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与易错点.doc_第1页
练习与易错点.doc_第2页
练习与易错点.doc_第3页
练习与易错点.doc_第4页
练习与易错点.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易错点】1世界观都是正确的,因此哲学都是正确的。2世界观和方法论不可分割,因此世界观就是方法论。3人人都有世界观,因此人人都是哲学家。4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因此与方法论无关。5哲学是具体科学知识的总和。6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知识。7哲学对具体科学有正确的指导作用。8.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德育哲学与人生班级 座号 姓名 学号 成绩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两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本类题共10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宋代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一诗中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体现了( )。A. 人的主观认识要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B. 人的主观认识不受客观条件的限制2.“实事求是”这句成语中的“是”是指( )。A.客观实际 B.客观规律3.下列选项中属于个人的主观条件的是( )。A.个人的体质 B.个人的性格4.下列成语中可以体现从客观实际出发进行人生选择的是( )。A.量力而行 B.自知之明5.在人们的心目中,一位国王的权力是无限的。英国国王查理一世坚信“君权神授”,独断专行。由于议会不同意随意征税,他曾几次解散议会,甚至长期不理睬议会。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结成反对派,要求限制国王的权力,因而引起内战。1647年查理一世被俘。1649年1月30日,查理一世作为暴君、人民公敌被押上断头台,在伦敦白厅前的广场被处死。这个故事说明( )。A.多数人的选择优先于个人的选择B.任何人的选择都要受到社会现实的制约630年里,陈景润、张海迪、中国女排、杨利伟、姚明一个个响亮的名字,感动了无数颗年轻的心,让他们感受到了信念和力量,使他们渴望成长和超越。这给青年学生的启示是( )。以偶像为榜样,树立崇高的社会理想,为社会作出贡献以偶像为榜样,把偶像的理想作为自己的理想以偶像激励自己,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不断奋发进取以偶像激励自己,发挥主观能动性,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A. B7.为防止雷雨对北京奥运会闭幕式的影响,北京市气象部门从闭幕式当日14时起,启用8架次飞机分别进行催化消云作业,有效解除了北京境内的险情。这说明( )。A.人可以认识、利用自然规律B.人可以任意改变和废除自然规律8.下面这幅图是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图,这条曲线告诉我们,在学习中的记忆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先快后慢”。在学习中,我们应该( )。A. 改变和废除记忆遗忘规律 B.按照规律办事9.在首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有近千家企业观看,其中位列世界500强的企业有20多家。有的企业老总还当起了“星探”,亲自到赛场抢夺技能“明星”,这与当前的“就业难”形成强烈反差。上述材料表明,劳动者( )。要瓜断提高职业技能和技术水平 要增强市场竞争意识,转变就业观念要依法履行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义务 积极就业,创造良好的就业和创业环境A. B10.我国战国后期的成都平原,洪水泛滥吞没良田,十年九不收。郡守李冰为治理水患,倡导兴建了水利工程都江堰,改变了成都平原水害、旱灾交织的局面。这一事例说明( )。A. 人们能够利用对事物规律的认识,指导自己的行动B.人们可以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改变或创造规律二、判断题(下列各项叙述是否正确,对,打“”;错,打“”。)(本类题共5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战国时期的荀子认为人“最为天下贵也”。这说明他认为人有自己特殊的能力。( )2.马克思主义哲学以生产实践为基础来考察人区别于物的特点是人具有自觉能动性,而物不具有自觉能动性。( )3.人类积极能动地认识世界的能力和活动首先表现在人在实践基础上不仅能认识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4.人类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表现在人能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改变规律起作用的方式,使规律的作用有益于人类。( )5.人们能够按自然规律创造出许多自然界原来不存在、单靠自然力量也不能产生的事物。这表明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改造世界。( )三、论述题 (本题共20分)运用哲学与人生中所学的哲学知识,结合中专三年级社会实践,说说你的心得体会。参考答案:一、 单项选择题:A 2.B 3.B 4.A 5.B 6.B 7.A 8.B 9.B 10.A二、 判断题:1. 2. 3. 4. 5. 三、 论述题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试题2013-10-10 21:52:00来源:作者:廖华 【大中小】 浏览:4565次 评论:0条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48分)1下列成语中可以体现从客观出发进行人生选择的是()。A量力而行B自知之明C不自量力D妄自菲薄2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是()。A他人的意见B自己的想法C神的旨意D客观实际3为防止雷雨对北京奥运会闭幕式的影响,北京市气象部门从闭幕式当日14时起,启用8架飞机分别进行催化消云作业,有效解除了北京境内的险情。这说明()。A人可以认识、利用规律B人可以任意改变和废除规律C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不受限制的D人可以创造自然规律4下列运动观错误的是()。A物质是运动的B运动是绝对的C运动是相对的D运动是物质的运动5“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这一成语包含的哲学道理是()A一切事物总是和其他事物有条件的联系着B一切事物总是和其他事物无条件的联系着C事物是变化发展的D意识反作用于物质6“君子之交淡如水”,说明人际交往要()A适度 B.互惠互利 C.因人而异D.主动热情7.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种说法说明了()。A.物质决定意识.B.人际和谐的重要性C.事物是变化发展的D.客观决定主观,主观反映客观8新出现的事物不一定都是新事物,这是因为新出现的事物不一定都是()。A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B强大和完善的C吸取了旧事物的精华D有新的名称和旗号19唐代诗人刘禹锡在一首诗中写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句诗说出了这样一条道理()。A新旧事物是普通联系的B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C事物是不断发展的,旧事物阻挡不住新事物的产生和成长D事物内部的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原因10有一则寓言:刺猬曾经上过很多次当,于是不再相信任何一个表示友好者,长了一身刺来保护自己。刺的效果当然明显,只是刺猬从此失去了很多朋友。这则寓言说明的哲学道理有()。A事物具有两面性B任何事物都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C事物是普通联系的D矛盾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互相转化11认识事物的基础是()A主观能动性B现象C实践D想象12要判断一种观点的是非对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以伟人之是非为是非B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C以众人的意见定是非D以是否在实践中得到证明定是非13人们常说:“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这里的“门道”和“热闹”从哲学上讲分别是()。A“现象”和“本质”B“本质”和“现象”C“客观”和“主观”D“主观”和“客观”14“知人知面不知心”主要是告诫我们()。A知人知面就行了到B一个人的外表容易认识C认识一个人的外表就行了D不要轻信一些人的外表,要透过其外表看其本质15人们要正确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必须培养科学的()。A行为习惯B工作方法C思维方法D认知态度16人生发展需要不断通过()和学习提高能力。A实验B实践C工作D体验二、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每题2分,共20分)1一个人只有从客观实际出发,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2人们可能自由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3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4成功与失败始终是相对立的。()5人生目标有正确和错误之分,判断其标准主要看是否符合自己的利益需要。()6人的成长只有在行动中实现。()7一切事物总是和其他事物无条件的联系着。()8常言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因此,人们亲眼所见到的才是事物的本质。()9顺境对我们来说没有任何坏处。()10人的创新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学习和训练产生和提高的。()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12分)1如何正确对待成功和失败?答:2中职学生应如何培养创新精神?答:五、分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1一个中职生毕业后找到了一份办公室文员的工作。每天的工作琐碎而辛苦。半年后,她忍不住到部门主管那儿去诉苦:“我本想工作一段时间后,让大家了解我,对我刮目相看。可是,我的工作琐碎,这么长时间了,根本没人注意我、尊重我,更别提欣赏我了。我想换个能证明我能力的工作,让看不起我的同事看到我的价值。”主管没说什么,走到门口,指着不远处正在打扫卫生的清洁工说:“你看她,上个月新来的清洁工,自从她上班以后,我们的工作区一尘不染,窗明几净,大家工作起来心情舒畅。没有人因为她是清洁工而看不起她,相反每个人都很尊重她,这就是她的价值。无论什么工作,只要你认真负责,用心去做,你就会赢得别人的尊重。”问题:(1)刚走出校门的学生或多或少都会有这样的想法,不屑于平凡,又渴望尊重,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2)如果你是案例中的主人公,听了部门主管的一番话,你会怎样想?怎样做?2一位电台主持人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遭遇了18次辞退,她的主持风格被人贬得一文不值。最早的时候,她想到美国大陆无线电台工作,但是,电台负责人拒绝了她。后来,她到了波多黎各,希望自己能有个好运气,但是她不懂西班牙语。为了练习语言,她花掉了三年的时间。在波多黎各的日子里,她最重要的一次采访是受一家通讯社委托,到多米尼加共和国采访暴乱,然而差旅费还得她自己出。在以后的几年里,她不停地换工作,不停地被辞退,有些电台负责人甚至指责她根本不懂什么叫主持。1981年,她来到了纽约的一家电台,但是被告知,她跟不上这个时代。为此,她失业了一年多,但她始终未放弃做一名出色主持人的梦想。有一次,她向一位国家广播公司的人员推销她的节目策划,得到了首肯,但是那个人后来离开了这家公司。她没有气馁,又向另一位工作人员继续游说她的策划,此人虽然同意了,但是却让她搞一套政论性节目。她对政治一窍不通,但是她不想失去这份工作。她开始“补习”政治知识,决定尝试一番。1982年的夏天,她主持的政治节目开播了。凭着娴熟的主持技巧和平易近人的风格,她的节目吸引了不少听众。并且,她鼓励听众打进电话,自由讨论国家的政治活动,包括总统大选。这在美国的电台史上是没有先例的。她几乎在一夜之间成名,她的节目成为全美最受欢迎的政治节目。她叫莎莉拉裴尔,现在的身份是美国一家自办电视台节目主持人,曾经两度获全美主持人大奖。每天,美国有800万观众收看她主持的节目。阅读上述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1)莎莉拉裴尔在成名以前经受了怎样的挫折?她是如何克服的?(2)根据材料,请你分析一下莎莉拉裴尔获得成功的原因。 历届真题精选及解析命题总结与探究本章出单选和不定项选择题的概率较高,出大题的概率较低,基本形态、类型、特别是对主、客观唯心主义的表现形式应较好地把握。对于哲学基本问题要真正理解。注:(栏中数字为题目个数,下同)(一)单项选择题1(2000年文理科共用题)相信“意念移物”,甚至相信可以用意念来直接改变物质结构,就是信奉A主张精神主宰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唯心论B主张精神是脱离人脑独立存在的客观唯心论C认为人的思想是特殊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D认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实践唯物主义【答案】A2(1998年文理科共用题)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从根本上说在于它A以世界的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B始终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根据C提供了普遍适用的客观真理D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答案】B3(1998年理科题)中国古代哲人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是一种A宿命论观点B唯意志论观点C机械唯物论观点D朴素唯物论观点【答案】D4(2001年文科题)人类创造的自然语言和人工语言A是人类的主观意志B既非物质,也非意识C是人类意识的物质外壳D是意识的客观内容【答案】C5(2001年理科题)“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是A主张物质和意识具有统一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B主张思想就是物质的庸俗唯物主义观点C认为世界是绝对精神外化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D夸大了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答案】D6(2003年第1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后,开始出现了A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B可知论与不可知识论的对立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D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答案】D7(2003年第2题)在人与世界的相互作用中人与世界同时得到了改变,并获得日益丰富的内容。造成这一变化的基础是A自然界自身的运动B人的意识的能动作用C人的实践活动D工具的制造和使用【答案】C(二)不定项选择题1(1996年理科题)传习录记载:“先生(指明代哲学家王阳明)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王阳明这一观点的错误是A把人对花的感觉与花的存在等同起来B把人对花的感觉夸大成脱离花的独立实体C认为人对花的感觉与花的存在具有同一性D主张人对花的感觉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E肯定人对花的感觉的能动性【答案】ABD【解析】考生应该具备一定的古文的阅读能力,这段话表明王阳明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有些考生可能会把C项也选上。C项所讲的观点并不错,阐述的是一种可知论的观点。E项也是不能选的。因为王阳明的观点的确可以表明人的感觉具有能动性。2(1997年文科题)在下列命题中,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是A我思故我在B存在就是被感知C物是绝对观念的外化D万物皆备于我E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答案】ABDE【解析】所给的选项都是一些哲学立场的论断。对于这些论断如果能看懂,应该能够判断出哪些是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C项不是主观唯心主义主义的观点,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三)辨析题1998年文科辨析题第23题:唯心主义哲学是生长在人类认识之树上的一朵不结果实的花。【答案要点】社会历史根源和认识论根源,如果把人的认识曲线上的某个片断加以夸大就会导致唯心主义。唯心主义哲学也是生长在人类认识之树上的花朵,在人类认识发展的曲折过程中是难以避免的。(3分)由于唯心主义哲学颠倒了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脱离了人的社会实践,不能正确指导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活动,因而在总体上是错误的,是不结果实的。(2分)【解析】本题出自列宁谈论辩证法问题一文。它以简洁、生动的比喻说明唯心主义产生的认识根源,指明唯心主义并非“天马行空”的奇思怪想和“胡说”,而是有其产生的认识根源和必然性;但其根本观点又是错误的,即“不结果实的”。考生应注意加强读哲学原著的基本功。本章内容强化训练(一)单项选择题1.凡是唯心主义者都是不可知论者这是A.马克思主义的观点B.符合哲学发展实际的观点C.以偏盖全的观点,大多数唯心主义者也是可知论者D.唯物主义的看法2.哲学基本问题最重要的方面是A.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B.思维能否反映存在的问题C.思维是否具有能动性的问题D.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的问题3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创立的关键在于马克思确立了A剩余价值论B阶级斗争理论C无产阶级历史使命学说D科学的实践观(二)不定项选择题1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包括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C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D思维和存在何者第一性的问题E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2唯心主义都认为A世界是精神的产物B精神决定物质C世界是不可知的D世界是个人主观意识的产物E世界是“绝对观念”的产物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体现为A.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中国哲学B.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C.马克思主义哲学代替中国哲学D.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实践相结合E.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和改革开放4现代西方哲学存在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两大思潮,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它们的态度是A反对科学主义,赞同人本主义B反对人本主义,赞同科学主义C反对科学主义,但重视科学发展和科学精神D反对人本主义,但重视人文精神E注意批判吸取它们中某些合理、有启发性的东西(三)辨析题1哲学是科学之总和。2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四)分析题试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革命性与科学性的统一。参考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C2A3D(二)不定项选择题1DE【解析】考生只要掌握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此题一看,就可以首先判定只有两项才是可选项。只有DE才是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2AB【解析】这道考查的知识点是唯心主义的实质。唯心主义不论其表现形式如何,都是承认精神是第一性的,精神决定物质。因此AB两项是应选项。不可知论不是唯心主义的共同观点,因为大多数唯心主义者也都是可知论。D项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E项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不属于唯心主义的共同特点。3DE【解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等于用中国哲学代替马克思主义,也不等于说马克思主义就是中国哲学。4CDE【解析】现代西方两大思潮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都是反马克思主义的,因此对待现代西方哲学不能采取支持一种思潮,反对另一种思潮的方法,而应该批判地吸收其合理的因素。(三)辨析题1【答案要点】(1)这是旧哲学在哲学的对象和内容问题上的观点。旧哲学往往把自己的哲学看成是包罗万象的、凌驾于一切科学之上的终极真理体系,没有科学解决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而不是它们的“总和”。(2)把哲学看做是科学之总和,往往会把哲学与具体科学加以混淆,忽略了哲学具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功能,而只把哲学看做是知识的总汇。2【答案要点】(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这个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谁是本原的,谁是派生的;第二,思维与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即人的思维能否认识世界。(2)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问题是两个不同的哲学派别,由于他们对于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回答不同而区分了不同的哲学派别。(3)因此不能把对于问题的不同回答与问题本身混在一起。【解析】不要把哲学等同于世界观。人人都有世界观,只有把世界观加以理论化、系统化,才能称之为哲学。注意还要指出哲学与世界观又是有联系的。(四)分析题【答案要点】(1)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为基础,从根本上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不彻底性。实践性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的显著特征,又是区别于其他哲学的显著标志。正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它把变革旧世界和改变现存事物作为自身的任务和目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最根本的含义就是通过人的能动的活动,特别是通过无产阶级的实践活动,实现对旧世界的改造,并用共产主义的新世界去代替它。正是基于这一特点,马克思指出: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一方面是指它自身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的,是近代科学发展的产物;另一方面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正确地揭示了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最一般的规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同它所具有的实践性特征是分不开的。科学本身就是重大的实践活动,马克思主义离不开其他社会实践,离不开科学的实践。它在科学实践中产生,又反过来给科学实践以世界观的指导。(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和科学性是统一的。它的革命性是按照客观规律对旧世界的变革;它的科学性是坚持在对旧世界改造中要求遵循客观规律。这二者在实践中实现了结合和统一。【基础训练】一、单项选择题: 1、哲学研究的对象是? ( )A、人类社会最一般、最普遍的问题 B、自然界最一般、最普通的问题C、人生最一般、最普通的问题 D、整个世界最一般、最普通的问题 ( ) A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是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B 哲学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C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D 哲学是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为具体科学提供了指导 3、马克思说:“没有哲学我就不能前进。”对这句话可以这样理解 ( )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哲学的任务就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没有哲学的指导,人们就会寸步难行,一事无成 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A B C D牛顿是古典力学的奠基人,在自发唯物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创立了万有引力理论。晚年的牛顿在研究行星为什么会围绕太阳运转时,由于信奉上帝,认为除万有引力的作用外还有一个“切线力”,这个 “切线力”只能是来自上帝的“第一推动力”。据此回答45题4、“在自发唯物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创立了万有引力理论”,说明 ( ) A哲学能为科学研究提供方法论的指导 B科学研究促进了哲学的发展 C哲学与具体科学互为基础 D没有哲学作指导,就没有具体科学的产生5、牛顿的后半生没有什么成就是因为 ( ) A牛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