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会宁支教实践调研报告.docx_第1页
甘肃会宁支教实践调研报告.docx_第2页
甘肃会宁支教实践调研报告.docx_第3页
甘肃会宁支教实践调研报告.docx_第4页
甘肃会宁支教实践调研报告.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哈尔滨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学院2012年暑期赴甘肃会宁爱心支教和社会实践调研报告书一实践研究背景国家十一五计划把农村发展放在了极其重要的位置。而教育是一切的奠基工程,在国家层面,它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基础,国家富强的希望;在个人方面,它是宪法规定的每个人都平等享有的、不可剥夺的基本权利,我们相信知识改变命运。然而,在甘肃会宁却有许多的孩子,因为贫困被迫离开魂牵梦萦的教室,为了赚取少得可怜的一点钱去打工。 随着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劳务经济已成为农民增收最直接、最现实的途径,大量的农村闲置劳动力迅速向城市转移。与此同时,也产生了农村留守儿童这个社会转型期的特殊群体。由于长期脱离父母的监管,缺少必要的监护和关爱,留守儿童生活、保护和发展的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目前我国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各有2000多万,这是在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期出现并将长期存在的社会群体,是最需要关注的特殊儿童群体之一。他们原本拥有着十分优秀的成绩,他们原本可以用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但是生活的重担使得他们对自己产生怀疑,使得他们对未来产生迷茫,或许他们就因此放弃了自己的学业,放弃了自己的梦想。 而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三农”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全局性的根本问题。而不解决好农民的医疗保障问题,就无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际,也谈不上现代化社会的完全建立。2002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明确指出:要“逐步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到2011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要基本覆盖农村居民”,而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具体农村的实施情况,特别是偏远地区农村的医疗卫生条件的程度如何,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基于此,我们实践组为了能更直接地了解西部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状况,为了能给他们带去些我们的问候和关怀。而针对当地的医疗卫生落后的局面我们也将进行进一步地调查和思考。我们决定奔赴国家级贫困县甘肃会宁蔺家湾小学,那里有一所专门为农村留守儿童开设的学校,那里或许没有一个像样的卫生服务站。我们期望通过我们的微薄之力,能够为当地的留守儿童的教育做出点滴的贡献,对当地的医疗制度进行一定的思考并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二实践研究概况 会宁县隶属于甘肃省白银市,地处甘肃省中部,白银市南端,在兰州以东150公里处。该县南接通渭县,北与靖远县毗邻,东靠静宁和宁夏的西吉、海源两县,西边有定西县和榆中县。总面积6439平方公里。下辖29个乡4个镇,357个村(居)民委员会,265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达到了58万人。 会宁是全国著名的贫困县,以自然条件严酷,干旱缺水闻名,年均降水量340毫米,年蒸发量却有1800毫米;会宁穷,工业所占比例极小,农业发展完全靠老天下雨。但会宁的教育在白银市来讲,基础教育水平相对较好。因为会宁是一个大县,所以学生数量比较多,但是县级财政跟不上去,各类教育资源相对紧张,尤其体现在校舍、师资这两点上。由于会宁地区的地貌特点,交通不便,大山深处的小孩子上学比较困难。前些年为了普九,曾经对学校的布局进行了调整,裁撤了一些学校,合并了一些教学点,但是问题仍然没有解决。 一些村子里的孩子由于远离小学,适龄儿童不能及时上学,好多家里面就让大孩子等小孩子,姐姐等弟弟妹妹长到能够上学的时候,和弟弟妹妹一起去上学。这样一来就出现不少大龄学生,给学生学习、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不方便。会宁地区的师资缺乏现像也很严重。虽然尊师重教,虽然各级政府比较重视教育,但是会宁地区是养人不留人,师资流失现像非常严重,而且多数农村学校仍以农村代课教师为主。 2005年,会宁县被确定为甘肃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后,该县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作为推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构建农村公共医疗保障体系的重点工程和重要载体,与发展农村经济、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紧密结合,初步建立了适合贫困地区县情的合作医疗保障模式。2011年,全县共有454820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为87.8%。但就前期初步地了解到当地卫生站的条件不容乐观,有的卫生站只有一个经过简单培训后上岗的卫生员。 据当地有关部门调查显示,当地19.8%的家庭去年收入在1000元以下,收入在1000-2000元的占据了12.8%的比例,2000-3000元的家庭有17.4%,毛收入3000-5000元的家庭比例是14.0%,收入在5000元以上相对来说比较多,占了36.0%。而医疗费用对当地一个简单的家庭来说仍然是一笔十分沉重的负担。又由于当地自然条件的恶劣,当地家庭因病致贫的现象甚至说可以普遍。“看病难”在很多人很多家庭身上都有所体现,而且当地十分缺乏有效的医疗急救制度和措施,对于一些患有急性病的患者来说,几分钟的急救措施可能就意味着自己生命的延续。而对于当地新型农村医疗卫生制度的具体实施情况和卫生条件还需要进一步的调查了解,而对当地一些医疗救护措施和今后当地农村医疗发展通过我们的调查分析并进行进一步的思考最终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措施。 三实践研究部分组成 1.研究地点 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四房吴乡蔺家湾村蔺家湾小学 2.研究课题 (1)会宁县蔺家湾村农村合作医疗普及发展 (2)会宁县蔺家湾村农村留守儿童成长实况 3.研究主管单位 哈尔滨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学院团委甘肃省会宁县教育局、甘肃省共青团会宁县委宣传部 4.研究指导老师 哈尔滨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学院领导:于静波 张彦君 安耀林 郝丽娜 张悦 5.研究小组成员 哈尔滨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学院学院学生:蔡培 李家琪 王祥宇 佟晓鑫 李元碧 张静茹 牛新宇 王雪 张新月 王江燕 魏京焘 刘博儒 6.研究成果形式 由哈尔滨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学院团委发起和组织的此次赴甘肃会宁社会实践调研活动的调研成果采用书面形式递交基础教育团委,并带有相应附件材料、四实践研究过程及问题分析 1.研究时间:2012年7月19日2012年7月29日 2.研究过程 (1)通过上课及课间交流在爱心支教的十几天时间里,我们通过上课及课间交流,每个调研队员和当地蔺家湾小学学生进行了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的深入交流。通过这样的交流方式,我们了解了一些当地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心理。由于大多数的家长外出打工,所以给他们幼小的童心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虽然有关部门和机构给予他们了物质方面的帮助,但是仅此填补不了他们在自身成长发展过程中精神方面的欠缺,有好多孩子都渴望自己的爸爸妈妈能够陪伴在自己的身边。他们渴望来自父母的关心与爱, 他们需要社会的过多关注,他们需要和城市里孩子一样的生活环境,学习条件,希望我们社会能够过多的关注他们,帮助他们,使他们能够有一个美好的童年,有一个稳定的生活、学习环境。 (2)通过家访 支教的过程中,为了进一步能够了解会宁大山深处孩子的学习环境、生活条件,我在每天放学之后跟随孩子一起走二三十里的山路进行家访。在亲自体验的过程中,我们深知会宁大山深处孩子求学的不易,不管刮风下雨,他们一天都没有放弃过对学习知识的渴望。他们的家长更是朴实的坚决,不管家里条件怎么不好,都在尽力的支持自己的孩子,如会宁县教育局副局长蔺国臣所说“孩子的家长将状元县会宁的三苦两乐精神的要求落实的很“痴迷”。家访,我们更深入的了解到了西部会宁大山深处孩子所处的恶劣环境和艰难的求学环境,希望社会能够多关注一点会宁教育和那里生存的留守儿童,给他们创造一种利于学习、生活的条件。 (3)通过调查问卷 鉴于课间和家访之外,我们还通过老人调查问卷和儿童调查问卷对每一个孩子进行了了解,通过两份不同的调查问卷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层次了解到了很多关于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留守儿童的发展状况,对调查问卷的结果我们进行了详细周密的统计,并做出了相应的分析:整个蔺家湾村留守儿童约占到全村的三分之二左右,大多数孩子的父母都到外地去打工,家里一般都留有老人,负责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和种植自家的庄稼;整个蔺家湾村只有一个农村合作医疗点,全服务了整个蔺家湾村及附近的四五个村,基本上每家每户都参加了新农村合作医疗,合作医疗方便了他们的生活,但也其中也缺乏完善,村民们大病小病都不去外面大医院去看,都依靠这个山沟里的小诊所,造成了有些疾病的延扩化。农村合作医疗点的药品都是常用的一些基本药品,也都是一些近乎廉价的药品,质量还是缺乏保证,这样会对整个参合的村民的健康不利。通过调研,我们希望相关部门能够严格规范合作医疗点的药品采购流程,加大农村合作医疗的分布范围,以更好的支持国家“三农”建设,优化农村医疗基础设施建设,更好地服务当地参保农民。为解决农村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做一些切实有效的举措。附件一:2012年哈尔滨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学院暑期支教调查问卷反馈表一 蔺家湾小学儿童调查问卷反馈1.父母谁在外边打工?选项个数占全校学生百分比父亲5075%母亲68%父母同地710%父母异地47%2.父母在离家多远的地方打工?选项个数占全校学生百分比本省外市4060%中部1015%北部913%南部812%3.父母外出务工大约多久回来一次?选项个数占全校学生百分比3个月3146%46个月1522%79个月1015%1012个月710%大于12个月47%4.父母在外边务工回来后一般在家住多久?选项个数占全校学生百分比1周2537%半个月1522%一个月1420%两个月812%半年35%一年24%5.你想他们么?选项个数占全校学生百分比非常4466%有些1015%一般812%不太想34%从来不23%6.你与外出打工的父母怎么联系?选项个数占全校学生百分比电话4872%上网34%写信913%捎口信711%7.一般谁主动联系?选项个数占全校学生百分比父亲3046%母亲1319%我1522%家里其他人913%8.多久和父母联系一次?选项个数占全校学生百分比每天1522%三四天2537%一周1421%半个月711%一个月69%9.每次电话联系打多久?选项个数占全校学生百分比5分钟1524%510分钟2537%1020分钟1015%20半个小时913%半小时一小时811%10.外出父母跟你聊天的内容中说的最多是什么?选项个数占全校学生百分比学习3248%听话1015%谈心46%健康1524%安全67%11.你跟父母聊天的主要内容?选项个数占全校学生百分比在学校的情况3045%要他们注意身体1524%家里的事情1015%询问父母的事情1216%12.你会主动向父母倾诉烦恼吗?选项个数占全校学生百分比会2537%有些会、有些不会1928%不会2335%13.你有心事时通常找谁倾诉?选项个数占全校学生百分比父母3857%老师1421%兄弟姐妹710%同学朋友812%14.你过生日时外出的父母的做法?选项个数占全校学生百分比打电话3654%寄钱寄礼物1015%回家一起过1827%托人捎礼物回来34%15.如果你想外出的父母了,一般你会怎么做?选项个数占全校学生百分比马上给他们打电话4060%憋在心里1015%写日记1421%哭34%17.你在父母外出时发生过意外事故吗?选项个数占全校学生百分比有1624%没有5176%18.你生病时怎么办?选项个数占全校学生百分比忍着57%去药店买药吃3349%去本村诊所2030%去乡医院710%去县里24%19.村里(学校)统一组织过同学打疫苗吗?你打了么?选项个数占全校学生百分比有67100%没有020.学校给你们做过体检吗?选项个数占全校学生百分比有67100%没有0附件二:表二 蔺家湾小学老人调查问卷反馈1.您家目前的生活来源?选项个数占老人总数百分比自己劳动收入5075%社会养老保险1015%国家帮扶1710%2.您家目前的主要支出?选项个数占老人总数百分比日常生活开支2537%看病就医34%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投入1422%教育支出2537%3.你的医疗费用一般谁来承担?选项个数占老人总数百分比子女4059%自己913%其他家人57%医保1321%4.您对自己的健康状况评价?选项个数占老人总数百分比很好1522%一般2030%不太好2537%很不好711%5.如果平时得了小病,一般会怎么办?选项个数占老人总数百分比忍着,既不看病也不吃药69%不去看病,吃点药3552%去本村诊所2233%去乡医院44%6.如果平时得了大病,一般会怎么办?选项个数占老人总数百分比一般不去看病,能拖就拖812%简单看一下,不住院3045%及时去一般的医院,要住院就住院2537%去全省甚至全国最好的医院46%7.不住院的原因?选项个数占老人总数百分比没必要34%经济原因5582%没人陪护34%太远了610%8.如果去看病,一般谁带你去?选项个数占老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