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赏荷”文言文对比阅读.doc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赏荷”文言文对比阅读.doc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赏荷”文言文对比阅读.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赏荷”文言文对比阅读教案一、设计思路 这是针对中考文言文对比阅读一题的专题复习。为了让学生了解中考,更好的应对中考,特将此次课程设计围绕考题思路,解析考题模式。二、教学目标 1.了解两篇文言文的具体内容,能够明白其大意。 2.了解考题方式,掌握答题技巧。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通过欣赏荷花美图,了解中考文言文命题方向,引入这节课,“赏荷”对比阅读。(二)整体把握1.朗读课文,了解两篇文言文。初读课文,个人朗读,读准字音。再读课文,小组朗读,掌握文章停顿的节奏,解决初步会读的问题。三读课文,集体朗读,能有感情地朗读文章。四读课文,听教师朗读,注意听朗读的节奏。五读课文,充分调动已学知识,试着把文章翻译成现代汉语,能够理解文章的主要意思,完成相关作业。2.完成练习题。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2分)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余以为妙绝( )2.古汉语词典对“鲜”字有以下几种解释。请根据语境,选出对“陶后鲜有闻”中“鲜”字的解释最恰当的一项。( )A读xin,活鱼。 B读xin,新鲜。C读xin,鲜艳。 D读xin,少。3.根据语意,下列语句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晋陶渊明独/爱菊 B世人/盛爱牡丹C荷花为雨/所洗 D余忆年/少时4.请选出与“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的“之”意思相同的一项( )A水陆草木之花 B何陋之有C无丝竹之乱耳 D渔人甚异之 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6.读文赏荷:(5分)(1)赏荷,可观其形美。乙段描绘雨中荷花的语句是“ ”,描绘雨后荷花的语句是“ ”。(用原文填空)(2分) 3、欣赏爱莲说吟诵四、课后作业完成孙权劝学与秉烛夜读比较阅读炳烛夜读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注释】炳烛:点烛。 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为盲臣。 昧行:在黑暗中行走。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下面句子中的“于”和“晋平公问于师旷”的“于”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B.于厅事之东北角 C.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 D.游于是乎始 2、解释下面句子中不一样颜色的字。(4分) 恐已暮矣_ 盲臣安敢戏君乎_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_及鲁肃过寻阳_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分)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4.晋平公担心学不好的理由是_,吕蒙不愿学的理由是_。(每处所填不超过5字)(2分)5、两文都是谈学习的,共涉及四个人,读完后你得到什么启发?请写在下面横线上。(3分) 五、课后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文言文朗读技巧掌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