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杉杉能源10万吨锂电动力电池材料 大长沙基地一期环评报告书_第1页
湖南杉杉能源10万吨锂电动力电池材料 大长沙基地一期环评报告书_第2页
湖南杉杉能源10万吨锂电动力电池材料 大长沙基地一期环评报告书_第3页
湖南杉杉能源10万吨锂电动力电池材料 大长沙基地一期环评报告书_第4页
湖南杉杉能源10万吨锂电动力电池材料 大长沙基地一期环评报告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杉杉能源 10 万吨锂电动力电池材料大长沙基地一期二阶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 目目 录录 1 概述概述 1 1 1 项目背景及由来 1 1 2 项目特点与编制目的 2 1 3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 3 1 4 分析判定情况 5 1 5 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 6 1 6 环境影响报告书主要结论 7 2 总则总则 9 2 1 编制依据 9 2 2 环境要素识别与评价因子筛选 12 2 3 评价工作内容及重点 13 2 4 评价等级及评价范围 14 2 5 评价标准 22 2 6 评价重点 26 2 7 污染控制与环境保护目标 26 3 区域环境概况区域环境概况 30 3 1 自然环境概况 30 3 2 高新区规划发展概况 33 3 3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麓谷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34 3 4 岳麓污水处理厂 34 4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36 4 1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36 4 2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38 4 3 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38 4 4 声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40 4 5 土壤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41 4 6 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调查 43 5 现有工程概况现有工程概况 44 5 1 杉杉能源 10 万吨锂电动力电池材料大长沙基地 44 5 2 现有工程建设情况 44 5 3 现有工程劳动定员及班制 55 5 4 现有工程污染物产排情况 55 5 5 现有工程存在的环境问题及整改建议 69 6 扩建工程概况扩建工程概况 70 6 1 工程概况 70 6 2 项目位置及周边关系 70 6 3 主要建设内容 71 6 4 产品方案及规格 72 6 5 主要原辅材料及其性质 75 杉杉能源 10 万吨锂电动力电池材料大长沙基地一期二阶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 6 6 主要生产设备 79 6 7 公用工程 82 6 8 项目总平面布置 85 6 9 建设投资及资金来源 85 6 10 建设进度计划 85 6 11 生产工艺 86 6 12 项目相关物料平衡 98 6 13 污染源分析 119 7 环境影响预测与分析环境影响预测与分析 138 7 1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138 7 2 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 141 8 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 158 8 1 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及可行性分析 158 8 2 营运期污染防治措施及可行性分析 162 8 3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及可行性分析 168 8 4 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及可行性分析 168 8 5 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及可行性分析 170 9 风险分析风险分析 173 9 1 风险调查 173 9 2 环境风险潜势初判 173 9 4 风险识别 177 9 5 风险影响分析 183 10 达标排放与总量控制达标排放与总量控制 197 10 1 达标排放 197 10 2 总量控制 200 11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201 11 1 环境效益分析 201 11 2 经济效益分析 202 11 3 社会效益 202 12 项目可行性分析项目可行性分析 203 12 1 产业政策相符性分析 203 12 2 与相关规划的符合性分析 203 12 3 选址合理性分析 205 12 4 与 三线一单 符合性分析 205 12 5 与 长沙市湘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 相符性分析 206 12 6 总平面布局合理性分析 207 12 7 总结 207 13 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 208 13 1 环境管理 208 杉杉能源 10 万吨锂电动力电池材料大长沙基地一期二阶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3 13 2 环境监测 212 13 3 环保设施验收要求内容 214 14 结论与建议结论与建议 217 14 1 结论 217 14 2 评价要求与建议 224 附件 附件 1 环境影响评价委托书 2 关于对杉杉能源 10 万吨锂电动力电池材料大长沙基地一期二阶段工程备 案的通知 长高新管发计 2019 73 号 3 关于湖南杉杉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年产 1 万吨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正 极材料项目 一期一阶段 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 长高新环评 2018 66 号 4 湖南杉杉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0 万吨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项目投资合同书 部分节选 5 规划部门盖章的总平面布置图 6 废水处理技术协议 部分节选 7 项目国土证 8 关于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调扩区 麓谷新区 环境影响报告书的 审查意见 湖南省环境保护厅 湘环评函 2015 16 号 9 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报告及质量保证单 附图 附图 1 项目地理位置图 2 项目总平面图 3 项目监测点位图 4 项目所在地周边环境示意图 5 麓谷新区控制性规划 土地利用规划图 6 项目周边环境相关照片 附表附表 1 大气自查表 2 地表水自查表 3 环境风险自查表 杉杉能源 10 万吨锂电动力电池材料大长沙基地一期二阶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4 4 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基础信息表 杉杉能源 10 万吨锂电动力电池材料大长沙基地一期二阶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 1 概述概述 1 1 项目背景及由来项目背景及由来 湖南杉杉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 2003 年 11 月正式成立 公司主营锂电池产 品的研究和开发 电池材料及其配件的研究 开发 生产 加工 销售及其相关的 技术服务 产品主要有钴酸锂 锰酸锂 镍钴二元系 镍钴锰三元系 磷酸铁锂 钛酸锂等 2006 年公司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制造商 处于行业 领先地位 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在全省同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 带动湖南本地的上下 游相关企业的发展 为扩大生产产能和满足公司发展需求 2018 年 湖南杉杉新材料有限公司在长 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麓谷新区金洲大道与汇智路交汇处征地 1217 亩用于建设杉杉 能源 10 万吨锂电动力电池材料大长沙基地 同时启动年产 1 万吨高能量密度锂离子 电池正极材料项目 一期一阶段 建设工作 该项目占地 219 8 亩 一期一阶段计划建 设生产厂房 3 栋 研发大楼 1 栋 以及食堂及员工宿舍等配套设施 主要从事钴酸 锂及三元材料生产 建成后 达到年产钴酸锂 6000 吨 三元正极材料 4000 吨的规 模 研发大楼主要为三元材料 三元前驱体 电池组装的研发 钴酸锂材料研发以 及产品理化性分析实验 项目于 2018 年 11 月 6 日取得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 理委员会城管环保局 关于年产 1 万吨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项目 一期一 阶段 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 长高新环评 2018 66 号 详见附件 3 根据现 场勘察 目前一期一阶段工程仍在建设当中 其中 3 车间因后期三元正极材料生产 过程购买的原料氢氧化锂为粉末原料 无需粉碎 因此 氢氧化锂粉碎生产线未进 行建设 为了能保证生产产能达到公司的销售目标 为迎合市场需求及企业自身的发展 实现 2020 年达到 10 万吨的目标 杉杉能源 10 万吨锂电动力电池材料大长沙基地一 期扩产需持续进行 利用公司现有征地范围内的 29 83 亩地 19886 平方米 投资 33848 万元建设杉杉能源 10 万吨锂电动力电池材料大长沙基地一期二阶段工程 项 目主要建设内容为 一栋车间 设三条镍钴锂生产线 生产产能为 镍钴锰酸锂 KY181 7200t a 镍钴锰酸锂 T81RS 5400t a 污水处理站 DCS 湿法 实验室 主要为三元前驱体及四氧化三钴实验与生产 生产产能为 三元前驱体 杉杉能源 10 万吨锂电动力电池材料大长沙基地一期二阶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 100t a 四氧化三钴 20t a 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国务院令第 682 号 及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分类管理名录 生态环境部令第 1 号 等有关文件的规定 项目应进行环境影响 评价工作 根据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生态环境部令第 1 号 本项目属于第 二十八 计算机 通信和电子设备制造业 中的 83 电子元件及电 子专用材料制造 三十七 研究与试验发展 中的 108 研发基地 含医药 化工类等专业中试内容的 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因此 为切实做好建设项目 的环境保护工作 使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湖南杉杉 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委托我单位对该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接受委托后 我公 司组织各专业技术人员赴现场进行了实地踏勘和调查 在收集了环评所需的资料及 有效历史监测数据的基础上 根据项目特点并结合工程所在区域的环境特征 按照 国家及地方环境保护的有关规定以及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编制完成了 杉杉能 源 10 万吨锂电动力电池材料大长沙基地一期二阶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 2 项目特点与编制目的项目特点与编制目的 1 项目特点 本项目为锂电池正极材料及原料生产项目 属于 C3985 电子专用材料制造 本 项目主要以镍钴锰氢氧化物 三元前驱体 单水氢氧化锂 金属氧化物为原料 采用三次烧结 二次烧结工艺分别生产镍钴锰酸锂 T81RS 5400t a 镍钴锰 酸锂 KY181 7200t a DCS 湿法实验室主要为三元前驱体及四氧化三钴实验与 生产 四氧化三钴主要采用氯化钴为原料 和碳酸氢铵溶液进行络合沉淀 压滤分 离再经高温氧化焙烧后生成 生产能力为 20t a 三元前驱体主要以硫酸镍 硫酸钴 硫酸锰为原料加入适量纯水溶解 调制成镍钴锰三元溶液 镍钴锰三元溶液在氨水 作为络合剂的条件下 与 NaOH 进行液相共沉淀 经洗涤 过滤 干燥 除铁 混 批 得到球形镍钴锰三元氧化物产品 即三元前驱体 生产产能为 100t a 项目设两座污水处理站 1 污水处理站处理厂区 2 车间及 3 车间生产废水 2 污水处理站处理 DCS 湿法实验室废水以及研发大楼废水 处理后的废水循环使用不 外排 杉杉能源 10 万吨锂电动力电池材料大长沙基地一期二阶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3 本项目生产及废水处理过程涉及液碱 盐酸 硫酸 氨水等危险化学品 涉及 控制的重金属镍 本项目供热采用电供热 烧结工艺采用硅碳棒电加热 正常生产状态下无加热 烟气产生和排放 本项目气型污染源主要为湿法实验室产生的酸性废气及氨气 生 产车间产生的粉尘 污水处理站氨氮吹脱工序产生的氨气 水型污染源主要为生产 车间生产工艺废水 湿法实验室废水 以及员工生活废水 噪声污染源主要为各类 生产设备运行噪声 固体废物包括拟建项目产生固体废物主要为不含镍原料包装袋 含镍原料包装袋 废试剂瓶 自建污水处理站站污泥 1 自建污水处理站滤饼 1 污水处理站废析盐晶渣 2 自建污水处理站回收重金属 不合格产品 除磁废料 收尘灰 报废坩埚 纯水制备废反渗透膜 纯水制备废树脂 和员工生活垃圾等 2 编制目的 通过实地考察 对本次环境影响评价区范围内的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进行调查 与评述 以及对评价区内的环境质量现状及污染源进行调查与评价 结合拟建工程 所在地的区域规划 环境质量现状及拟建工程建成后所排污染物对周围环境影响程 度等论述拟建工程的环境可行性 通过工程分析 确定拟建工程污染源的种类 源强 排放方式等 并通过环境 影响预测等系统工作 针对拟建工程各污染源的排放情况及环境影响程度 提出切 实可行的污染防治措施 并进行技术 经济可行性论证 为拟建工程的初步设汁 建设及环境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从环境保护角度 对拟建工程建设的行为作出明确 公正 可信的评价结论与 建议 通过上述工作 帮助项目建设单位更加明确其应承担的环境责任 并有效落实 各项环保措施 实施主体工程与环保工程的同时设计 同时施工 同时投产使用 同时为环境管理提供依据 1 3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 评价工作分三个阶段 1 前期准备 调研和工作方案制定阶段 接受委托后 收集及研究工程相关资料 进行初步工程分析 开展环境状况调 杉杉能源 10 万吨锂电动力电池材料大长沙基地一期二阶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4 查 进行环境影响因素识别 评价因子筛选 明确评价重点和环境保护目标 确定 评价等级 评价范围及评价标准 制定环评工作方案 2 分析论证和预测评价阶段 对项目进行工程分析 并同时对评价范围内的环境状况进行调查 监测和评价 各环境要素进行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重点关注施工期及营运期各污染因素对周边 环境产生的影响 3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制阶段 根据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和范围 提出切实可行的环保措施 并进行技 术经济论证 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评价结论 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本次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过程及程序见图图 1 3 1 杉杉能源 10 万吨锂电动力电池材料大长沙基地一期二阶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5 1 4 分析判定情况分析判定情况 1 4 1 政策相符性判定政策相符性判定 1 与国家产业政策的相符性判定 与国家产业政策的相符性判定 根据国家发改委颁布的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1 年本 2013 年修订 鼓励类 产业 十九 轻工 中的第 17 条为 锂离子电池用磷酸铁锂等正极材料 中 间相炭微球和钛酸锂等负极材料 本项目为锂电池正极材料的生产 属于鼓励类 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2 规划符合性分析 规划符合性分析 图图 1 3 1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流程图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流程图 杉杉能源 10 万吨锂电动力电池材料大长沙基地一期二阶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6 本项目属于新能源新材料生产企业 位于长沙高新区麓谷新区内 汇智路东侧 雷锋河路西侧 金洲大道北侧 根据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麓谷新区 环评批复 入园项目选址必须符合湖南省湘江保护条例 新区总体规划 新区用地规划 产业 布局环保规划要求 不得引进国家明令淘汰和禁止发展的能耗物耗高 环境污染严 重 不符合产业政策的建设项目 综合考虑新区排水等环境约束性条件 区内禁止 引进排水涉重金属企业 限制引进三类工业 原药生产项目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 项目 项目所在地为一类工业用地 用地规划见附图 排水不涉及重金属 且项 目污染物中无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符合长沙高新区麓谷新区用地规划 湖南杉杉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0 万吨级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项目 为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管理委员会引进的项目 投资合同书见附件 4 根据投 资合同书 项目一期位于望雷大道以东 长延路以南 岭长路以西 金洲大道以北 项目宗地土地性质为工业用地 本项目在现有厂区征地范围内进行扩建 不需新征 用地 根据环境影响分析 项目生产废水可实现零排放 生活废水 废气 噪声 固 废在采取报告书提出的环保措施后可做到达标排放 固体废物可做到合理处置 对 环境影响小 项目选址环境可行 3 与 与 三线一单三线一单 符合性分析符合性分析 项目的建设与生态红线保护要求 资源利用上线相符合 项目不属于负面清单 内容 项目区域仅环境空气超相对应功能区划的环境质量标准 为保证环境空气质量 达标 根据湖南省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要求以及 长沙市 强力推进环境的治理坚决打赢蓝天保 卫战 三年行动计划 长沙市污染防治攻坚战 2018 年度工作方案 等文件要求 长沙市蓝 天办 2018 年长沙市大气污染防治特护期工作方案 将长沙市大气污染防治分为常规和专项工 作 并制定了突发期和应急期特别措施 因此 项目与区域环境质量底线不冲突 4 与 与 湖南省主体功能区划湖南省主体功能区划 的相符性判定的相符性判定 本项目位于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属于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根据 湖南省主体功能区划 属于重点开发区域 项目所在区域不涉及各类自然保护 区 风景名胜区 森林公园 地质公园 重要湿地 历史文化自然遗产 基本农田 蓄滞洪区 重要水源地等敏感区 因此 本项目建设符合 湖南省主体功能区划 相关要求 杉杉能源 10 万吨锂电动力电池材料大长沙基地一期二阶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7 1 5 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 根据项目特点 区域环境特征 工程建设及运行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性质与程 度 本项目重点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如下 1 本项目废气污染源主要为湿法实验室产生的含氨废气 生产车间生产过程 粉尘 污水处理站产生的氨气 本次评价将重点关注上述废气的产生 排放情况 对环境空气的影响范围及程度 以及对应处理设施的技术经济可行性 2 本项目废水污染源主要为生产车间生产工艺废水 湿法实验室废水 地面 拖洗以及员工生活废水 本次评价将重点关注上述废水的产生 排放情况 对水环 境的影响范围及程度 以及厂区污水处理站的技术经济可行性 3 项目生产过程中机械设备运行产生的噪声对周围声环境的影响及控制措施 4 项目生产过程产生的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及控制措施 5 项目环境风险分析及风险防控措施 1 6 环境影响报告书主要结论环境影响报告书主要结论 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主要结论如下 1 项目概括 杉杉能源 10 万吨锂电动力电池材料大长沙基地一期二阶段工 程选址位于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金洲大道以北 雷锋河路以西 长延路以南 岭长路以东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 一栋车间 设三条镍钴锂生产线 生产产能为 镍钴锰酸锂 KY181 7200t a 镍钴锰酸锂 T81RS 5400t a 污水处理站 DCS 湿法实验室 主要为三元前驱体及四氧化三钴实验与生产 生产产能为 三元 前驱体 100t a 四氧化三钴 20t a 项目占地面积 19886 平方米 建筑面积 34431 6 平方米 项目投资为 33848 万元 2 项目的环境影响 针对项目产生的环境污染 采取相应有效的污染防治措 施 厂区废水 废气 噪声可做到达标排放 固体废物可得到合理处置 环境风险 能得到较好的控制 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在可接受范围内 3 项目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及技术经济可行性 项目采取的各种污染防治措 施均为国内外锂电池正极材料生产企业已经采用的污染防治措施 技术成熟 经济 可行 能做到长期稳定达标排放 采取措施后 能有效防止二次污染 杉杉能源 10 万吨锂电动力电池材料大长沙基地一期二阶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8 4 公众参与调查结果 建设单位采用张贴公示 网上公示 报纸公示的形式 对项目进行公众意见调查 结合公众参与意见 建设单位严格执行环保部门的 三同 时 要求 对工程建设和运营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均表示要求治理达标 尽量降低对 周边环境的影响 5 评价结论 杉杉能源 10 万吨锂电动力电池材料大长沙基地一期二阶段工 程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符合产业定位及园区准入条件 选址可行 在认真落实报告 书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及风险防范措施的前提下 废气 废水 噪声可做到达标排 放 固废可得到安全处置或综合利用 环境风险能得到较好的控制 对环境影响在 可接受范围内 从环境保护角度而言 项目建设是可行的 杉杉能源 10 万吨锂电动力电池材料大长沙基地一期二阶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9 2 总则总则 2 1 编制依据编制依据 2 1 1 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国家法律法规政策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014 年 4 月 修订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2018 年 12 月 修正 3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2018 年 12 月 修正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2017 年 6 月 修正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2016 年 11 月 修正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 2018 年 8 月 31 日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2018 年 10 月 修改 8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2010 年 12 月 修订 9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2016 年 7 月修订 10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2017 年 7 月 修订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 2011 年 1 月 修订 1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生态环保部令第一号 2018 年 4 月 28 日修订施行 13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1 年本 2016 年修正 国家发展与 改革委员会 2016 年3 月25 日 14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9 年本 2019 年修正 国家发展与 改革委员会 2020 年 1 月 1 日实施 15 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 国发 1996 31 号 1996 年8 月 3 日 16 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工作的通知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 告2006 年第51 号 2006 年9 月 17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2011 年 12 月 1 日施行 2013 年国务院 令第 645 号修订 18 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 环发 2012 77 号文 杉杉能源 10 万吨锂电动力电池材料大长沙基地一期二阶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0 19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2019 年 3 月 1 日实施 20 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 环发 2012 98 号文 21 危险化学品目录 2015 年 22 关于发布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 配套文件的公告 公告 2018 48 号 2018 年 10 月 12 日 23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国发 2013 37 号 2013 年 9 月 10 日发布 24 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国发 2015 17 号 2015 年 4 月 16 日发布 25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国发 2016 31 号 2016 年 5 月 28 日发布 26 防治城市扬尘污染技术规范 HJ T393 2007 27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暂行办法 国环规环评 2017 4 号 28 关于加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联动工作的意见 环发 2015 178 号 2 1 2 地方法律法规和规划地方法律法规和规划 1 湖南省环境保护条例 2013 年 5 月 27 日修正 2 湖南省土地管理实施办法 第二次修正 湖南省人大常委会 1997 4 2 3 湖南省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办法 湖南省人大常委会 2014 1 1 4 湖南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 湖南省人大常委会 2017 6 1 5 湖南省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 湖南省人大常委会 2018 年 1 月 1 日起 施行 6 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湖南省县级以上地表水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 定方案的通知 湘政函 2016 176 号 7 湖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 2016 年 8 湖南省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办法 2004 年 9 月 1 日起施 行 杉杉能源 10 万吨锂电动力电池材料大长沙基地一期二阶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1 9 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 湖南省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 2018 2020 年 的通知 湘政发 2018 17 号 10 湖南省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湖南省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 湘 政发 2017 4 号 11 湖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 湘环发 2014 43 号 2014 年 11 月 26 日 12 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 湖南省贯彻落实 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实施方案 2016 2020 年 的通知 湘政发 2015 53 号 13 湖南省主要水系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 DB42 023 2005 14 湖南省湘江保护条例 湖南省第13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2018 第16号 15 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 湖南省生态保护红线 的通知 湘政发 2018 20 号 16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加快推进产业园区改革和创新发展的实施 意见 湘政办发 2018 15 号 2 1 3 技术规范及导则技术规范及导则 1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 HJ 2 1 2016 2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表水环境 HJ 2 3 2018 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HJ 2 2 2018 4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 HJ2 4 2009 5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 HJ 19 2011 6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 HJ 610 2016 7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土壤环境 试行 HJ964 2018 8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HJ 169 2018 9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 HJ T 91 2002 10 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 HJ192 2015 11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 GB50433 2018 2 1 4 有关技术报告 文件有关技术报告 文件 杉杉能源 10 万吨锂电动力电池材料大长沙基地一期二阶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2 1 环评委托书 2 湖南杉杉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0 万吨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正极材 料项目投资合同书 部分节选 3 关于对杉杉能源 10 万吨锂电动力电池材料大长沙基地一期二阶段工程 备案的通知 长高新管发计 2019 73 号 3 废水处理协议 4 关于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调扩区 麓谷新区 环境影响报告书 的审查意见 湖南省环境保护厅 湘环评函 2015 16 号 5 年产 1 万吨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项目 一期一阶段 环境影响 报告书 湖南景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6 湖南杉杉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其他资料 2 2 环境要素识别与评价因子筛选环境要素识别与评价因子筛选 2 2 1 环境要素识别环境要素识别 根据工程特点 区域环境特征 工程建设及运行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性质与程 度 采用矩阵法对可能受本项目影响的环境要素进行识别 识别结果详见表 2 2 1 表表 2 2 1 本项目环境影响要素识别本项目环境影响要素识别 施工期营运期 阶段 环境要素 基础 工程 材料 运输 原料 运输 产品 生产 废水 排放 废气 排放 废渣 堆存 产品 运输 事故 风险 劳动就业 经济发展 社会 发展 土地作用 植被生态 自然景观 地表水体 自然 资源 地下水体 空气质量 地表水质 居住条件 声学环境 居民 生活 质量 经济收入 杉杉能源 10 万吨锂电动力电池材料大长沙基地一期二阶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3 说明 表示长期不利影响 有利影响 表示短期不利影响 有利影响 由表 2 2 1 可知 1 施工期对环境质量的影响主要是基础工程建设及建筑材料运输扬尘对区域 空气质量的短期不利影响 施工机械及运输车辆噪声对项目所在地周围声环境及居 民条件产生的短期不利影响 2 营运期对环境的影响主要为 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类废气对区域 大气环境的影响 项目生产 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各类废水对区域水环境的影响 固体废物临时堆存及转运过程中对区域环境的影响 原辅材料 产品运输对沿 途声环境 大气环境及居住条件的影响 3 本项目可能对环境产生较大影响的主要是营运期废气 噪声排放及废水事 故排放及突发环境事故风险 2 2 2 评价因子筛选评价因子筛选 根据项目生产工艺 污染物排放特点及区域环境特征 确定本项目评价因子如 下 表表 2 2 2 本项目评价因子一览表本项目评价因子一览表 序 号 项目现状评价因子营运期评价因子 1大气环境 PM10 PM2 5 SO2 NO2 CO O3 HCl NH3 粉尘 NH3 HCl 2地表水 pH SS CODCr BOD5 NH3 N 石油 类 Ni2 Mn2 Co2 pH SS CO DCr NH3 N 动植物油 含盐率 3地下水 pH 总硬度 氨氮 耗氧量 氯化物 硝酸盐 pH 总硬度 氨氮 耗氧量 氯 化物 硝酸盐 镍 4声环境Leq A Leq A 5土壤环境pH 45 项基本因子 2 3 评价工作内容及重点评价工作内容及重点 1 评价工作内容 根据工程活动特点和周边环境特征 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工程分 析 环境现状调查 生态环境 环境空气 水环境及声环境 建设项目对环境可 能造成影响的分析 生态环境 环境空气 水环境及声环境 和预测 环境风险评 杉杉能源 10 万吨锂电动力电池材料大长沙基地一期二阶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4 价 环境保护措施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项目规划政策符合性分析 环境管理 与环境监测计划 评价结论和建议等 2 评价重点 根据区域环境特征及工程排污特点 本评价以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环保措施可 行性分析及环境影响分析评价为评价重点 2 4 评价等级及评价范围评价等级及评价范围 2 4 1 评价工作等级的确定评价工作等级的确定 1 环境空气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确定 环境空气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确定 根据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HJ2 2 2018 的评价分级原则 大 气环境评价工作分级根据项目的初步工程分析结果 分别计算项目排放主要污染物 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 Pi 第 i 个污染物 及第 i 个污染物的地面浓度达标准限 值 10 时所对应的最远距离 D10 其中 Pi 定义为 式中 Pi 第 i 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 Ci 采用估算模式计算出的第 i 个污染物的最大 1h 地面空气质量浓度 mg m3 C0i 第 i 个污染物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mg m3 一般选用 GB3095 中 1h 平均 质量浓度的二级浓度限值 对于没有小时浓度限值的污染物 可取分别取 8h 平均质 量浓度限值 日平均浓度限值的或年平均浓度限值的 2 倍 3 倍 6 倍折算成 1h 平 均质量浓度限值 对该标准中未包含的污染物 可参照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HJ2 2 2018 附录 D 标准限值 如污染物数 i 大于 1 取 P 值中最大者及其对应的 D10 若同一个项目有多个 两个以上 含两个 污染源排放同一种污染物时 则按各污染源分别确定其评价 等级 并取评价级别最高者作为项目的评价等级 评价工作等级按表表 2 4 1 划分 表表 2 4 1 环境空气评价工作等级环境空气评价工作等级 杉杉能源 10 万吨锂电动力电池材料大长沙基地一期二阶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5 评价工作等级分级判据 一级Pmax 10 二级1 Pmax 10 三级Pmax 1 通过采用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HJ2 2 2018 附录 A 推荐模 型中的 AERSCREEN 模式分别计算项目排放主要污染物 TSP NH3 HCl 的最大地 面空气质量浓度占标率 Pi 和污染物的地面空气质量浓度达到标准值的 10 时所对应 的最远距离 D10 TSP NH3 HCl 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分别为 5 88 8 21 3 1 均小于 10 根据评价等级判断标准 确定该项目的评价等 级为二级 2 地表水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确定 地表水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确定 本工程属于水污染影响型项目根据项目 项目生产车间生产废水 湿法实验室 废水经自建污水处理站处理后回用 不外排 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管 网 最终汇入岳麓区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放 根据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 表水环境 HJ T2 3 2018 间接排放建设项目评价等级为三级 B 因此 项目 废水属于间接排放 评价等级为三级 B 3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确定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确定 根据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 HJ610 2016 相关规定 建 设项目的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可分为敏感 较敏感 不敏感三级 分级原则见表表 2 4 2 表表 2 4 2 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分级表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分级表 敏感程度地下水环境敏感特征 敏感 集中式饮用水源 包括已建成的在用 备用 应急水源 在建和规划的饮 用水水源 准保护区 除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以外的国家或地方政府设定的 与地下水环境相关的其他保护区 如热水 矿泉水 温泉等特殊地下水资 源保护区 较敏感 集中式饮用水源 包括已建成的在用 备用 应急水源 在建和规划的饮 用水水源 准保护区以外的补给径流区 未划定准保护区的集中式饮用水 水源 其保护区以外的补给径流区 分散式饮用水水源地 特殊地下水资 源 如矿泉水 温泉等 保护区以外的分布区等其他未列入上述敏感分级 的环境敏感区 杉杉能源 10 万吨锂电动力电池材料大长沙基地一期二阶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6 注 环境敏感区是指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中所界定的涉及地下水的环境环 境敏感区 本项目位于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范围内 区域内用水均来自于自来水厂 以湘江为取水水源 项目评价范围内无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 除集中式 饮用水水源以外的国家或地方政府设定的与地下水环境相关的其它保护区 亦无集 中式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以外的补给径流区 未划定准保护区的集中水式饮用水水 源 其保护区以外的补给径流区 分散式饮用水水源地 特殊地下水资源 如矿泉 水 温泉等 保护区以外的分布区等其他未列入上述敏感分级的环境敏感区 属于 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分级中的不敏感地区 本项目行业类别为 H 社会事业与服务业 164 研发基地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类别为 III 类 因此 本项目地下水环境 评价等级为三级 具体评定过程见表表 2 4 3 表表 2 4 3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分级表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分级表 项目类别 环境敏感程度 类项目 类项目 类项目 敏感一一二 较敏感一二三 不敏感二三三 4 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确定 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确定 项目所在地声环境功能区划属于 3 类区 执行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 2008 3 类标准 项目主要噪声源为车间设备 风机 水泵等设备 项目建设前后 噪声级增高量在 3dB A 以下 且受影响人口变化不大 因此 对照 环境影响评价 技术导则 声环境 HJ2 4 2009 相关规定 本项目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 为三级 表表 2 4 3 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判定表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判定表 项目评定结果 工程所在区域声环境功能区域 声环境质量标准 规定的 3 类地区 受影响人口工程前后受噪声影响的人口变化不大 项目建设前后噪声级增量 3dB A 评价等级三级 5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确定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确定 杉杉能源 10 万吨锂电动力电池材料大长沙基地一期二阶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7 本项目占地面积为 19886m2 远小于 2km2 项目位于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现有厂区内 无天然林地和珍稀类 濒危动植物 不属于生态环境敏感区 项目建 成后以人工绿化方式恢复植被 对区域生态环境具有改善作用 依据 环境影响评 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 HJ19 2011 确定本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 为三级 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划分详见表表 2 4 4 表表 2 4 4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分级表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分级表 工程占地范围 影响区域生态敏感性 面积 20km2 或长度 100km 面积2km2 20km2 或长度50km 100km 面积 2km2 或长度 50km 特殊生态敏感区一级一级一级 重要生态敏感区一级二级三级 一般生态敏感区二级三级三级 6 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的确定 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的确定 1 P 的分级确定 危险物质数量与临界量比值 Q 本项目各生产线所用的主要原辅材料中属危险化学品的有镍钴锰氢氧化物 盐 酸 硫酸 氨水 硫酸镍 硫酸钴 硫酸锰 氯化钴等 危险化学品仓库储存的危 险化学品有盐酸 硝酸等 参考 HJ169 2018 附录 B 确定危险物质的临界量 各物 质总量与其临界量比值如下表所示 表表 2 4 5 各物质最大存在量及临界量比值各物质最大存在量及临界量比值 序 号 物质名称 厂界内的最大存 在总量 q t 规定临界量 Q t qn QnQ 1镍及其化合物2630 251052 2钴及其化合物 37 04 35 1 14 0 9 0 25148 16 3锰及其化合物 18 92 17 83 1 09 0 2575 68 4硫酸镍100 2540 5 氨水 20 8100 8 6硫酸18101 8 7 盐酸 37 0 017 50 0013 8硝酸0 017 50 0013 1318 4426 由上表可知项目厂界内危险物质数量与临界量比值 Q 为 1318 4426 杉杉能源 10 万吨锂电动力电池材料大长沙基地一期二阶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8 行业及生产工艺 M 表表 2 4 6 各物质最大存在量及临界量比值各物质最大存在量及临界量比值 行业评估依据分值 涉及光气及光气化工艺 电解工艺 氯碱 氯化工艺 硝 化工艺 合成氨工艺 裂解 裂化 工艺 氟化工艺 加氢 工艺 重氮化工艺 氧化工艺 过氧化工艺 胺基化磺化工 艺 聚合工艺 烷基化工艺 新型煤化工工艺 电石生产工 艺 偶氮化工艺 10 套 无机酸制酸工艺 焦化工艺5 套 石化 化工 医药 轻工 化纤 有色治 炼等 其他高温或高压 且涉及危险物质的工艺过程 a 危险物质 贮存罐区 5 套 罐区 管道 港口 码头等 涉及危险物质管道运输目 港口 码头等10 石油天然气 石油 大然气 页岩气开采 含净化 气库 不含加气站 的气库 油库 不含加气站的油库 油气管线 b 不含 城镇燃气管线 10 其他涉及危验物质使用 贮存的项目5 a 高温指工艺温度 300 高压指压力容器的设计压力 P 10 0MPa b 长输管道运输项目应按站场 管线分段进行评价 对照工程分析中的工艺流程分析内容 本项日 M 取值为 5 M4 危险物质及工艺系统危险性 P 分级 根据危险物质数量与临界量比值 Q 和行业及生产工艺 M 按照下表确定 危险物质及工艺系统危险性等级 P 表表 2 4 7 危险物质及工艺系统危险性等级判断 危险物质及工艺系统危险性等级判断 P 行业及生产工艺 行业及生产工艺 M 危险物质数量与危险物质数量与 临界量比值临界量比值 Q M1M2M3M4 Q 100P1P1P2P3 10 Q 100P1P2P3P4 1 Q 10P2P3P4P4 由前述内容可知本项目 Q 1318 4426 100 M 5 以 M4 表示 对照上表可知 本项目危险物质及工艺系统危险性等级判断为 P3 2 E 的分级确定 大气坏境 依据环境敏感目标环境敏感性及人口密度划分环境风险受体的敏感性 共分为 三种类型 E1 为环境高度敏感区 E2 为环境中度敏感区 E3 为环境低度敏感区 分级原则见下表 表表 2 4 8 大气环境敏感程度分级大气环境敏感程度分级 分级分级大气环境敏感性大气环境敏感性 杉杉能源 10 万吨锂电动力电池材料大长沙基地一期二阶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9 E1 周边 5km 范围内居住区 医疗卫生 文化教有 科研 行政办公等机构人口总数 大于 5 万人 或其他需要特殊保护区域 或周边 500m 范围内人口总数大于 1000 人 油气 化学品输送管线管段周边 200m 范围内 每千米管段人口数大于 200 人 E2 周 5km 范国内居住区 医疗卫生 文化教有 科研 行政办公等机构人口总数大 于 1 万人 小于 5 万人 或周边 500 范围内人口总数大于 500 人 小于 1000 人 油气 化学品输送管线管段周边 200 围内 每千米管段人口数大于 100 人 小于 200 人 E3 周 5km 范围内居住区 医疗卫生 文化教自 科研 行政办公等机构人口总数小 于 1 万人 或周边 500m 范围内人口总数小于 500 人 油气 化学品输送管线管段 周边 200m 范围内 每千米管段人口数小于 100 人 本项目周边 500m 范围内居民区人数统计如下表 表表 2 4 9 项目及周边项目及周边 500m 范围内企业及职工人数统计范围内企业及职工人数统计 名称名称与本项目距离 与本项目距离 m 与本项目方位与本项目方位 500m 范围内户数 人范围内户数 人 数 数 颜家塘零散居民300南100 户 400 人 野猫坡零散居民480西12 户 48 人 本项目周边 500m 范围内人口总数 500 人 因此大气环境敏感程度 E 的分级 为 E3 地表水环境 依据事故情况下危险物质泄漏到水体的排放点受纳地表水体功能敏感性 与下 游环境敏感目标情况 共分为三种类型 E1 为环境高度敏感区 E2 为环境中度 敏感区 E3 为环境低度敏感区 分级原则见表 2 4 10 其中地表水功能敏感性分 区和环境感目标分级分别见表 2 4 11 和表 2 4 12 表表 2 4 10 地表水环境敏感程度分级地表水环境敏感程度分级 地表水功能敏感性地表水功能敏感性 环境敏感目标环境敏感目标 F1F2F3 S1E1E1E2 S2E1E2E3 S3E1E2E3 表表 2 4 11 地表水功能敏感性分区地表水功能敏感性分区 敏感性敏感性地表水环境敏感特征地表水环境敏感特征 敏感 F1 排放点进入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为 类及以上 或海水水质分类第一类 或以发 生事故时 危险物质泄漏到水体的排放点算起 排放进入受纳河流最大流速时 24h 流经范围内涉跨国界的 较敏感 F2 排放点进入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为 类或 海水水质分类第二类 或以发生事故 时 危险物质泄漏到水体的排放点算起 排放进入受纳河流最大流速时 24h 流经 范围内涉跨省界的 低敏感 F3上述地区之外的其他地区 表表 2 4 12 环境敏感目标分级环境敏感目标分级 杉杉能源 10 万吨锂电动力电池材料大长沙基地一期二阶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0 分级分级环境敏感目标环境敏感目标 S1 发生事故时 危险物泄露到内陆水体的排放点下游 顺水流向 10km 范内 近岸 海域一个潮周期水质点可能达到的最大水平距离的两倍范围内 有如下一类或多 类坏境风除险受体 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包括一保护级保护区及准 保护区 农村及分散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 重要湿地 珍稀濒危 野生动植物天然集中分布区 重要水生生物的自然产卵场及索饵场 越冬条场和 洄游通道 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 红树林 珊瑚礁等滨海温湿地生态系统 珍 稀 濒危海洋生物的天然集中分布区 海洋特别保护区 海上自然保护区 盐场 保护区 海水浴场 海洋自然历史遗迹 风景名胜区 或其他特殊重要保域 S2 发生事故时 危险物质泄漏到内陆水体的排放点下游 顺水流向 10km 范围内 近岸海域一个潮周期水质点可能达到的最大水平距离的两倍范围内 有如下一类 或多类环境风险受体的 水产养殖区 天然渔场 森林公园 地质公园 海滨风 量游览区 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海洋生物生存区域 S3 排放点下游 顺水流向 10km 范国 近岸海域一个潮周期水质点可能达到的最大 水平距离的两倍范围内无上述类型 1 和类型 2 包括的感保护目标 项日所在区域地表水体为龙王港 水环境功能区划为 类 地表水功能敏感性 分区属于低敏感 F3 排放点下游 10km 范内 无表 2 4 12 所述类型 1 和类型 2 包括 的感保护日标 坏境感目标分級为 S3 结合表 2 4 10 可知 地表水环境敏感程度 E 的分级为 E2 地下水环境 依据地下水功能感性与包气带防污性能 共分为三种类型 E1 为环境高度敏感 区 E2 为环境中度敏感区 E3 为环境低度敏感区 分级原则见表 2 4 15 其中地下 水功能敏感性分区和包气带防污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