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列传D详解.ppt_第1页
管仲列传D详解.ppt_第2页
管仲列传D详解.ppt_第3页
管仲列传D详解.ppt_第4页
管仲列传D详解.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他博通坟典 淹贯古今 有经天纬地之才 济世匡时之略 他注重经济 反对空谈主义 主张改革以富国强兵 他是春秋时期的大政治家 军事家 思想家 也是先秦诸子中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他辅佐齐桓公创立霸业 建立了彪炳史册的功勋 中国之最大的政治家 学术思想界一巨子 梁启超 管仲列传 管仲 管仲 前723 前645 名夷吾 字仲 经鲍叔牙推荐 被齐桓公任为上卿 尊称 仲父 辅佐齐桓公 齐国的国力大振 使齐桓公成为春秋第一个霸主 他有 春秋第一相 的美誉 2020 4 15 文意疏通 第一段 1 管仲 名夷吾 字仲 2 鲍叔牙 名叔 字叔牙 3 九合诸侯 一匡天下 多次召集诸侯会盟 完全控制天下 文意疏通 第二段 被动句常见的几种形式 1 用 于 受 于 表示被动 2 用 为 为 所 为所 表示被动 3 用 见 见 于 表被动 4 用介词 被 表被动 5 动词本身表被动 2020 4 15 文本解读 第二段 思考该节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有什么表达效果 该段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从经商 谋事 出仕 作战 事君五个方面写鲍叔牙对自己的深知和理解 突出了鲍叔牙的大度和 知己 饱含着对鲍叔牙的感激 洋溢着对真挚友情的礼赞 文本解读 第一部分 管仲与鲍叔牙的交往和深挚友情 管鲍分金 比喻情谊深厚 相知相悉 出自 史记 管晏列传 管仲曰 吾始困时 尝与鲍叔贾 分财利多自与 鲍叔不以我为贪 知我贫也 文本解读 第一部分 管仲与鲍叔牙的交往和深挚友情 管鲍之交 春秋时齐人管仲和鲍叔牙相知最深 后比喻交情深厚的朋友 最初见于 列子 力命 生我者父母 知我者鲍子也 此世称管鲍善交也 文本解读 第一部分 管仲与鲍叔牙的交往和深挚友情 唐代杜甫的 贫交行 里就有这个典故 君不见管鲍贫时交 只道今人弃如土 千古一朋 鲍叔牙 文本解读 第三段 1 通货积财 发展贸易 积累财富 2 与俗同好恶 使执政者与平民百姓同心同德 3 论卑 政令平易 文本解读 第四段 1 桓公实怒少姬 南袭蔡 是说少姬 即蔡姬 曾荡舟戏弄桓公 制止不听 因怒 遣送回国 蔡君将其改嫁 所以桓公怒而攻蔡 2 修召公之政 恢复召公的政治 召公 是燕国的始祖 他治国深得民心 曹沫之约 曹沫是鲁国人 凭借其勇敢和智谋效力于鲁庄公 庄公十分喜好打仗 曹沫为鲁国的大将 和齐国作战 三次都输掉了 鲁庄害怕了 想要把遂邑这个地方送给齐国来求和 但仍然以曹沫为大将 曹沫之约 齐桓公与鲁庄公相约在柯这个地方盟誓 庄公与桓公已经在祭祀的天坛开始盟誓 曹沫手拿匕首劫持了齐桓公 桓公的身边的人不敢有任何行动 只是问他 你想要干什么 曹沫说 齐国强大而鲁国弱小 而强国侵占鲁国已经够多了 现在鲁国的京城已经在齐国的边界 你还想要侵占 齐桓公于是允诺把侵占鲁国的地方都还给鲁国 曹沫见齐桓公这么说 就把手中的匕首扔了 走下天坛 面向北站在群臣应该站的地方 面容脸色没有丝毫变化 说话做事好象以前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曹沫之约 齐桓公大怒 想要扩大盟约的内容 即背弃 曹沫之约 管仲说 这样做不可以 不可以为了一时的快乐贪图这样小的利益 这样做会使你在诸侯中的威信尽失 失去天下人的信任与帮助 还不如还给他 于是齐桓公把侵占鲁国的城池还给鲁国 曹沫三次大战所割出去的城池都还了回来 实词积累 1 善因祸而为福善于 将 动词 成为2 贵轻重形容词意动 以 为贵 重视 3 桓公实怒少姬实际 事实4 南袭蔡名词作状语向南5 管仲因而伐楚趁机 6 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责备 向7 桓公实北征山戎名词作状语向北8 而管仲因而令修召公之政趁机 实行9 于柯之会介词 在10 管仲因而信之动词使动 使 守信用 11 诸侯由是归齐因此12 知与之为取给予 管仲为政 善于转祸为福 把失败变为成功 重视控制物价 谨慎地处理财政 桓公实际上是由于怨恨少姬 南下袭击蔡国 但管仲却借这个机会 责备楚国不向周天子进贡包茅 桓公实际上是北伐山戎 但管仲却借这个机会 命令燕国恢复召公的政令 桓公在柯地与鲁国会盟 后来又想违背同曹沫的盟约 但管仲借助这个盟约使桓公建立了信义 因此诸侯都来归附齐国 所以说 懂得给予就是索取的道理 这是治理国政的法宝 懂得给予就是索取的道理 这是治理国政的法宝 将欲取之 必先与之 比如 钓鱼 文本解读 第二部分 管仲任政相齐政绩显著 文本解读 第三段 本段所表现管仲任政的最基本的理念是什么 用文中的话回答 与俗同好恶 文本解读 第四段 本段所表现管仲任政的最基本的理念是什么 提示 要充分利用课本资源 因势利导 2020 4 15 文本解读 第五段 1 周道 周朝的统治 2 至王 建立新的王朝 实词积累 1 然孔子小之形容词意动以 为小2 而不勉之至王勉励 到达3 乃称霸哉就4 将顺其美 匡救其恶扶持 形容词作名词好的事情不好的事情 5 故上下能相亲也指君臣百姓6 然孔子小之代词 指代管仲7 而不勉之至王代词 指代齐桓公 特殊句式 岂管仲之谓乎 宾语前置句之 宾语前置的标志 固定句式 之谓也 其 之谓也 其 之谓乎 岂 之谓乎 野语有之曰 闻道百 以为莫己若者 我之谓也 岂管仲之谓乎 其李将军之谓也 翻译 太史公说 管仲是世人所说的贤臣 但孔子却小看他莫非认为周朝的统治已经衰微 桓公既是贤君 而管仲不劝勉他实行王道 却辅佐他称霸吗 俗语说 鼓励并顺从好的 纠正并制止不好 因而君臣上下就能相亲 这难道不是说的管仲吗 2020 4 15 文本解读 第三部分 司马迁的赞词 从司马迁的论赞中我们可以看到司马迁对管仲是什么样的态度 对其治国才能高度肯定 同时又对其未能 平天下 感到遗憾 2020 4 15 孔子认为管仲也有 仁 的一面 他曾经如此赞美管仲 译 管仲辅助齐桓公做诸侯霸主 一匡天下 要是没有管仲 我们都会披散头发 左开衣襟 成为蛮人统治下的老百姓了 孔子说 管仲相桓公 霸诸侯 一匡天下 民到于今受其赐 微管仲 吾其被发左衽矣 文本思考 司马迁为何作此传 写作背景 清代的李晚芳在其 读史管见 中有云 太史遭刑 不能自赎 交游莫救 故作此二传 寄意独深 使当时有知管仲之鲍子知之 或可劝君解免 有知越石夫之晏子知之 亦可援法代赎 多鲍叔之知人 与执鞭所欣慕 皆情见乎辞矣 故落笔时 有不胜望古遥集之悲 反复抑扬 又有笔欲住而意不住之妙 文本思考 司马迁为何作此传 写作背景 司马迁生活在一个没有知己 无人救援的冷酷世界里 他多么希望身边有晏子 鲍叔那样的知音 文本思考 1 从这篇传记看 管仲能取得从政的极大成功 原因有哪些 2 读了这篇传记后 我们在对待朋友方面有哪些感想 孔子曰 益者三友 损者三友 友直 友谅 友多闻 益矣 友便辟 友善柔 友便佞 损矣 译文 孔子说 有益的朋友有三种 有害的朋友有三种 结交正直的朋友 诚信的朋友 知识广博的朋友 是 对人 有益的 朋友 结交脾气暴躁的人 结交优柔寡断的人 结交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