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培训1单元.doc_第1页
教材培训1单元.doc_第2页
教材培训1单元.doc_第3页
教材培训1单元.doc_第4页
教材培训1单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 三 )年级教材分析二、分单元解读第一单元 ( 可能性 )(一) 单元说明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在整数乘法中具有重要的承上启下的功能,既是表内乘法的自然延伸,也是学习两、三位数乘两位数以及多位数乘多位数乘法的重要基础。原先的教材是安排在后面,本册教材放在了第一单元,在内容上也做了一些修订。教材重视口算,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主动建构算法。本单元教学的乘法口算主要有:几十或几百乘一位数,如405,6700;一位数乘一位数再加一位数,如685;积在100以内的两位数乘一位数,如242,616。关于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是:如果积不超过100,则口算出得数;如果积超过100,则笔算出得数。教材的编排是:让学生先学会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然后学习积在100以内的乘法口算;先学会不需要进位的口算,再学会需要进位的口算。(二) 重点例题例1用图画凸现实际问题里的数学问题“求3个20是多少”,列出算式203,安排学生摆小棒、想算法。虽然大多数学生看着算式203或看着摆的小棒会很快说出得数60,但怎样想的、怎样算的未必清楚。教学一定要引导学生把203理解成“2个十乘3,得6个十,是60”。逐渐明白:几十乘一位数可以看成“几个十乘一位数,得到若干个十,写成几十或几百几十”,这就是几十乘一位数的算理和算法。口算几十乘一位数的经验可以迁移到几百乘一位数的上面,教材让学生尝试计算2003和8200,把几百乘一位数看成几个百乘一位数,得到若干个百,写成几百或几千几百。例2给出西瓜每箱48元,哈密瓜每箱62元这两个条件,问题不是买4箱西瓜要多少钱,而是“带200元钱买4箱西瓜够不够”。这个问题情境一方面不要求算出484的精确得数,只要回答484的积比200大还是小;另一方面学生还不会笔算484,只会口算504。在这样的氛围中,引入估算是比较自然的。估算应接着掌握的口算教学,估算要避免笔算的干扰。例2没有告诉学生怎样估算,而是让他们直接解决“带200元钱够不够”的问题,并交流想法。学生一般会这样想:如果每箱50元,买4箱正好要200元;事实上每箱48元,不满50元,买4箱的钱一定不会超过200元,所以带200元买4箱西瓜够了。这是联系生活经验的思考,能很好地解决问题。教学要充分利用上述资源,并加强其数学化程度。一是帮助学生体会估算的方法:把48看作50(因为48接近50),504等于200,484小于200。二是帮助学生体会估算的思想:把不能直接说出得数的计算,看成已经掌握口算,估计得数大约是多少。三是帮助学生体会估算的价值: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能比较方便地回答问题。例2引导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头脑里估算,不写出估算的步骤和方法,直接口头回答问题。“试一试”回答“带300元买5箱哈密瓜够不够”,只要在“够”或“不够”两个答案中选择一个,用画“”的方式回答问题。教材鼓励学生积极运用估算解决问题,只要他们会思考、会估计,暂时降低书写的要求。教学应该理解教材的这个意愿,并落实到估算教学中去。想想做做第7题有3种火车票,价格分别是每张198元、312元、405元。买3张同样的火车票,付出1000元。问题是“买了哪一种火车票?”这道题涉及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通过估算,首先排除每张405元的火车票。因为405接近400,且大于400,40031200,买3张这种火车票的钱超过1000元。然后通过估算排除每张198元的火车票,因为198接近且小于200,2003600,买3张这种火车票不需要付1000元。最后通过估算确认每张312元的火车票,由于312接近且稍大于300,3003900,买3张这样的火车票的钱接近1000元。例5第一次教学乘法竖式,其教学内容包括:怎样写乘法竖式两个乘数以及积在竖式中的位置;怎样算乘法竖式乘的步骤以及每一步的计算内容;怎样验算乘法再乘一遍看两次得数是否相同。(1) 摆小棒,形成并整理计算的思路。例5求一共有多少只大雁,就是求3个12是多少,列出乘法算式123以后,要求学生用小棒摆出3个12,看看一共是多少,想想可以怎样计算。学生看着摆出的小棒,都知道3个12是36,但算出36的方法会是多样的。 “蘑菇”卡通看着小棒的思考是:“3个10是30,3个2是6,30和6合起来是36。”“辣椒”卡通的算法是:“31030,326,30636。”这两个卡通都用乘法解决问题,本质上完全一致,是建构乘法竖式的主要资源,教学要开发和利用的就是这些想法与算法。(2) 写竖式,凸显有意义的结构。第一次教学乘法竖式,要让学生从外在形式和内在结构两个角度感受竖式。首先,指出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的写法。一般把两位数写在上面,一位数写在两位数的末位的下面(不说“相同数位对齐”),并在一位数的左边写出乘号“”。如123然后,把摆小棒的算法反映到竖式上,变成竖式的计算过程,让学生意义接受竖式上的计算。1233个2根是6根,3263个10根是30根,310306根和30根合起来是36根,63036学生意义接受乘法竖式,不仅要边看老师的板书、边听老师的讲述、边想摆小棒时的计算,还要看着写成的竖式,从“6”到“30”直至“36”依次说出它们的具体意思和相应的计算过程。通过对乘法竖式的复述,体会结构、内化算法。接着,优化竖式,按人们的一般写法进行计算。不能把乘法竖式的一般写法当作另一种乘法竖式教学,因为竖式的一般写法是上面初步建构的竖式的简化、优化,是人们普遍使用的写法。教学竖式的一般写法,应该在反思初步建构的竖式的基础上进行。在初步建构的竖式上,乘法分成三步进行:3乘2得6,写出“6”;3乘10得30,数位对齐着写出“30”;6加30得36,按一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写出“36”。在一般写法上,三步计算连贯地进行,三步计算的结果写在一起:3乘2得6,在积的个位上写出“6”3乘10得30,在积的十位上写出“3”表示30积的十位上的“3”和个位上的“6”合起来是36,即12乘3的积。教材告诉学生:“用再乘一遍的方法验算(乘法)”,可以让他们按竖式的一般写法再乘一遍,既验算,又体验竖式一般写法的好处。最后,把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经验应用于三位数乘一位数。“试一试”让学生计算3123,这是三位数乘一位数,发展了例题所教学的乘法笔算。与两位数乘一位数相比,三位数乘一位数多一步“三位数百位上的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教材通过“茄子”卡通的问题“积的百位上应该写几?为什么”,突出这道乘法里的新内容,引导学生在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例6有两个教学内容:一是乘的过程中,个位怎样向十位进位;二是概括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法则。(1) 摆小棒,探索进位方法。482是需要进位的乘法,教学分四步进行。首先,学生用小棒摆出2个48,看到里面的16根(即16个一),根据已有经验,把其中的10根捆起来(即10个一变成1个十),放在8捆的下面(即向十位进1)。于是,成捆的小棒就有9捆(2个4加1)。然后,用竖式计算。仍然把两步乘的得数分开着写,再相加。联系摆小棒的操作,仔细体会这道乘法的计算过程。尤其是16里的“1”是和80里的“8”相加的,即16满10,向十位进1。4822个8根是16根,28162个4捆是80根,24080合起来一共96根,168096接着,简化竖式,呈现一般写法。进位的乘法竖式,也可以把两步“乘”以及一次“加”连贯着进行,并把得数合并着写。其中8乘2得16,在积的个位上写6,把向十位进的“1”记在48的“4”的下面,以免忘记。这样,接着算的就是“4乘2加1”。最后,“试一试”里笔算1524,体验三位数乘一位数中,十位如何向百位进位。从5个十乘4得20个十,推理出“向百位进2”,理解百位上的计算是“14+2=6”。例8先根据3只小猫都没有钓到鱼的情境图,列出加法算式“000”,让学生算出加法的和,并且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300”或“030”,体会这些加法和乘法的结果是0的合理性。接着的“试一试”要求写出07、80、00的得数,引导学生把例题的情境扩展到7只猫、8只猫、没有猫等几种情况,联系生活经验,写出这些乘法算式的得数“0”。然后概括300、070、800、000这些乘法算式的共同属性,得到结论“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例9教学1024,先引导学生估算,再安排他们笔算。这里进行估算能起两个作用,一是培养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二是促进笔算的进行。本单元的例2,已经教学了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学生会把102看成100,从1004400得到1024的积大约是400,比400大一些。学生笔算1024,按法则计算遇到“04”时,会想“要不要乘”“积里要不要写0”等问题。如果不乘或者不写出0,积就不会接近400;如果进行04并写出得数“0”,最后的积408才接近且大于400。这就是估算对笔算的支持。教材通过问学生:“积的十位上写几?为什么”,进一步明确几百零几的数乘一位数,要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几百零几的个位、十位、百位上的数,即使十位上是“0乘几得0”,这一步也不能遗漏。例10计算4120,三位数的个位上是0。这样的乘法,可以完全按照三位数乘一位数的法则进行计算,但还有比较简便的算法及其竖式。例题分两步教学。首先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方法计算这题,可以口算,也可以笔算。教材呈现出口算的方法与步骤,把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思路迁移到几百几十乘一位数的上面,突出从41248向4120480的推理。应该把120看成12个十,4乘12个十得到48个十,是480。教材也呈现出按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法则进行的竖式,得数也是480。两种算法结果相同,表明两种算法都正确。在上述的口算与笔算的基础上,教学几百几十乘一位数竖式的另一种写法。这种写法按口算的思路和步骤进行笔算:把三位数120末尾的“0”暂时放在一边,用虚线把“12”和“0”隔开(这条虚线可以画出来,也可以想在头脑里);把一位数4写在120的“2”下面。这样就可以先算124得48(严格地说先算12个十乘4,得到48个十),然后在48的末尾写出一个“0”(把48个十写成480)。(三) 重点习题练习二第8题首次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都是不进位的乘法。教材设计题组,引导学生形成口算的思路。如302、322和342这一组题里,先口算302得60,再口算322,它的积应该大于60,比60大“2个2”,即比60大4。所以口算322的思考过程是:30乘2得60,再加2乘2的积,最终结果是64。接着口算342就应该想“60加8,是68”。把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得数看成“几十加几”是很好的思路。它把两位数转化为整十数加一位数,它从高位算起符合口算的基本特点,它还蕴含着乘法分配律的思想。教学乘法口算,不能只关心得数是否正确,还要关注计算思路和方法是否合理。尤其要努力避免乘法笔算从低位算起的定势,对乘法口算从高位算起产生的干扰。练习三第6题开始口算需要进位的两位数乘一位数。教材设计题组,由不进位乘法引出进位的乘法。如133和163为一组,242和243为一组。口算不进位乘法的思路完全可以应用于进位的乘法,它们的不同在于:不进位乘法想“几十加几”,进位的乘法想“几十加十几”或“几十加几十几”。如133转化成30加9,而163转化成30加18。可见,合理且稳定的不进位乘法口算思路有利于口算进位的乘法。16页第10题在笔算前“想想积是几位数”,如果十位上相乘的得数要向百位进位,积就是三位数;如果十位上相乘的得数不要向百位进位,积就是两位数。类似地,三位数百位上的数乘一位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