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章细胞培养技术和培养箱cellcultureandincubate 教学基本要求 1 2 3 掌握细胞培养概念 细胞培养箱分类 基本原理和基本结构 熟悉细胞培养技术 了解细胞培养箱常见故障处理及仪器的进展 本章目录 第一节细胞培养技术的基本原理第二节培养细胞的类型 特点及增殖过程第三节培养细胞的生存条件及技术方法第四节培养箱的分类 结构 使用及维护保养第五节培养箱的进展 第一节细胞培养技术的基本原理 细胞培养 cellculture 也称为组织培养 tissueculture 是从生物体内取出组织或细胞 在试管和培养平皿内模拟体内生理环境 于无菌 适当温度和一定营养条件下 对这些组织或细胞进行孵育培养 使之保持一定的结构和功能 以便于我们观察研究 第二节培养细胞的类型 特点及增殖过程 根据体外培养细胞能否贴附在支持物上生长的特性 可分为贴附型和悬浮型两大类 大多数培养细胞为贴附型 多呈上皮样或成纤维细胞样 具有接触抑制和密度抑制的特性 少数细胞在培养时以悬浮状态生长 包括一些取自血 脾或骨髓的培养细胞 尤其是血液白细胞 以及一些肿瘤细胞 第二节培养细胞的类型 特点及增殖过程 贴附细胞型MRC 5成纤维细胞 第二节培养细胞的类型 特点及增殖过程 贴附型细胞正常猴肾单层上皮细胞 Molt4细胞悬浮2 3天的细胞图片 成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株 第二节培养细胞的类型 特点及增殖过程 第二节培养细胞的类型 特点及增殖过程 悬浮型培养细胞 第二节培养细胞的类型 特点及增殖过程 传代 passage或subculture 当细胞增殖至一定密度后 由于培养细胞的孤立生存环境和有限的营养 则需分离出一部分细胞接种到其他容器 并及时更新培养液 使细胞增殖继续过程 一代从细胞接种到下一次传代再培养的一段时间 细胞培养一代的过程中 一般细胞可倍增2 6次 第二节培养细胞的类型 特点及增殖过程 原代细胞培养从供体取得组织 分离得到所需细胞后接种于培养瓶 进行首次培养 次代细胞培养将原代细胞培养物用胰酶和EDTA消化处理后 收集洗涤 再分装至含有新鲜营养液的培养瓶中继续培养 形成的单层细胞 第二节培养细胞的类型 特点及增殖过程 细胞系 cellline 原代细胞一经传代后细胞 无限细胞系或连续细胞系细胞获得永生性即永久增殖的能力 培养细胞的生存条件 营养物质糖 氨基酸 维生素 无机离子 微量元素等 第三节培养细胞的生存条件及技术方法 培养设备 第三节培养细胞的生存条件及技术方法 技术方法 细胞分离 原代 初代 培养 消化法传代 组织块剪切 消化法使组织进一步分散 制备获得细胞悬液计数后 加入营养液稀释成一定浓度细胞悬液孵箱中进行培养 细胞悬液计数后 加入营养液稀释成一定浓度细胞悬液孵箱中进行培养 将原代细胞培养物用胰酶和EDTA消化处理后 收集洗涤 再分装至含有新鲜营养液的培养瓶中继续培养 第三节培养细胞的生存条件及技术方法 第三节培养细胞的生存条件及技术方法 冻存选用对数生长期细胞 用常规方法收集按 1 5 106 ml细胞浓度 悬浮于含10 DMSO或甘油的含血清培养液中 分装 封口 放入纱布小袋中 可用手工方法从把冻存管悬在液氮容器口开始 在30 40min时间内 下降到液氮表面 再停30min后 直接投入液氮中 或先将冻存管移入液氮罐口颈部气相中过夜 次日将纱布袋缓慢下降至液氮中 历时3min 在液氮中可长期保存 复苏将冻存于液氮中的冻存管取出 迅速放入37 40 水浴中使其在1min内融化 在无菌条件下打开冻存管 取出细胞悬液至离心管中 补加10ml培养液 500 1000rpm低速离心5min 去上清 加入新鲜培养液适量 转入培养瓶中置37 培养 细胞的冻存和复苏 慢冻快融 第三节培养细胞的生存条件及技术方法 霉菌污染后 一般肉眼可见在培养液中形成白色或浅黄色飘浮物 短期内培养液多不混浊 倒置显微镜下可见于细胞之间悬浮飘荡在培养液中的纵横交错穿行的丝状 管状及树枝状菌丝 很多菌丝在高倍镜下可见到有链状排列的菌珠 或可见散在细胞周边和细胞之间的卵圆形单细胞真菌 细胞培养微生物污染的检测 第三节培养细胞的生存条件及技术方法 细菌污染后 由于大量酸性物质产生 培养液短期内颜色变黄并出现明显混浊现象 倒置显微镜下观察 可见培养液中有大量细小的圆球状颗粒飘浮 有时在细胞表面和周围有大量细菌存在 细胞生长停止并有中毒表现 支原体污染可做如下检测 相差显微镜检测 将细胞接种于事先放置于培养瓶内的盖玻片上 24h后取出 用相差油镜观察 支原体呈暗色微小颗粒位于细胞表面和细胞之间 荧光染色法 用能与DNA特异性结合的荧光染料Hoechst33258使支原体DNA着色 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 可见散在于细胞周围或附于细胞膜表面的亮绿色小点为支原体污染 电镜检测 用扫描电镜或透射电镜观察支原体 DNA分子杂交检测或支原体培养等方法 检出率高 但方法较复杂 细胞培养微生物污染的检测 第三节培养细胞的生存条件及技术方法 临床肿瘤诊断 临床病原学诊断 基因转移 核移植 细胞融合 组织工程 细胞治疗 细胞培养应用 一 电热恒温培养箱 二 二氧化碳培养箱 三 厌氧培养箱 第四节培养箱的分类 结构 使用及维护保养 第四节培养箱的分类 结构 使用及维护保养 电热恒温培养箱适合于普通的细菌培养和封闭式细胞培养 并常用于有关细胞培养的器材和试剂的预温及恒定 电热恒温培养箱有隔水式电热恒温培养箱和气套式电热恒温培养箱两种 两者基本结构相似 只是加热方式不同 前者的温度变化幅度比后者小 因而在使用上更具有优势 气套式电热恒温培养箱 电热恒温培养箱 第四节培养箱的分类 结构 使用及维护保养 恒温培养箱为优质钢板制造的立式箱体 内门用钢化玻璃制成 无需打开内门观察箱内物品有利于保温 工作室由双层不锈钢亚弧焊接制成 里面一般放置2 3层用于承托培养物的不锈钢搁板 工作室和钢化玻璃内门之间装有硅橡胶密封圈 工作室外壁左 右和底部通过隔水套加热 工作室顶装有一只低噪声小型风机 以保证箱内温度均匀 水套上部设有溢水口直通箱体底部 并有低水位报警功能 气套式采用空气循环加热方式 加热组件环绕培养箱的所有外夹套 可以均匀加热 箱体外壳和工作室外壁填充硬质聚胺酯隔热 电源开关和电源指示灯 微电脑智能控温仪均设置在培养箱上部 微电脑智能控温仪采用自整定PID技术 恒温培养箱 第四节培养箱的分类 结构 使用及维护保养 恒温培养箱使用步骤隔水层的加水温度设定温度显示值修正上限跟踪报警设定控温仪的PID自整定控制 电热恒温培养箱使用与注意事项 第四节培养箱的分类 结构 使用及维护保养 隔水层的加水第一次使用时 打开水龙头低水位指示灯亮且伴有报警声 当水位逐渐升高 低水位指示灯灭报警声消失时 应及时关闭水龙头 若溢水口有水溢出时 应把放水塞头拔出放水 同时观察溢水口 没有水溢出时应立即将塞头塞紧 直至低水位无声 无报警 没水溢出 智能控温仪的温度设定按控温仪的功能键 SET 进入温度设定状态 再按移位键配合加键或减键 设定结束需按功能键 SET 确认 设定结束后培养箱进入升温状态 加热指示灯亮 当箱内温度接近设定温度时 加热指示灯反复多次忽亮忽熄 控制进入恒温状态 第四节培养箱的分类 结构 使用及维护保养 第四节培养箱的分类 结构 使用及维护保养 第四节培养箱的分类 结构 使用及维护保养 二氧化碳培养箱 培养箱 提供箱内一定浓度二氧化碳气体和相对湿度 创造了细胞与微生物正常生命活动的环境条件 使之在脱离复杂机体内环境的直接影响 在体外能生长繁殖 培养箱的结构以水套式CO2培养箱为例 培养箱基本有三壁结构箱体 控制中心 包括键盘 显示器 指示器等 CO2 O2传感器 增湿盘等 二氧化碳培养箱 第四节培养箱的分类 结构 使用及维护保养 二氧化碳培养箱 控制中心 包括键盘 显示器 指示器等 第四节培养箱的分类 结构 使用及维护保养 可分为单 双内舱水套培养箱两种 箱内传感器有热传导 T C 和红外 IR 传感器两种 水套注入口 用于注满水 水套排气口 在水套注满过程中或热胀冷缩时让空气逸出 不能覆盖 水套水排口 用于迅速排空水套 加热式内门 为了保持箱内干燥 箱内气体取样口 可使用Fyrite或类似工具提取箱内样本的含量 培养箱的分类 结构特点和使用水套式CO2培养箱 二氧化碳培养箱的结构 第四节培养箱的分类 结构 使用及维护保养 运行模式 默认模式 设定模式 温度 超温 和浓度设置 校正模式 变化系统参数直至用户满意为止 包括温度偏移 零点 CO2浓度范围 浓度范围 相对湿度 RH 偏移等 系统配置 允许用户设置变化的选件 包括可听 存取代码 低温警报 高温警报 温度继电器 浓度过低警报 浓度过高警报 RH过低警报 RH继电器 O2浓度过低警报 浓度过高警报 继电器 显示1设置 显示2设置 补偿 RS485登址 气体保护器设置 门加热等 第四节培养箱的分类 结构 使用及维护保养 水套式培养箱四个基本模式设置 运行 设置 校正 系统配置 第四节培养箱的分类 结构 使用及维护保养 结构特点 直接加热 加热组件环绕所有外夹套 能均匀加热并用玻璃纤维绝缘包绕 箱体不需注水 排水 无溢出或缺水警报 取样口处于箱体的前部 与水套式相比重量减轻 采用过温保护系统 当温度过高可自动切断电源 气套式培养箱 第四节培养箱的分类 结构 使用及维护保养 可选配HEPA过滤系统 箱体内气体每分钟被过滤一次 快速达到100级气体质量 能为细胞提供理想环境 气套式培养箱的温度范围是 室温 5 50 箱内的传感器亦分为热传导 T C 传感器和红外 IR 传感器两种 当箱内温度和湿度相对稳定时 选用T C控制 当箱内温度和湿度水平频繁波动时 选用IR控制 结构特点 第四节培养箱的分类 结构 使用及维护保养 双重灭菌功能 即24小时持续灭菌和不定期高温灭菌 高温灭菌温度为140 可除去霉菌 酵母等各类真菌以及各类细菌 24小时持续灭菌是指培养箱采用的气体HEPA过滤系统 不定期高温灭菌是根据实验的需要而进行的高温消毒循环过程 高温消毒循环过程大约需要12小时 可利用夜间灭菌而不影响第二天实验的进度 通过采用最优化的温度与流程 可以减少加热对培养箱的损伤 具有高效 快速 简便的特点 高温灭菌培养箱 第四节培养箱的分类 结构 使用及维护保养 第四节培养箱的分类 结构 使用及维护保养 第四节培养箱的分类 结构 使用及维护保养 第四节培养箱的分类 结构 使用及维护保养 称厌氧培养系统 AnaerobicSystem 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厌氧菌培养的最佳设备 操作者可以通过培养箱前面附带的橡胶手套在箱内进行操作 使厌氧菌的接种 培养和鉴定等全部工作都在无氧的环境下进行 因而提高了厌氧菌的阳性检出率 厌氧培养箱 第四节培养箱的分类 结构 使用及维护保养 厌氧培养箱 第四节培养箱的分类 结构 使用及维护保养 箱内的厌氧状态产生原理自动连续循环换气系统 第四节培养箱的分类 结构 使用及维护保养 第四节培养箱的分类 结构 使用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知识题库-人社练兵比武劳动竞赛试题及答案(三十一)
- 2025年农业合作经营承包合同
- 游戏行业面试实战:常见问题及答案解析
- 求职之路起跑线:大学职业规划与面试题
- 化工行业人才选拔面试题库:高级煤化工职位面试攻略
- 全职市场招聘动态监测:全市推广面试题及答案新分析
- 高新技术创业团队招募面试题
- 公关团队组建与培训面试题
- 医学人才选拔面试题库:医疗行业招聘面试全攻略
- 拓展物业管理岗位经验:南方物业面试题解读读后感
- 耳鼻喉科规培汇报
- 投标项目设备培训方案(3篇)
- 2025年郑州转业士官考试题库
- 一级建造师《公路工程》备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公务员考试时事政治试题【含答案详解】
- 劳动合同瑜伽馆(2025版)
- 压力开关校准培训课件
- 工会内控管理办法
- 岗位职责管理办法
- 3.1.4 认识除法算式(课件)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
- 2025版保育员理论考试试题试题(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