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精炼课内文言文阅读第7篇记承天寺夜游.docx_第1页
2019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精炼课内文言文阅读第7篇记承天寺夜游.docx_第2页
2019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精炼课内文言文阅读第7篇记承天寺夜游.docx_第3页
2019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精炼课内文言文阅读第7篇记承天寺夜游.docx_第4页
2019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精炼课内文言文阅读第7篇记承天寺夜游.docx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7篇记承天寺夜游(北宋苏轼)版本导航:统编八上第10课;语文八上第18课;苏教九下第23课。原文呈现教参译文(加粗内容翻译以课下注释为准)教参段层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xn)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解开衣服,正打算睡觉,这时月光照进门里,(十分美好,动人游兴),(于是)我高兴地起来走到户外。想到没有人与我共同游乐,于是来到承天寺找张怀民。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于是)我们一起在院子里散步。庭院中的月光如积水般清明澄澈,仿佛有藻、荇交错其中,大概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吧。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柏树?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第层:叙事部分,点明时间、地点、人物和“夜游”的起因,为下文张本。第层:写景,作者仅用18个字,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第层:议论抒怀。惋惜无人赏月,寥寥数语,意味隽永: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种种难言的感情尽在其中。【文章中心】这篇平淡自然的小品文,写于作者被贬黄州的第四年。文章仅80余字,却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知识梳理一、重点字词1. 词类活用名词作动词相与步于中庭原意为:脚步,在句中的意思为:_2.一词多义与:念无与为乐者_相与步于中庭 _3. 重点实词(1)月色入户 色:_(2)欣然起行 欣:_(3)念无与为乐者 念:_ 乐:_(4)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寻:_(5)怀民亦未寝 寝:_(6)盖竹柏影也 盖:_(7)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但:_ 如:_4. 文言虚词(1)欣然起行 _(2)念无与为乐者_(3)相与步于中庭 _(4)盖竹柏影也_(5)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_二、重点句子翻译1.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2.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3.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三、文意理解 (正确的打“”,有误的打“”)内容理解1. 文章第一句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人物及起因。“念无与为乐者”的结果是: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2. 文中能够体现作者“闲”的有:入“夜”即“解衣欲睡”;见“月色入户”便“欣然起行”;与张怀民“步于中庭”;冬夜出游赏月看竹柏。()3. 作者描绘庭中景物极富特色:写月突出其明,写影突出其形,写水突出其清。()4. 作者对月夜的景色做了美妙的描绘,真实地记录了他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体现出他与张怀民的深厚友谊以及对知音甚多的无限感慨。()5. 文章表达的感情是微妙而复杂的,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其中。()写作特色6. 本文所用散句,四言至十言均有,间用整齐句式,节奏舒缓,不求统一,读来给人一种散淡自然之感。 ( )金题演练一、文言文阅读。(10分)1. 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 解衣欲睡 夕日欲颓B. 念无与为乐者 此乐何极C.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D. 庭下如积水空明 以伤先帝之明2. 下列句子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 欣然起行 然后有千里马B. 相与步于中庭 皆以美于徐公C. 何处无竹柏 同予者何人D.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悉如外人3. 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A. 这是一篇平淡自然的小品文,文中的“起”“至”“寻”“步”等词,精约简洁,把作者夜游的过程交代得清楚明了。B. 文章虽写“夜游”,却紧扣“闲”字着笔,融记叙、描写、议论、抒情于一体,表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C. 文中“闲人”既指二人的政治处境,又指夜游时的心境;既含有自嘲、自慰之意,又颇有自许的意味,含义丰富。D. 作者以高度凝练的笔墨写出了院中积水清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月下美景,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4.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4分)(1)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第7篇记承天寺夜游知识梳理一、1. 散步2. 和相伴,一起3. (1)光(2)高兴(3)考虑,想到游乐(4)寻找(5)躺着休息,睡觉(6)大概是(7)只是像,如同4. (1)作词尾,表示状态,相当于“的样子”(2)的人(3)介词,在(4)用于句末,表肯定或判断(5)语气词,相当于“罢了”二、1. 想到没有人与我共同游乐,于是来到承天寺找张怀民。2. 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于是)我们一起在院子里散步。3. 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柏树?三、1. 2. 3. 【解析】文中只有“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一句中提到“水”,但这里的“水”并不是庭中有水,而是月光如水,是比喻的修辞手法,主要说月光的空灵清澈。句中理解错误。4. 【解析】作者感慨的不是“知音甚多”,而是“知音甚少”。5. 6. 金题演练一、1. (2分)C【解析】A项中“欲”,前者意思是“打算”;后者意思是“将要”。B项中“乐”,前者意思是“游乐”;后者意思是“乐趣”。C项中“至”意思都是“到”。D项中“明”,前者意思是 “明澈、透明”;后者意思是“贤明,英明”。2. (2分)D【解析】A项中“然”,前者作词尾,译为“的样子”;后者是代词,译为“这样”。 B项中“于”都是介词,前者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译为“在”;后者表比较,译为“比”。C项中“何”都是代词,前者译为“哪”;后者译为“什么”。D项中“如”都是动词,译为“像,好像”。3. (2分)D【解析】文中含“水”的句子为“庭下如积水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