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人教部编版九上第13课《诗词三首》同步练习.doc_第1页
2018年人教部编版九上第13课《诗词三首》同步练习.doc_第2页
2018年人教部编版九上第13课《诗词三首》同步练习.doc_第3页
2018年人教部编版九上第13课《诗词三首》同步练习.doc_第4页
2018年人教部编版九上第13课《诗词三首》同步练习.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 2018年人教部编版九上第13课诗词三首同步练习 13诗词三首 行路难(其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01积累运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金樽(zn)珍羞(xi)投箸(zh) 侧畔(pn)长精神(zhng) 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玉盘珍羞直万钱羞:同“馐”,美味的食物 直:同“值”,价值 (2)长风破浪会有时会:一定、必然 (3)直挂云帆济沧海济:渡 (4)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酬:以诗相达 (5)暂凭杯酒长精神长:增长,振作 3文学常识填空。 (1)行路难(其一)选自李太白全集。行路难,乐府古题。诗人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朝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其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 (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选自刘禹锡集。诗人刘禹锡,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有“诗豪”之称。 4默写。 (1)行路难(其一)中比喻诗人仕途受阻的诗句是: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两句诗,用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表现了李白内心的苦闷抑郁与感情的激荡变化。“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两句诗表现作者积极入世,对人生前途充满乐观豪迈的心态。 (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新事物必定将要取代旧事物的句子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作者久谪归来,人事已非,恍如隔世之感。 5下面诗句没有运用典故的一项是(D) A怀旧空吟闻笛赋 B忽复乘舟梦日边 c到乡翻似烂柯人D拔剑四顾心茫然 6下列对书法作品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c) A笔断意连,牵丝不断B劲健雄峻,神韵飘逸 c和谐匀称,端庄整齐D笔意流畅,粗细相间 02课内精读 (一)阅读李白的行路难(其一),完成题目。 7请分析“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两句诗所蕴含的情感。 这两句诗体现了诗人执着的信念和追求,表达了诗人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8“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两句写得极好,请简要分析。 运用典故,以“垂钓”自比姜尚,以“梦日”自比伊尹,表达了诗人期望有朝一日能得到明主赏识,施展自己的才能和抱负的强烈愿望。 (二)阅读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完成题目。 9诗的颔联借用“闻笛赋”“烂柯人”两个典故,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闻笛赋”表达了诗人怀念友人之情;“烂柯人”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 10请说说“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一诗句的哲理内涵。 这两句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未来总是有希望的,前景将无限美好。(答出大意即可) 03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题目。 送魏大从军 陈子昂 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 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 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 【注释】魏大:陈子昂的友人。姓魏,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称。魏绛:春秋晋国大夫,以和戎政策消除了边患而受金石之赏。六郡雄:汉代名将赵充国,号称“六郡豪杰”。代:代州。狐塞:飞狐塞,边界驻军重地。云中:云中郡,边塞重镇。燕然:燕然山。东汉名将窦宪大破匈奴军队,乘胜追击,登上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返。 11下列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 A首联暗用汉代骠骑将军霍去病“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的典故,抒发了诗人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 B颔联“怅别”一语,写出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伤感。全诗情感由首联的激昂慷慨转入分手时的儿女缠绵、惆怅悲切。 c颈联中的“横”“接”二字写出了雁山、飞狐塞等地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它们是中原地区的屏障。这两句暗示魏大此行责任重大,为结句做了铺垫。 D全诗一气呵成,充满了奋发向上的精神,表现了诗人立志报国的思想情怀,感情豪放激昂,语气慷慨悲壮,有气壮山河之势。 (解析:B.说法错误。与友人分别于繁华皇都,彼此心里总不免有些怅惘;但为国效力,责无旁贷,两人执手相约:要像汉代名将、号称“六郡豪杰”的赵充国那样驰骋沙场,杀敌立功。此二句虽有惆怅之感,但气概却是十分雄壮的。) 12诗歌尾联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用典寓意。激励友人建功立业,希望他扬名塞外,让燕然山上也留下大唐将士的赫赫战功。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01积累运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宫阙(qu) 琼楼(qing) 低绮户(q)婵娟(chn)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不知天上宫阙宫阙:宫殿 (2)何似在人间何似:哪里比得上 (3)何事长向别时圆何事:为什么 3填空。 (1)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朝代)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谥号“文忠”。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2)苏轼在水调歌头中说“此事古难全”,这里的“此事”是指: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表达对离苦之人美好祝愿的句子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透露出诗人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4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D) A玉盘珍羞/直万钱 B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c直挂云帆/济沧海 D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5苏东坡年轻时自以为已饱读诗书,便写了一副对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经一老翁指点,他意识到了自己的浅薄与自负,于是将对联改成“_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以表明自己继续读书学习的决心。 (1)横线上要补写的词语是:发愤(发奋)。 (2)请为苏东坡改后的对联拟一个四字横批:博览群书(学海无涯、学无止境等)。 (3)上下联一般竖贴在门的左右两侧,上联应贴在门的右边。 02课内精读 阅读苏轼的水调歌头,完成题目。 6词的上片中词人从幻想上天写起,最后又回到热爱人间的感情上来,这中间显示词人感情起伏的词语一个是“我欲”,一个是“又恐”,一个是“何似”。 7指出下面词语或句子所表达的情感。 (1)“何事长向别时圆”中的“何事”表达的情感:不能和亲人团聚的惆怅。(或:抑郁、悲伤和痛苦之情;希望和亲人团聚的愿望。) (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的情感:对亲人的美好祝愿;乐观旷达的情怀。 8下列对这首词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D) A词前小序的作用是交代写作缘由。 B“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一句,“转”“低”二字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月光的移动,暗示夜已深。 c“婵娟”本意指妇女容颜美好的样子,词中指嫦娥,也就是代指明月。 D这首词上阕写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和对人间生活的热爱,下阕写词人在月下对亲人的怀念和祝福,自始至终洋溢着乐观向上、积极奋进的精神。 03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目。 水调歌头 叶梦得 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小窗低户深映,微路绕欹斜。为问山翁何事,坐看流年轻度,拼却鬓双华。徙倚望沧海,天净水明霞。 念平昔,空飘荡,遍天涯。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却恨悲风时起,冉冉云间新雁,边马怨胡笳。谁似东山老,谈笑静胡沙! 【注释】靖康之后,叶梦得随宋高宗南渡,深得高宗亲重。后高宗向金求和,梦得被调离长江前线,无所作为,于是上书告老,隐居于湖州卞山石林谷。此词即作于其间。 9词的上片前四句写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作用? 作者选用秋色、秋霜、黄花、房屋(小窗低户)、小路等意象,描绘出秋季作者隐居之处凄美、幽僻的景象。为后文抒发情感做铺垫。 10本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概述。 对朝政的不满;壮志难酬、英雄空老的感喟;想以山水自娱,但又无法忘怀国家的安危,时刻惦念着抗金战事的矛盾、痛苦之情。 宋词 宋词,是宋代盛行的一种文学体裁,标志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 宋词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歌唱。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词始于汉,定型于唐、五代,盛于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