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选举制度-宪法.ppt_第1页
第十章-选举制度-宪法.ppt_第2页
第十章-选举制度-宪法.ppt_第3页
第十章-选举制度-宪法.ppt_第4页
第十章-选举制度-宪法.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0 1 第十章选举制度 我们应当选择民主制度 因为它是所有恶魔中邪恶最少的一个 不论采取何种政体模式 我们永远不要忘记 国家和政府是为了你我普通人而创造的 而非反过来 10 2 10 3 第十章选举制度 一 选举制度的概念二 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三 选举的组织和程序思考题 10 4 一 选举制度的概念 1 选举2 选举制度3 选举制度的基本体制返回 10 5 1 选举 选举是选民选择 挑选 择贤的选定行为 即指选民选举国家代表机关的代表和国家公职人员的活动和方式 1 选举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是同步的 2 选举的价值与民主的水平是一致的 3 选举的发展与政权组织形式的完善有着密切的联系 它构成政权合法性的基础 返回 10 6 2 选举制度 1 选举制度的定义选举制度是指一个国家通过宪法和专门法律 规定选举国家代表机关代表和国家公职人员的原则 程序 组织和方式方法等各种制度的总称 选举制度实质上是规定或者保障选举权利行使的一系列制度 一般认为选举制度的具体内容包括 选举权的确定 选举的组织机构 选举的程序和方法 选举的经费 选举人与当选人的关系 对破坏选举行为的制裁 2 新中国选举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3 选举制度的作用返回 10 7 资料 选举法4次修改简况 1982年 保持差额选举反自由化1982年修正的 选举法 规定 代表候选人的名额 应多于应选代表的名额 即采取差额选举的方式 同时1980年北大搞过一个竞选 由于有的人在竞选时发表 资产阶级自由化 的言论 所以在1982年修改选举法的时候 进行了收缩 竞选条款遭删除 1986年 剔除预选机制1979年的选举法曾明确规定 如果所提候选人名额过多 可以进行预选 根据较多数选民的意见 确定正式代表候选人名单 但1986年对选举法进行第二次修改时 删去了有关预选的规定 其理由是一些地方集中选民较困难 预选会增加选举工作量 10 8 1995年 四分之一条款 诞生1995年对选举法又一次进行修改时 在县级以上各级人大的间接选举中再次引入了预选程序 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这一制度设计 这次修订也正式明确了农村选民的选举权是城市选民的四分之一 城乡选举权逐步失衡 2004年 提高罢免当选代表的门槛2004版的 选举法 规定 罢免县级人民代表 须五十名以上选民联名 罢免乡级人民代表 须三十名以上选民联名 这实际上提高了罢免代表的门槛 同时修改保留了 讨论 协商 根据较多数选民的意见 恢复规定有条件进行预选 10 9 2009年10月27日 在北京举行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上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修正案 草案 被提交会议审议 这一修正案草案经本次常委会会议审议后 将进一步广泛征求意见 继续提请12月常委会会议二次审议 并提请明年3月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审议 这个修正案草案增加了多条将推动城乡选举权平等的条目 包括 拟实行城乡平等选举权 确保应有适量基层代表 增设 选举机构 专章规定 乡镇代表总名额上限增加 明确乡镇 代表总名额不得超过160名130名 10 10 禁止同时两地担任代表 明确 公民不得同时担任两个互不隶属的行政区域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增强候选人 透明度 明确 选举委员会根据选民或者代表候选人的要求 应当组织代表候选人与选民见面 介绍本人的情况 回答选民的问题 保障选民和代表的选举权 草案规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 应当严格依照法定程序进行 并接受监督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以任何方式干预选民或者代表自由行使选举权 秘密写票处有望被规定 返回 10 11 3 选举制度的基本体制 1 地域代表制和职业代表制第一 地域代表制 是指按选民居住的地域划分选区 或者以区 县 乡等行政区域为选举单位 根据区域的人口比例分配代表名额 并进行选举的一种选举制度 第二 职业代表制 是指按职业团体而不是按地域分配代表名额 并选举代表的一种选举制度 2 当选制度第一 多数选举制 是指一个候选人或一个政党在各选区内获得最多选票就可以当选或完全占取应选出的议员名额的一种当选制度 第二 比例选举制 是指根据各党派或候选人按照自己在各选区所得选票占总选票的比例分得议席的一种当选制度 返回 10 12 二 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 1 选举权的普遍性原则2 选举权的平等性原则3 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并用的原则4 差额选举的原则5 无记名投票原则6 自由选举和选举权保障的原则返回 10 13 1 选举权的普遍性原则 1 我国公民享有选举权没有特殊的资格限制条件 2 在我国被剥夺政治权利的公民数量很少 并呈下降趋势 3 我国选举法有关人民解放军的人大代表单独进行选举 在直接选举期间在国内的旅居国外的中国公民可以参加原籍地或者出国前居住地的选举均体现了我国选举权的普遍性原则 返回 10 14 2 选举权的平等性原则 1 选民资格的平等保护 财产 2 候选人资格的平等保护 职业 3 性别或种族的平等保护 女人 黑人 土著人等 4 政党的平等保护 5 选票效力的平等保护 返回 10 15 3 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并用的原则 直接选举制是指由选民直接投票选出代表或官员的一种选举制度 间接选举制是指由下一级国家代议机关 或由选民先选出代表或选举人再代表他们 选举上一级国家代议机关和官员的一种选举制度 返回 10 16 4 差额选举的原则 差额选举是指在选举中候选人的人数多于应选出的代表或官员的名额的一种选举制度 等额选举是指在选举中候选人的人数与应选出的代表或官员的名额相等的一种选举制度 返回 10 17 5 无记名投票原则 无记名投票也称秘密投票 无记名投票是指选民在选票上不署投票人的姓名 除选民自己外 他人无从知晓其同意 不同意还是弃权的投票人的意志 公开投票是指选民在选举中是公开表达自己的意见 如在选票上写下投票人的姓名 选民公开投票包括举手 起立 唱名 鼓掌等 返回 10 18 10 19 人大代表投反对票定格民主瞬间 1988年3月28日 人民大会堂在开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这天的议程是选举专门委员会 投票选举教科文卫委员会成员时时间快到中午 突然 一位人大代表走到话筒前 大声说 我反对 会场静了一下 他发言完毕 全场响起热烈掌声 这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自1954年召开以来 第一次公开出现的不同声音 黄顺兴在发言中 解释了他反对的理由 候选人他不认识 但从简历上看 教科文卫委员会 主任委员人选已经89岁高龄 他说 这么大岁数的人 不应该再辛劳他了 难道就没有年轻人为国家做事 在第二天的报纸上 通过的名单里 主任委员是周谷城 2001年 沈阳市人大代表投票否决了市中级法院的报告 这在中国各级人大会议的历史上是第一次 中国宪法学会会长韩大元对本报记者说 这是中国民主政治的标志性事件 香港 大公报 在2008年3月18日说 从1988年黄顺兴代表投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史以来的第一张反对票 到如今一些决议表决中出现的500多张反对票和100多张弃权票 20年时间 人大代表们用选票表达意愿的能力日趋提高 民众的声音越来越响亮 香港 大公报 在2008年3月18日说 从1988年黄顺兴代表投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史以来的第一张反对票 到如今一些决议表决中出现的500多张反对票和100多张弃权票 20年时间 人大代表们用选票表达意愿的能力日趋提高 民众的声音越来越响亮 返回 10 20 6 自由选举和选举权保障的原则 1 选民是否参加选举以及选举谁和不选举谁完全有自己决定 不受任何外界强制 2 财政经费的保障和物质设施的保障 国库开支和媒体等支持和帮助 3 法律的保障 对破坏选举的行为给予行政处分或刑事处分 返回 10 21 三 选举的组织和程序 1 选举的组织选举的组织是指负责和主持各级人大代表选举工作的机构 由于县级以上各级人大代表的选举 实行间接选举 所以选举的组织者为本级人大常委会 而县级以下 包括县级 的各级人大代表的选举实行直接选举 所以成立选举委员会作为选举组织 但选举委员会受该县级人大常委会的领导 2 选举的程序3 我国几种特殊的选举4 选举者与被选举者的关系返回 10 22 2 选举的程序 我国人民代表的直接选举程序 间接选举程序 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1 成立选举委员会 间接选举则由各级人大常委会主持 2 划分选区 间接选举没有这一阶段 3 选民登记 间接选举没有这一阶段 4 代表候选人的提出和确定 5 选举投票 6 确定当选 7 代表辞职及对代表的罢免和补选返回 10 23 案例 贝克尔诉卡尔 20世纪前期 美国田纳西州经历了大规模的移民 大量的人口进入到城市地区 而自从1901年起 该州立法机关就没有再进行过选区的重新划分 结果造成了州立法机关议员名额分配极不公平 其中最小的选区的选举代表名额是最大的选区的19倍 于是1962年引起诉讼 地区法院驳回诉讼 其理由是立法机关选区划分问题属于 政治问题 对此司法机关不宜作出司法判断 原告上诉至联邦法院 联邦法院认为 这一问题并不是政治问题 根据宪法修正案第十四条规定的 平等保护条款 判决田纳西州的选区划分法是违反宪法的 这一判决在全国引起了轰动效应 一是它使法院拥有了审理那些剥夺宪法赋予人民的权利而任意划分选区的案件的权力 二是它对于 政治问题 标准的提出对后来其他案件的处理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10 24 所谓 政治问题 应具有如下标准 1 宪法明确将该问题赋予与法院有同等政治地位的政府的一个分支机构进行处理 2 裁决上没有可以据以解决该问题的司法机关可以发现和适用的标准 3 在解决该问题之前必须首先作出政策性决定 而该政策性决定不宜由司法部门作出 即必须先经过 非司法的裁量 的政策决定之后法院才可能判断 4 在解决该问题时会显示出对其他同等的有关政府部门的不尊重 5 对于已经作出的政治决定有加以尊重的特殊必要 6 对于同一个问题 法院和其他部门不一致的决定可能导致混乱和令人尴尬的局面 返回 10 25 3 我国几种特殊的选举 1 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全国人大代表的选举 2 台湾地区全国人大代表的选举 3 军队人大代表的选举返回 10 26 1 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全国人大代表的选举 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选举会议成员为1234人 香港将产生36名全国人大代表 澳门特别行政区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选举会议成员为325人 澳门则将产生12名全国人大代表 返回 10 27 2 台湾地区全国人大代表的选举 台湾省暂时选举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3人 由在各省 自治区 直辖市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台湾省籍同胞中选出 2008年1月12日 台湾省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协商选举会议 在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