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调查研究.doc_第1页
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调查研究.doc_第2页
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调查研究.doc_第3页
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调查研究.doc_第4页
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调查研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调查研究 (1) (3) (8) (10) (16)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调查研究以平顶山湛河区若干所小学为调查对象作者指导教师摘要教育的希望系于教师,教育问题的瓶颈在于教师如何面对他的教育生活。 对教师生存状况的关注,是对整个教育最根本的关注。 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是教师职业生活的重要内容,也是衡量其工作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 关注这一主题,不仅有助于提高小学教师工作生活质量,而且有助于提高小学教育质量。 本研究综合使用文献法、问卷法、访谈法,对平顶山地区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现状、影响因素等问题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小学教师;工作生活质量;职业幸福感 一、问题的提出(一)职业幸福感界定幸福感就是一种个人感觉,它取决于个人对生活、工作和社会的综合满意程度。 它虽然是一种模糊的表达,难以给出准确的定义,但却在我们的心灵深处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虽然我们不能完全地掌握它,但每个人都想拥有它。 檀传宝认为,教师幸福就是教师在自己的工作中自由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的一种教育主体生存状态1;刘次林认为,作为幸福教育的教师,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不是重复,而是创造;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本身2。 教师职业幸福感是指教师在教育在工作中需要获得满足,自由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发挥自己潜能并伴随着力量的增长所获得的持续快乐体验3。 (二)研究状况对教师职业幸福的研究在国外进行得较早,其中在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因素研究方面,成果较为丰富。 认为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的主要因素有教师难以控制的社会因素如对教师的期望、学校的管理风格、经济支持、班级规模、工作条件、人口学特征、教师能否参与学校决策、教育过程中的成就感、学生的成长与进步、教师的班级第1页(共16页)教育实践和教师所承担的角色和责任。 其中学校是影响教师幸福的主要因素,尤其是学校管理者。 在国内,近年来对教师的工作生活质量开始有了较多的关注,“教师职业幸福”的字眼频频出现在国内研究者的笔端,就笔者掌握的材料看,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是束从敏的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和肖杰的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调查与思考。 前者认为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现状不容乐观;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与工作成就感、自己认为的社会地位、工作感受状况、组织提供给教师个人发展机会等因素存在显著性相关;影响幼儿教师获得职业幸福感的原因有领导的支持与肯定、工作的成功、幼儿的天真无暇、家长的支持与肯定;而幸福感失落的原因有工作机械繁琐、家长不理解、工作无安全感和稳定感等。 后者的研究则认为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现状也不容乐观,39的教师体验到幸福感,46的教师体验不到幸福感,15的教师处于混合的情感中。 不同级别、不同人际关系的小学教师,其职业幸福感存在显著性差异。 男教师比女教师能获得更多的职业幸福感。 影响职业幸福感获得的最重要的因素是自己对教师职业的喜爱。 并且提出了通过职前准备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建立良好的支援机制以及建立社会支持网络,对教师合理期望等手段来提高小学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除此之外,檀传宝的论教师幸福从教师幸福的内涵、特点、幸福能力及其培育三个方面论述教师幸福,指出教师幸福具有精神性、关系性、集体性和无限性四个特点;教师幸福能力及其培育其实就是教师幸福的实现问题。 教师幸福的实现需要两个方面的前提条件一是狭义幸福能力的培育,即主体必须具有健康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品位人生的价值性条件;二是广义幸福能力的培育,即主体具体的实践幸福的能力。 刘次林的教师幸福是从教师交往对象的特殊性人,这一角度,提出教师幸福的可能性。 教师要获得幸福的条件是首先要转变职业意识,把教育从崇高的职业看成是幸福的职业其次,在教育过程中积极创造和享受幸福,具体体现为在与教材、学生的活动中,在角色自我和个性自我的统一中获得职业幸福。 (三)研究的意义第2页(共16页)北师大檀传宝老师指出“教师的幸福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出发点和归宿”;“理解教师幸福感是理解教师职业道德和教育理论体系的4重要纽带”。 对教师生存状况的关注,是对整个教育最根本的关注。 对教师生存状况的关注,无法回避教师幸福的问题。 1教师职业幸福感是做好教育工作的重要前提教师本人对培养学生这一职业的幸福体验如何,不仅直接影响着他的教育教学状况,影响着他是否以一种积极、主动的心态投入到教学中。 同时,如果一名教师本身没有对职业工作的幸福感,他就不能教导和潜移默化影响学生对生活和未来工作的幸福感的感受和获得,也直接地影响着学生的成长。 教师只有像孟子那样以“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为乐”,才能在教育活动中自由地发挥创造自己的全部才能和力量5。 2教师职业幸福感是预防教师职业倦怠的有效手段当代中国正进行着轰轰烈烈的课程改革,改革给教师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发展,但同时也使教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 教师需要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以适应整个课程改革的新环境。 教师不仅要承担教师职业所带来的工作压力以及自己的多重角色压力,还要面临教育观念、职业行为的反思与重建。 大量研究表明,中小学教师正面临着工作重负,这种重负不同程度地损耗了教师的工作热情,令教师缺少成功体验,导致了教师职业倦怠,增加教师离职、旷职及离岗的可能6。 3教师职业幸福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的专业成长或教师内在专业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 幸福是人生的目标追求。 具有幸福感的教师,认识深刻而全面,情感强烈而奔放。 意志坚强而勇敢,行为自我而积极,而这些正是个体成长和完善的基本要素。 二、调查研究过程“教师幸福包括教师作为一般人的幸福、职业幸福以及教育活动主体幸福,这种幸福是完整的,它涉及教师的全部生活和生命活动,第3页(共16页)既有物质幸福、社会幸福,也具有精神幸福。 7应当指出,笔者所要调查的是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教师的职业幸福是一种精神性、内生性、关系性、理解性的幸福。 笔者从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各个方面入手调查,包括教师的个人基本信息、工作环境、薪酬待遇、人际关系、社会认可、职业认知度等方面调查收集资料,在调查数据基础上分析教师的职业幸福感现状。 (一)问卷调查的对象及实施在问卷调查对象的选择上,从研究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来看,通过对较大范围内选取不同学校、不同科目、不同职称等不同背景下的教师为调查对象,才能了解教师的职业状态。 本研究将研究对象锁定为平顶山市小学教师并根据学校的地理位置,从市区、郊区学校中抽取4所小学,共发放问卷220份,共发放问卷220份,回收问卷207份,回收率为94.09,其中有效问卷201份,有效回收率为91.36%。 (二)研究方法在借鉴国内外已有的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主要结合以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文献法等方法对教师职业幸福感进行调查研究。 通过文献研究,梳理国内外关于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研究概况,把握教师职业幸福感课题的演变过程,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可能影响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影响因素,进而编制切合平顶山地区的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问卷。 再使用调查问卷,对平顶山地区的若干所小学中的老师进行调查。 最后采用深入访谈的方式,对一定数量的典型个体进行有针对性的深入访谈。 在访谈过程中,本着历史和生态的眼光关注每一位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由于课题的原因,作者有较多机会与小学教师直接接触,选择一两所学校,观察学校教师的日常工作,并参与教师们的一些活动,进入具体情境观察教师的态度反映。 第4页(共16页)(三)调查结果及分析1.教师职业幸福的总体状况在被调查的教师中,58的教师在工作中没有感到幸福,402的教师在工作中基本没有感到幸福,两者加起来占被调查教师总数的46。 468的教师认为自己的职业生活基本是幸福的,72的教师在工作中总是感到很幸福,两者加起来占被调查教师总数的54。 在工作中没有感到喜悦和兴奋的教师以及基本上没有感到喜悦和兴奋的教师占被调查教师总数的627;在工作中常常感到喜悦和兴奋的教师以及基本上是常常感到喜悦和兴奋的教师占被调查教师总数的373。 有136的教师在工作中感到压力不大或基本没有压力,而感到压力比较大和很大的教师占865。 有431的教师在工作中感到很无聊乏味或比较无聊乏味,而另外569的教师则持相反或基本相反的态度。 有36.6的教师感到生活得很累,有443的教师感到生活得比较累,两者加起来占被调查的教师总数的809,而感到生活得不累和基本不累的教师只占19.1。 上述5个问题中,后4个问题的设计是从相近和相反两个方面去拆分第一问题,试图达到相互印证的目的。 从调查结果来看,教师的职业生活状态不容乐观,50以上的教师感到工作压力大,生活得很累,没有体验到职业生活的幸福。 2.不同性别教师的职业幸福状况表1小学男女教师幸福感百分比(%)性别幸福比较幸福基本不幸福和不幸福男女9.86.245.947.844.346.0如表1所示,在被调查的男教师中,有9.8的人在工作中感到很幸福,有459的人在工作中感到比较幸福,两者加起来占被调查男教师总数的557,而感到不幸福和基本不幸福的男教师百分数之和为443。 在被调查的女教师中,在工作中感到很幸福和比较幸福的百分数分别是62和478,两者之和为540,而感到不幸福和基本不幸福的女教师百分数之和为460。 这说明第5页(共16页)当前小学教师职业幸福的状况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 3.不同年龄段教师的职业幸福状况表2小学不同年龄的教师幸福感百分比(%)年龄幸福比较幸福总和50(岁)以上27.872.210041-50(岁)15.346.661.931-40(岁)13.737.851.525-30(岁)11.032.543.525(岁)以下17.638.255.8如表2所示在50岁以上的教师中,有278的人在工作中总是感到很幸福,有722的人在工作中感到比较幸福,两者的百分数之和为100;在41-50岁的教师中,感到幸福和比较幸福的占619;在31-40岁的教师中,感到幸福和比较幸福的占515;在25-30岁的教师中,感到幸福和比较幸福的占43.5;在25岁以下的教师中,感到幸福和比较幸福的占558。 上述统计数据表明小学教师职业幸福的状态在年龄分布上有较明显的差异,50岁以上教师的职业幸福状态最佳,其次分别是41-50岁的教师、25岁以下的教师、31-40岁的教师和25-30岁的教师。 我们认为,25岁以下的教师中之所以在职业生活中感到幸福的比例较高,是因为这个年龄段的教师多为新教师,他们还处于入职的兴奋期。 如果把25岁以下年龄段的教师作为特殊情况来看的话,那么教师职业幸福的状况与年龄成递进关系,年龄越大越幸福。 4.不同学历教师的职业幸福状况从学历的维度来看(下图表3所示),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在职业生活中感到比较幸福的为100,但在被调查的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只有1人,其职业幸福状态是否具有代表性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在专科以下学历的教师中,感到幸福和比较幸福的占73.3;在专科学历的教师中,感到幸福和比较幸福的占55.7;在本科学历的教师中,感到幸福和比较幸福的占508。 这说明教师职业幸福的状况与其学历的高低不成递进关系,并非学历越高越幸福。 第6页(共16页)表3小学教师中不同学历、不同职称幸福感百分比(%)幸福和比较幸福百分比之和(%)研究生本科专科专科以下中高10073.373.3小高54.6小中46小初57.150.855.75.不同职称教师的职业幸福状况从职称的角度来看(表3所示),具有中学高级职称的教师在职业生活中感到很幸福和比较幸福的占733;在具有小学高级职称的教师中,感到很幸福和比较幸福的占546;在具有小学中级职称的教师中,感到很幸福和比较幸福的占46;在具有小学初级职称的教师中,感到很幸福和比较幸福的占571。 从上述数据来看,教师的职称越高其职业幸福的状态越佳。 根据当前平顶山市小学教师职称评审的有关要求和条件来看,任职年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而具有小学初级职称的教师多为年龄在25岁以下的新教师。 这样来看,不同职称教师职业幸福状态比较结果与不同年龄段教师职业幸福状态比较结果基本上是吻合的。 6.不同教龄段教师的职业幸福状况表4小学教师中不同教龄幸福感百分比(%)任职年限幸福和不幸福百分比第7页(共16页)26(年)以上81.616-25(年)51.511-15(年)52.36-10(年)43.31-5(年)56.3在被调查的教师中(表4),教龄在26年以上的教师在职业生活中感到幸福和比较幸福的百分数之和为816;教龄在16-25年之间的教师在职业生活中感到幸福和比较幸福的百分数之和为515;教龄在11-15年之间的教师在职业生活中感到幸福和比较幸福的百分数之和为523;教龄在6-10年之间的教师在职业生活中感到幸福和比较幸福的百分数之和为433;教龄在1-5年之间的教师在职业生活中感到幸福和比较幸福的百分数之和为563。 这样看来,教师职业幸福的教龄维度比较结果与前面的年龄、职称维度的比较结果基本是一致的,可以达到相互印证的目的。 7.不同职务教师的职业幸福状况从在学校是否担任行政职务的角度来看,担任校级领导职务的教师在职业生活中感到幸福和比较幸福的百分数之和为71.3;担任学校中层领导职务的教师在职业生活中感到幸福和比较幸福的百分数之和为637;在学校不担任领导职务的教师在职业生活中感到幸福和比较幸福的百分数之和为522。 这说明,在学校是否担任领导职务与教师职业幸福的状况具有相关性,职务越高越幸福。 8.不同收入教师的职业幸福状况在被调查的教师中,年工作收入在4万元(人民币)以上的为0人。 年工作收入在3-4万的教师中,在职业生活中感到幸福和比较幸福的占633;年工作收入在23万的教师中,在职业生活中感到幸福和比较幸福的占532;年工作收入在2万以下的教师中,在职业生活中感到幸福和比较幸福的占528。 这说明教师职业幸福的状况与其工作收入具有相关性,收入越高越幸福,但差异并不是十分明显。 三、影响教师幸福感的因素探析第8页(共16页)(一)孩子的纯真纯真是儿童身上最宝贵的品质,是拯救异化的成人生活的一剂良药。 孩子的纯真使教师因看到了人性最本源的美而体验到一种幸福。 访谈中许多教师谈到了自于孩子纯真的幸福感。 值得思考的问题是为什么面对同样的教育对象,有的教师能从孩子身上获得幸福感,而有的教师获得的却是苦恼呢?其主要原因在于教师如何看待孩子、如何与孩子交往。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儿童的内心生活时刻给我们带来满意和不满意、高兴和苦恼、忧愁和欢乐、疑惑和诧异、宽慰和愤怒。 在儿童世界给我们带来的极广阔的情感领域内,有愉快的和不愉快的、高兴的和伤心的曲调。 善于认识这种和谐的乐声,是教育工作者精神饱满、心情愉快和取得成功的最重要条件。 8如果你把孩子看成是令自己心烦的人,那么你就会感到心烦;如果你把孩子看成是可爱的天使,那么你就会变成快乐的天使。 (二)在教学工作中获得成功对小学教师来说,教学工作的成功包括教学成就感、对教学工作的满意感和自我效能感的实现9。 教学中的成就感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自己的成长与进步,二是孩子的成长与进步,尤其是后者更能给教师带来满足和幸福。 看着孩子的成长和进步,教师就会觉得自己有用,自己的工作有价值,伴随着价值感的实现,教师会体验到自身力量的增长,而且这种体验本身伴随着幸福。 弗洛姆曾说“幸福本身不是结果,而是伴随着力量增长的体验。 10“在孩子的成长与进步中,教师体验到了“给予”所带来的幸福。 “给予”不是奉献,“给予”是潜能的最高表达?在给予的行为中表示了我生命的存在?给予本身便是极大的快乐”11。 工作满意感对教师工作的积极性起着巨大的激励作用。 美国管理心理学家郝茨伯格认为,影响人的工作满意感的因素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工作的外部因素,如行政管理、监督系统、人际关系、工资福利、工作环境等12。 (三)家长的信任、尊重和肯定在工作中,家长的一言一行都牵动着教师的心,因为在对小学教师工作的评价和认识上,家长一方面是社会的代言人,另一方面还第9页(共16页)是教师工作质量的直接评价者。 家长的信任、尊重和肯定意味着相信教师的教育能力、人格力量,是对教师辛勤劳动的承认和报偿。 这种被承认、认可的体验是一种幸福的体验。 看看一位教师的感受吧“工作这么辛苦,但有幸福感,因为家长对我特别的尊重和理解。 老师做出什么事,家长都记在心里,过了许多年,家长见到老师后还很客气,还提到家长愿意跟我交流,把我看作可以信赖的人,看作真正的老师。 我认为付出有了回报,努力了就得奖,成绩有了,家长也很尊重、肯定,不是拉关系的那种,而是发自内心的尊重,我觉得自己蛮有价值的。 那么,如何获得家长的信任、肯定和尊重呢?首先,教师要尊重家长,要用心倾听家长的意见。 其次,教师要多站在家长的角度想问题,理解家长的所思所想,理解家长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再次,真诚地与家长沟通和交流。 交流和沟通的目的是消除家长和教师之间在思想、价值观以及双方的习惯等方面存在的分歧,建立起积极的关系。 (四)领导的支持与肯定为什么领导的支持和肯定对教师具有那么大的价值呢?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中国传统官本位文化的影响。 二是教师具有得到领导赏识的心理需要。 忠君观念是中国人的一种普遍的观念,是一种群体意识。 随着时代的变迁,忠君观念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是中国人的这种传统文化心理结构在一定的时候还会在社会生活中显露出来。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赫兹伯格指出“领导的赏识是重要的激励因素和手段”。 因为,对教师来说,它意味着自己在组织中的位置、自己获得发展机会的多寡、工作能否顺利进行和获得成功、工作成绩是否得到认可等等,而所有这此都影响着教师的幸福体验。 一位小学教师说“其实领导认可还是很重要的,对以后的工作重要,如奖金、效益、进修机会都与之有关。 (五)和谐的教师人际关系现代教育是一种集体性很强的职业劳动,它需要各学科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和行政管理人员的协同工作,共同构建一个和谐的教师集体。 假如教师集体中人际关系紧张,就会使教师精力分散,破坏教育工作的统一性,致使教育质量下降。 在访谈中教师谈到“融洽的人际关系,宽松的工作环境,良好的教育环境,是我获得幸福的主要第10页(共16页)原因”。 “前几年生活安定,同事关系和谐,校领导能关心体贴下属,工作中感到很幸福。 后来人际关系扑朔迷离,难以捉摸。 加上管理制度比如聘任制、扣工资、淘汰、培训等措施的实行,觉得老师工作,尤其是小学老师工作很糟糕,很不幸福”。 四、反思与建议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获得对教师的职业生活和教育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使小学教师获得更多的职业幸福感呢?(一)教师的选择俗话说,“热爱是最好的教师”,科蒂斯在一项对教师最初二十年教学的纵向研究中发现,那些对职业最满意并在职业上取得好成绩的教师,是那些能够将学校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并且在学校里采取一些使儿童感到安全和自信的措施,他们会尽量减少与同事之间的分歧。 相反,科蒂斯发现不成功的教师更倾向于自我取向,表现出更多的支配性,怀疑和攻击,这些品质决定了他们不能为大多数人的利益做出妥协和让步。 近年来,关于教师体罚、精神虐待、性犯罪的案件呈抬头趋势,其实是教师素质不高、心态扭曲的表现。 职前应对教师进行心理筛选,挑选有积极心态、非自我取向的师范生作为教师的候选,以健康良好的心态对待职业与学生。 (二)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建立良性的支援机制学校的组织文化与人际关系非常复杂,包括各种有形的、无形的、正式的、非正式的组织结构与人际关系。 教师在这些人际关系中与其他人员的交往互动,即形成一种文化,而这种学校文化会影响到教师的专业行为与工作士气。 而且,如果学校的人际关系不和谐,充满个人主义,教师之间各自为阵,缺乏交流与激励,甚至相互攻击,这些都是导致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 因此,营造良好的学校文化与氛围是避免教师职业倦怠、促使教师形成幸福感的重要举措。 (三)建立社会支持网络,提高对教师的信任度有研究显示,缺乏社会支援的人们,有较高的不良适应及行为方式。 而教师恰恰是这样一个群体。 要提高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就要将第11页(共16页)教师纳入社会支援网络系统,形成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使教师感受到自己被社会关心、尊重和不可缺少;通过法律来保护教师的合法权益;增加教育投入,改善教师的住房、医疗及福利待遇;深化教育改革,减轻教师由升学带来的心理压力。 让这种由亲人、朋友、师长、专业医师、辅导人员、管理人员等组成的网络系统良性循环起来,给教师以信念支持,使之有快乐的教师生涯。 建立社会支持网络,首要的是对教师职业形成一个良好的公共信任氛围,公共信任对于教师的职业抉择与工作表现有着深刻的影响。 我们应该用平凡的语言和新的视角来理解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学校和社会应该更关注教师最深层的心理,让教师这个阳光下的职业真正体现出阳光的一面。 本研究以平顶山市湛河区200多名小学教师为研究对象,在借鉴国内外关于教师职业幸福感资料和对教师访谈的基础上,探讨平顶山市小学教师这一群体的职业幸福感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造成这一现状的因素。 通过研究表明,平顶山市小学教师的职业幸福感现状不容乐观,有近一半的教师没有感受到职业幸感。 学校的类型、教师的性别、职务、职称、教龄对职业幸福感的获得都有影响。 教师工作和工资的稳定能使教师产生心理安全感,是获得职业幸福感的最重要因素教师的评价制度,职称的评定等一些学校管理层面的因素对职业幸福感的获得起着重要的影响。 为了改变现状,使小学教师的职业生活是幸福、健康的,笔者认为可从教师自身调节层面、组织管理层面和社会支持三个层面入手,使教师产生安全感、归属感、成就感,进而升华为幸福感。 参考文献:1檀传宝.论教师的幸福J.教育科学,xx (1).2刘次林教师的幸福J教育研究,2000 (5).3柬从敏.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M.南京师范大学,xx.4檀传宝.教师伦理学专题M.北师大出版社,2000,5.5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6宁本涛.教师职业幸福感群体缺失的制度困境与反思J.当代教育与文化,xx (4).7冯建军专业视野中的教师幸福与幸福教师M教育科学论坛,xx (12).8苏霍姆林斯基著,周蕖等译给教师的百条建议M,天津人民出版社,第12页(共16页)xx.9王传金.教师幸福论M.山东人民出版社,xx.10弗洛姆著,孙依依译为自己的人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11.11弗洛姆著,孙依依译为自己的人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11.12赫兹伯格著,张湛译工作的激励因素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xx.The investigationof primaryschool teachers professionalhappinessA casestudy basedsome primaryschool teacherswho workedat ZhanHe districtPing Dingshanarea.BAO HanAbstractThe hopeof Educationis basedon teachersthe problemof educationis teachershowto facetheir worklivesSubjective Wellbeing ofPrimary teachersat workis allimportant partof theirwork-life,and it is alsoan importantguideline thatused toevaluatetheir quality of work-lifePay attentionto thistheme,itisnot onlyhelpful toupgrade theirquality ofwork-life,but alsoimprove thequality ofprimary educationThe researchused syntheticallythe methodof philology,questionnaire,interview andso on.It studiedprimarily onthe situationof Subjective Well-being ofprimary teachersat workin PingDingshan district;facts ofinfluences ofitAnd basedon this,the articlegave someadvices toimprove theirSubjective Well-being atworkKey wordsprimaryschool teacher;qualityofwork-life;SubjectiveWel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