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修1 2.1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课件(42张).pptx_第1页
人教版选修1 2.1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课件(42张).pptx_第2页
人教版选修1 2.1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课件(42张).pptx_第3页
人教版选修1 2.1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课件(42张).pptx_第4页
人教版选修1 2.1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课件(42张).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一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专题二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微生物 1 1 特点 结构都相当简单 个体多数十分微小 通常要用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 有的甚至没有细胞结构 且体内一般不含有叶绿素 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一 基础知识 酵母菌 放线菌 上图都是一些常见的微生物 微生物是结构简单 形体微小的单细胞 多细胞或没有细胞结构的低等生物 与人类关系密切 人工的培养和分离 使得我们更进一步认识微生物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培养和分离大肠杆菌 2 微生物包括五类 病毒细菌放线菌真菌原生动物 培养基 2 培养基 培养液 是由人工方法配制而成的 专供微生物生长繁殖使用的混合营养液 固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 1 培养基的类型 成分区别 琼脂 培养基的类型 液体培养基 增菌 工业生产固体培养基 纯化 分离 鉴定 活菌计数 保藏菌种半固体培养基 动力检测 按照培养基用途分 选择培养基鉴别培养基 按照培养基成分分 合成培养基天然培养基半合成培养基 将某种类微生物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离出来 用于鉴别不同类型微生物的培养基 几种选择培养基 加入青霉素的培养基 分离酵母菌 霉菌等真菌 不加氮源的无氮培养基 分离固氮菌 不加含碳有机物的无碳培养基 分离自养型微生物 2 培养基的成分 一般营养物质 水 碳源 氮源 无机盐 生长因子 即细菌生长必需 而自身不能合成的化合物 满足其他物质 如对ph 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 二氧化碳 渗透压等的要求 碳源 无机碳源 有机碳源 co2 co32 hco3 牛肉膏 蛋白胨等 自养微生物 异养微生物 氮源 无机氮源 有机氮源 nh4 no3 牛肉膏 蛋白胨 酵母膏 尿素等 含有c h o n的化合物既可以作为碳源 又可以作为氮源 如氨基酸等 基本成分 碳源 氮源 水 无机盐 配制原则 1 目的明确 2 营养全面 浓度适宜 比例恰当 3 适宜的ph值 有机碳源 异养型 根据微生物的种类 培养目的选择原料 自养型 不加有机碳 加入缓冲剂 细菌偏碱 真菌偏酸 co2碳源 微生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微量有机物如 维生素 氨基酸 碱基等 4 特殊营养 3 培养基的配制 无菌技术 3 无菌操作泛指在培养微生物的操作中 所有防止杂菌污染的方法 无菌操作是培养微生物成功的关键 防止外来杂菌的污染 无菌的意义 1 实验操作的空间 操作者的衣着和手 进行清洁和消毒 2 培养的器皿 接种用具和培养基等器具进行灭菌 3 为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 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 4 实验操作时应避免已经灭菌处理的材料用具与周围的物品相接触 1无菌的范围 1 消毒定义 2 消毒与灭菌的概念及两者的区别 2 灭菌的定义 是指杀灭物体表面或内部的部分病原微生物 不包括芽孢和孢子 的方法 是指杀灭或清除环境中一切微生物 包括芽胞 孢子 的方法 3 常用的消毒方法 1 煮沸消毒法 100 煮沸5 6min2 巴氏消毒法 70 75 下煮30min或80 下煮15min3 化学药剂消毒法 用75 酒精 新洁尔灭等进行皮肤消毒 氯气消毒水源4 紫外线消毒 a 灼烧灭菌 常用于接种环 接种针 试管口等的灭菌 4 常用的灭菌方法 b 干热灭菌 160 170 下加热1 2h 常用于玻璃器皿和金属器具 c 高压蒸气灭菌 100kpa 121 下维持15 30min 常用于培养基 无菌水等的灭菌 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1 倒平板操作 2 接种大肠杆菌 3 大肠杆菌分离后保存 4 二 实验操作 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1 计算 称量 溶化 灭菌 倒平板 1 计算 2 称量 3 溶化 牛肉膏黏稠 用称量纸称取 牛肉膏 蛋白胨易吸潮 要快 加盖 牛肉膏 称量纸 少量水加热溶解 取纸 蛋白胨 nacl 琼脂 搅拌 补水定容 4 调ph 分装 封口 5 灭菌 6 倒平板 调节ph至偏碱性 加棉塞 包牛皮纸 橡皮筋勒紧 培养基高压蒸汽灭菌 培养皿干热灭菌 1 将培养皿放在火焰旁的桌面上 右手拿装有培养基的锥形瓶 左手拨出棉塞 1 2 3 4 2 右手拿锥形瓶 使瓶口迅速通过火焰 3 用左手将培养皿打开一条稍大于瓶口的缝隙 右手将锥形瓶中的培养基 约10 20ml 倒入培养皿 左手立即盖上皿盖 4 等待平板冷却凝固 约需5 10min 然后 将平板倒过来放置 使皿盖在下 皿底在上 倒平板操作 2 1 培养基灭菌后 需要冷却到50 左右时 才能用来倒平板 你用什么办法来估计培养基的温度 答 可以用手触摸盛有培养基的锥形瓶 感觉锥形瓶的温度下降到刚刚不烫手时 就可以进行倒平板了 思考 2 在倒平板的过程中 如果不小心将培养基溅在皿盖与皿底之间的部位 这个平板还能用来培养微生物吗 为什么 答 空气中的微生物可能在皿盖与皿底之间的培养基上滋生 因此最好不要用这个平板培养微生物 3 怎么确定所倒平板未被杂菌污染 答 无菌检查 将灭菌的培养基放入37 的温室中培养24 48小时 观察是否有菌落存在以确定是否被污染或灭菌是否彻底 1 平板划线法 分区划线法 连续划线法 聚集的菌群 连续划线 稀释分散 单个细胞 菌落 生长繁殖 微生物的接种 3 1 平板划线法的原理 2 平板划线法步骤 灼烧接种环 接种环冷却后 蘸取带菌培养物 在近火焰处 让带菌接种环在固体培养基上划线 2 3 从上次的末端开始 交叉2 3条线 4 最后的划线不能与第一区相连 3 平板划线法注意事项 接种环只蘸一次菌液 但要在培养基不同位置连续划线多次 划线首尾不能相接 划线后 培养皿倒置培养12 24h 3个划线平板 1个不划线平板 重复实验 空白对照 4 培养 放入37 恒温箱中培养12h 24h 菌液的梯度稀释 涂布平板操作 1 概念与原理 聚集的微生物 单个细胞 菌液梯度稀释 菌落 涂布平板 2 操作 生长繁殖 2 稀释涂布平板法 稀释涂布平板法 菌液的梯度稀释 注意 移液管需要经过灭菌 试管口和移液管离火焰1 2cm处 涂布平板操作 各梯度分别涂布3个平板 1个不涂布作空白对照 放入37 恒温箱中培养12h 24h 3 培养 大肠杆菌分离后保存 4 1 临时保藏 接种到固体斜面培养基 菌落长成后置于4 冰箱保存 2 长期保存 甘油冷冻管藏法 1ml甘油 1ml菌液 20 一 培养基的制作是否合格如果未接种的培养基在恒温箱中保温1 2d后无菌落生长 说明培养基的制备是成功的 否则需要重新制备 三 实验操作成果评价 二 接种操作是否符合无菌要求如果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的颜色 形状 大小基本一致 并符合大肠杆菌菌落的特点 则说明接种操作是符合要求的 如果培养基上出现了其他菌落 则说明接种过程中 无菌操作还未达到要求 需要分析原因 再次练习 三 是否进行了及时细致的观察与记录培养12h与24h后的大肠杆菌菌落的大小会有明显不同 及时观察记录的同学会发现这一点 并能观察到其他一些细微的变化 这一步的要求主要是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与习惯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培养基 培养基的类型 培养基的营养物质 无菌技术 实验室常用的消毒方法 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方法 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 计算 称量 溶化 灭菌 倒平板 纯化大肠杆菌 平板划线法 稀释涂布法 结果分析与评价 课题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