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网编号计划(XX).doc_第1页
电信网编号计划(XX).doc_第2页
电信网编号计划(XX).doc_第3页
电信网编号计划(XX).doc_第4页
电信网编号计划(XX).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信网编号计划(XX) xxxx12随着电信市场竞争的逐步展开、新业务的不断涌现和用户规模的迅速增长,号码资源的需求量也大幅度增加。 为保障公平竞争和电信业的长远健康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按照“统筹全局、抓住重点、各个突破、逐步推进”的思路,从xx年开始着手制定编号计划,在反复征求运营商和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分期分批研究解决了在多运营商市场环境下号码资源使用和管理中遇到的若干基础性、结构性的重点、难点问题并于xx年发布了电信网编号计划(xx年版)。 电信网编号计划(xx年版)在电信网编号计划(xx年版)对我国E.164号码进行系统规划的基础上,增补了固定网和移动网“*/#”号码的编号计划、信令网的信令点编码、移动网的IMSI、分组数据网的编号等内容,并对电信网编号计划(xx年版)中的E.164号码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更新和修订。 本编号计划中所有有关分配现状的数据截止日期均为xx年7月31日。 移动通信业务的迅猛发展以及基础电信运营商的重组都对公众移动用户号码资源提出了更多的需求,基于部xx年中国电信业发展指导发布的移动用户总数预测数据,电信网编号计划(xx年版)将满足至xx年的发展需求。 机器通信具有数以亿计的潜在市场,电信网编号计划(xx年版)为其发展提供了10亿的号码容量。 固定和移动技术的融合给电信网编号带来新的挑战,但这种融合不会改变基础电信业务的分类,因此并不会对固定和移动用户的编号产生影响。 xx年版的电信网编号计划适用于中国内地电信网,港澳台地区的编号计划从其规定。 为适应发展和管理的需要,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在必要时对编号计划的内容进行调整,重新公布。 1)应使码号资源容量具有延续性和扩展性,满足用户、业务的增长和网络的发展对码号资源的需求。 2)应尽可能保证编号的规律性,以便于用户使用和网络识别。 3)应提高码号资源的利用率。 4)应保持编号计划在较长时间内的整体稳定性。 5)应体现运营商间的公平。 我国固定网电话号码采用长途区号的结构,即国家码 (86)+长途区号+本地号码;固定网电话号码采用不等位编号,国内有效号码最大位长为11位。 我国移动网电话号码采用网号的结构,即国家码 (86)+网号(如139)+HLR识别号(H0H1H2H3)+用户号码(ABCD)移动网电话号码采用等位编号,国内有效号码位长为11位。 我国ATM/帧中继网号码采用网号的结构,即国家码 (86)+网号(如1942)+区域代码+本区域用户号码ATM/帧中继网号码采用等位编号,国内有效号码位长为13位。 表1“0”字头及其后号码的规划00010122国内长途电话业务字冠国际长途电话业务字冠长途区号电信网编号计划(xx年版)2111213141544444442国际智能业务来话路由码备用公众移动通信网网号公众移动通信网网号公众移动通信网网号备用ATM/帧中继网的网号备用备用公众移动通信网网号备用ATM/帧中继网的网号备用长途区号,目前未用作长途区号的作为备用长途区号,目前未用作长途区号的作为备用16016316416516917181901931941951992393首位为“1”的号码原则上应作为全国统一使用的号码,按照号码用途可以分为两种 (1)业务号码对于仅在运营商网内使用的号码可以采用可变位长的编号方式,需在不同运营商的网络之间使用的号码暂不能采用可变位长的编号方式。 (2)用户号码包括固定网用户号码、公众移动通信网用户号码和ATM/帧中继网的用户号码。 注除目前已经用作业务号码的用户号码外(,本规划中用作用户号码的号码资源不能用作业务号码。 电信网编号计划(xx年版)3表21XX号码的规划1XX111社会服务类(含邮政)12社会服务类13141516数据类业务172备用3备用4查号业务5备用6运营商业务代码7备用8运营商业务代码9紧急业务0紧急业务紧急业务政府公务类号码携带业务路由码运营商业务代码公众移动通信网网号公众移动通信网网号公众移动通信网网号备用备用备用备用备用备用紧急业务备用互联网类业务ATM/帧中继网号备用电话信息服务互联网类业务IP电话类业务电话信息服务公众移动通信网网号公众移动通信网网号18公众移动通信网网号19备用备用运营商业务代码备用ATM/帧中继网号备用备用运营商标识码CIC短消息类服务接入代码运营商标识码CIC备用备用备用运营商标识码CIC全国性基础电信运营商的客户服务类业务10运营商业务代码备用备用国际直拨被叫付费、话务员受话付费和国际卡业务国际话务员受话付费和国际卡业务注在同时提供电话服务和短消息类服务的情况下,100XX、 11183、 11185、123XX号码可以同时申请用作短消息类服务接入代码。 电信网编号计划(xx年版)4表3106(09)号段的规划X0123456789106010611062备用备用省内经营性短消息类服务1063省内非经营性短消息类服务接入平台备用省内非经营性短消息类服务省内公益性短消息类服务10641065106610671068机器通信号码基础运营商自营业务跨省/全国范围内经营性短消息类服务备用备用1069跨省/全国范围内非经营性短消息类服务接入平台备用跨省/全国性非经营性短消息类服务跨省/全国范围内公益性短消息类服务首位为“2”“8”的号码是在本地范围内使用的号码,主要用作固定本地电话网的用户号码,也可用作800M数字集群通信网的用户号码(目前该业务处于商用试验阶段)。 部分首位为“2”“8”的号码还用作全国和省内智能业务的接入码。 号码格式为局号R(S)用户号码ABCD,总位长7/8位并存。 本地网局号的规划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尽量遵从通过位区分不同运营商的原则。 注除目前已经用作业务号码的用户号码外,本规划中用作用户号码的号码资源不能用作业务号码。 电信网编号计划(xx年版)5表4首位为“2”“8”号码的规划200,xx本地电话卡智能业务、校园卡业务接入码原中国电信使用的200/201接入码由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原中国网通)分别在南北方属地化使用。 两家公司进入对方区域或其它运营商在全国区域开展此类业务时,在该号码前冠以CIC使用300备用4005006007008004444主被叫分摊付费智能业务接入码备用国内虚拟专用网智能业务接入码号码总位长最长13位通用个人通信智能业务接入码全国被叫集中付费智能业务接入码本地电话局号/省内智能业务接入码号码总位长10位号码总位长13位号码总位长10位R(P=28,Q0,R19)3对201的规划见本表第一行。 各省可根据自身情况,在未启用的P0R号段中,规划和预留部分号码用于省内智能网业务,其余号码用作本地电话局号。 为方便用户使用、网络寻路、互通结算和号码管理,原则上不同本地电话运营商的号码段应分布清晰,尽量通过位区分不同的运营商在固定本地电话号码7位位长的本地网中,尽量分配连续的号码资源。 没有连续的P位则分配连续的Q位,没有连续的Q位则分配连续的R位。 在固定本地电话号码8位位长的本地网中,尽量分配连续的号码资源。 启用新的P字头应避开 4、7,并应逐个启用R(S)(P28,Q19,R=09,S=09)3或4本地电话局号电信网编号计划(xx年版)695XXX(X)号码是在全国范围统一使用的号码,96XXX(X)号码是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区域内统一使用的号码。 其它首位为“9”的号码规划为备用。 为提高号码利用率,95XXX(X)和96XXX(X)号码可以适当拓展位长,可采用不等位长的编号方式,但不能采用可变位长的编号方式。 对于申请用于呼叫中心等业务的“95”字头短号码,在现网支持能力具备的前提下,原则上不再对号码的拓展位长作限制性要求。 申请者可自行提出号码的具体结构和位长,在不违反有关业务政策的前提下,经审批后使用。 表59X号码的规划909192939495备用备用备用备用备用全国电话信息服务、呼叫中心、ISP、服务型企事业单位客服、语音信箱、寻呼等,具体规划参见表6省(自治区、直辖市)区域内的智能业务、ISP、寻呼、电话信息服务、呼叫中心等业务,非电信企业的客户服务备用备用备用96979899999和9977尚在使用表695XXX(X)号码的规划950XX951XX952XXX556主要为电话信息服务和呼叫中心业务接入号码9520XX9521XX9522XX9523XX9524XX9525XX9526XX9527XX9528XX9529XX电话信息服务接入号码呼叫中心业务接入号码备用语音信箱业务接入号码953XX954XXX56备用备用电信网编号计划(xx年版)7955XX5服务型企事业单位客服号码在同时提供电话服务和短消息类服务的情况下,955XX号码也可以同时申请用作短消息类服务接入代码。 备用主要为寻呼、ISP和新业务接入号码956XXX957XX958XX959XX6555表796XXX(X)号码的规划96XXX(X)56省(自治区、直辖市)区域内的智能业务、ISP、寻呼、电话信息服务、呼叫中心等业务,非电信企业的客户服务核配号码的具体标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实际情况确定E.164号码的分配情况见附件二至附件十四。 “”“*”、“#”号码主要用于各个网络的补充业务。 目前网间信令中不能传送“*”、“#”信号,但可以在话路中传送,因此在一些业务(如智能网业务等)中也有端到端的“*”、“#”号码的传送。 固定网中补充业务号码的规定主要是参考国外一些国家补充业务号码使用的规定。 在固定网中启用了含有字符“*”、“#”和数字“4”、“5”、“6”的号码组合。 在这些组合中“*”作为业务登记的首位,“#”作为业务撤销的首位或号码的结束符,并在“*”和“#”之间根据业务的需要插入“*”、“#”或数字等符号。 GSM中补充业务基本遵从国际标准,和固定网采用了大致相同的方法,启用了含有字符“*”、“#”和数字“2”、“3”、“4”、“6”、“0”的号码组合。 在这些组合中“*”作为业务登记的首位,“#”作为业务撤销的首位或号码的结束符,并在“*”和“#”之间根据业务的需要插入“*”、“#”或数字等符号。 CDMA中补充业务基本上按照北美的标准制定,使用的号码包括了“*”为首的后续数字为“6”、“7”、“8”、“9”的号码作为补充业务的号码。 由于上述“*”、“#”号码在固定网、GSM和CDMA中的使用均已经在相关技术标准中做出了规定,因此对于已经启用的号码,各运营商可以继续使用。 对于已经启用的号段中尚未启用的号码,启用前应向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 备用号段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统一规划使用。 如要启用备用号段的号码,应向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申请。 “*/#”号码的规划如表8所示电信网编号计划(xx年版)8表8“*/#”号码的规划*0*1*2*9*#0#1#2#6#7#9#*基础运营商网内业务备用基础运营商网内业务基础运营商网内业务基础运营商网内业务基础运营商网内业务备用基础运营商网内业务备用备用基础运营商网内业务#“*/#”号码的使用情况见附件十五。 国际信令点编码的结构由14个比特组成,具体的格式如表9所示表9国际信令点编码的结构N ML KJ IH GF EDC BA区域标识地区/网络标识信令点标识信令地区/网络编码(SANC)国际信令点编码(ISPC)其中NML-三个比特用于识别世界的地理区域。 KJIHGFED-八个比特用于标识在NML所标识的区域内一个地区或网络。 CBA-三个比特用于标识在KJIHGFED所标识的一个地区或网络内的一个信令点。 国际信令点编号码用于分配给国际信令网中的节点。 不同运营商占用不同的KJIHGFED,一个运营商的国际信令点编码尽可能按一定的顺序分配。 表10国际信令点编码分配情况11截止日期为xx年7月31日。 电信网编号计划(xx年版)94-120-04-120-14-120-24-120-34-120-44-120-54-120-64-120-74-121-04-121-14-121-24-121-34-121-44-121-54-121-64-121-74-122-04-122-14-122-24-122-34-122-44-122-54-122-64-123-04-123-74-124-04-125-74-124-44-124-54-124-64-125-24-125-34-125-44-125-54-125-64-123-14-123-24-123-34-123-44-123-54-123-64-124-1北京ISC1原北京国际交换机北京ISC2上海ISC1上海ISC2广州ISC1广州ISC2“铱”系统北京ISC上海国际经济电话网关3北京ISTP1上海ISTP1上海ISTP2广州ISTP1广州国际经济电话网关1青岛边境局深圳边境局上海ISTP北京国际经济电话网关1中国联通(原中国网通)北京国际经济电话网关2中国联通(原中国网通)上海国际经济电话网关2广州国际经济电话网关3广州ISC3SS上海ISC3SS北京CDMA ISTP1北京CDMA ISTP2上海CDMA-ITP广州CDMA-ITP北京ISC上海ISC广州ISC北京ISC上海ISC广州ISC上海ISTP广州ISTP广州国际局上海国际局北京国际局广州ISC2深圳边境局北京ISC2北京ISTP1中国联通(原中国网通)中国联通(原中国网通)中国联通(原中国网通)中国电信中国电信中国电信中国电信中国电信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原中国网通)中国电信中国电信中国电信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原中国网通)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原中国网通)是是是是是是是否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中国电信中国电信中国电信中国电信中国电信中国电信中国电信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原中国网通)中国联通(原中国网通)中国联通(原中国网通)中国移动中国移动中国移动中国移动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联通中国联通中国联通中国联通中国联通中国联通电信网编号计划(xx年版)104-124-24-124-34-125-14-126-04-126-14-126-24-126-34-126-44-126-54-126-64-126-74-127-04-127-14-127-24-127-34-127-44-127-54-127-6上海ISTP1北京ISCP中国联通中国联通北京Inmarsat-F标准岸站北京船舶通信导航公司北京IP电话网关北京ISC上海ISC广州ISC北京ISTP上海ISTP广州ISTP广州IP电话网关上海CDMA-ITP1广州CDMA-ITP1北京CDMA-ITP北京CDMA-ITP1北京GC网关上海GC网关广州GC网关中国电信是是是是是是是是中国移动(原中国铁通)中国移动(原中国铁通)中国移动(原中国铁通)中国移动(原中国铁通)中国移动(原中国铁通)中国移动(原中国铁通)中国电信中国电信中国电信中国电信中国电信中国电信中国电信中国电信号码结构我国国内信令网采用24比特的全国统一的编码,信令点的编码的格式如图1所示图1国内信令点编码格式每个国内信令点编码由三部分组成主信令区、分信令区和信令点编码。 每部分为8比特二进制数。 高8比特为主信令区的编码,中间8比特为分信令区的编码,最后8比特为信令点编码。 国内信令点编码用于分配给连接在NO.7信令网上的节点,如PSTN/ISDN交换机、GSM和CDMA交换机、网关设备、短消息中心等。 表11国内信令点编码分配情况22截止日期为xx年7月31日。 主信令区分信令区信令点888首先发送的比特电信网编号计划(xx年版)110(0255)(0255)(18)(081,83239)(0255)9(081,83239)(0255)10(081,83239)(0255)(1115)(081,83239)(0255)16(081,83239)(0255)(1730)(081,83239)(0255)(130)82(0255)预留中国联通(原中国网通)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原中国网通)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原中国网通)中国电信归省管局分配*(130)(240251)(0255)(130)(252253)(0255)(130)(254255)(0255)(3140)(0255)(0255)41(07)(0255)41(8255)(0255)(4243)(0255)(0255)(4449)(0255)(0255)50(0255)(0255)(5180)(0255)(0255)810(0255)81(16)(0255)81(7255)(0255)(82184)(0255)(0255)1850(0255)185-1-(014)185-1-(15255)185-(24)(0255)(186252)(0255)(0255)253(0255)(0255)中国移动备用中国移动备用备用中国联通(原中国网通)中国移动(原中国铁通)备用中国电信备用备用国信寻呼有限责任公司备用备用备用中国电信(全球星系统关口站)中国电信中国电信备用中国电信(用于CDMA网络)(254255)(0255)(0255)中国联通注*在部分主信令区下分信令区“82”已经分配给中国电信或中国联通,例如3-82(河北)、10-82(山东)、16-82(河南)已经分配给中国联通,9-82(江苏)已经分配给中国电信。 号码结构我国分组数据网的国际号码结构为数据国家代码(3位)+网号(1位)+网络终端号码电信网编号计划(xx年版)12或者数据国家代码(3位)+网号(1位)+专用网络识别码(最多6位)+专用数据网终端号码其中号码的总长度不能超过14位。 “专用网络识别码”从“网络终端号码”的第一位开始,号码最多可由6位数字组成(ZXXXXX),X09;Z29。 我国的数据国家代码为460。 我国网络终端号码采用8位等长编号,格式为X1X2X3X4X5X6X7X8。 其中,X1X2表示编号区的号码,X3表示编号区内RM节点交换机的号码,X4X5表示RM节点交换机下所连接的AM节点交换机的号码,X6X7X8表示端口号。 首位为“0”号码的规划如表12所示表12首位为“0”号码的规划01国际呼叫前缀002用于PDN与ISDN或综合的ISDN/PSTN的互通,并表示请求目的地网络的数字接口,其中“0”称为转义码00+国际电话号码082用于PDN与TELEX的互通,其中“8”称为转义码用于PDN与PSTN或综合ISDN/PSTN的互通,并表示请求目的地网络的模拟接口,中“9”称为转义码08+国际用户电报号码09209+国际电话号码数据网络识别码的分配情况表13数据网络识别码的分配情况34600460146024603备用用户电报及低速数据网分组试验网及民航分组网公用分组网备用460446073截止日期为xx年7月31日。 电信网编号计划(xx年版)1346084609部分号码段归铁道部备用号码结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MSI)是在数字公用陆地蜂窝移动通信网中唯一地识别一个移动用户的号码,其结构如图2所示,最长位数为15位,目前我国IMSI的位数为所允许的最长位数,即为一个15位数字的号码。 图2IMSI的结构IMSI由三部分组成?移动国家号码MCC由3个数字组成,唯一地识别移动用户所属的国家,中国为460;?移动网络识别码MNC识别移动用户所归属的移动网,中国采用2位;?移动用户识别码MSIN唯一地识别移动通信网中的移动用户,中国采用10位。 表14移动网络识别码的分配情况4MNC00010203中国移动GSM系统中国联通GSM系统中国移动GSM系统中国电信CDMA系统备用中国移动TD-SCDMA试验网备用04060708994截止日期为xx年7月31日。 MCC MNCMSIN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国内移动用户识别码电信网编号计划(xx年版)141紧急业务号码是指在全国范围内当国家利益、公众的生命、财产受到威胁等紧急情况下用于呼救、报警的电话号码,如火警、急救等使用的号码。 目前已经使用的紧急业务号码是110(报警服务台/公众紧急业务呼叫台)、119(火警)、120(急救)、122(交通事故)号码。 2社会服务类号码是指各电信运营商或非赢利社会机构提供一般性公益信息服务所使用的号码,如报时、天气预报业务使用的号码。 用户拨打此类号码一般只收取本地通话费。 3政府公务类号码是指政府部门为方便开展面向公众的政务所使用的号码,一般提供咨询、投诉等热线服务。 用户拨打此类号码一般只收取本地通话费。 4运营商标识码CIC CIC原指用户在选择不同运营商长途网络时所使用的号码,该号码标识了不同运营商的长途网络。 随着业务的发展,除了长途话音类业务之外,CIC冠头的业务接入码也可用于运营商开放的本地话音类业务。 5运营商业务代码是指基础电信运营商开展全国性增值业务而使用的1XX号码。 该号码后接两位分项业务类别码,使用位长最短为5位,进一步扩展使用时应保证国内有效号码的长度不超过13位。 其它运营商的交换机进行路由判别的位长最长不超过5位。 6转义码是一个一位数字的指示符,表示它后面跟随的数字是另外一个编号方案中的号码。 电信网编号计划(xx年版)15国际智能业务来话路由码的结构为011X1X2(X1,X209),其中X1作为运营商的标识,X2作为业务类别的标识。 表14国际智能业务来话路由号码的分配情况51104国际智能业务来话路由码未核配11104被叫集中付费业务(ITFS/UIFN)的国际来话国际智能业务来话路由码记帐卡呼叫业务的国际来话HCD虚拟专用网业务的国际来话国际智能业务来话路由码新增国际转接智能网业务国际智能业务来话路由码寰球畅听业务国际智能业务来话路由码国际智能业务来话路由码国际智能业务来话路由码国际卡业务来话路由码国际虚拟专用网业务(VPN业务)来话路由码国际直拨受话付费业务(ITFS业务)来话路由码国际智能业务来话路由码国际智能业务来话路由码国际直拨受话付费业务(ITFS业务)来话路由码国际智能业务来话路由码国际和全球800被叫集中付费业务的国际来话路由码国际智能业务来话路由码中国电信11111112111311141115111(68)1119112(09)113(09)114(09)1150115144444444444未核配中国电信中国电信未核配中国电信未核配中国电信未核配未核配未核配中国移动(原中国铁通)中国移动(原中国铁通)11524中国移动(原中国铁通)115(39)11(67)1180444未核配未核配中国联通(原中国网通)118(19)119044未核配中国联通(原中国网通)119(19)4未核配5截止日期为xx年7月31日。 如需获得最新数据,请登录码号资源管理系统.ntnac.进行查询。 电信网编号计划(xx年版)16表16“1”字头及其后号码的分配情况6*10000100015客服号码5企业客户服务中心接入码(自助服务)5中国电信客服类号码5人工客户服务号码5自助客户服务号码5用户缴费卡服务号码5中国联通客服类号码5客户升级投诉受理号码5业务受理专用客户服务号码中国联通5中国联通客服类号码5VIP个人客户服务热线号码中国联通5集团客户服务热线号码备用备用中国电信中国电信1000(29)1001010011100121001(34)1001510016100171001810019100(24)1005未核配中国联通中国联通中国联通未核配中国联通10050原用于中国移动(原中国铁通)客服号码,现将业务调整至1008X,调整时限为xx年底前10060原用于中国联通(原中国网通)客服号码,现将业务调整至1001010064原用于中国联通(原中国网通)客户投未核配中国联通1006备用;6截止日期为xx年7月31日。 如需获得最新数据,请登录码号资源管理系统.ntnac.进行查询。 电信网编号计划(xx年版)17*诉专用服务号码,现将业务调整至1001510069原用于中国联通(原中国网通)大客户故障响应热线号码,现将业务调整至1001X。 已上号码调整时限为xx年底前10070原用于中国电信(原中国卫通)客服号码,现将业务调整至10000,调整时限为xx年底前;1007备用100801008(14)5中国移动客服类号码100855新业务咨询专线100865客服号码100875中国移动客服类号码100885VIP个人客户和集团客户服务热线号码100895中国移动客服类号码1009备用1015运营商业务代码5客服号码(自动台)中国移动未核配中国移动中国移动未核配中国移动未核配中国联通具体备案使用情况见附件四。 1025运营商业务代码中国移动(原中国铁通)具体备案使用情况见附件五。 电信网编号计划(xx年版)18*1031041051060106110628省内经营性短消息类服务备用备用备用备用备用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管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管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管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管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管理等长13位106308省内非经营性短消息类服务接入平台1063(14)备用1063(58)12省内非经营性短消息类服务106398省内公益性短消息类服务1064(0-7)5机器通信号码106485机器通信号码106495机器通信号码106508基础运营商自营短消息类服务106518基础运营商自营短消息类服务106528基础运营商自营短消息类服务106538基础运营商自营短消息类服务1065408SIM卡的OTA功能10654(19)8基础运营商自营短消息类服务106558基础运营商自营短消息类服未核配中国移动未核配中国移动中国移动(原中国铁通)中国电信未核配中国移动未核配中国联通电信网编号计划(xx年版)19*务106568基础运营商自营短消息类服务8基础运营商自营短消息类服务8基础运营商自营短消息类服务8基础运营商自营短消息类服务8跨省/全国范围内经营性短消息类服务中国联通(原中国网通)10657中国移动10658中国移动10659中国电信1066具体分配使用情况见附件九。 具体分配使用情况见附件九。 10671068106908跨省/全国范围内非经营性短消息类服务接入平台备用备用1069(14)1069(58)备用12跨省/全国性非经营性短消息类服务具体分配使用情况见附件九。 具体分配使用情况见附件九。 106998跨省/全国范围内公益性短消息类服务10710800(15)6国际直拨受话付费业务接入码10800(69)6国际直拨受话付费业务接入码1080(19)备用108(15)4国际直拨话务员受话付费和国际卡业务号码备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原中国网通)中国电信108(69)4国际直拨话务员受话付费和国际卡业务号码中国联通(原中国网通)其中108868用于宜通电话业务接入码,由中国电信使用1091103报警服务台/公众紧急业务呼备用公安部电信网编号计划(xx年版)20*叫台备用111(0082)111835邮政速递物流专业客户服务号码备用5邮政电话信息服务接入码备用备用备用中国邮政集团公司1118411185111(8699)112113中国邮政集团公司1141151163电话查号业务号码备用5运营商业务代码各运营商共用中国联通(原中国网通)具体备案使用情况见附件六具体备案使用情况见附件七1171185运营商业务代码备用中国电信1191xx1143火警3急救中心5移动短信息名址服务标准验证试验平台接入号码5报时号码5森林防火报警电话号码5天气预报号码5高速公路救援电话3道路交通事故报警号码5政府公务类业务公安部卫生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各运营商共用各地森林防火部门气象部门各地高速公路救援部门公安部12117121191212112122122123具体分配情况见附件十具体备案使用情况见附件八1241255运营商业务代码备用中国移动126129130132133134(08)4公众移动通信网网号4公众移动通信网网号4公众移动通信网网号备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电信网编号计划(xx年版)21*13491351391401441451461471481491501521531541551561571581591604全球星卫星移动业务网号4公众移动通信网网号4公众移动通信网网号4公众移动通信网网号4公众移动通信网网号4公众移动通信网网号4公众移动通信网网号4公众移动通信网网号4公众移动通信网网号4公众移动通信网网号4公众移动通信网网号4TD-SCDMA试验网网号4公众移动通信网网号3省内人工信息服务台接入码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移动未核配中国联通未核配中国移动未核配中国移动中国电信未核配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分别在南北方属地化使用。 南方指南方21省,北方指北方10省*,下同(原中国网通)161015分组交换数据网CHINAPAC同步拨号入网接入码5分组交换数据网CHINAPAC异步拨号入网接入码备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原中国网通)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原中国网通)16102161(0399)162163005CHINANET互联网全国业务接入码备用5基于CHINANET的虚拟专用网业务接入码备用5互联网主叫增值业务接入码中国电信备用5CHINANET互联网省内业务接入码备用中国电信163(0105)16306中国电信163(0765)16366163(6787)16388中国电信电信网编号计划(xx年版)22*163(8999)164(07)164816491654ATM网网号4帧中继网网号备用备用备用中国移动(原中国铁通)中国移动(原中国铁通)16500原用于中国联通互联网电话拨号上网业务接入码,现将业务调整,调整时限为xx年底前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分别在南北方属地化使用1661671680168(2,4,6,8)4省内电话信息服务自动台接入码备用备用备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原中国网通)16814全国电话信息服务自动台接入码4全国电话信息服务自动台接入码4全国电话信息服务自动台接入码4全国电话信息服务自动台接入码5全国电话信息服务自动台接入码5全国电话信息服务自动台接入码5互联网电话拨号上网业务接入码5互联网电话拨号上网业务接入码备用5校园用户的互连网接入5校园用户的互联网接入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