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验收总结[范本]_第1页
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验收总结[范本]_第2页
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验收总结[范本]_第3页
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验收总结[范本]_第4页
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验收总结[范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验收总结 桃江楠竹丰产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工作总结 1、示范项目的成立背景、内容和目标 、天时地利,人民需,示范区项目终成立 桃江县地处湘中偏北、资水中下游,辖15个乡镇,4个国有林场,总面积2063平方公里,总人口86万。桃江拥有楠竹92万亩,居湖南省第一,全国第三,是温家宝总理曾亲笔题名 “楠竹之乡”的中国竹子之乡,全国竹产业标准化示范县,全国绿色小康县。 桃江地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6-17,年均降雨量1576毫米,无霜期262天,山地土壤肥沃,土层较深,富含氮、磷、钾,各项条件都十分适宜于楠竹的生长。桃江竹文化源远流长,现有竹席、竹工艺品、竹地板、竹胶板等竹制品企业900余家,然而本地可提供的主材远不能满足企业加工需要,需从周边地区大量进口,如果不提高现有竹林的产量和质量,则竹林结构越来越差,砍伐和繁育无规律,竹林资源无法可持续性发展,生态环境面临破坏,楠竹丰产标准化建设势在必行。并且低产竹林改造后会给农民带来不菲的收入,对新农村建设增砖添瓦。故而从充分发挥竹林的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的原则出发,对楠竹丰产标准化示范区毛竹林实施低产林改造和丰产林示范建设,可提高林农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项目区毛竹林经营管理水平,提高楠竹质量和产量,是应时势只需,得民心之举。2016年年末桃江县质监局开始项目筹建工作,2016年初,桃江楠竹丰产获得了国家级第六批标准化示范区项目。 、脚踏实地,眼界宽,计划明了目标远大 益阳市人民政府迅速出台益阳市黑茶和楠竹丰产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实施方案,桃江县成立项目领导小组,以国家农业标准化工作政策、方针为指导,计划由承担单位桃花江实业有限公司选择10个乡镇,建立6个示范基地,承包4000亩低产竹山,进行垦复、施肥、勾梢、防虫、治病等人工培育,在县质监局和县林业局的帮助下将低产林改造成符合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产业化要求的丰产林,打造按照标准化规程生产,管理科学、集中连片的楠竹标准化生产综合示范基地,力争标准化种植面积达到90%以上,每亩立竹300株以上,产量提高15%以上,采伐后每根均重40斤以上,径围30厘米以上,农民增收15%以上。 2、示范项目的组织和实施 、领导重视,组织分工明细化 为推进楠竹标准化实施进程,落实组织保障,县政府成立了桃江县楠竹丰产标准化示范项目领导小组,由肖立新副县长任组长,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县林业局等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在县质量技术监督局设立了办公室。为确保项目顺利实施,经县人民政府研究,承诺按1:1比例解决项目配套资金,为项目提供了资金保障。由县林业局负责拟定楠竹栽培技术和有关技术规范,拟定标准化示范基地范围、规模,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基地搞好标准化宣传和培训,指导农户和基地管理人员按标准要求组织生产;由县质监局负责指导相关部门编制标准,搞好标准备案,监督标准的实施,协调相关部门的工作;由项目承担单位益阳市桃花江实业有限公司负责标准化核心示范区的建设及标准实施、推广具体工作,划定了松木塘镇为楠竹丰产核心示范区。形成了责任明确,各司其职,相互协作的工作局面,为全面推进楠竹丰产标准化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制定标准,组织实施标准,监督标准的实施 示范区项目领导小组组织林业局和质监局相关专家、技术人员,在执行国家、行业、地方标准的基础上,结合示范区实际情况,多次现场调研,制定发布了毛竹造林技术规程毛竹低产林改造技术规程两个地方标准,指导示范区造林地选择、林地清理、造林方式、造林密度、母竹规格、母竹的挖掘和运输、栽植、幼林管护、病虫害防治到检查验收、技术归档等工作的开展。同时质监局相关技术人员辅助竹制品生产企业技术人员,在全面执行国家、行业、地方标准的基础上,制定了竹胶板、竹筷、竹席等多项企业标准,并督促企业按照标准化生产,对生产厂家进行了标准化备案,不定时的对企业进行检查,监督企业的标准实施状况。 、培训加宣传,楠竹产业标准化深入人心 为更深入的推广农业标准化,增强农民的标准化生产意识,体会标准化生产的巨大好处,县质监局携手县林业局,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农业标准化知识,组织培训标准化技术人员。三年时间,共出动宣传车40多台次,深入示范区各乡镇,张贴宣传资料,发放标准化生产系列资料,在2016年标准与智能绿色建筑主题的第39届世界标准日,与2016年标准应对气候变化的第40届世界标准日,县质监局采取悬挂标语,在示范区和主要街道进行了标准化相关知识宣传,努力提高全民的农业标准化意识。县林科所专业技术人员,多次深入示范基地,与农户进行交流,了解农户各时期对楠竹丰产标准化的了解掌握状况,并针对性的依据毛竹造林技术规程毛竹低产林改造技术规程,制定了一整套的培训方案,成立技术指导组,分片包干,对农民进行理论讲课、实际操作指导等的多方面培训,针对一些竹林经营大户和世林竹笋专业合作社的成员,成立了专业培训班,进行了长期、细致、专业的培训。 、心怀憧憬,挥汗共建示范基地 修山除杂 2016年夏季开始,项目小组组织林农,逐次把毛竹林内其他残次林木、杂灌、高杆杂草砍除,每亩仅保留5株左右浆果类阔叶大树,如银杏、杨梅等,以总盖度不超过20%为准,以利生态平衡和土壤改良,保留低矮杂草,以截留部分降水,减少地表径流,增加林内湿度和土壤储水,保持生物多样性,除杂草还山外,其余全部清理出山。之后两年视林内杂木情况进行了多次清理,保证了毛竹生长环境优良。 垦覆施肥 在除杂后对林地进行了20-30厘米深翻,清除大石块、柴蔸、树蔸、老竹蔸、老竹鞭,以释放林地空间,山脚保留5-10米宽的水土保持带不进行松土,尽可能减少水土流失。坡度较大的地段水平带状垦复,或梯级翻土,以截留降水,增加土壤湿度,每年视土壤板结情况进行松土。第一年结合垦覆,在三年以下的新竹蔸周边50厘米左右挖穴施肥,每穴混施有机肥5斤,复合肥一斤(实际生产中施入毛竹专用复合肥100斤/亩),然后覆土。每年冬季根据表土松动的情况,采取挖点笋的办法挖取冬笋,同时在采挖穴内施毛竹专用肥100斤/亩,一般施斤/穴,以促进春笋生长。然后在春笋采挖时期进行了年度施肥,在春笋采挖穴内施入毛竹专用复合肥以促进夏季竹鞭生长。在出笋期,选留出笋盛期的粗大、健壮、分布均匀的竹笋培育新竹,保留30株每亩,并做好标记,以免误挖,对每年新竹用油漆号记年度和户主,便于科学砍竹。 合理砍伐 老竹砍伐更新在冬季热火如潮的开展开来,砍除老竹、劣竹、密竹、小竹,使立竹基本均匀分布,砍除6年的老竹,使砍伐量与新竹数大致相等,每亩立竹一般控制在120株左右,形成一片竹林包含1-6年竹每年20株的竹林结构。伐后竹蔸打通竹节填入碳铵覆土,或将竹蔸劈成几块,加速其腐烂。合理砍伐是保证楠竹产量质量可持续增长的保证。 病虫防治 毛竹林主要害虫是竹蝗和竹青虫(竹缕周蛾),本着生物防治和“治早、治小、治了”的原则,一是尽量维护林内生态系统,保留浆果类阔叶大树和低矮杂草,留住益虫及其食物链,二是抓住其生活史中薄弱环节,人工挖除卵块,尽量不采用药物防治幼虫和成虫,以减少竹材内药物残留,保证竹笋和竹材品质。示范区周边农用农药大幅度减少,使得各种鸟类拥有了一片安乐的天地,生物防治病虫效果明显。 三、 示范项目的经济、生态、社会成效 、示范区楠竹产量、质量喜人 经过三年的项目建设,低产林经过改造,每亩每年平均产出5株优竹(径围厘米以上)、25株中竹(径围厘米至厘米)、40斤冬笋、400斤春笋,每亩每年收益为元,投入成本为610元,净利润元每亩,相比改造前的200元每亩产出提高了96%,建设成功的丰产林每亩每年平均产出40株优竹、5株中竹、60斤冬笋、600斤春笋,每亩每年收益为2040元,每亩每年投入成本920元,净利润1120元/亩,相比原来粗放型经营约400元/亩的收益增加了720元/亩。全县竹林面积从原来的89万亩发展为92万亩,立竹数从原来的亿株发展为亿株。 、示范区农民收入大变化 示范区的建设,解决了许多农民脱贫致富的问题,4000亩低产林的改造和丰产林建设,用工总量达万个,解决了大量农民工的就业问题,周边竹制品企业的发展也提供了许多技术性岗位,示范区农民实际收入为竹材和竹笋的产出收入加示范区建设农民用工收入,三年内,示范区农民从原来的年人均收入3900元,增长为现在的年人均收入8000元左右。 、示范区竹产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桃江的竹产业经过标准化、产业化理念的推广,从原来的企业规模小,分散在乡村,缺乏先进技术,产品附加值低,工厂条件简陋,融资能力弱,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盈利企业少,对环境破坏大,高消耗、低产出的资源优势型发展模式,逐渐转变。直至2016年,桃江已拥有11家竹业产业龙头企业,其中益阳市桃花江实业有限公司被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授予“湖南省名牌产业”称号,商标“桃花江”为湖南省著名商标,竹胶板行业共拥有45条先进竹胶板生产线。企业联系紧密,三年内新增多个竹制品生产专业合作社,为成员生产的竹笋提供收购、销售、贮藏服务,组织采购、供应成员所需的生产资料,开展技术培训、技术交流和咨询服务,组织收购、销售成员生产加工的竹制品,提供成员所需的运输、加工、包装服务。吸引无数游客流连忘返的竹海景区,十万亩竹林,山峦叠嶂,葱翠苍绿,竹林波涛起伏,气势磅礴,浩渺无际,蔚为壮观,楠竹丰产标准化的实施将建立起一片又一片的竹海,越来越优良的竹材,加上绿色旅游的推动给桃江精美、实用的竹制品带来了无限商机。桃江竹制品行业的年产值超过了14亿元。 、示范项目改善生态,桃花江更美 项目的实施,大大改善了林业结构分布,稳定了森林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吸收二氧化碳净化空气。每亩竹林每年可蓄水20立方米,减少泥沙流失量吨,吸收二氧化碳4667公斤,放出氧气440公斤,丰产楠竹林的碳汇功能是杉树林的3-5倍,大大增加了森林的固碳功能,桃花江更美。 、示范项目的深远影响 项目建设过程中,安置了大量富余劳动力,显著增加了农民收入。项目建设竣工后,隐形的增加了楠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