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四年级语文S版《虎门销烟》2课时导学案设计.doc_第1页
2019-2020年四年级语文S版《虎门销烟》2课时导学案设计.doc_第2页
2019-2020年四年级语文S版《虎门销烟》2课时导学案设计.doc_第3页
2019-2020年四年级语文S版《虎门销烟》2课时导学案设计.doc_第4页
2019-2020年四年级语文S版《虎门销烟》2课时导学案设计.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年四年级语文S版虎门销烟2课时导学案设计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预习检测:1.我会注音(易错音节):遵( ) 锣( ) 聋( ) 泄( )2.我会朗读下列词语。闻讯 分外 水泄不通 身着 一担担 脊梁 咆哮 嚣张 欺侮 收缴 一侧3.布告贴出后,人们纷纷前来观看。老年人( );青年人( );顽皮的孩子( )。设问导读:1.( )主持的这次虎门销烟,共用了( )天时间,销毁了近( )箱鸦片。2.硝烟的告示贴出后人们的反应如何?3.“两个十五长见方的硝烟池”到底有多大”?4.为什么到沙滩上的人这么多?5.文武百官到场说明了什么?6.为什么要请外国人观看?达标检测:1.我会多音字。(注音并组词)泡: ( ) ( ) 担: ( ) ( )2.我会填。赞不( )( ) ( )耳( )聋 ( )( )不通 人( )人( )( )投( )网 ( )心( )魄 ( )呼( )跃 ( )首( )听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结合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2.了解虎门销烟的过程认识它的伟大意义,培养爱祖国、抵御外侮的精神和拒绝毒品的意识。预习检测:1.课文为什么要写销烟池的大小和构造?2.销烟时为什么要用海盐和生石灰?3.销烟是分几步进行的?在书上画出这些表示先后顺序的关键词语。4.销烟的过程中,人们的心情怎么样?合作探究:1.销烟的场面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先从销烟池( ),然后从销烟时:( )的海盐( )的生石灰( )白色烟雾等场面,再从硝烟的时间和鸦片的数量上来考虑。2.烟渣被卷进咆哮的大海暗示着什么?3.外国商人看到这场面为什么会非常震惊?我知道他们对林则徐敬畏就是对( )的敬畏,更是对( )的敬畏。4.为什么说“这一壮举,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灭了外国侵略者的威风”?达标检测:1.我学了这课后,知道了( ),以后要远离毒品。2.我会组词。销( ) 尊( ) 锣( ) 恭( )削( ) 遵( ) 萝( ) 巷( )3.我会用“先然后再”写句子。 4.我能模仿课文第一自然段场面描写来写一写节日的有趣场面: 拓展延伸:1.你认为这次虎门销烟彻底、成功吗?它对当时的中国及中国人民有什么好处?2.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文中并没有对林则徐展开描写,只是一句带过,这是为什么?附送:2019-2020年四年级语文S版观潮2课时导学案设计学习目标:1.会认读6个生字:盐、据、昂、鼎、沸、崩;会写8个生字:盐、据、卧、塔、沸、震、吼、涨。2.了解钱塘江大潮形成的原因和观潮的时间、地点以及人们观潮时的心情。3.读通课文,分清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有关段落,感受大潮的壮观景象。预习检测:1.本课最容易读错的字:2.选择正确的读音(对的画“”) 笼罩(lng lng) 风号浪吼(ho ho) 浩荡(go ho) 人声鼎沸(fi f) 3.我会填。( )的响声 ( )的阳光 ( )的地方( )的人群 ( )的薄雾 ( )的城墙4.钱塘江大潮奇观在我国的( )省,每年的农历 ( )是一年一度 的观潮日,最佳观潮点在( )。设问导读: 1.认真听: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的声音分别是怎样的?2.仔细看: 潮来时到出现在我们眼前有着怎样的变化? 3.查资料:钱塘江大潮是怎样形成的?4.你认为钱塘江大潮为何被称为“天下奇观”,它给你留下什么印象?达标检测: 1.比一比,再组词朝( ) 稳( ) 振( ) 仗( ) 堵( ) 沸( ) 镇( ) 堤( ) 赌( ) 佛( ) 填( ) 提( ) 2.补充词语,并按要求分类。( )山( )海 白浪( )( ) ( )( )鼎沸 ( )( )卷地 ( )号( )吼 ( )崩( )裂(1)描写潮水声音的词语: (2)描写潮水样子的词语: (3)形容人多的词语: 3.按要求写句子。(1)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改为“把”字句) (2)钱塘江大潮不是伟大的奇观吗?(改为陈述句) (3)雨越下越大,犹如 。(补充句子)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感受大潮的雄伟壮观,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一。2.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预习检测: 1.课文主要写了农历八月十五( )的奇异景象,文章按( )、( )、( )记叙了钱塘江大潮的一次过程,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壮丽山河的( )、( )之情。 2.熟读课文三、四自然段。合作探究:1.想想作者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又写什么呢?如果你就在那,会有什么感受?能在文中用朗读表现出来吗?2.认真读3、4自然段体会大潮到来时的景象。画出4自然段中的两个比喻句加以体会。3.作者从哪三个方面写了潮去时的壮观?达标检测: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1)观:A.看; B.景象或样子;C.对事物的认识或看法。天下奇观 ( ) 人生观 ( ) 观潮 ( )(2)鼎:A.古代煮东西用的器物,一般是三足两耳;B.大;C.正当,正在。 鼎鼎大名( ) 人声鼎沸( )2.照样子,写句子。 例: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 _犹如_ _犹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