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轮复习:明清时期的近代化问题.doc_第1页
二轮复习:明清时期的近代化问题.doc_第2页
二轮复习:明清时期的近代化问题.doc_第3页
二轮复习:明清时期的近代化问题.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轮专题复习导学案:明清时期中国近代化?聂红珍【知识与能力】 能熟练运用明清时期的基本史实;具有解析和提炼材料信息的能力;能透过现象和史料理清明清时期的历史特征;【过程与方法】 运用近代化史观、文明史观和全球史观,通过链接知识、解读史料、真题训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 用全球视野观察和思考明清时期的历史,从近代化的新视角看明清时期的历史发展态势。【重点】明清时期中国近代化的曙光、没有近代化的原因。【难点】学生在短时间内准确分析材料,全面获取信息,提升历史认识。【概念释义】近代化 近代化也叫现代化,以生产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要标志。 从过程上看,它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必经阶段。 从内容上看,包括政治上的民主化、法制化;经济领域上的工业化、商品化;思想上的理性化、科学化 ;及文化教育、军事、外交、社会生活、思维方式等的变革。【知识链接】近代化的成功范例:西方如何实现近代化的?1、 政治:2、 经济:3、 思想文化:【合作探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明清时期中国有近代化的曙光吗?1、政治:2、经济:3、思想文化:4、对外交往:【重难突破】明清时期中国为什么没有实现近代化?1、政治材料 倘若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问题:结合明清具体史实,说明材料中“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观点。分析这一政治特点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2、经济 材料一 17501900年欧洲和中国在世界制造业所占份额(单位%)1750年1800年1830年1860年1880年1900年欧洲23.128.034.153.662.063.0中国32.833.329.819.712.56.2问题:中国在世界制造业中所占份额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材料二 余英时认为,中国“16世纪以后商人确已逐步发展了一个相对自足的世界。这个世界立足于市场经济,但不断向其他领域扩张改变的最少的是政治,最多的是社会与文化。”在此,他认为明清时期 卖豆腐起家的太原王氏是明清时期著名的晋商,致富以后,家族子弟很多人获得官职。这种“以商贾兴,以官宦显”的现象对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是材料三 中国似乎长期处于静止状态,其财富也许在许久以前已完全达到该国法律制度所允许的限度,但若易以其他法制,那么该国土壤、气候和位置所可允许的限度,可能比上述限度大得多。一个忽视或鄙视国外贸易,只允许外国船舶驶入一二港口的国家,不能经营在不同法制下所可经营的那么多交易。 摘编自亚当斯密国富论问题:试概括亚当斯密的观点。材料四 (2014新课标全国卷 40题)材料 宋应星全面搜集整理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撰成天工开物一书,书名取“天工人其代之”“开物成务”之义。正如宋应星在该书的序言中所说,“是书与科举功名毫无关系”,当时士大夫对这部书不屑一顾。后来乾隆时编四库全书,不予收录,民间因此更不敢印行。 摘编自潘吉星宋应星评传等问题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应星科技成果的特点,分析造成天工开物命运不济的原因。(10分)珍妮机 花楼机问题2:天工开物中的花楼机结构复杂而精密,但是当时中国的手工业并没有向机器生产转变的迹象。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3、思想文化材料 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问题: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为什么没有成为“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4、对外交往材料一 1405年至1433年间的七次远航冒险都是在一个名叫郑和的朝廷宦官的指挥下进行的中国探险队不仅在规模上,而且在所取得的成就方面也给人以深刻印象。他们绕东南亚航行到印度;有些船继续西航到亚丁和波斯湾口;而个别船则驶入非洲东岸的一些港口。 然而,中国这些非凡的远航探险到1433年却由于皇帝的命令而突然停止。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问题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全球史观角度分析中国远航冒险及停止远航冒险对中国近代化转型的影响。材料二 1793年,英使马戛尔尼率团使华,中英之间发生了所谓的“礼仪之争”。清廷要求英使行外藩朝贡天朝的三跪九叩之礼,英使以维护对等之独立英王的荣誉加以拒绝,结果是马噶尔尼行单膝下跪礼。英使向清政府提出允许英商在宁波等处贸易等要求,遭到清廷的全部拒绝。乾隆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及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摘自中国近代对外关系史问题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文明史观角度分析中英“礼仪之争”反映的本质问题。【小结】:明清时期中国未实现近代化的原因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