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与运用学习目标:在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内容的基础上,认真领悟质量守恒的原因,重在对质量守恒定律的运用。【自主学习】知识回顾与归纳1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2质量守恒的原因(微观解释)在反应前后原子的、没有改变。(原子的三不变)3化学反应前后 宏观:不变,不变。(1)五个一定不变 微观:不变,不变、不变。 宏观:不变。(2)两个一定改变 微观:不变。(3)两个可能改变:可能改变,可能改变。【合作学习】(题型归类)质量守恒定律内容、原因的理解1下列叙述完全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水结成冰前后质量保持不变 B.100g水和100g酒精混合,质量等于200g C.加热分解高锰酸钾后剩余固体的质量减少D.36g食盐溶解在100g水中得到136g溶液2.化学反应前后叙述不正确的是( )A.物质的质量总和相同 B.元素的种类相同 C.物质分子个数相同 D.原子的个数相同推断物质的化学式3.火箭推进器中盛有液态肼(X)和双氧水(H2O2)当它们混合反应时,放出大量的热量,有关反应方程式为X+ H2O2 = N2 + 2H2O ,根据此判断肼的化学式是()A. N2 B. NH3 C. NH2 D. N2H2反应中物质的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4.在化学反应:M + N = P + Q 中,a克的M和b克的N完全反应,生成c克的P,则生成Q的质量为( )A.(b+c-a)g B.(a-c+b)g C. (a+c- b)g D.(c-a+ b)g5.在反应3X + 4Y =2Z中,已知x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2,z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03,则Y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A.27 B. 70 C. 108 D. 172判断物质的组成元素6.某物质和二氧化碳反应后只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则该物质中( )A.只含氧元素 B. 一定含钠元素和氧元素 C.只含钠元素 D.一定含钠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7.3.0g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g二氧化碳和1.8g水,则对该物质相关判断中正确的是( ) A.该物质只含碳、氢元素 B. 该物质一定含碳、氢元素,可能含氧元素 C.该物质有碳、氢、氧元素组成 D. 该物质可能含除了碳、氢、氧元素之外的元素数据表格8.在一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下: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414210反应后质量g待测20631实验探究题:9.请回忆你学习过的“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探究,并按要求完成实验方案一和实验方案二。(下表中“实验结论”选填“=”、“”、“符号)实验方案 方案一方案二反应现象铁钉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的物质,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反应前的总质量mlnl反应后的总质量m2n2实验结论分析ml m2nl n2将两个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对比时,有同学分析:有一个方案观察到天平不平衡,是因为,因此不能说质量不守恒。在反应物不变的前提下,要使天平平衡,你对该方案的改进措施是。质量守恒定律在计算题中的运用10.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石灰石12.5g加入盛有10g稀盐酸的烧杯中,两者恰好完全反应(假设杂质不和盐酸反应,也不溶解)烧杯内物质的质量变为108.1g试计算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6.将A、B两种物质各10g混合加热,A完全反应,生成8gC和4g的D,则参加反应的A、B质量比是( )中考展望(课后巩固练习)1.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正确的是( ) A.10g冰受热熔化成10g水B.参加反应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一定等于生成水的体积C.反应物的质量等于生成物的质量D.化学反应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等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2某纯净物稍加热就分解为氨气(NH3)、二氧化碳和水。根据实验事实能得出的结论是( )A它由四种元素组成B它是氧化物 C它有水D它很稳定3我国科学家在研究人造金刚石方面有重大突破,用某些物质在高强电场中,有催化剂的条件下,可转化成金刚石,下列物质在上述条件下可转化成金刚石的是( )A. 氯化钾 B. 甲烷 C. 氮气 D. 硫酸锌4.黑火药的主要成分是硝石、硫粉和炭粉,把它们混合后经摩擦或打击时会发生燃烧,其爆炸的原理可用下式表示:2KNO3+3C+S=K2S+N2+( )5煤油中含有噻吩,噻吩(用X表示)有令人不愉快的气味,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X + 6O2点燃 4CO2 + SO2 + 2H2O ,则噻吩X的化学式为:( )A.CH4S B. C2H4S C.C4H4S D.C6H6S6.(2011 昆明)在一密闭容器中有M、N、P、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使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物质MNPQ反应前的质量/g80111反应前的质量/g1待测4519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请填序号);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N的待测值为g。7(2009昆明)(6分)某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三个实验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实验I 实验II 实验III稀盐酸锌粒实验I:称量镁条,在空气中点燃,待反应结束后,将生成物全部收回再称量。实验II:将装有稀盐酸的小试管放入装有锌粒的烧杯中,称量,然后将盐酸与锌粒接触,过一会在称量。实验III:将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放入盛有硫酸铜的锥形瓶中,并在锥型瓶口塞上橡皮塞,称量,然后设法将两种溶液接触(有蓝色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生成)过一会再称量。数据见下表:编号实验I实验II实验III反应前/g4.8112.6118.4反应后/g8.0112.4118.4(1)在实验I中,反应后的质量比反应前明显增加,请用质量守恒定律加以解释。(2)实验II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反应。(3)这三个实验中,实验III正确反映了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请从分子、原子的角度解释反应前后质量相等的原因。(4)实验I、II不能正确反映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选一例说明实验设计中的不当之处,并提出改进思路8.(1)“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上述质量守恒定律中,“参加”的含义是指;(2)请你从下列化学方程式获取“质量守恒定律”的有关信息,进行归纳总结。AC2H5OH + 3O2 =3H2O + 2CO2 B2CO + O2 = 2CO2 CH2 + Cl2(氯气)= 2HCl(氯化氢)DCO2 + H2O = H2CO3例如,总结:化学反应前后有“五个不变”(反应前后的质量、元素种类、原子种类、原子个数、各原子相对质量)有“两个肯定改变”(物质的种类、分子的种类)有“两个可能改变”即a可能改变、b.可能改变。9.(7分)在“质量守恒定律”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引导同学们进行“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的实验探究。下图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均为教材图示,现分别以A、B、C、D表示如下:A、B、C、D四个实验分别由甲、乙、丙、丁四个组的同学来完成,他们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1)A实验:白磷刚引燃,立即将锥形瓶放到天平上称量,天平不平衡。结论是:质量不守恒。待锥形瓶冷却后,重新放到托盘天平上称量,天平平衡。结论是:质量守恒。你认为结论正确的是 (填“前一种”或“后一种”),而导致另一种结论错误的原因是。(2)丙组同学认为C实验说明了质量守恒。请你从原子的角度说明为什么? ;乙、丁两组同学得到的错误结论是“实验B、D均说明质量不守恒”。老师引导同学们分析了B、D两个实验反应前后天平不平衡的原因。你认为B实验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是;D实验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是。(3)如果A装置中只是将药品改为少量的锌和稀硫酸,反应前后天平仍不平衡,原因是,结论是:参加反应的锌和硫酸的质量总和一定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天津市pcr上岗证考试题及答案
- 第三章 物态变化 质量评估(含答案) 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
- 2025年高级维修技师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方法)综合试题及答案
- 证券金融答题题库及答案
- 中式糕点店铺管理办法
- 衔接捐赠资金管理办法
- 财务仓库材料管理办法
- 行业污染控制管理办法
- 芜湖工地招管理办法
- 《住房租赁条例》培训解读课件
- 2025版医疗纠纷委托代理行政复议委托书
- 三角形的概念 课件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数学八年级上册
- 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循证实践指南-公示稿
- 2025年保密观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 DBJT15-98-2019 建筑施工承插型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
- 2025年部编版新教材语文七年级上册全套教案设计(含教学设计)
- 2025年秋季第一学期开学典礼校长致辞:在历史的坐标上接好时代的接力棒(1945→2025→未来:我们的责任接力)
- 变电运维安全活动个人发言
- 店面目标管理培训课件
- 2.6戊戌变法课件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学期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