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春季版)《唐朝的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教学设计.doc_第1页
(2017年春季版)《唐朝的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教学设计.doc_第2页
(2017年春季版)《唐朝的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教学设计.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课 唐朝的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 知道天可汗,文成公主入藏等基本史实。 2. 掌握唐代民族政策思路 ,体会合同为一家的含义。3.了解遣唐使的文化交流活动。4.说出唐文化对日本的影响。5.知道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的史实故事。过程与方法:1. 了解和收集遣唐使与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的史料,培养从历史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2. 通过列表比较鉴真东渡与玄奘西行的异同,学习用列表归纳整理知识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唐代与少数民族交往史实的学习,了解唐代开明民族政策,树立尊重别人、平等待人的意识,培养待人宽容、豁达的性格,理解我国现在平等、团结、友爱互助的民族政策。学习鉴真、玄奘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回的精神。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唐朝的经济、文化对日本等国产生了巨大影响,唐朝在频繁的对外交往中,进一步促进了自身经济、文化的发展,从而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教学重难点:重点:唐与吐蕃等民族关系的史实;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难点:通过比较鉴真东渡与玄奘西行的异同理解唐朝对外开放与交流的特点。体会民族交往对汉族与少数民族双方发展的促进作用,认识友好互助是各民族关系的主流。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展示唐太宗接见吐蕃求婚使者图片导入新课。问:上图描绘的是唐太宗接见吐蕃求婚使者的情景。唐太宗接受他的请求了吗?此后,汉藏两族人民的关系又有什么新的发展?二、自主学习自学指导:快速阅读课文,完成自学。三、合作探究探究点一 “和同为一家”1师展示材料: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唐太宗提问:这句话体现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学生回答。2展示唐初边疆少数民族分布图,出示材料:文皇南面坐,夷狄千群趋。献号天可汗,以覆我国都。-柳宗元师提问:根据材料并思考:唐太宗为什么被少数民族称为“天可汗”?学生回答,师总结。3简要介绍松赞干布的事迹。提问:(1)松赞干布为什么想和唐朝联姻?(2)唐太宗给文成公主准备了什么嫁妆?(3)文成公主入藏给吐蕃社会带来了什么变化?有什么历史意义?学生回答,教师总结。4师提问:文成公主与藏和亲后,唐和吐蕃还有哪些新的友好交往?学生回答。5简要介绍唐蕃会盟碑。探究二:遣唐使与鉴真东渡1讲述遣唐使含义。2师生共同探讨:材料一 在长达二百多年的时间里,日本向唐朝络绎不绝地派出“遣唐使”。他们当中留学生和学问僧占了相当比例,大批留学生和学问僧,广泛收集各类图籍,拜师交友,学习知识。选自遣唐使与学问僧(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日本向唐朝派遣使节的目的是什么。结合课本谈谈遣唐使回国后,对日本的政治影响。材料二 “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郭沫若(2)“鉴真盲目航东海”在什么时期?指出鉴真在日本所传的“道艺”和他在奈良城所留的“痕迹”。学生回答,教师总结。3师具体讲述鉴真东渡的史实、内容、影响。探究三:玄奘西行1师生共同探讨材料一 “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阔、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钱文忠材料中的“伟大僧人”是谁?说出他“享誉佛国”的表现。学生回答,教师总结。2展示玄奘西游路线图,让学生直观了解。3师生共同探讨事件内容身份目的地途中遭遇独行还是结伴是否归国鉴真东渡僧人日本六次航行,五次失败,尽经磨难结伴否玄奘西行僧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