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阜新市(09辽宁省)(一)阅读回答912题。(10分)9.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1)神弗福也_ (2)彼竭我盈 _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11.有人认为,甲文中的鲁庄公是“ 肉食者鄙”的形象,其实他并不“鄙”。请结合原文内容阐释其“不鄙”的理由。(2分)2.河南省(09)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3分)(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鄙(2)忠之属也。 属18、翻译下列句子。(4分)(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19、结合(一、二)段内容,说说作战要想取得胜利需要做到哪些?(3分)3.怀柔区(09北京市)四、文言文阅读(共8分)阅读曹刿论战,完成1012题。10.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3分)(1)齐师伐我 伐: (2)牺牲玉帛 牺牲: (3)小大之狱 狱:11.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3分)(1)肉食者鄙 翻译:(2)可以一战 翻译:(3)一鼓作气 翻译:12. 文中的哪些地方表现了曹刿的“远谋”?(2分)答:4.莆田市(09福建省)(二)阅读下文,完成5-8题。(15分)5.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3分)(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间:(2)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福:(3)既克,公问其故。 故:6.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3分)肉食者鄙,未能远谋。7.按下列要求,用选文的原句回答。(5分)(1)鲁庄公的答复中最符合曹刿“取信于民”这一思想的句子是:(2)齐军大败后,鲁庄公“将驰之”,曹刿说:“未可。”曹刿阐述理由的句子是:8.出身下层的谋士曹刿毛遂自荐,辅佐鲁庄公取得长勺之战的胜利。曹刿的成功给你什么启发?(4分)5.天水市(09甘肃省)(二)(15分)16.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2分)(1)小惠未徧 (2)又何间焉18.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19.理解填空(用原文回答)。(2分)(1)“忠之属也”具体指的是:(2)“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20.一直以来,长勺之战中的鲁庄公被人们以为是“肉食者鄙”的形象,其实他并不“鄙”。请结合文章内容探究一下他不“鄙”的原因。(4分)6.义乌市(09浙江省)16、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分)A、又何间(参与)焉B、肉食者鄙(地位低)C、战则请从(跟随)D、便要(通“邀”,邀请)还家17、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相当于“的”的一项是()A、肉食者谋之B、长跪而谢之曰C、辍耕之垄上D、小大之狱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2分)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19、曹刿认为作战取胜的先决条件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2分)五.简要回答:(1分17格=17分)1.出自本文的成语有 等2.曹刿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是 ,文中相关的句子是: 3.曹刿认为进军、反攻的有利时机是 ;追击开始的时机是 。4.本文说明了必须才能取得战争胜利的道理。5.本文“论战”的中心是“ ”;本文以 线索,表现了曹刿政治上的 和军事上的 。6.曹刿请见的原因是 ;他不顾同乡劝阻“请见”,表现了他勇于为国分忧的爱国热忱。7.“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前文与该句呼应的句子是“ ” 8.“既克,公问其故。”一句在结构上的作用是 。1、(一)9.(1)赐福、保佑。(2)充满,这里指士气正旺盛。(3)为什么。(4)对感到惊奇。10.(1)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我不敢独自享用,一定要把它分给他人。 11.广开言路、礼贤下士;尽职尽责,取信于民;知人善任,用人不疑;虚心求教,不耻下问。12. 语言 ; 机智、聪颖、聪敏、机敏、聪明、随机应变等(答出其中一个词语即可)2、17、(1)目光短浅 (2)本分内的事 (3)满一年 18、(1)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减弱,第三次击鼓士气完全耗尽。(2)所以想要战胜别人,就一定要先战胜自己。19、(1)政治上取信于民;(2)军事上抓住战机,知己知彼;(3)想要战胜别人,首先要战胜自己。20、描绘了隆重而丰盛的宴会场面;反衬作者悲愤、失望的情绪。21.积极、乐观,对前途充满信心;如结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对前途仍然充满信心。3、10.答案:(1)讨伐,进攻(2)古代祭祀用的猪、牛、羊等(3)案件11.答案:(1)居高位、享厚禄的贵族官僚们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2)可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3)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士气。12.答案:表现曹刿“远谋”的地方有:在战争之前,曹刿就预见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在实战过程中,不急于进攻和追击,表现了他在战略上的深谋远虑。评分:战争之前、实战过程中两个要点各1分。4、5.(1)问:参与(2)福:赐福、保佑(3)故:缘故、原因6.大官们眼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解释出“鄙”“谋”的意思各得1分,整体大意对,语句通顺得1分)7.(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3分,每个分句1分。)(2)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8.)示例:能力的展现需要一个舞台,当机遇尚未到来时,应该积极为自己能力的展现寻找机会,让别人认识你,欣赏你,愿意为你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5、 (15分)16、(1)同“遍”,遍及;普遍。(2)参与 17、C 18、用来祭祀的牛、羊、猪、玉器和丝织品,我不敢虚报,一定以实情相报。(2)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就衰退了,第三次击鼓士气就没有了。19、(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20、例:从四个方面表现鲁庄公的不“鄙”:广开言路;礼贤下士;尽职尽责,取信于民;知人善用,用人不疑;虚心求教,不耻下问。6、16.B17.D18.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每件都了解清楚,也一定要按实情来判断。19.政治上要取信于民(2分,意思对即可)五、1、(一鼓作气)、(再衰三竭)、(辙乱旗靡)、(彼竭我盈)2、是否取信于民/民心向背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3、“彼竭我盈 / 齐人三鼓”之时 辙乱旗靡之时4、取信于民;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善于把握战机。 5、远谋 长勺之战的经过为 远见卓识 杰出才能 6、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7、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8、承上启下一、答案: (1)于是原故(原因)倒下“诎”通“屈” (2)B“克敌制胜”的“克”与例句“克”相同。 “下不为例”的“为”与例句“为”相同。 (1)大国,是难以测度的。举例:从公输的结局看,面对人国的不义之战,不但要从道义上揭 露其不义,还要从实力上作好准备,这样才使他们的侵略野心无法得逞。 这个道理,不仅在历史上是行之有效的,而且在今大也不无借鉴意义。二、答案:9A10(这只是)小信用,未能(受到神灵充分)信任,神灵不会保佑你的。福:解释为赐福也可。1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1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本题是开放题,可从“有功”“无能”或“兼而有之”三个角度来答题,能自圆其说即可。从“有功”方面答:鲁庄公知人善任,用人不疑,虚心听取曹刿的意见,作为决策者,有一定的功劳。也可从“无能”方面答:鲁庄公是个平庸的国君,作为统治者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他把战争的希望寄托在施行“小惠”和祈求神灵的保佑上,说明他政治上、军事上的无能,完全依靠曹刿的才能才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也可以把“有功”“无能”结合起来答。13A三、参与古代祭祀用的祭品 略 从战前、战时和战后三方面回答四、答案:9 福:赐福,保佑 狱:案件 10 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 11政治上取信于民 12爱国热情;深谋远虑 五、11参与 鄙陋目光短浅 丝织品 倒下 12.D13.大小的案件虽不能一一明察,一定以实情判断。 14.语言描写 议论15.战前: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战中:齐人三鼓。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夫战,勇气也。16.有政治远见和卓越的军事才能。 政治远见表现在战前对可否一战的讨论。军事才能表现在掌握战机,详察敌情,结合课文也可摘取原文相对应语句六、8(1)参与 (2)离开,离去。 9B(2分) 10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也要以实情判断。(或: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处理得合情合理。)( 2分。直译或意译均可,酌情评分。) 11(1)远谋 鄙 (2)战前准备(或:战前谋划、条件准备) 战争过程(或:战争经过及结果) (3)取信于民八、参考答案17(1)击鼓(2)战胜18我看见他们的车辙印混乱,望见他们的军旗倒下,所以追击他们19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担心齐国有埋伏) 表现了曹刚沉着、冷静、谨慎的特点(一问1分。共2分)20鲁庄公对曹刿言听计从,可谓“将能而君不御” 鲁国君臣一心,可谓“上下同欲” 曹刿在选择进攻和追击的时机上审时度势,可谓“知己知彼”九、答案:18(1)“充满”或“士气正旺盛”(2)倒下(3)偏爱 (4)“方圆”或“纵横” 19(1)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勇气衰退,第三次击鼓勇气已经消失了。 (2)全国的老百姓没有不有求于您(大王)的。20故克之 故逐之 设喻(类比)王之蔽甚矣 21(1)智慧表现在:能够针对敌我双方的实际,选择恰当的反击时机和追击的时机,显示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 (2)说话要注意对象,要讲究方式方法。十、答案:17(I)参与 (2)击鼓进军 (3)追赶、追击 (4)倒下18(1)刿(曹刿) (2)之(它)19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就减弱了,第三次击鼓士气就竭尽了。20取信于民。或: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十一、答案:12(4分)(1)独l叶(2)尽力做好本分的事(3)追赶,追击(d)击鼓(进军)13 (2分)火火小小的案件,我虽然不能一一了解清楚,也一定根据实情米处理。14(2分)战前鲁庄公的“鄙”表现在把战争取胜的希望寄托在贵族的拥护和神灵的保佑上。15(2分)长勺之战胜利的根本原因在于鲁庄公取信于民,并能听从曹刿的指挢;十二、11参与 鄙陋 丝织品 倒下12.D13.大小的案件虽不能一一明察,一定以实情判断。14.语言描写 议论15.战前: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战中:齐人三鼓。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夫战,勇气也。16.有政治远见和卓越的军事才能。政治远见表现在战前对可否一战的讨论。军事才能表现在掌握战机,详察敌情,十三、20倒下。22略23彼竭我盈,(故克之);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2分)24知己知彼 或抓住战机。(答出其中一点即给分)十五、答案:11答案:A 12答案:(1)同“遍”,普遍(2)充满,这里是士气旺盛13答案:()衣食一类养生的东西,我不敢独自享用,一定把它分给别人()这种小信用不能受到神的信任,神灵是不会降福的14答案:大国难测,怕有埋伏;通过考察敌情,弄清齐军退却真相,再决定是否追击齐军。 既克,公问其故。十六、19、B20、略21、曹 刿:具有爱国思想,且政治上拥有远见的卓识的人。鲁庄公:政治上缺乏远见,目光短浅,但能善于纳谏(如用课文从具体做法阐述亦可)十七、答案:14(2分。每小题1分)(1)击鼓(击鼓进军) (2)已经 16齐人三鼓十八、答案:6(1)间:参与;(2)以:凭借;(3)等:同样。7(1)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兵的士气,第二次击鼓士兵的士气就消退了,第三次击鼓兵的士气就衰竭了。8 十九、11. 曹刿为什么必待“齐人三鼓”而后才认为可以击鼓进军?曹刿为什么在“齐师败绩”之后还要“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然后才认为可以追击? 12. 政治上取信于民;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和掌握时机。曹刿论战中考题集锦四 文言文阅读阅读曹刿论战,完成第1114题。 1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肉食者谋之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B又何间焉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C弗敢加也 万钟于我何加焉D忠之属也 属予作文以记之12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1)小惠未徧 徧:( )(2)彼竭我盈 盈:(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1)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译文: (2)小信未孚,神弗福也。译文: 14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目的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第段中,鲁庄公的“鄙”表现在哪里?(用原文回答)(3分)答: 答案:11答案:A 12答案:(1)同“遍”,普遍(2)充满,这里是士气旺盛答案:13()衣食一类养生的东西,我不敢独自享用,一定把它分给别人()这种小信用不能受到神的信任,神灵是不会降福的 14大国难测,怕有埋伏;通过考察敌情,弄清齐军退却真相,再决定是否追击齐军。 既克,公问其故。 二)文言文阅读(10分)14(2分。每小题1分)(1)击鼓(击鼓进军) (2)已经15(5分)(1)(2分。每个分句1分)(他)下车察看齐军战车的车辙(轮迹),登上车前的横木远望齐军的阵容。 (2)(3分。每个分句1分)(对方人多而我们人少,趁着他们还没有完全渡过泓水,请(您)下令进攻他们。16(3分。每处1分)齐人三鼓 (1)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如答后半句也可)(2)既济而未成列员2008年威海市初中升学考试(一)阅读下面语段,完成912题。(8分 )10.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A虽不能察,必以情 虽锥末倒眦而不瞬也B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C登轼而望之 先天下之忧而忧D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其真无马邪11.结合上下文,用自己的话说说“既克,公问其故”中的“其”指代什么?(2分) 12.从曹刿的论述来看,弱国战胜强国的必要条件有哪些?(2分) (一)(共8分)9. C(2分)10. D(2分)11. 曹刿为什么必待“齐人三鼓”而后才认为可以击鼓进军?曹刿为什么在“齐师败绩”之后还要“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然后才认为可以追击?(意思对即可,每条1分,共2分) 12. 政治上取信于民;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和掌握时机。(意思对即可,每条1分,共2分)2008 年四川省宜宾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卷(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022 题(12 分)2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2分)A、十年春,齐师伐我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B、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郦道元三峡)A、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安能辨我是雄雌(木兰诗)D、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诸葛亮出师表)21、理解文段内容,然后填空。(每题3分,共6分)(l)本文涉及到的战争,指的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战例之一 。这场战争中鲁国取胜的原因是 。( 2)曹刿“请见”的原因是 。他认为“可以一战”的理由是 (均用原句答)22、写出下列句子的大意。(4 分)(l)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译文:_(2)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译文:_(三)(12分)20、D(A:前一个“师”为”军队”,后一个“师”为“老师”;B:前一个“属”为“一类”,后一个“属”为“连接”;C: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药调剂员实操任务书
- 1,4-丁二醇装置操作工职业技能模拟试卷含答案
- 产品缝制工安全教育培训手册
- 普通镗床理论学习手册练习试题及答案
- 数控铣床职业技能模拟试卷含答案
- 邮件分拣员基础技能培训手册
- 环境监测及废物处理人员岗位实习报告
- 货运检查员应急处置分析及对策
- 环境监测及废物处理人员安全教育培训手册
- 畜牧技术员应急处置分析及对策
- SC/T 3503-2000多烯鱼油制品
- GB/T 18109-2011冻鱼
- 清真食堂承包投标书
- 个人自愿赔偿协议书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导论》完整版课件(全)
-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 医院处方笺-模板
- 道路综合巡查工作流程
- 模具试模通知单
- 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证券上市规则
- 泵站电气设备安装调试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