风扇也没用,因为没有冷却塔那样的结构。冷却塔的结构保证冷却水和环境空气有极大的接触面积,冷却水的散热靠的不是风扇降温的显热。而是靠冷却水蒸发带走的潜热(潜热热量比显热热量大的多)而且,到时候你地下室整个就像是个桑拿浴室一样。这个方案不现实水源热泵的水量极大,热量由江河水带走,或存储在水量极大的地下水系中(热容量大,温度变化很慢),这和区区两个400吨的消防水池是不可同日而语的。自己制冷 给自己散热?这个方案的问题在于:晚上一台机组的冷凝放热积存于地下水池,白天两台机组中的一台专门用于给地下水池降温都可能不够(一般的机组,冷凝放热量是制冷量的1.2-1.3倍)而且电费惊人,亏大了俺是LZ,甲方按照一楼描述的方法修改了系统,试验采用消防水作为冷却系统;据说在使用接近一小时后冷却回水温度已经升高至37度,机组报警(俺没去现场);LZ瞬间石化了,按楼上的想法,我只考虑了水质、降温问题,却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按照布朗运动定律,高水温应该流动更快,因此,即使池中的水温整体未升高,但是,高温水更易被水泵吸入回水管(?)。俺不仅没有组织甲方的想法,而且推波助澜鼓励他,9K的改造试验基本失败了冷水机组的高温跳机的问题?遇到过好几个工程夏天最热的时候发生高温跳机现象,产生的原因很多比如:甲方使用空调的时候把门窗大部分打开了。甲方增加使用面积,增加末端的数量,未增加主机的数量。表现为冷冻水回水温度过高 (20C),冷却水的温差达到6C,并且水温较高,冷水机的蒸压压力和冷凝压力都过高,最后变成机组高压保护跳机。现在回过头想想,当初配冷却水水泵和水塔都按照回水7来配的,所以现实中只要出现回水温度过高,机组就会跳机。现在的问题是,那么配冷水水流量的时候是否有必要按照机组在过载的时候配呢?比如某品牌的冷水机组回水温度20C的时候,冷却水水量是标准状况下的1.25倍。此做法会导致水泵和水塔风机的功率增加,成本也提高不少。但却换来了机组运行的可靠性其实就是个水塔水泵选择问题,水塔好说,因为一般机组的冷量是在30/35C下的,而冷却塔是 32/37此乘1.2系数再是冷水机组满负荷运行的冷却水量是标准的1.25倍所以水塔的水量是:机组标准水量*1.2*1.25=机组标准水量*1.5(把机组参数给冷却塔厂家配的也就是这个系数,本人给过三家厂家,得到的系数基本都是1.5)而水泵的水量呢?是否需乘 1.25的系数说到底还是一个负荷预测和计算以及机组容量确定的问题。冷冻水回水温度过高,水温下不来,机组负荷过大的情况长时间持续,机组自然要进入保护或负载限制工况。一般如果负荷匹配适当的话,只有在机组刚开机运行的前一段时间,水温没有降到额定范围的情况是有的也是正常的。但不会一直持续下去。 除非是不保证的极端天侯。水系统在查看空调制冷机房的时候 看见冷冻水和冷却水集水器 之间用一个管段连接求教:空调冷凝水管路找坡困难时,可不可以管径放大一号,管道水平铺设?空调水管系统什么情况下需要做同程?做一酒店空调,管道井离最末端风机盘管距离约50多米,每层风机盘管约有20几压差旁通,分水器和集水器压力不平衡时自动调节,还有一个连通阀组冷却水补水用的,当冷却水温度降不下来是用的。空调较大系统有这么用的,牺牲部分冷冻水维持冷却水的冷却效果,比如室外湿球很高时冷却塔效能衰减厉害时如题,最近做一个空调项目,因建筑层高较低,冷凝管需要穿结构梁,考虑到施工方便,想管道水平铺设,管径放大一号,这样做不知道效果如何,如果有朋友这样设计过,请告知一下。谢谢凝结水管放大可以减少坡度小造成的影响,但还是不能平铺,即便是小小的坡度也应该有一些的跟放大没关系吧找坡度挺重要不行加个提升水泵坡度还是要有的,实在做不出来的话,就多多布置几个垂直立管吧,把冷凝水先往下排,到了层高比较高的楼层再水平方向汇合。不知道你的工程概况,冷凝水管都要穿梁,那冷冻水管不是也要穿梁,层高那么低吗?试试分区分段排水或靠墙损失局部高度不可取的,冷凝水坡度很重要。最好还是做好后,实验一下最好。倒进多少水。看看流出多少水不行,再放大管径也不能平铺,多少都要有坡度新手求教:空调水系统问题(立管工程问题)两台不同冷量主机的水泵配置我现在有一个工程,是用两个牌子的一个四台一个两台风冷模块主机的,我问想一下大家水泵是在主管(即一台)共用好还是在两个不同牌子的模块机用一台(即两台)好呢?一台流量足够的水泵就够了。看看主机水流量的总和,考虑进去水泵的效率和杨程。那如果是一个两台一台,一个四台机一台,两个水泵的流量不同会不会影响很大呢主要是系统中单机运行时影响比较大,最好做好水泵和主机的限流措施。风机盘管上的不锈钢波纹管怎么会老爆裂?层高100米的建筑,15层设计压力都在1.0MPa以上,安装峻工一年后,夏天打冷空调时,出现不锈钢波纹管爆裂的情况,且大多发生在晚上凌晨,请问这是否与压力有关?请高手解答一下,到未端的压力也是1.0MPa以上,这样设计是否合理?系统承压是不是高了点啊晚上是否停机,或者水温上升?到底是不锈钢波纹管本身爆裂,还是借口爆裂?具体是用什么方法连接的?是不是现在也在怀疑是不是管子的质量问题?爆裂的部位是波纹管的波纹处,水温夏天在7度至9度间,我问了好多人都说风机盘管未端基本上都在六KG压力左右!软管的质量不行啊这个问题有几个方面:一、风机盘管承压风机盘管一般是丝扣连接说风机盘管未端基本上都在六KG压力左右的那是指丝扣连接这种连接形式的承压,而不是指风机盘管本身。老理上风机盘管的丝扣连接的承压好像在8kg。但是记得张三说过,丝扣连接的承压可以高于我们以前的理解。二、系统是否有必要分区100米的高楼,系统竖向还是不分区的好,因为现有技术条件确实可以不分区,现在一般以120米分区界限,否则设备占地及系统复杂度增加很多。那么有人保守的做法就是风机盘管采用焊接而不是丝扣连接。三、本工程中的问题本工程出的事情,目前似乎不是接口部位爆裂,而且多在晚上,那么白天到底有没有这个情况,或者还是先回答一楼的问题吧。原帖由wskihc114于 2010-8-4 10:31 发表现在也在怀疑是不是管子的质量问题?爆裂的部位是波纹管的波纹处,水温夏天在7度至9度间,我问了好多人都说风机盘管未端基本上都在六KG压力左右!一般风盘里面的换热盘管承压能力都在6公斤左右。压力高了吧。运行的时候没问题,停机后爆管。层高100米,最下面的管道水的自重压力都有10公斤了问一下版主,楼主问的,末端设计都有1.0MPa的问题好像这个压力是有问题的吧?一般来说空调运行压力,末端才零点几公斤吧?请各位踊跃解答,谢谢了!空调改造主管问题冷却塔落水声太大如何解决?安装完毕后冷却塔落水声太大,200m开外都听的到声音,业主要求我解决这个问题,但实在想不到什么好办法。是不是布水不均匀,从塔上下来的水不均匀落到集水盘中。建议检查一下布水器及填料情况。是不是填料安装有问题。水流量大,填料太疏,流水声就大。首先你要找噪音源在哪里?到底是水声还是风机声,查阅厂家数据,国家标准。若是厂家问题联系厂家解决。不是厂家问题,联系厂家提供消音方案。有好多厂家的设计也存在缺陷的一、检查水流量二、检查布水器三、检查填料四、没有第四不知道是哪类冷却塔?如果是冷却水从塔上部落下,接触水盘水面所产生的声音,应该可以通过在水盘上面铺设消声毯缓解水流量大,填料太疏,流水声就大。首先你要找噪音源在哪里?到底是水声还是风机声,查阅厂家数据,国家标准。若是厂家问题联系厂家解决。不是厂家问题,联系厂家提供消音方案。有好多厂家的设计也存在缺陷的用的是何种类型的冷却?,普通型逆流塔产生此现象是通病-先天不足,淋水噪声约占冷却塔噪音的6070%,仅靠加贴消声毯会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减少噪声58db(A),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有关空调冷冻系统快速补水膨胀水箱膨胀一般不会超过DN50,补水只是少量的补水,是在系统有小量的泄漏或进行支路阀门更换维修时可以保证系统内损失水的补给;如因施工改造(如南方等城市大多系统无供暖功能但是根据需要在日后进行整改时)或突发事件造成系统内大量缺水时,但靠膨胀水箱补水又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的。是不是应该设置快速补水呢,但很多是设计都不考虑似的如果建筑小点也就无所谓了大了,来个二三十层的高楼的靠水箱膨胀管那么细补到猴年马月去啊这个问题看起来不起眼,可是讨论一下也有好处。若干年前,遇一位刚入行的先生,听他突然表达了一个观点:因为风机盘管电动二通阀存在突然损坏或故障的可能,所以应该为每套二通阀设置一组旁通,这样,系统的可靠性就提高很多。虽然我心里觉得别扭,但也确实没更好的理由去提出反对意见。又有一次,听人提到一种观点:智能化系统中以太网的网络线路,由于一旦断裂将造成系统中一部分功能丧失甚至瘫痪,所以应该设置备份线路。万无一失。还有一次,我的同事及朋友说:建筑物中消防设施基本都实现了集中管理和自动控制,受保护区不是有水保护就是有气保护,甚至有排烟,甚是周到。但他们两位有个很大的疑问,就是当大火灾恰恰是发生在消防控制室内部,烧毁了用以自动控制的心脏区域和部件时,那别的区域将依靠什么去保护呢?!他们由此断定现在的消防报警或自救系统全是扯淡,不科学不尖端。去年,完工的一个大工程,是酒店,300套客房,酒店管理处的工程师们要求我增加安装一种东西:在每个客房的风机盘管的水管路分支上安装快速泄水用的阀,供水一只回水一只,而且要用管子引到下水道。理由是:一旦突发事件,可快速排空。并声称设计工程师不懂行,同时为知道这个诀窍得意非常。上个月,一位同行说,他主持的暖通项目,一律要求水系统中的一切水阀、水阀件、表头及部件(包含水泵接口的阀和阀件)都应该在系统彻底清洗后再第二次安装上去,这样才能保证水系统的清洁,不会发生堵塞,不会发生效果不好的事情。并称,这个是关键的关键,并因感觉自己有追求技术的精神很是得意。今天,看见了这个贴,关于快速补充水的事。有点“大系统一旦发生大事,不能快速补充水那怎么能行呢?!”的意思。我只是将我听到的类似的疑惑写出来,我感觉这些思路类似。做工程,不能这么去考虑问题。如果非要这么去思考,突然有个更大的问题钻出来了:我们居住的房屋,墙体坚固可挡风遮雨,柱子与梁可防范6级地震,可屋顶上如果万一有陨石正巧砸下来可怎么是好?是不是要弄个免撞装置?还请科学专家赶紧想个办法。以上意见,没有写明答案,但我想,各位同行都会各自有观点。观点各异,各自处理即可。小可发言有点长,很罗嗦,请包涵则个。我认为做工程不能钻牛角尖,要想那样,工程都别做了,也没法做了。原帖由zlienfon于 2010-9-4 19:08 发表这个问题看起来不起眼,可是讨论一下也有好处。若干年前,遇一位刚入行的先生,听他突然表达了一个观点:因为风机盘管电动二通阀存在突然损坏或故障的可能,所以应该为每套二通阀设置一组旁通,这样,系统的可靠 .你说的这些问题,其实确实都是应该加以考虑的。设计人员有设计的思路施工人员有施工的思路 调试人员有调试的思路 运行维护人员有运行维护的思路 不能说谁对谁错各有各的道理,要综合起来考虑有些确实合理的,在实践中证明是必须的措施,就会在规范中增加进去。不能这么说钻牛角尖的精神应该提倡,我们目前的大环境下,很多人其实是缺乏这种职业精神的你也是一个很认真的人啊,不然对于冷却水管一供两回还是两供一回的问题也不会那么纠结了吧但各个领域有自己的牛角尖,不能把所有的牛角尖都集中到某一个领域(比如希望所有问题都希望在设计中解决掉)如何使设计 施工 调试 管理 维护 等各方面都综合平衡有机结合起来,那确实是需要费一番思量的我单位冷冻水系统在顶层(最高处)回水管于生活水.消防水设有旁通阀,随时补水请教水系统变频问题及机房控制方案工程概况:主机3台300万大卡双良直燃机,冷却塔3台900吨,整个系统分为四个分区(末端工程已经安装完毕,别的安装公司做的,由于别的原因机房不让他们做了)。分区一1.9万平米公寓楼;分区二3.5万平米商业用途;分区三1.6万平米酒店及电影院;分区四3万平米写字楼。 水泵已经定了,(分区一用一台冷冻水泵,分区二用两台冷冻水泵,分区一、二共用一台备用水泵,共4台,型号相同)。(分区三用一台冷冻水泵,分区四用两台冷冻水泵,分区三、四共用一台备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冷冻肉购销合同范本
- 山东微山县事业单位2025年下半年招考人才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宜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所属事业单位2025年下半年急需紧缺人才引进【2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供电合同解除协议书
- 公司宽带安装协议书
- 出售储能电合同范本
- 桂圆买卖合同协议书
- 框架协议框架协议书
- 桌椅板凳租赁协议书
- 元件备货协议书范本
- 外国语学校文化建设方案
- 穿越机组装教学课件
- 大国兵器(中北大学)学习通网课章节测试答案
- 大唐集团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
- 个税申报培训课件
- 电车考试试题及答案
- 电流互感器知识培训
- 2025年银行信贷审批员招录笔试题目及专业解答公开
- (2025年标准)工程资料外包协议书
- 2025年危险品押运员从业资格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谷歌2023年度环境、社会与公司治理报告:为NGO与学术机构提供可持续发展数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