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古诗三首1.docx_第1页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古诗三首1.docx_第2页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古诗三首1.docx_第3页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古诗三首1.docx_第4页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古诗三首1.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资料范本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古诗三首1编 辑:_时 间:_17 古诗三首第一课时:学习望天门山教学目标:1.会写“断、楚、至、孤、帆”5个字。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望天门山。3.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教学重、难点: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教学过程:一、回忆诗人,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了解李白吗?谁来背背他写的诗?2.看来同学们非常喜欢李白的诗,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他写的一首诗望天门山(学生齐读课题)二、读通诗句,了解诗意1.学生初读课文。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读不准的字音多读几遍,在读不懂的地方打一个问号。2.检查交流。a.多媒体出示课文中生字:断楚至 孤帆让学生读生字,并帮助正音。b.多媒体出示课文望天门山。如果大家把这些生字带到诗中一定会读得更好!学生读诗句,个人读,集体读。3.自读自悟诗意。请大学联系课文中注释,并参考一些工具书,想一想诗句的意思。a.学生个人读悟。b.在学习小组中交流。c.在全班交流:提出疑问,大家商讨解决。d.教师引导大家说说诗意。三、诵读全诗,感悟诗情1.教师范读,学生自由体验。2.多媒体配乐练习读,整体体验,力求读出感情。3.指名朗读,读完后,请介绍为什么读得这么好!4.引导背诵:这么美的诗大家想不想永远留在自己的记忆中呢?四、练习背诵古诗自由练背。同桌互相背。多媒体配乐有感情的背。五、书写生字,默写课文1.练习生字“断、楚、至、孤、帆”。2.默写望天门山。六、总结全诗,深化感悟读完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呢?请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把感受表达出来。板书设计: 望天门山唐 李白天门(断)楚江(开)碧水(回)青山(出)孤帆(来)红日第二课时:学习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目标:1.认识“亦、宜”两个字,会写“饮、初”,掌握多音字“抹”。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3.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教学重难点: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1.播放西湖景色的课件。提问:西湖的景色美吗?如果你欣赏了雨中的西湖,那才别有一番滋味呢!2.板书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的一首诗饮湖上初晴后雨。二、自由诵读,初步感悟1.借助拼音初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教师重点指导:潋滟lin yn空蒙kng mng淡妆浓抹dn zhung nng m相宜xing y3.读通课文:如果把这些生字新词放入诗中,大家一定会读得更好!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体会诗的朗读节奏。4.同座互读全诗,并相互正音。三、熟读成诵,体验情境1.朗读交流。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小组读,集体读。2.体会诗意。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3.再读课文,读出诗情。你能将西湖雨中的美景读出来吗?学生借助多媒体的音画反复诵读体验。4.学生自由背诵。四、走出课文,拓展延伸1.交流课前搜集的描写祖国壮美河山的诗。2.举行“美丽的祖国”古诗词朗诵会。板书设计:饮湖上初晴后雨宋 苏轼总相宜方好 亦奇浓抹 淡妆第三课时:学习望洞庭教学目标:1.认识“庭、未、盘”,会写“镜、未、磨、遥、银、盘”5个字,掌握多音字“磨”。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3.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教学思路:1.以学过的古诗导入。2.组织教学,每一首诗大体步骤:了解诗人,理解诗题;抓住字眼,明白诗意;想象意境,领悟诗情;积累内化,拓展迁移。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1.板书课题:望洞庭。你从题目知道了些关于这首诗的什么信息?写的是洞庭,从“望”角度来写的,是远看。2.介绍诗人。刘禹锡,洛阳人,它的诗通俗清新,富有民歌特色,为唐诗中别开生面之作。二、初读1.自由读诗,想想从诗中体会到了什么。2.指名读,正音:潭、磨、螺。3.齐读。三、精读感悟(抓住字眼、想象意境)1.“湖光秋月两相和”(1)感受“和”和谐、协调。(2)你读出时间了吗?(秋天的夜晚:“秋月”)(3)你读出当时作者眼前见到的景物了吗?(洞庭湖水清澈透明,与天上明月清光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宁静、和谐)结合看插图。(4)“两相和”这“两”谁与谁?(湖光与秋月)(5)湖光秋月如此“和谐”,水月澄洁,一片宁静的氛围,一派和谐之美! 2.“潭面无风镜未磨”(1)感受“镜未磨”风平浪静。(未:没有)(2)这里藏着一个精确的比喻,你读出来了吗?(把“潭面”比作“铜镜”)(3)这铜镜还没有打磨呢,有些模糊,有些迷蒙。为什么?(一是月光下不真切;二是浩阔湖面,涟漪轻起,波光粼粼)(4)这湖面浩阔,如月下铜镜铺在大地,涟漪轻起,粼粼细波,一派迷蒙之美! 3.“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1)感受“遥望”“银盘青螺”自然之美精美绝伦。闭上眼睛,边读边想象,感受洞庭山水美景。(2)指名读,想象:白银作的盘子里放上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色田螺,看着它,你有什么感觉?(3)诗中的“白银盘”指什么?“一青螺”呢?再看插图。说说感受。月夜遥望,水白山青,相依相伴,恰似一颗青螺缀放在白银盘中,大自然如同精妙绝伦的工艺珍品,让人爱不忍释,好一派秀美柔和之景。四、积累内化,迁移运用1.朗读、背诵。(指名有感情读背,因已有基础,重点放在投入情感上)2.延伸:其实写洞庭湖的诗还有许多,比如如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临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