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车站6502电气集中工程设计.doc_第1页
毕业论文--车站6502电气集中工程设计.doc_第2页
毕业论文--车站6502电气集中工程设计.doc_第3页
毕业论文--车站6502电气集中工程设计.doc_第4页
毕业论文--车站6502电气集中工程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 论文 哈哈尔尔滨滨铁铁道道职职业业技技术术学学院院 毕 业 设 计 毕业题目 车站 6502 电气集中工程设计 学 生 潘凯军 指导教师 王凤 专 业 铁道通信信号专业 班 级 12 信号 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 论文 毕 业 设 计 开 题 报 告 专 业 铁道通信信号专业 设计方向 车站 6502 电气集中工程 姓 名 潘凯军 指导教师审查意见 审查合格 同意存档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 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 论文 1 车站 6502 电气集中工程设计 摘 要 目前 我国信号自动控制系统普遍采用的是 6502 电气集中系统 该系统不仅高效 经济 可靠 而且符合故障 安全原则 通过对 6502 电气集中工程图纸的设计 进一步 地了解了 6502 电气集中工程设计的原理与方法 本毕业设计是以实际站场为例 站场是单线 4 股道 主要完成了 6502 电气集中工程 设计的部分图纸 其中有 车站信号平面布置图 联锁表 双线轨道电路及电缆径路图 控制台盘面图 室内布置图 控制台电源配线图 控制台零层端子配线图 室外电缆配 线图 在论文中简要说明了每张图的设计原理和方法 通过本次设计 可以对铁路工程设计的基本方法有了初步了解 对铁路现场的一些 情况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有助于我们在今后能更好的展开电气集中系统的工程设计和设 备维护工作 关键词 关键词 6502 电气集中 联锁表 车站信号 工程设计 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 论文 2 目目 录录 摘要摘要 1 1 1 1 绪论绪论 4 4 2 2 65026502 电气集中工程具体设计电气集中工程具体设计 4 4 2 1 车站信号平面布置图 5 2 1 1 信号楼的确定 5 2 1 2 联锁区的划分 5 2 1 3 确定道岔定位位置 6 2 1 4 布置信号机 6 2 1 5 轨道区段的划分和绝缘节位置的确定 7 2 1 6 道岔 警冲标 信号机坐标的计算 8 2 1 7 股道 道岔及轨道区段的编号 9 2 1 8 中间道岔与延续进路 9 2 2 联 锁 表 9 2 2 1 方向栏 10 2 2 2 进路号码栏 10 2 2 3 进路栏 10 2 2 4 排列进路按下按钮栏 11 2 2 5 确定运行方向道岔栏 11 2 2 6 道岔栏 11 2 2 7 敌对信号栏 11 2 2 8 轨道区段栏 12 2 2 9 其它联锁栏 12 2 2 10 中间道岔与延续进路 13 2 3 双线轨道电路布置图 13 2 3 1 轨道电路极性交叉的布置 14 2 3 2 轨道电路送 受电端的布置 15 2 4 电缆网络图 15 2 4 1 电缆线路 15 2 4 2 电缆网络计算 18 2 5 控制台盘面布置图 20 2 5 1 设计要求 21 2 5 2 选择单元类型 21 2 6 组合联结图 排列表及其运用 22 2 6 1 组合类型图 22 2 6 2 组合类型图的运用 23 2 6 3 组合排列表 24 2 7 室内设备布置图 25 2 7 1 信号楼类型的选择 25 2 7 2 楼内设备布置 26 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 论文 3 2 8 继电器电路图 26 2 8 1 方向继电器电路 26 2 8 2 通过按钮继电器电路 27 2 9 室外设备电路图 28 2 9 1 道岔控制电路图 28 2 9 2 信号机点灯电路图 29 2 10 室内配线图 29 2 10 1 控制台配线图 30 2 10 2 组合侧面端子配线图 30 2 10 3 组合架零层配线图 30 3 3 结论结论 3131 参考文献 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 论文 4 车站车站 65026502 电气集中工程设计电气集中工程设计 1 绪论 在铁路发展史上 铁路信号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铁路信号是铁路运营的耳目 它的主要功能是保证行车安全 1 关于安全条件的检查 最初是靠运营管理措施来 保证的 随着铁路运输的发展需要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保证行车安全的措施逐步从管 理措施向技术措施过渡 以至发展成今天的自动控制系统 电气集中是实现铁路现代化和自动化的基础设备之一 要求它必须安全可靠 当设 备发生故障时 必须导向安全 即必须符合故障安全原则 故障安全原则是电气集中设 计时首要考虑的因素 也是必须遵守的重要原则 6502 电气集中联锁系统即为车站信号控制系统 是目前在我国广泛使用的典型的 车站联锁设备 它是一个安全继电集中联锁系统 这个系统主要包括的技术有 1 进路空闲的检测技术 2 道岔控制技术 3 信号控制技术 4 联锁 技术 5 故障 安全技术 这些技术都反应在系统的联锁电路中 在这些电路安装 之前 首先需要现场勘测调查 然后设计站场室内室外设备的布置以及电路电缆的走 向 送电受电等等 这也就是本设计所要做的 即6502 电气集中工程设计 6502 工程设计中 主要包括车站信号平面布置图 联锁表 双线绝缘轨道电路布 置图 电缆径路图 控制台盘面布置图 控制台电源配线图 控制台零层端子配线图 室外电缆配线等内容 本次设计的主要依据是任务书和指定的站场缩尺图 该设计所选 车站为乐都站全站 该站场为 4 股道站场 有西宁和兰州两个出站方向 设计包括两个 部分 一是论文 主要对设计方法及原理的论述 二是6502 电气集中工程设计图 册 2 6502 电气集中工程具体设计 对于工程设计 首先需要勘测调查 勘测调查是在接到批准的设计任务书 取得按 一定比例绘制的车站线路平面图之后进行的 主要包括收集资料和现场勘测两部分 车 站信号平面布置图应能正确反映电气集中室外主要设备的布置情况及设置地点 线路和 股道的运用情况以及站内列车和调车作业的概况等 所选站场为单线 4 股道站场 带有专用线一条 牵出线一条 一条货物线 设计只针 对集中联锁区 其中 IIG 为正线 可走超限货物列车 1G 3G 4G 为站线 下行咽喉共 布置信号机 8 架 其中调车信号 2 架 进站信号机 1 架 X 预告信号机 1 架 YX 出站兼调 车信号机 4 架 S1 SII S3 S4 道岔 4 组 其中双动道岔为 1 组 单动道岔为 3 组 上 行咽喉共布置信号机 9 架 其中调车信号机 9 架 进站信号机 1 架 S 预告信号机 1 架 YS 出站兼调车信号机 4 架 XII 和 X1 X3 X4 道岔 6 组 其中双动道岔为 2 组 单动 道岔为 4 组 在信号平面布置图的基础上进行 6502 电气集中的其它工程设计 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 论文 5 2 1 车站信号平面布置图 车站信号平面布置图所包含的内容将是 6502 电气集中所有后续技术图纸的设计依据 而且车站信号平面布置图设计的是否合理 关系到车站通过能力 铁路运输效率等等方 面 甚至会影响行车作业安全 所以 车站信号平面布置图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 6502 电 气集中整个设计的质量 在这张图纸上能正确反映电气集中室外主要设备的布置情况及 设置地点 线路和股道的运用情况以及站内列车和调车作业的概况等 车站信号平面布 置图包括以下内容 1 信号楼及其设置位置 联锁区的全部线路以及与联锁区有密切联系的非联锁区线 路 2 联锁区内的全部道岔 需标明每组道岔岔尖距信号楼中心的距离 3 信号机的布置及每架信号机至信号楼中心的距离 4 分割轨道区段的全部轨道绝缘节 需标明各绝缘节距信号楼中心的距离 5 道口房和机车出入库闸楼的位置 6 继电器箱和局部控制盘等距信号楼中心的距离 7 标明桥梁 涵洞及高架天桥的位置 8 标明道口宽度及其距信号楼的距离 9 站台的位置 宽度及线路间距 10 信号楼外墙至最近线路中心的距离 11 通话柱位置 12 股道上及咽喉区内 与信号机有关的及侵入限界的绝缘节处的警冲标位置 13 进站信号机外方制动距离内进站方向为超过 6 的下坡道时 应画出接近车站的 制动距离内线路坡道示意图 14 对集中道岔 股道 色灯信号机及道岔和无道岔轨道电路区段均需标出编号和 名称 15 车站线路应以箭头表示其接车方向 16 当有局部控制道岔时 应对局部控制的道岔在平面图上除标以联锁道岔外再画 圆圈表示 17 应附有道岔类型及股道有效长度的统计表 下面就结合所设计的站场 根据信号平面布置图中的内容和要求分别说明设计方法 2 1 1 信号楼的确定 信号楼理论上应设置在靠近道岔较多的咽喉一侧 这主要考虑到节省电缆费用 在实 际情况中也要考虑具体的地理环境 信号楼的具体位置 应保证信号楼靠近线路一侧的外 墙至最近线路中心有一定的距离 距到发线时不少于5米 距正线时不少于7米 信号楼 坐标为 0 0 本站所有的设备包括信号机 道岔 警冲标等坐标均以信号楼为参考对象 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 论文 6 2 1 2 联锁区的划分 信号平面布置图内只包括联锁区内的线路和道岔以及与联锁区有密切联系的非联锁 区线路 因此 在拿到站场缩尺平面图后应首先确定联锁区的范围 只有联锁区内的道 岔才需要由信号楼集中控制 也只有在联锁区内的信号设备才需要考虑联锁关系 因此 确定联锁区的范围也就是确定电气集中的设计范围 凡列车进路以及与列车进路有联系的调车进路上的道岔都应划入联锁区内 对于某 些可划可不划的个别道岔 若划入联锁区比较有利 则以划入联锁区为宜 在电气集中 车站 联锁区内的道岔都由信号楼集中控制 故联锁区也可以称为集中区 2 1 3 确定道岔定位位置 在联锁区划定之后 应确定联锁区道岔的定位位置 道岔定反位的确定主要考虑两 个因素 一是为了保证安全 对于某些因其所处位置不同而会影响行车安全的道岔 应 以引向安全位置为定位 二是从设备的维护和减轻劳动强度以及提高效率等方面考虑 有关道岔应以开向作业比较繁忙的线路为定位 在电气集中车站 在所排列的进路使用完毕后并不要求道岔恢复定位 也就是说平 时道岔可处于两个位置中的任意一个位置 考虑到便于道岔两个位置的命名 绘图时的 参考位置 当联锁失效仍以手动方式搬动道岔以及道岔局部控制 非进路调车等电路的 技术条件中仍要检查有关道岔的定位位置 并沿用了手动道岔确定定位的原则 确定道岔定位位置的原则如下 1 单线区段车站的进站道岔 应以由车站两端向不同线路开通的位置为定位 2 复线区段车站正线上的进站道岔 为向各该正线开通的位置 3 所有区间及站内正线上的其它道岔 除引向安全线及避难线外 均向各该正线 开通的位置 4 引向安全线 避难线的道岔 为向各该安全线和避难线开通的位置 5 侧线上的道岔除引向安全线和避难线者外 为向列车进路开通的位置或靠近站 舍进路开通的位置 6 在决定道岔位置时 可以划成双动道岔的 应尽量划成双动道岔 2 1 4 布置信号机 首先应对车站线路运用情况进行充分了解 再布置信号机 一般先布置列车信号机 再布置调车信号机 1 进站信号机 进站信号机用于对由区间线路驶向车站内方的接车进路进行防护 设置在每一方向 的进站口道岔外方 列车运行前进方向线路的左侧 技规 59 条规定 进站信号机应设于 距进站道岔尖轨尖端 顺向为警冲标 不少于 50 米的地方 如因调车作业或制度距离的 需要 一般不超过 400 米 除基本要求外 还应结合勘测调查和收集到的资料来确定进 站信号机设置的地点 2 预告信号机 预告信号机对主体信号机起预告作用 一般安装在非自动闭塞区段进站信号机前方 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 论文 7 与主体信号机间距不得少于 800 米 当预告信号机显示不足 400 米时 安装间距不得小 于 1000 米 3 出站信号机 为了禁止或准许列车由车站开往区间 车站内有发车作业的道发线股道上 均应设 出站信号机 在编组场的头部设线群出站信号机 确定设置地点时 在不侵入限界的条 件下 主要应从最大限度地利用股道有效长度考虑选择和确定出站信号机的设置地点 为此信号机应尽量向道岔群靠近 设置在警冲标内方 对向道岔为尖轨尖端外方 适当 地点 4 进路信号机 进路信号机是为站界范围内禁止或准许列车由一个车场进入另一个车场的防护信号 机 5 调车信号机 调车信号机是为在联锁区内进行调车作业而设置的 调车作业一般是利用牵出线与 到发线 咽喉区与到发线之间的线路进行的 下面结合调车作业中信号机的作用 说明 设置时考虑的情况 a 在尽头线 机车出库线 机待线 牵出线及编组线向集中区入口处都设置调车信 号机进行防护 b 咽喉区对向道岔岔尖前应设置调车信号机 满足调车折返转线作业 c 在两背向道岔之间 构成长度不小于 50 米的无岔区段时 设置调车信号机 d 为满足平行作业 设置起阻挡作用的调车信号机 e 在向股道进行调车作业时 为减少走行距离 使车列中途折返 设置调车信号机 f 在不设专用牵出线的中间车站或小型区段站上 在进站信号机内方设一无岔区段 和供调车折返作用的调车信号机 g 信号机上装设调车灯光显示 h 对于到发线股道中设有道岔时 应设调车信号机防护 6 信号机编号 进站信号机 上行 S 下行 X 出站信号机 上行 S 下行 X 调车信号机 D 上行咽喉编为双号 下行咽喉编为单号 且由列车到达方向顺序 编号 上下行咽喉以进站信号机的方向为准 预告信号机 Y 在下方写上主体信号机的代号 2 1 5 轨道区段的划分和绝缘节位置的确定 在电气集中联锁区域内 所有接发车线路 机车走行线及道岔区域均应装设轨道电 路 用以反映进路和接近区段是否空闲 划分轨道电路区段的原则是 应能保证轨道电 路的可靠工作 并满足排列平行进路的需要和便于车站作业 一 轨道电路区段的划分方法 1 凡是有信号机的地方 都要用钢轨绝缘将其内外方划分成不同的轨道电路区段 2 牵出线 机待线 尽头线 专用线等入口处的调车信号机前方应设置一段不小于 25 米的轨道电路 以供值班员能及时了解调车信号机前方是否有车辆占用 3 当道岔为梯形布置时 绝缘节可靠近辙叉处距离辙叉末端不小于 4 5 米的地方设 置 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 论文 8 4 在双线区段 若在出站口的最外方对向道岔前方装设调车信号机 在信号机与站 界间应设一段长度不小于 50 米的轨道电路区段 以便利用该调车信号机进行折返作业时 不占用区间线路 5 凡是能构成平行进路的地点 都应设置钢轨绝缘把它们隔开 6 异型钢轨接头处 原则上不得安装钢轨绝缘 二 钢轨绝缘节位置的确定 1 信号机处的绝缘节原则上应和信号机在同一坐标处 2 道岔处的绝缘节 在岔尖一端应安装在基本轨接缝处 另一端 定 反位岔后 原则上安装在距警冲标计算位置不少于 3 5 米 不大于 4 米的地方 渡线上的绝缘节不 受此限制 3 为了满足平行作业的需要 两组背向道岔之间即使距离很近 也必须用绝缘节隔 开 该绝缘节与警冲标之间的距离若小于 3 5 米 则称为超线绝缘 4 安全线 避难线上的绝缘节应设在尽头处 以利于监督该线路的情况 5 在半自动闭塞区间 预告信号机处的绝缘节 应安装在预告信号机前方 100 米处 6 局控道岔处的绝缘节一般设在道岔前 12 米以上的轨缝处 7 轨道电路的两组轨道绝缘 应尽量装设在同一坐标处 如不能装在同一坐标处而 需要错开安装时 就出现轨道电路的死区间 倘若有轮对在死区间内 轨道电路不会被 分路 是非常危险的 因此 其错开距离 死区间长度 最大不能超过 2 5 米 2 1 6 道岔 警冲标 信号机坐标的计算 在电气集中车站中 道岔 警冲标 色灯信号机的坐标是指从信号楼至上述各设备 间的距离 计算各种设备的数据 其目的是为计算电缆长度提供必要的依据 一 道岔坐标 由基建部门提供的缩尺平面图上 给出的道岔坐标是道岔中心距车站中心的距离 而电气集中设计时 由于电动转辙机安装在道岔尖轨尖端附近 因而需要换算出道岔尖 轨尖端距信号楼的坐标 一般车站常用的道岔是单开道岔和交叉渡线道岔 根据各种类型的道岔尺寸表 可 以查出道岔尖轨尖端至道岔中心的长度 计算道岔坐标就是把岔心坐标换算成岔尖坐标 如果岔尖在靠近站内中心一边 则岔尖坐标就是岔心坐标减去岔心至岔尖的长度 如 3 4 7 8 号道岔 如果岔尖在远离站中心一边 则岔尖坐标使岔心坐标加上岔心至岔 尖的长度 如 1 2 5 6 号道岔等 二 警冲标 警冲标应设在两分歧线路中心线相距 4 米的地方 即两中心线至警冲标的距离均为 2 米 按照上述规定设置警冲标 即使某股道警冲标内方停有机车车辆时 列车仍可以沿 邻线安全通过 可据表查出道岔中心距警冲标的长度 再由已知的岔心坐标换算成警冲 标坐标 警冲标与道岔中心的长度是由道岔号码 联接曲线半径和线间距离三个参数决 定的 三 信号机坐标 电气集中车站采用色灯信号机 其类型有高柱和矮柱两种 进站信号机 正线出站 信号机 牵出线调车信号机为高柱信号机 侧线出站信号机及咽喉区调车信号机为矮柱 信号机 1 设置在道岔辙叉后两条线路中间的高柱信号机的坐标 应根据建筑接近限界要求 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 论文 9 进行设计 工程设计时 只要知道信号机设置地点的道岔辙叉号 道岔连接曲线半径 两条线路中心之间的距离以及股道运用情况 股道是否有超限货物列车通过 有超限的 在平面图中用圆圈标记 就可以查表确定信号机坐标 2 设置在道岔辙叉后线路中间的矮型信号机的坐标 由于矮型信号机高度不超过 1100mm 因此设于辙叉后两线路中间的矮型信号机 其装设位置在警冲标内方 3 至 4 米 的地方 就不会侵入建筑接近限界 3 设置在道岔岔尖前的信号机坐标 设与道岔岔尖前的高柱或矮柱信号机 一般并 排设于道岔与基本轨接缝处 信号机 道岔坐标计算好后 应将数值标明在车站信号平面图的上部 此外 根据到发线上信号机和警冲标坐标 可以计算出股道有效长 即在股道全长 范围内可以停留机车车辆而不影响邻线行车的一段长度 股道有效长的计算方法是自股 道一端的信号机至另一端警冲标止 由于股道设置位置不同 其起止点也不一样 所以 各股道要一一计算 如果同一股道上的上 下行均有接发车作业 则股道有效长度应分 别计算 各股道有效长度计算出来后 列表标明在车站信号平面图的下部 2 1 7 股道 道岔及轨道区段的编号 一 股道编号 为了便于使用 维修和管理 站内股道要有规定的编号 方法是 在单线车站从靠 近站舍起 向远离站舍方向顺序编号 正线用罗马数字 站 侧 线用阿拉伯数字编号 复线车站 先编正线股道号码 下行正线用单数 上行正线用双数 从正线向外顺序编 号 二 道岔编号 道岔编号的方法是 在下行列车进站一侧从外向内顺序编为单数 在上行列车进站 一侧顺序编为双数 并以站设中心线作为划分单 双数编号的分界线 位于同一坐标的 道岔先编靠近信号楼的道岔 对于同一端有两个及其以上方向时 应先编主要方向的道 岔号码 双动道岔要连续编号 如 1 3 5 道岔 三 轨道区段编号的方法是 道岔轨道区段 DG 前冠以道岔编号 如 1 3DG 2DG 等 无 岔区段用两端相邻道岔编号以分数形式表示 接发车口因设置调车信号机而形成的线路 区段 根据衔接股道的编号再加以 A 或 B 表示 下行咽喉加 A 上行咽喉加 B AG BG 2 1 8 中间道岔与延续进路 一 中间道岔 在到发线中间铺设的道岔 叫做中间道岔 对中岔可以采用集中控制的方法 设调 车信号机防护 二 延续进路 当进站信号机外方制动距离内 进站方向为下坡道 如果其平均换算坡度等于或大 于 6 时 一般应设计接车进路的延续进路 以防止列车进站后停不住车而闯入另一咽喉 引起重大行车事故 所谓延续进路 即在沿上述下坡道方向办理接车进路时 必须将原 接车进路延长至适当地点 其终端可以是另一咽喉的安全线上的车挡 牵出线尽头 专 用线或车站进出口处的进站信号机或站界标等 其延长部分即为延续进路 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 论文 10 1 延续进路的径路可通过安全线 牵出线 专用线 以及车站的进出口 而延续进 路的选用 则由车站值班员考虑与其他进路彼此隔开以不影响平行作业等因素后确定 2 引导接车时 可不检查延续进路 因为引导信号显示规定 以不超过 15km h 速 度进站 并须准备随时停车 2 2 联 锁 表 联锁表就是表达整个车站内的道岔 进路和信号机之间全部联锁关系的表格 联锁 表是设计电路的依据 在设备施工完毕交付使用之前 也根据联锁表的内容逐项进行联 锁试验 车站信号平面布置图是编制联锁表的依据 在编制联锁表时 应以进路为主体 按 进路逐条填写各项联锁内容 从下行咽喉到上行咽喉 从列车进路到调车进路逐条依次 顺序编号 然后将所排列进路需要按下的按钮 防护该进路的信号机名称和显示 进路 所要求的有关道岔的位置 进路应包括的轨道区段以及与所排进路相敌对的信号等项逐 一填写 如站场较小 全站可编制一张联锁表 如站场规模较大 则两咽喉可分别编写 联锁表的内容 方向栏 进路号码栏 进路栏 排列进路按下按钮栏 确定运行方 向的道岔栏 道岔栏 敌对信号栏 轨道区段栏 其他联锁栏 2 2 1 方向栏 填写进路性质 包括通过 接车 发车 转场 调车和延续进路 及运行方向 2 2 2 进路号码栏 按全站列车进路和调车进路顺序编号 通过进路由正线接 发车进路组成 不另编 号 仅将接发车进路号码以分数形式填写 2 2 3 进路栏 逐条列出联锁范围内的全部列车和调车的基本进路 大站咽喉区的道岔比较多 在 同一个始端和同一个终端之间存在两条或两条以上进路方式时 除列出基本进路外 还 因列出一条主要变通进路作为第二种进路方式 一般把平行作业影响较小 走行距离较 短 经过道岔较少的进路定为基本进路 其中主要从影响其他作业较少的角度来考虑 当确定基本进路对平行作业的影响时 首先考虑不影响接车进路 其次考虑不影响发车 进路 最后再考虑少影响调车进路 对于列车进路一般只填写基本进路和一条变更进路 而对于调车只填写基本进路 进路栏的写法是 1 列车进路 列车接至 X 股道时 应写作 至 X 股道 列车由 X 股道发车时 应写作 由 X 股道 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 论文 11 通过进路应写作 经 X 股道向 XX 方面通过 2 调车进路 由 Dxx信号机调车时 应写作 由 Dxx 调车至某一顺向调车信号机时 应写成 至 Dxx 调车至 X 股道时 应写作 至 X 股道 向尽头线 专用线 机务段 双线出口等处调车时 应写作 向 Dxx 当进站信号机内方仅能作调车终端时 应写作 至 XX 进站信号机 2 2 4 排列进路按下按钮栏 顺序填写排列进路时应按下的按钮名称以及排列变通进路应按下的变通按钮或是起变通按钮作用 的调车按钮名称 2 2 5 确定运行方向道岔栏 如有两种以上运行方式时 应填写区别开通进路中起关键作用的对向道岔位置 2 2 6 道岔栏 顺序填写所排列进路中的全部道岔以及有关防护和带动道岔的编号和位置 1 为了满足平行作业的要求 排列进路时 有时应把某些不包括在进路中的道岔带 动到规定位置 称之为带动道岔 这些带动道岔与所排列进路上有关道岔属于同一个道 岔区段 但列车运行时并不经过该道岔 用 表示 2 在通过交叉渡线中的一组双动道岔反位排列进路时 应将另一渡线上的双动道岔 带动至定位并锁闭 用 表示 2 2 7 敌对信号栏 敌对进路 为了保证行车安全 不允许同时建立会危及行车安全的进路 凡属于敌对进路的信 号 不能同时开放 对于抵触进路可以由道岔区分开 对于敌对进路则要列入联锁表中 敌对进路有以下几种 1 同一到发线上对向的列车进路与列车进路 2 同一到发线上对向的列车进路与调车进路 3 同一咽喉区对向重叠的列车进路或对向重叠的调车进路 4 同一咽喉区顺向重叠的列车进路或对向重叠的调车进路 5 对向重叠的调车进路 仅在股道部分重叠的对向调车进路除外 即从股道两端向 同一股道调车 不是敌对进路 如果站外制动距离内进站方向有超过 6 的长大下坡道 并且在该方向接车进路的 延续进路上又没有隔开设备时 则该下坡道方向的接车进路与对方咽喉的接车进路 非 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 论文 12 同一到发线上顺向的发车进路以及对方咽喉的调车进路均属于敌对进路 6 对向不同股道的接车进路与接车进路 接车进路与转场或调车进路 7 顺向不同股道的接车进路与接车进路 接车进路与转场或调车进路 8 防护进路的信号机设在侵限绝缘节处 禁止同时开通的进路 总之 两条进路道岔位置相同又有重叠部分的都是敌对进路 凡属于敌对进路的信号 不能同时开放 为此 应把有敌对关系的信号机名称填写 在 敌对信号 栏中 填写时还应注意区分无条件敌对和有条件敌对 只要某一进路一 旦建立 某架信号机便不允许开放 这就是无条件敌对 所谓有条件敌对 是指只有当 有关道岔处于一定位置时才构成敌对关系 条件锁闭的符号是 应注意 有时会遇到仅以某一组道岔的位置作为条件尚不能决定是否为敌对的情况 以双动道岔作为条件时 可以只写一个关键道岔号码 由车站两端向同一股道办理列车和调车进路或列车和列车进路 构成 迎面敌对 关系 应分别按列车或调车填写在 迎面进路 栏内 不必在填 敌对信号 栏 2 2 8 轨道区段栏 填写排列进路时应检查的轨道区段 将该进路内需要检查空闲的道岔区段 无岔区 段 乃至接车股道的编号逐一填写 应注意 如与进路有关的超限界轨道区段 也应检 查其空闲 2 2 9 其它联锁栏 1 其它联锁指所排列进路与局部控制道岔 非进路调车 机机务段同意 延续进路 等之间的连锁关系 用以下符号表示 JK1 2 表示所排列进路与局部控制盘第 1 2 两种局部控制方式敌对 F 表示所排进路与非进路调车为敌对 T 表示所排列进路需要对方同意 r 表示所排接车进路末端应延续至另一咽喉区的有关线路 2 对于局部控制道岔和非进路调车联锁关系除需要按上述方式在联锁表的 其它联 锁 栏内填上有关内容外 还应分别单独列表 局部控制道岔的联锁关系表包括以下各 项内容 a 局部控制盘编号 b 转为局部控制的方式 c 交由局部控制的道岔 d 转为局部控制时按下的按钮 e 应检查及锁闭的道岔 f 应检查及开放的信号 指道岔转为局部控制以前应检查未曾开放而转为局部控制 后又必须开放的信号机 g 道岔转为局部控制前应检查空闲的轨道区段名称 3 非进路调车的联锁关系表应包括以下内容 a 允许非进路调车的线路 由牵出线至编组线 等 b 代号 F c 允许非进路调车的按钮 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 论文 13 d 允许非调车应锁闭的道岔号码及位置 定 反位 e 应检查及开放的信号 填写允许非进路调车前应检查未曾开放而与该线路转为非 进路调车后又必须开放的信号机 f 允许非进路调车以前应检查其空闲的轨道区段名称 4 在单线半自动闭塞区段只有在办理完闭塞手续取得发车权后才能开放出站信号 自动闭塞区段的出站信号机的开放也要检查离去区段的条件 在联锁表中统一用 闭塞 来表示 因此 在发车进路的 其他联锁 栏内要填写 BS 2 2 10 中间道岔与延续进路 一 中间道岔 在到发线之间铺设的道岔 1 接车 a 向有中间道岔的到发线上排列接车进路时 该中间道岔应自动转换道规定位置并 锁闭 进站信号机才能开放 中间道岔是接车进路范围以内的道岔 但不在接车进路的 始端按钮和终端按钮之间 因此要把中间道岔自动地带动到规定的位置 b 当防护中间道岔的调车信号机开放时 通向该到发线的接车进路不得建立 这是 因为设在接车进路上的调车信号机都是进站信号机 当其向中间道岔所在的到发线上开 放时 的敌对信号 因此应发生联锁关系 2 发车 a 向有中间道岔的到发线上排列发车进路时 该中间道岔应自动转换到规定位置并 锁闭 出站信号机才能开放 中间道岔在出站信号机的外方 不在发车进路范围之内 但有时中间道岔在列车停车位置的前面 列车出发时经由中间道岔 因此中间道岔需与 发车进路发生联锁关系 因为中间道岔不在接车进路的始端按钮和终端按钮之间 因此 要把中间道岔自动地带动到规定的位置 b 为了满足运营要求 出站信号机与防护中间道岔的调车信号机不作敌对信号处理 允许同时开放 3 调车 a 经中间道岔的调车进路与接车进路按敌对关系处理 与发车进路不按敌对关系处 理 b 到发线上的由中间道岔隔开的无岔区段 一般不准许由两个方向同时向无岔区段 里调车 根据运营要求 如无岔区段足够长 并且实际又有需要 也可允许同时向无岔 区段里办理调车作业 二 延续进路 当进站信号机的外方制动距离内进站方向为超过 6 下坡道时 一般需设计接车进路 的延续进路 排列进路时 只有在延续进路与原接车进路都锁闭的情况下才能开放进站 信号 延续进路的连锁表内应单独填写 除信号栏和排列进路应按下的按钮一栏不填 1 排列接车进路时 须按压三个按钮 即进站信号机处始端按钮 接车股道终端按 钮及另一咽喉延续进路终端的调车按钮 当其终端为牵出线或专用线时 或列车按钮 当其终端为车站进出口时 当延续进路的终端为安全线时 须另设坡道终端按钮 PZA 2 接车进路及其延续进路属于两个咽喉区的进路 因此必须在两个咽喉都未选其他 进路的情况下 才能办理带延续进路的接车进路 3 进站信号机开放应检查接车进路及延续进路上的道岔位置正确并被锁闭 轨道区 段空闲 敌对信号未开放 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 论文 14 2 3 双线轨道电路布置图 双线轨道电路布置图是根据车站信号平面布置图设计出来的 一般要注意 1 轨道电路极性交叉和轨道电路送 受电端布置 2 牵引电流必须要回到牵引变电所 3 正线上道岔区段要满足电码化的要求 钢轨绝缘设于弯股 2 3 1 轨道电路极性交叉的布置 一 轨道电路极性交叉的原理 所谓极性交叉即钢轨绝缘两边若为直流轨道电路则配置成极性交叉 若为交流轨道 电路则配置成极性相反 它也是防护轨道电路绝缘破损的重要技术措施 为使极性交叉 对分界绝缘双破损时防护效果最好 设计轨道电路的极性交叉最好把相邻轨道电路的电 源设备放在一处 或者受电设备放在一处 二 道岔区段轨道电路绝缘节的设置 1 一般道岔绝缘的设置 车站轨道电路的特点是许多段轨道电路在一个面上分布 而不是在一条线上分布 在轨道电路内一般包含有道岔 对于包括有道岔的轨道电路区段叫做道岔区段轨道电路 在道岔轨道电路中除了在两端需要装设钢轨绝缘外 称为外界绝缘 为了防止辙叉将轨 道电路短路 还需要装设道岔区的钢轨绝缘 并且把道岔外部两根钢轨用跳线连接起来 使道岔区段形成两个并联的电路 共用一套电源 构成一个有分支的轨道电路 道岔区 段轨道电路内基本线路与分支线路一般分为并联和串联两种方式 为了检查跳线的完整 性 一般是 如果道岔区段的钢轨绝缘设在直股 也叫直股切割 轨道继电器也最好设 在直股上 如果道岔区段的钢轨绝缘设在弯股上 也叫弯股切割 轨道继电器也最好接 在直弯股上 大多数车站采用并联方式 设置双跳线 且道岔绝缘一般都设在直股线路 上 只有这样 电流才经过跳线 当跳线折断 轨道继电器才能失磁落下 使故障能导 向安全 2 站内电码化时道岔绝缘的设置 就轨道电路特性要求来说 道岔区钢轨绝缘安装在直股和弯股全行 只是改变了经 跳线连接的钢轨上电源的极性 但是由于道岔区钢轨绝缘安装的位置不同 结果使得道 岔区钢轨绝缘右边的相应钢轨上的极性发生了变化 电气集中车站上的道岔区钢轨绝缘 除正线上道岔区段要满足电码化的要求设于弯股外 其他应尽量设于直股 这是因为列 车在直线轨道上运行时 钢轨绝缘受挤面较均匀 不易损耗 为了保证通过列车在站内 正线运行时机车信号显示的连续性 因此要求在站内正线的轨道电路上设有向机车发送电 码的设备 站内正线电码化区段道岔区钢轨绝缘应设在侧线弯股上 3 复式交分道岔绝缘的设置 复示交分道岔结构要复杂一些 为了做到轨道电路极性交叉 每组复式交分道岔的 道岔绝缘要设置两组 设置方法有四种形式 三 轨道电路极性交叉的检查和设置 站内所有轨道电路的绝缘节两侧是否做到极性交叉 可用封闭回路法检查 方法是 首先以单线条绘制出站内轨道电路图 然后计算各封闭回路内的绝缘节的数量 凡是回 路内绝缘节为偶数 则能实现极性交叉 若为奇数 则不能实现极性交叉 应对回路内 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 论文 15 的绝缘接进行移设 使其成为偶数 移设的方法是 1 移设道岔区的钢轨绝缘 直股 或弯股 2 在线路上加设一对绝缘节和增加两根跳线 采用人工交叉法做到极性交 叉 在自动闭塞区段 如区间和站内采用同一类型轨道电路时 应使相连接处做到极性 交叉 方法是 若车站两端站界处的绝缘节靠区间一侧电流极性相同时 要求与区间相 接的站内正线上 车站两站界间的绝缘节总数 包括轨道绝缘和直股绝缘 应为偶数 若极性相反 则为奇数 2 3 2 轨道电路送 受电端的布置 轨道电路送 受电端的布置原则 主要是节省电缆 其次是便于维修和施工 具体 做法如下 1 相邻两个轨道电路的送电或受电尽量放在同一个电缆盒内或变压器箱内 2 非电化区段的受电端应设于距信号楼较近的一侧 3 站内正线采用电码化轨道电路 为节省电缆 采用受电端发码方式 对于正线上 的每一个轨道区段 其受电端应设于顺列车运行方向的远端 4 咽喉区道岔区段轨道电路的送电端一般设在道岔的前部 但是有时为了做到 双 送 双受 也可设于道岔的后部 5 为使道岔区段轨道电路的分路更加可靠 根据有关的规定 在电气集中车站 与 到发线或与其它列车进路相衔接的道岔区段和个别经常停车而分路感度不良 危机行车 安全的分支线路上的道岔区段 应采用 一送多受 的轨道电路 且一送多受的道岔区 段不必设双跳线 2 4 电缆网络图 在电气集中工程投资中 电缆网络的建设费用在整个工程造价中占有较大的比重 因此必须对电缆长度 芯线数及其它连接设备进行合理的设计与计算 以便提出工程 需要的电缆数量 作为编制概算的依据 电缆网络图是在双线轨道电路图的基础上完成的 要求绘出信号机 转辙机 轨 道电路送受电电缆径路 变压器箱 电缆盒等电缆连接室外设备 并计算出各种设备 的电缆长度及所需芯线数 2 4 1 电缆线路 一 电缆类型选择 信号电缆从芯线结构上分为普通电缆和综合扭绞电缆两种 从护套上分类有塑料 护套 综合护套及铝护套三种 其中又有带铠装及不带铠装的 每种护套电缆有 8 种型号 此外 还有室内用柔软电缆 电气集中和自动闭塞区间的干线电缆 规定应采用综合护套或铝护套 电化区段 信号电缆 信号电缆型号的编制原则为 型号组成如表 2 1 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 论文 16 表 2 1 信号电缆型号组成 类别 用途导体绝缘内护层特征外护层派生 1234567 型号组成中 1 5 项以汉语拼音字母代表 6 7 项以阿拉伯数字代表 见表 2 2 表 2 2 电缆文字代号表 类别导体绝缘层内护层特征 P 信号电缆G 铁线芯 L 铝线芯 T 铜线芯 V 聚氯乙稀 Y 聚乙烯 X 橡皮 V 塑料 H 橡套 L 铝包 P 屏蔽 Z 综合型 H 耐寒型 表 2 3 电缆外护层代号 标记铠装层标记外护层 0 无 0 无 1 1 纤维层 2 双钢丝 2 聚氯乙稀 3 细圆钢丝 3 聚乙烯 4 粗圆钢丝 4 铁路信号设备电缆网络采用芯线直径为1 毫米 目前使用的铁路信号电缆类型是 PYV 铜芯聚氯乙烯绝缘及护套电缆 PYVZ 铜芯聚氯乙烯绝缘纵包钢带铠装电缆 PYV29 聚氯乙烯护套内钢带铠装信号电缆 电缆芯线及芯数如表 2 4 表 2 4 电缆型号 二 铁路 信号电缆 主要电气 特性 1 用 于额定电 压不超过 250 伏的电 路中 供温 度从 40 50 时使用 2 当温度在 20 时 电缆导线直流电阻 在换算长度为1 米时不大于 0 0235 欧姆 3 每根电缆芯线对接地的所有其余芯线的电容 换算到长度为1 千米时 不 超过 0 3 微法 4 芯线直径为 1 毫米 其电阻系数为 0 0184 欧姆 平方毫米 米 电缆截面 为 0 785 平方毫米 5 不考虑迷流腐蚀等防护措施 无水平落差敷设限制 三 电缆网络连接设备 型号芯线直径芯 数 PYV1 0 3 4 5 7 9 12 14 16 19 21 24 27 30 33 37 42 44 48 52 56 61 PYVZ1 0 3 4 5 7 9 12 14 16 19 21 24 27 30 33 37 42 44 48 52 56 61 PYV291 0 12 14 16 19 21 24 27 30 33 37 42 44 48 52 56 61 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 论文 17 电缆网络连接设备是电缆网络中的组成部分 它包括各种电缆终端盒 分向电缆 盒 杆上电缆盒 变压器箱和电缆连接套管等 这些箱盒用于电缆的连接 分向或电 缆与设备之间的连接 1 终端电缆盒 HZ 终端电缆盒可用于轨道电路送 受电端 电动转辙机及矮柱信号机 常用的有 HZ 0 HZ 12 HZ 24 等类型 2 分向电缆盒 HF 分向电缆盒设于干线电缆分歧处 它分HF 4 型 HF 7 型两种 其中 4 与 7 代表方向分歧数如表 2 5 所示 3 杆上电缆终端盒 HG 杆上电缆盒用于架空线路的信号分线杆及电力杆上 用以将低压架空线引入盒内 转接到地下电缆线路 它分 HG 6 HG 10 HG 16 型三种 表 2 5 电缆盒引入孔允许电缆芯线 电 缆 孔 引 入 设 备 型 号 孔径 mm 允许电缆 PYV29 芯 六 柱 端 子 HZ 1228302 HZ 24 24 2821 30 4 HF 4 24 3 28 221 3 30 2 4 HF 7 22 4 28 3 3216 4 30 3 48 7 4 信号变压器箱 XB 信号变压器箱是为安装轨道变压器 中继变压器 轨道继电器 可变电阻器等设 备而设置的 用于轨道电路送 受电端 也可用于道岔和高柱色灯信号机等处 其类 型有两种 即 XB1 和 XB2 表 2 6 所示 表 2 6 出厂带附件最多可容纳数 设备型 号 二柱端子电缆保护管二柱端子电缆保护管 电缆引入孔 孔径 XB1XB1 10 3 3 14422 4 XB210418526 5 四 电缆径路的选择 选择电缆进路是电缆网络设计中的主要内容 直接关系到电缆建设的费用 选择 电缆径路时 应尽量做到有利于节省电缆 同时也应考虑便于施工和维修 1 电缆径路应尽量选择在土壤地形较好 通过股道及障碍物较少 两设备间径 路较近的地方 另外 还应考虑到不妨碍线路及其它建筑物的扩建 2 电缆径路必须穿越股道线路时 应避开道岔的岔尖 辙叉芯和轨道接头处 3 电缆径路不得在含有酸碱盐等有害电缆金属外皮的土壤中通过 4 电缆径路应尽可能与拟铺设的驼峰信号 电力及通信电缆合沟 五 电缆网络的构成 在电缆径路选定之后 根据双线轨道电路布置图上信号设备的布置情况 可绘制 电缆网络图 绘制电缆网络图 一般有两种画法 即分束图和合束图 由于大站上 道岔 信 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 论文 18 号机和轨道电路等设备比较多 在干线电缆使用中 为防止相互干扰 信号机 电动 转辙机 轨道电路送电端和受电端 原则上不应共用一根电缆 即应考虑分束使用 但考虑到尽量节省电缆 也可适当使用 如信号机和送电端共用 电动转辙机和受电 端合用 在有中岔的地方 可以选用综合电缆 每个分支的电缆所串接的设备一般不 超过下列数量 5 组单动道岔 2 组双动道岔及一组单动道岔 5 架调车信号机 3 架出站信号机 无论采用那种方案设计电缆网络 规划干线电缆应从距信号楼最远端开始 把各 种信号设备分成若干片 以40 芯为一束干线电缆 初步设计出每一咽喉需要几束电 缆 需要注意的有以下几点 1 尽量不迂回往返以节省电缆 2 应尽量同沟敷设和比较集中的穿越股道以减少过道次数 3 轨道受电端不宜设在调车员跑道上 以及两正线间和侵入限界的地方 4 每一分支电缆中所接设备不宜过多以利于维修 5 轨道电路送电端分支电缆应按平行进路划分 电缆网络图是进行电缆网络计算的重要依据 直接影响着电缆投资费用 因此 规划 电缆网络时 应经反复比较 力求做到设计合理 2 4 2 电缆网络计算 一 电缆长度计算 电缆网络构成之后 为了合理的选用电缆 应进行电缆长度和电缆截面 即电缆 芯数 的计算 电缆长度计算公式 L l 5 5G a 1 02 式 2 1 上式中 L 电缆计算长度 M L 电缆径路长度 M 按直线距离统计的长度 横纵坐标的代数和 G 穿越股道的次数 5 5 股道间距 当股道间距大于 5 5M 时 按实际距离计算 a 附加长度 具体规定如下 1 信号楼内的电缆储备量按5 米计算 楼内走行和电缆封头的长度 一般定为 20M 2 设备每端出入土及做头为2M 3 室外每端环状量为 2M 20 米以下为电缆为 1M 4 引向高出地面较大距离的设备 按实际长度计算 1 02 敷设电缆时的自然弯曲度 二 电缆芯线分配原则及计算电缆最大控制长度 电缆芯线分配 采用双线直流回路 即一条去线ZQ 一条回线 ZH 双线式回 路最经济的分配比利为去线与回线等量 且均为总芯数的一半 即 ZQ ZH Z 2 如果电缆总芯数为奇数时 去线和回线芯数相差为1 芯 这样可以使电路中芯线电 阻最小 电缆最大控制长度计算公式 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 论文 19 Lmax U Ir ZQZH nZQ ZH 式 2 2 式中 n 回线与去线内电流的倍数 U 线路允许压降 I 回路中工作电流 r 每米芯线电阻 上式表明 电缆芯线数可以通过电缆最大控制长度的计算来决定 其方法是根据 线路允许压降 回路中工作电流 以及假定选用的回线和去线的电缆芯数 计算出 Lmax 三 电缆芯数计算公式 设电缆总芯数为 Z ZQ ZH 由电缆分配原则可知 ZQ ZH 能使芯线电阻最小 所以电缆 总芯线数的计算为 Z 4rL R 4rLI U 式 2 3 上式表明 当线路允许压降 U 回路工作电流 I 及电缆计算长度确定之后 可以计算电缆总芯数 四 电缆线路压降计算公式 计算公式为 U rLI ZQ ZH ZQ ZH 式 2 4 五 电缆网络芯线数的计算 电缆长度计算出来以后 根据线路允许压降和负载工作电流 利用相关的公式就 可以计算电缆的芯线数 普通型信号电缆的芯数规格及备用量见表2 7 表 2 7 普通型电缆芯数 芯线规格 芯径 1 0mm 3 4 5 7 9 12 14 16 19 21 24 27 30 33 37 42 44 48 52 56 61 芯线数9 以下12 2124 3033 48 52 61 备用数 12345 综合扭绞信号电缆芯线及备用量见表2 8 表 2 8 综合扭绞信号电缆 电缆芯数扭绞型式 备用 电缆芯数扭绞型式备用 1 4 星绞1 对 7 4 星绞2 对 3 2 对绞1 对 7 4 2 星绞 普 通 2 对 4 2 对绞1 对 7 4 5 星绞 普 通 2 对 4 2 1 对绞 普 通 1 对 7 4 3 2 3 星绞 对 绞 普通 2 对 3 4 星绞1 对 7 4 4 2 6 星绞 对 绞 普通 2 对 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 论文 20 3 4 2 星绞 普 通 1 对 7 4 4 2 8 星绞 对 绞 普通 2 对 4 4 星绞1 对 12 4 星绞3 对 4 4 3 星绞 普 通 2 对 12 4 4 星绞 普 通 3 对 4 4 5 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