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届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七层框架结构办公楼毕业设计1 建筑设计总说明 1.1 工程概况项目名称:华通物流园3号办公楼设计;建设地点:西安市;建筑面积:;建筑层数:7层;建筑物高度:(超过为高层建筑);建筑类别:丙类;抗震设防烈度:8度;建筑耐火等级:级。 1.1.1平面设计要求目前,大多数已建工程其柱网布置可以划分为小柱距和大柱距两类。小柱距是指一个开间为一个柱距,大柱距是指两个及以上开间为一个柱距。柱距的大小除应该照顾到使用要求外,还应考虑预制楼板长度和技术指标。一般而言,小柱距,建筑布置不灵活,使用不方便,技术经济指标也较差。有条件时,宜用大柱距。结合工程实际,考虑本设计为科技信息馆,房间分类致使房间面积相差悬殊,所以使用大柱距,即采用8米的柱距(符合扩大建筑模数);因为建筑为两个形状大小不同的结构,因此在纵向设有变形缝;考虑建筑高度较小,形状规则,所以横向没有设置变形缝,对于长度大于设缝要求的部分采用后浇带处理,同时满足建筑开间模数和进深的要求。详见建筑图。总体布局,及从全局的观点出发 ,综合考虑和组织室内外空间,合理布置建筑总平面;处理好立面体型体量层数出入口的人流等问题;解决好建筑各组成部分之间内部与外部之间的联系与分割;解决好通风和采光等大的原则问题,同时做到与周围的环境协调。1.1.2结构设计要求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设计防火等级为二级,环境类别为二类;建筑物重要性类别为丙级,建筑物安全等级为二类,抗震设防烈度采用西安地区基本烈度8度,设计基本加速度值为0.20g,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结构抗震等级为框架一级。本建筑防火等级为二级,安全疏离距离满足房门至外部出口封闭楼梯间最大距离小于35m,满足防火要求;建筑分为两个防火分区,变形缝右侧消火栓设在走廊两侧,每层两侧及中间设3个消火栓,最大距离20m,满足间距小于50m的要求。 变形缝左侧建筑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抗震建筑的平面、立面布置规则,建筑的质量分布和刚度变化均匀,楼层没有错层,满足抗震要求。屋面形式为平屋顶,平屋顶排水坡度为,排水坡度的形式为垫层坡度,排水方式为外排水。屋面做法详见建筑说明。1.2设计资料(自然条件) (1)工程地质条件:建筑场地类别为第二组类,地震烈度为度; (2)抗震设防:度; (3)防火等级:二级; (4)建筑物类型:丙类; (5)基本雪压:; (6)基本风压:; (7)上人屋面活荷载:; (8)楼面活荷载:。1.3工程做法屋面做法(上人):混凝土整体保护层(厚细石混凝土,配或冷拔的一级钢筋,双向中距,钢筋网片绑扎或点焊);厚低标号砂浆隔离层;防水层:厚三元乙丙橡胶防水卷材; 厚自粘聚酯胎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厚水泥砂浆找平层;保温隔热层:厚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最薄厚轻集料混凝土找坡层;厚钢筋混凝土屋面板;板底刮腻子顶棚。 楼面做法:厚预制水磨石板,稀水泥浆灌缝并打蜡出光;厚干硬性水泥砂浆结合层,表面撒水泥粉;水泥浆一道(内掺建筑胶); 厚钢筋混凝土楼面板;厚板底腻子顶棚。墙身做法:a. 内墙 面浆(或涂料)饰面; 厚面层专用粉刷石膏罩面; 厚粉刷石膏砂浆打底分遍抹平; 刷面层粉刷石膏浆一道; 板缝处贴宽涂塑中碱玻璃纤维网格布; 聚合物水泥砂浆修补墙基面。b. 外墙 水泥(或白水泥掺色)砂浆(细砂)勾缝; 贴厚外墙饰面砖; 厚水泥砂浆(掺建筑胶); 刷素水泥浆一道; 厚水泥砂浆中层刮平扫毛; 厚外加剂专用砂浆底面刮缝。1.4初步设计总体方案确定了以后,就要在总体布局的原则下进行局部的设计。其具体为将建筑的不同组成部分进行划分为若干基本的单元,先进行了基本单元的设计,在将基本单元根据设计的要求进行划分。1.4.1结构方案、材料强度选择根据建筑功能及建筑图, 本工程采用多层框架结构。柱网布置灵活、空间大,选用横向框架承重方案,梁柱采用整体现浇,楼盖采用整体式肋型梁板结构,楼梯采用现浇梁式楼梯,基础采用条形基础。由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表6.1.2规定可知,本工程抗震等级为一级。 一层梁柱混凝土强度等级:; 其他层梁柱混凝土强度等级:; 板混凝土强度等级:; 钢筋等级:纵向受力钢筋为HRB400、HRB335,箍筋、板受力筋HPB235。1.4.2 主要构件选型 1. 梁板柱结构形式: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 2. 墙体:本工程中所有砌体均为非承重结构,具体厚度和砌体规格详相关图纸内容,均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 3. 本工程受力主筋的选择为箍筋采用一级钢,屋面、楼面板采用二级钢,梁柱采用三级钢,基础采用二级钢; 4. 基础:条形基础,本工程基础根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设计,取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50Kpa;基础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受力钢筋采用三级钢,保护层厚度为40mm。1.4.3 结构布置根据建筑功能要求及建筑物可用的占地平面地形,横向尺寸较短,纵向尺寸较长,故把框架结构横向布置,即采用横向框架承重方案。施工方案采用梁、板、柱整体现浇方案。楼梯采用整体现浇板式楼梯。基础方案采用柱下条形基础。结构平面布置图详见图1-1。图1-1 结构平面布置图1.4.4 板、梁、柱截面尺寸确定及材料选择根据本项目房屋的结构类型、抗震设防烈度和房屋的高度查表,得本建筑的抗震等级为一级。楼盖、屋盖均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楼板厚度取为,各层板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首层梁、柱混凝土强度等级为,其他层梁、柱混凝土强度等级为,纵向受力钢筋采用级钢筋,其余钢筋采用级钢筋。1.4.5 门窗设计门窗表中门窗尺寸为门窗洞口尺寸,门窗尺寸厂家制作时,要参照门窗立面图,并经实地测量,并核对数量后加工制作,本工程门窗采用铝合金玻璃窗,门尺寸参见标准图集陕02J06-1,陕02J06-2,陕02J06-4,门窗四周根据实际情况调整。1.5 设计依据 1. 建设主管部门对该项目的批复文件; 2. 建设提供的任务书及审查通过的设计方案; 3. 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2010; 4.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5.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0); 6.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7.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8.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9.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12);10.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11. 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2 重力荷载代表值计算2.1构件尺寸初选2.1.1主要构件材料 框架梁、板、柱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构件; 内墙采用厚加气混凝土砌块; 外墙采用厚加气混凝土砌块; 混凝土强度:一层梁、柱均采用混凝土,其他层梁、柱均采用混凝土,板均采用混凝土;钢筋使用,两种钢筋。2.1.2确定梁柱截面尺寸1. 梁截面初选楼盖及屋盖均采用现浇混凝土结构,楼板厚度去100mm。梁截面高度按梁跨度的1/121/8估算,由此估算的梁截面尺寸见表1,并在表中给出个跨梁截面尺寸。 表2-1 梁截面尺寸横梁纵梁次梁AB跨、CD跨BC跨3006003004003006003004002柱截面初选柱截面设计:框架柱的截面尺寸根据柱的轴压比限值,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 考虑地震作用组合后柱轴向压力增大系数; 按简支状态计算柱的负载面积; 折算在单位建筑面积上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可近似的取; 为验算截面以上的楼层层数; 框架柱轴压比限值,由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76.1.3条及第6.3.9条可知该框架的抗震等级为一级,轴压比限值; 混凝土心轴抗压强度设计值。 由结构平面布置图可知,边柱的负荷面积和中柱的负荷面积分别为和。由上式得:边柱: 中柱: 如取柱截面为正方形,则边柱和中柱截面高度分别为和。根据上述计算结果,该结构柱截面尺寸取值如下: 层:; 层:。2.1.3横向框架计算单元根据地质资料,基础选用条形基础,基础埋深采用天然地基时可不小于建筑物高度的。室内外高差为,故基础埋深为,取(自室内地坪算起)。取顶层柱形心线作为框架的轴线,各层柱轴线重合,梁轴线取在板底处,底层柱计算高度从基础梁顶面取至一层楼板底面的高度,即,层计算高度为。横向框架计算简图如图2-1所示。 图2-1 横向框架计算简图2. 2重力荷载计算2.2.1屋面及楼面永久荷载标准值屋面(上人):混凝土整体保护层(厚细石混凝土,配或冷拔的一级钢筋,双向中距,钢筋网片绑扎或点焊) 厚低标号砂浆隔离层 防水层:厚三元乙丙橡胶防水卷材 厚自粘聚酯胎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厚水泥砂浆找平层 保温隔热层:厚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 最薄厚轻集料混凝土找坡层 厚钢筋混凝土屋面板 板底刮腻子顶棚 合计 层楼面: 厚预制水磨石板,稀水泥浆灌缝并打蜡出光 厚干硬性水泥砂浆结合层,表面撒水泥粉 水泥浆一道(内掺建筑胶) 厚钢筋混凝土楼面板 厚板底腻子顶棚 合计 卫生间楼面厚水泥砂浆,压实抹光 水泥浆二道(内掺建筑胶)厚细石混凝土随打随抹光 厚合成高分子涂膜防水层,四周卷起高水泥砂浆找坡层,最薄处厚 厚钢筋混凝土楼面板 厚天花抹灰 合计 2.2.2 屋面及楼面可变荷载标准值 上人屋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 楼面活荷载标准值:; 屋面雪荷载标准值:。2.2.3梁、柱、墙、窗、门重力荷载计算梁、柱可根据截面尺寸、材料容重及粉刷等计算出单位长度上的荷载,计算过程如表2-2所示。 表2-2 梁、柱重力荷载标准值层数构件 1边横梁0.30 0.60 251.05 4.725 5.325 14352.249 1371.746 中横梁0.30 0.40 251.05 3.150 2.050 745.203 次梁0.30 0.40 251.05 3.150 6.125 12231.525 纵梁0.30 0.60 251.05 4.725 6.550 24742.770 柱0.65 0.65 251.10 11.619 5.100 281659.158 1659.158 27边横梁0.30 0.60 251.05 4.725 5.400 14357.210 1382.535 中横梁0.30 0.40 251.05 3.150 2.100 746.305 次梁0.30 0.40 251.05 3.150 6.100 12230.580 纵梁0.30 0.60 251.05 4.725 6.600 24748.440 柱0.60 0.60 251.10 9.900 3.600 28997.920 997.920 注:表中为考虑梁、柱的粉刷层重力荷载而对其重力荷载的增大系数;g表示单位长度构件重力荷载;n为构件数。梁取净长,柱为计算高度。外墙墙体为厚加气混凝土砌块,其做法如前所述,则外墙单位面积重力荷载为 内墙墙体为厚加气混凝土砌块,其做法如前所述,两面抹灰相同,则内墙单位面积重力荷载为 木门单位面积重力荷载为;铝合金窗单位面积重力荷载为。 层墙、窗、门的重力荷载计算:外墙面积: 则外墙重力荷载为: 内墙面积:则内墙重力荷载为: 门面积:则门重力荷载为: 窗面积: 则窗重力荷载为: 层重力荷载计算:外墙面积: 则外墙重力荷载为: 内墙面积: 则内墙重力荷载为: 门面积:则门重力荷载为: 窗面积:则窗重力荷载为: 女儿墙重力荷载计算:女儿墙面积:则女儿墙重力荷载为: 各层墙、窗、门及女儿墙重力荷载计算结果如下:2.2.4屋面及楼面板荷载计算屋面板荷载:楼面板荷载:楼梯间板荷载:卫生间板荷载:2.2.5活荷载计算屋面雪荷载:标准层活荷载: 楼梯间活荷载: 走道活荷载: 2.2.6重力荷载代表值重力荷载代表值是指结构和构配件自重标准值和可变荷载组合值之和,在作结构抗震分析时沿楼层高度方向可简化为串联多自由度体系,如图2-2所示。集中于各质点的重力荷载,为计算单元范围内各层楼面上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及上下各半层的墙、柱、门、窗等的重量。集中于各楼层标高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可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5.1条及5.2条所述方法确定,可知计算公式如下: 将女儿墙重力荷载加至顶层重力荷载代表值中,计算结果归总如表2-3。层数1234567重力荷载代表值6937.966645.356645.356645.356645.356645.355923.99 表2-3 重力荷载代表值(kN) 图2-2 各质点重力荷载代表值 3 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的侧移计算及内力分析3.1框架横向侧移刚度计算横梁线刚度计算过程及柱线刚度计算过程见表3-1和表3-2。说明:(在框架结构中,由于现浇楼板可以作为梁的有效翼缘,进而增加了梁的有效刚度,减小了框架的侧移,因而为了考虑到这一有利因素,在计算梁截面惯性矩时,对边框架梁取,对中框架梁取) 表3-1 横梁线刚度ib计算表类别层数砼弹性模量截面尺寸惯性矩跨度梁线刚度ib边框架梁ib中框架梁ib边梁13.15E+043006005.4E+0960002.84E+104.25E+105.67E+10273.00E+043006005.4E+0960002.70E+104.05E+105.40E+10走道梁13.15E+043004001.6E+0927001.87E+102.80E+103.73E+10273.00E+043004001.6E+0927001.78E+102.67E+103.56E+10 表3-2 柱线刚度ic计算表层数柱高度砼弹性模量截面尺寸惯性矩线刚度ic151003.15E+046506501.488E+109.19E+102736003.00E+046006001.080E+109.00E+10 柱的侧移刚度按计算。根据梁柱线刚度比的不同,柱可分为中框架中柱和边柱、边框架中柱和边柱。柱的侧移刚度修正系数可由计算求得。现以第二层柱的侧移刚度计算为例,说明计算过程。第二层柱及其相连的梁的相对线刚度如图3-1所示,图中数据取自表3-1和表3-2。由此可得梁柱线刚度比 图3-1 柱及其相连的相对线刚度 柱侧向刚度修正系数 由此可得修正后柱侧向刚度为 其余柱计算方法同上,计算结果见表3-3和表3-4。表3-3 中框架柱侧移刚度D值层数边柱(10根)中柱(10根) 370.600 0.231 19231 0.996 0.332 27704 469344 20.615 0.235 19598 1.020 0.338 28146 477442 10.617 0.427 18097 1.023 0.504 21361 394578 表3-4 边框架柱侧移刚度D值层数边柱(4根)中柱(4根) 370.450 0.184 15306 0.7470.272 22661 151869 20.461 0.187 15610 0.7650.277 23056 154665 10.462 0.391 16567 0.7670.458 19414 143926 将上述不同情况下同层框架柱侧移刚度相加,即得框架各层层间侧移刚度,见表3-5。 表3-5 横向框架层间侧移刚度 层次1234567538504632107621213621213621213621213621213由表3-5可见 故该框架为规则框架。3.2横向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内力和侧移计算3.2.1横向自振周期计算由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5.2.1条,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水平地震作用,可按式计算基本周期。其中为结构顶点的假想位移,即假想把集中在各楼层的重力荷载代表值作为该楼层水平荷载来计算结构顶点弹性水平位移。 , , 其中为第层的层间剪力,计算过程见表3-6。 表3-6 结构顶点假想位移计算层数层间相对位移75923.99 5923.99 6212139.5 302.2 66645.35 12569.34 62121320.2 292.6 56645.35 19214.69 62121330.9 272.4 46645.35 25860.04 62121341.6 241.5 36645.35 32505.39 62121352.3 199.8 26645.35 39150.74 63210761.9 147.5 16937.96 46088.70 53850485.6 85.6 框架结构非承重墙影响系数取为,则 3.2.2水平地震作用及楼层地震剪力计算对于高度不超过,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变形以剪切型为主的结构,可用底部剪力法计算水平地震作用。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按下式计算: 式中为相应于结构基本自振周期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由于本设计设地震分组为一组,建筑场地为类场地土,由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表5.1.4可知,特征周期,则有 故计算公式为 又由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5.1.4条和5.1.5条可知 ,则 又有 由于本结构为多质点体系,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规定,取,因此 则可得到 因为,所以应考虑顶部附加水平地震作用。由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表5.2.1可知,顶部附加地震作用系数为: 各质点的水平地震作用按下列过程计算,将和代入得: 各楼层地震剪力按下式计算: 具体计算过程见表3-7。 表3-7 各质点横向水平地震作用及楼层地震剪力计算表 层次726.75923.99 158170.53 0.219 693.38 693.38 623.16645.35 153507.59 0.213 672.93 1366.31 519.56645.35 129584.33 0.180 568.06 1934.37 415.96645.35 105661.07 0.146 463.19 2397.56 312.36645.35 81737.81 0.113 358.32 2755.88 28.76645.35 57814.55 0.080 253.44 3009.32 15.16937.96 35383.60 0.049 155.11 3164.43 各质点水平地震作用及楼层剪力沿高度分布见图3-2。 图3-2 横向水平地震作用及楼层地震剪力3.2.3水平地震作用下的侧移验算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结构层间位移按式计算,各层层间弹性位移角。计算过程见表3-8。 表3-8 横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侧移验算层次7693.38 6212131.12 25.36 36001/3214 61366.316212132.20 24.25 36001/1636 51934.376212133.11 22.05 36001/1158 42397.566212133.86 18.93 36001/933 32755.886212134.44 15.07 36001/811 23009.326321074.76 10.64 36001/756 13164.435385045.88 5.88 51001/867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表5.5.1,结合表11可知,最大层间弹性位移角发生在第2层,其值为,满足要求。3.3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的内力分析 以结构平面布置图中10号轴线横向框架内力计算为例,说明计算过程,其余框架内力计算从略。3.3.1确定反弯点高度比 式中 标准反弯点高度比,由框架总层数、该柱所在层数及梁柱平均线 刚度比确定,可由表查得; 某层上、下梁线刚度不同时,对的修正值。对于首层不考虑值; 上层层高与本层高度不同时反弯点高度修正值,其值可根据和查表得到。对于顶层不考虑值; 下层层高与本层高度不同时反弯点高度修正值,其值可根据和查表得到。对于首层不考虑值。计算结果见表3-9。 表3-9 10号轴线框架柱反弯点高度计算表总层数层数柱部位梁柱线刚度比77边柱0.600 0.30 0 0 0 0.30 3.61.08 中柱0.996 0.35 0 0 0 0.35 1.26 6边柱0.600 0.40 0 0 0 0.40 3.61.44 中柱0.996 0.45 0 0 0 0.45 1.60 5边柱0.600 0.45 0 0 0 0.45 3.61.62 中柱0.996 0.45 0 0 0 0.45 1.62 4边柱0.600 0.45 0 0 0 0.45 3.61.62 中柱0.996 0.45 0 0 0 0.45 1.62 3边柱0.600 0.50 0 0 0 0.50 3.61.80 中柱0.996 0.50 0 0 0 0.50 1.80 2边柱0.615 0.54 0 0 -0.05 0.49 3.61.77 中柱1.020 0.50 0 0 0 0.50 1.80 1边柱0.617 0.70 0 -0.03 0 0.68 5.13.44 中柱1.023 0.65 0 0 0 0.65 3.31 3.3.2确定框架柱地震剪力并计算柱端弯矩框架柱地震剪力由下式计算: 框架柱在地震剪力作用下,上、下柱端的弯矩分别由下式确定: ; 由以上各式,计算结果见表附表1。 3.3.3确定框架梁端弯矩、剪力及柱轴力框架梁端弯矩可根据柱端弯矩,节点平衡条件和梁的线刚度比求出,按下式计算: ; 式中 ,节点左、右梁的线刚度; ,节点左、右梁的弯矩。根据梁端弯矩可求出梁端剪力和柱轴力,按下式计算,计算结果见表3-10。 , 表3-10 梁端弯矩、剪力及柱轴力计算层次边梁走道梁柱轴力754.09 43.61 6.0 16.28 28.75 28.75 2.721.30 -16.28 -5.01 6114.54 96.19 6.0 35.12 63.42 63.42 2.746.98 -51.41 -16.87 5179.48 162.43 6.0 56.99 107.09 107.09 2.779.32 -108.39 -39.20 4243.97 211.82 6.0 75.96 139.64 139.64 2.7103.44 -184.36 -66.68 3273.81 237.73 6.0 85.26 156.72 156.72 2.7116.09 -269.61 -97.51 2324.87 278.69 6.0 100.59 183.73 183.73 2.7136.10 -370.21 -133.02 1338.13 280.63 6.0 103.13 184.62 184.62 2.7136.75 -473.33 -166.64 注:柱轴力中的负号表示拉力。当为左地震作用时,左侧两根柱为拉力,对应的右侧两根柱为压力。 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的弯矩图,梁端剪力图及柱轴力图如图3-3、图3-4所示。 图3-3 左地震作用下框架弯矩图 图3-4 左地震作用下梁端剪力及柱轴力图4 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内力计算4.1计算单元竖向荷载作用下,一般取平面结构单元,按平面计算简图进行内力分析。根据结构布置及楼面荷载分布等情况,选取几榀有代表性的框架进行计算。作用在每榀框架上的荷载,为将梁、板视为简支时的支座反力;如果楼面荷载分布均匀,则可从相邻柱距中线截取计算单元,框架承受的荷载为计算单元内的荷载;对现浇楼面结构,作用在框架上的荷载可能为集中荷载、均布荷载、三角形或梯形分布荷载及力矩等。取结构平面布置图中号轴线横向框架进行计算,计算单元宽度,如图4-1所示。由于纵向框架梁的中心线与柱的中心线不重合,因此在框架节点上还作用有集中力矩。 图4-1 横向框架计算单元4.2荷载计算4.2.1恒载计算恒载作用下各层框架梁上的荷载分布如图4-2所示。 图4-2 各层梁上作用恒载在图4-2中,代表横梁自重,为均布荷载形式。对于7层: , ,分别为房间和走道板传给横梁的梯形和三角形荷载,又图7所示的几何关系可得: ,为传给柱的集中荷载,包括纵梁、次梁传给柱的恒载,及楼板重和梁上墙重等的重力荷载,计算如下: ,为纵向框架梁的中心线与柱的中心线不重合而产生的集中力矩,由于第7层纵梁宽,柱宽,故集中力矩为:对26层,包括梁自重和其上墙体自重,为均布荷载,其他荷载计算方法同第7层,计算结果为:, , 由于26层纵梁宽亦为,柱宽亦为,故集中力矩为:对于1层:, , 由于1层纵梁宽,柱宽,故集中力矩为: 4.2.2活载计算活载作用下各层框架梁上的荷载分布如图9所示。 图4-3 各层梁上作用活载对于7层:, 同理,在屋面雪荷载作用下:, 对于26层:, , , 对于1层:, , 将以上计算结果汇总,见表4-1和表4-2。表4-1 横向框架恒载汇总表层次74.7253.1517.1412.85141.70157.3421.2623.60269.413.1513.219.91140.87157.5221.1323.6319.413.1513.219.91135.10157.2823.6427.52表4-2 横向框架活载汇总表层次77.2(0.68)5.4(0.51)28.08(2.67)43.88(4.17)4.21(0.40)6.58(0.63)267.25.428.0843.884.216.5817.25.428.0843.884.917.68注:表中括号内数据为雪荷载作用下计算结果。4.2.3梁端及柱端弯矩计算1. 在恒载作用下梁端固端弯矩梯形荷载作用下,其梁端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 梁跨度; 梯形荷载斜边投影长度。梯形荷载作用下,其梁端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结合以上公式,对于7层: 对于16层: 2. 在活载作用下梁端固端弯矩活载计算同恒载,17层计算结果相同,结果如下: 3. 二次分配法计算梁端、柱端弯矩梁端、柱端弯矩采用二次分配法计算。由于结构和荷载均对称,故计算时可取半框架。计算杆端弯矩分配系数时,由于计算简图中的中间跨跨长为原梁长的一半,故其线刚度应取前表所列值的两倍。恒载、活载及雪载作用下二次分配计算结果见表4-3、表4-4和表4-5。层次上柱下柱右梁左梁上柱下柱右梁7层分配系数0.625 0.375 0.334 0.556 0.110 固端弯矩21.26 -57.73 57.73 -23.60 -6.79 分配弯矩22.79 13.68 -9.13 -15.20 -3.01 传递弯矩7.83 -4.57 6.84 -5.80 分配弯矩-2.04 -1.22 -0.35 -0.58 -0.11 最后弯矩28.58 -49.84 55.09 -21.58 -9.91 6层分配系数0.385 0.385 0.230 0.215 0.357 0.357 0.071 固端弯矩21.13 -61.80 61.80 -23.63 -5.68 分配弯矩15.66 15.66 9.35 -6.99 -11.60 -11.60 -2.31 传递弯矩11.40 7.83 -3.49 4.68 -7.60 -5.80 分配弯矩-6.06 -6.06 -3.62 1.88 3.11 3.11 0.62 最后弯矩21.00 17.43 -59.56 61.37 -16.09 -14.28 -7.37 5层分配系数0.385 0.385 0.230 0.215 0.357 0.357 0.071 固端弯矩21.13 -61.80 61.80 -23.63 -5.68 分配弯矩15.66 15.66 9.35 -6.99 -11.60 -11.60 -2.31 传递弯矩7.83 7.83 -3.49 4.68 -5.80 -5.80 分配弯矩-4.68 -4.68 -2.80 1.49 2.47 2.47 0.49 最后弯矩18.80 18.80 -58.74 60.98 -14.93 -14.93 -7.50 表4-3 恒载作用下框架弯矩二次分配表 表4-3(续表) 恒载作用下框架弯矩二次分配表层次上柱下柱右梁左梁上柱下柱右梁4层分配系数0.385 0.385 0.230 0.215 0.357 0.357 0.071 固端弯矩21.13 -61.80 61.80 -23.63 -5.68 分配弯矩15.66 15.66 9.35 -6.99 -11.60 -11.60 -2.31 传递弯矩7.83 7.83 -3.49 4.68 -5.80 -5.80 分配弯矩-4.68 -4.68 -2.80 1.49 2.47 2.47 0.49 最后弯矩18.80 18.80 -58.74 60.98 -14.93 -14.93 -7.50 3层分配系数0.385 0.385 0.230 0.215 0.357 0.357 0.071 固端弯矩21.13 -61.80 61.80 -23.63 -5.68 分配弯矩15.66 15.66 9.35 -6.99 -11.60 -11.60 -2.31 传递弯矩7.83 7.83 -3.49 4.68 -5.80 -5.80 分配弯矩-4.68 -4.68 -2.80 1.49 2.47 2.47 0.49 最后弯矩18.80 18.80 -58.74 60.98 -14.93 -14.93 -7.50 2层分配系数0.385 0.385 0.230 0.215 0.357 0.357 0.071 固端弯矩21.13 -61.80 61.80 -23.63 -5.68 分配弯矩15.66 15.66 9.35 -6.99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汽车测试数据管理系统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2030年中国航空航天新材料行业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
- 全班集体歪头狗看课件
- 小学生感恩教育活动方案
- 2025版跨境电商海运出口代理服务合同
- 2025版反担保交易保障服务协议
- 2025版电梯安全施工安全防护设施验收及维护协议
- 2025年车辆抵押再融资合同模板
- 2025版库房租赁合同(含租期延长选项)
- 2025版知识产权居间交易合同协议书
- 合作建房分配协议书
- 法治教育开学第一课
- TCAWAORG036-2025 中西医协同老年人肌少症筛查与诊断技术规范编制说明
- 医院院长竞聘试题及答案
- 《数据科学导论》课件
- 预制水磨石施工方案
- 学校安全管理制度大全
- 《思想道德与法治》(23版):第四章 明确价值要求 践行价值准则
- 道路建设三级安全教育培训
- 工抵房协议书范本
- 建筑机电安装工程质量通病与防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