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作文教学中运用土楼文化资源浅谈.doc_第1页
在作文教学中运用土楼文化资源浅谈.doc_第2页
在作文教学中运用土楼文化资源浅谈.doc_第3页
在作文教学中运用土楼文化资源浅谈.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在作文教学中运用土楼文化资源浅谈福建省永定县湖坑中心小学:江剑锷我的家乡在闽西的一个偏僻山村湖坑,它是著名的“土楼之乡”。这里既有依山傍水与蓝天、白云融为一体的土楼,也有客家土楼民俗文化旅游村,更重要的是有纯正独特的客家文化,这给我校提供了优越的作文资源。为此,笔者从作文教学的角度上来利用土楼文化资源,巧妙地和文本中的作文要求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作文中有素材可写,真正走出了一条书写客家特色的作文之路,下面就这个问题浅谈几点做法:(一)游览家乡土楼,谱写抒情赞歌。 永定土楼是“世界文化遗产”,是中国传统民居的瑰宝。我校占据了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利用天然“生成”的土楼文化资源,为学生提供了尽情赞美家乡的作文素材。 在小学中、高年级习作中,让学生写出家乡美景的习作要求多次不同层次的出现,笔者结合语文教学记金华的双龙洞颐和园这类型的文章时,以此文本作为写景文章的范文。在教完这一类型的课文后,进行课后拓展,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家乡的美景,抒发自己的情感。为了更好地配合习作要求,于是,利用春游、秋游或节假日时间,带领学生遍游了全镇的土楼景点和家乡的名山胜地,穿梭在土楼之中,流连于山水之间,感受大自然的恩赐。一次次参观游览,让学生不断感受祖辈们的智慧和才干,同时传统文化与爱国精神强烈地震撼着他们的心灵。自然,学生写作的兴趣高涨,写作的激情也就喷涌而出,一篇篇文质优美的参观、游览文章在学生的笔下流淌:“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时,土楼便又呈现出一派神秘的景色,家家户户门前挂起了大红灯笼。千万盏的灯笼点缀着土楼的夜色”(选自学生习作我爱家乡的土楼)“从山脚往上走,山势陡峭,路窄崎岖,野花盛开,树木苍翠茂盛,百鸟争鸣,从山上流下的淙淙流水像奏着明快的乐曲伴着游人往上走”(选自学生作文春游中华山)看着学生们张扬个性的文字,心中暗自窃喜,面对如诗如画的自然景色,孩子们能不激情满怀?能不欣然提笔描绘出它的美丽与神奇?通过不断地整合训练,提升了学生的写作水平,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思想感情。(二)了解“世遗”知识,学习写“导游词”。 在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五)的习作中,要求学生写介绍“世界遗产”的景点的导游词。关于“世界遗产”的知识,学生虽然在第五组的课文中学习了长城颐和园秦兵马俑三篇介绍“世界遗产”的文章,也从课后“资料袋”中了解到“截至2003年7月,我国已有29处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一些书面知识。但是,学生的有关“世界遗产”的知识仅仅局限于课本中,实在的内容了解甚少。2008年7月,福建(永定客家)土楼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对于生在土楼、长在土楼的学生来说,这真是一个天大的喜讯。“世界遗产”一下子把我们拉得这么近,这些触手可摸的土楼以及有关土楼的知识早就在学生心中熟悉了。前几年无论老师或是学生,对写“世界遗产”景点导游词还是一件不容易的事,现在自己就与“世界遗产”零距离接触,导游词的题材马上就变得容易起来了。 因此,习作中笔者以“土楼景点振成楼”为例指导学生写作。此前带领学生遍游了全镇的土楼景点,有了课前精心准备,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方法,依照习作要求分小组讨论,交流手头上收集到的有关“土楼景点”的资料。学生小组讨论后,分别请每个小组推选出一名代表,就“前言”“总述”“分述”“结尾”部分进行口头作文。教师评点,适时组织全班同学讨论该怎样写或怎样修改。课后,让学生把自己所写的文章拿到所写景点进行朗读,让游客猜一猜自己所写的到底是哪处土楼景色,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这样,既可以通过实践进一步发现自己习作中的不当之处,还可以锻炼学生大胆交际和语言表达的能力。(三)采撷民俗风情,展示场面描写。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这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口语交际习作二的作文要求,要写好民俗风情的作文,最重要的是要了解各民族不同地域的不同风俗。小学生同节日活动、民俗风情的关系十分密切,因此,要指导他们关注发生在身边的这些事物,并学会记录这些活动的热闹场面,写好这方面的作文。写民俗风情活动,常用叙述的形式介绍其起源、来历、意义,以及历史演变等情况。但主要还是描绘生动丰富的庆祝活动。每个节日自它产生以来,就以鲜明的意义存在着,并在每年的庆祝活动中形成较稳定的风俗习惯,而且代代相传。诸如,元宵节闹花灯,端午节龙舟竞渡,“六一”儿童节游园活动,中秋赏月,重阳登高或赏菊等,常出现盛况空前的热闹场面,体现社会文明的发展水平。 客家民系在永定除了建有大量的或方或圆的土楼,它还很好的传承和保留了中原古汉族的文化习俗,独特的风俗习惯给我们提供了生动的素材。农村的学生都有参加当地的民俗活动,如湖坑“作大福”、陈东“四月八”、抚市“走古事”、这些民俗风情活动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场面十分壮观,蕴含深厚的历史内涵,参加这些活动,写作这些活动对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丰富的内容不仅带来了取之不尽的素材,而且使学生重温历史,加深对历史的理解。因此,写节日、民俗的作文培养学生热爱民族、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我们民族的良好文化传统要代代相传,以民俗风情题材来要求小学生作文,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这些活动,让他们更进一步接受民族的伟大的历史,热爱生活,并准备去创造美好的未来。(四)关注“热点”问题,进行个性创作。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福建(永定)土楼自入选“世界文化遗产”以来,特别是2010年2月1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来永定土楼视察之后,更是吸引了无数的游客前来观赏。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及时抓住“热点”问题进行作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纷纷写出了与总书记来永定土楼有关的作文题材,比如胡总书记来我家,还与“暖”主题征文活动结合,写下了春暖土楼总之,土楼的“热点”无时不有、无时不在,要看老师和同学们怎样去捕捉,善于观察,积累习作题材。除此外,笔者还进行了永定“红色题材”的写作和介绍客家土楼特产的有关写作练习,收到了良好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