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苏教版九年级下册十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doc_第1页
语文苏教版九年级下册十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doc_第2页
语文苏教版九年级下册十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doc_第3页
语文苏教版九年级下册十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郧阳区实验中学张仁全教学目标1.了解本诗的体裁及关于杜甫的文学常识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所抒发的忧国忧民情思3.重点词句的背诵与理解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关心人民疾苦、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1)朗读与鉴赏相结合。 (2)交流、合作与探究相结合。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唐代诗人辈出,有作品传世者两千余人,其中有三位著名大诗人大家知道是谁吗?(学生答后)同学们对杜甫了解多少呢?今天,就让我们沿着历史的长河逆流而上,回到一千二百年前,去成都浣花溪畔那座简陋而破旧的草堂,一起去触摸他那颗想黎民、思百姓、忧天下的爱国之心吧!二、作者、背景及诗体 1.作者介绍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因任工部校检郎,又被称杜工部。河南巩县人,生活在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转折时期,一生坎坷,终不得志。他的诗被后人公认为“诗史”,诗人被尊称为“诗圣”。2.写作背景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关中地区闹饥灾,民不聊生。这年秋天,杜甫弃官到秦州,又辗转到四川。在亲友的帮助下,杜甫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建起了一座草堂,过上了暂时安定的生活,他感到快乐和自足,于是歌唱春雨,寻花漫步,遣兴江边,以诗自娱。但是,这种表面上的安逸,掩饰不住他的贫穷,更不能冲淡他那一贯的忧国忧民情怀。上元二年(761)秋天,一场暴雨袭击了他的茅屋,再一次把他从浪漫的隐居生活中敲醒,让他面对现实,让他忧思,于是写下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诗。3.诗体知识歌行,古代诗歌的一种。汉魏以下的乐府诗,题名为“歌”或“行”的颇多,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后遂有“歌行”一体。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富于变化。三、诵诗情 1.扫除字词障碍2.播放本诗的配乐朗诵3.指导学生朗读四、理诗句1.字词检查2.诗句翻译五、描诗境1.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画面。2.为每一段拟一个恰当的小标题六、说诗韵古诗词的语言非常凝练,而诗圣杜甫更是“语不惊人死不休”,我们来细细咀嚼一下诗中的语言,看哪些字词用得精妙,哪些词语蕴含丰富。请用“ ”一(或几)词用得好,我从中读出了 的句式回答。七、悟诗志 1.说说杜甫是一个怎样的人?从诗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2.谁能再说出一些杜甫忧国忧民的名句?你还知道哪些忧国忧民的名句,分享给大家。哀民生之多艰。屈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八、读诗情齐读诗歌,进一步领略诗人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九、当堂测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1)风怒号( )(2)高者挂罥( )(3)沉塘坳( )(4)布衾 ( )(5)大庇 ( ) (6)突兀 ( )2、解释加点的词。(3分)(1)八月秋高风怒号( ) (2)卷我屋上三重茅( )(3)忍能对面为盗贼( ) (4)归来倚杖自叹息( )(5)俄顷风定云墨色( ) (6)秋天漠漠向昏黑( )3、默写填空。(4分)(1)茅飞渡江洒江郊, , 。 (2) ,娇儿恶卧踏里裂。 (3)床头屋漏无干处, 。 , 长夜沾湿何由彻!(4)安得广厦千万间, ,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4、选出对课文理解正确的一项。( )(3分)A、这首诗属于近体诗,歌,是古诗的一种体裁。B、语言朴实、准确、形象、生动并带有很强的感情色彩,是这首诗的一大特色。C、全诗通过屋破漏雨情节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在战乱年代的贫困生活和关心天下寒士的善良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