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的调研报告.doc_第1页
关于如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的调研报告.doc_第2页
关于如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的调研报告.doc_第3页
关于如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的调研报告.doc_第4页
关于如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的调研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如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的调研报告以岳阳市平江县瓮江镇盘石寨为例作者:骆林方【摘要】随着我国旅游业朝气逢勃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把眼光投入到具有旅游发展潜力的农村,通过把村庄搬迁或加以改造的形式,使其原本靠天吃饭的生存模式发生改变,产业链发生转型。然而,由于缺乏系统的管理和统一的规划,导致农村的旅游业停滞不前,青壮年大都外出务工,农村出现“空巢”现象。当前,我国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式,总体是健康、稳定的,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为了更好地维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缓解农村的社会矛盾,减少农村不稳定因素,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基础。笔者作为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的大学生青年志愿者之一,利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走访当地政府、深入群众中调查,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为寻求如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提供了一些建议和措施,希望能给当地政府提供参考。【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旅游产业 经济发展 教育完善(一)调查背景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也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十二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须按照一个坚持、两个亮点、三个推进的要求,稳步踏实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一个坚持。“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必须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这反映了我国是农村人口大国的基本国情,我国是在一个农村人口大国中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同时,必须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没有农民全面小康就没有我国全面小康,没有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我国现代化。两个亮点。在完善农村发展体质机制部分中,有两个亮点。第一,关于农村土地改革。“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了“现有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在依法自愿有偿和加强服务基础上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并且指出“完善城乡平等的要素交换关系,促进土地增值收益和农村存款主要用于农业农村。”土地是农村最主要的生产要素。在市场经济中,生产要素必须是流动的。农村土地必须流动起来,而且城市和农村要建立平等的要素交换关系,这些标示着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十二五”规划建议中还指出“按照节约用地、保障农民权益的要求推进征地制度改革,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完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和宅基地管理机制。”在征地、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中更加重视农民的权益。第二,鼓励农村金融改革。“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提出“农村信用社改革,鼓励有条件的地区以县为单位建立社区银行,发展农村小型金融组织和小额信贷,健全农业保障制度,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三个推进。首先,“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了“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还提出了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其次,“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了“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农民增收难,主要在外出就业难,务农效率低,必须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鼓励农民优化种养结构、提高效益,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和价格形成机制”。第三,“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了“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这体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规划先行,而且指出了要按照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要求进行,即在城乡统一规划中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一、 基本状况(一)盘石寨基本情况 盘石洲度假山庄毗邻平伍公路和汨罗江畔,距平江县城关镇10公里。距岳阳市90公里,距长沙市88公里,距京珠高速公路15公里。水陆交通十分便捷。面积达4平方公里。洲中心丘陵连绵起伏,四周广阔平坦。盘石洲三面环江,水面碧绿,倒影相映,形似天外飘来的“绿色飞碟”。四周高山林木苍翠,古树参天,仿似一片绿色的“海洋”。 截至目前,盘石洲生态园投资1.3亿元,引进名贵树木移植生态植物园;盘石村原是绕汨罗江扎根居住,以捕鱼种田为生的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2008年11月,盘石村与长沙华雅集团签订协议,将原村土地以5000万元的价格卖给华雅集团,用于旅游度假村项目的开发。其中包括居民房屋用地与农村用地。全村便整体迁移到盘石洲的后山上(位于平江县的西大门)重新开凿平地重建家园,更名为盘石寨。盘石寨总面积为220万亩,人口为716人,包括外来人口100余人,男女比例为53:50,老年人占总人口的11.8%,人均年收入6000元人民币以上,由于土地权的转让,村民们无田地耕种,家庭收入以外出务工为主,外出务工人员年龄在1545岁之间,大多是老人、小孩留守村里。(二)盘石寨的社区建设情况1、公共设施除了在入村口建立一个文化广场,尚无其他相应的配套设施,如健身器材;2、网络在村中已有部分使用,预计两年内覆盖全村;3、村里传播方式为口口传播,没有广播及其他文化传播渠道;4、电视、热水器、空调、冰箱、洗衣机、太阳能等科技产品在村民各户中得到了广泛使用。5、柏油马路四通八达,水电有足够供应;6、没有菜市场,仍存在旧农村的叫卖式买卖交易现象。(三)盘石寨的经营方式情况盘石寨村委会根据各户的基本情况及经营意愿作了调查,预备在临近马路的一区全部新建家庭旅馆、餐饮,在文化广场周围的二区开展店铺、超市等零售经营,在靠后山的三区兴建老年公寓、幼儿园、烈士陵园。对于家庭旅馆及餐饮经营,村委会会联合扶贫办、劳动局、旅游局对其工作人员进行免费培训,争取不依托盘石洲旅游景区的开发,发展盘石寨自身的经济。(四)盘石寨的教育情况1、教学机构不具系统化,教师人员水平低我们实地考察了村里唯一的一所幼儿园,也是盘石寨唯一的教学机构(自2010年私人承包,仅有的两位教师,都为初中学历)。学校很小很窄,门口堆着些许简单的儿童玩具。教学楼分为简陋的两层楼,一楼是学习班,只有简单的四五十张小桌子和小板凳,没有黑板,旁边的小房间就是老师的办公室。二楼则是家庭旅馆。2、文化程度不高村里85%为留守儿童,据调查显示,村里大学生寥寥无几,所占比例不到2%,全村716人,今年大学生人数仅为4人。90%为初高中学历。(五)针对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几点建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在新时期的重大历史任务,我国当前许多地方已暴露出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偏差和实践误区;新农村建设的根本是经济建设,盘石寨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以培育和夯实经济增长点为核心的经济建设之路,提出了我国当前新农村建设的对策建议。“新农村”包括5个方面,即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这五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小康社会“新农村”的范畴。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建设和谐社会、小康社会息息相关。因此,针对盘石寨新农村的建设,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建立自主意识。摆脱对华雅集团的过分依赖心理,提高村民的自主创业意识,发展盘石寨自身的旅游产业;2、发展特色旅游。依靠汨罗江的游船、赏玩山水等美丽的自然风光优势,加上屈原、杜甫的历史文化遗产,及盘石寨对家庭旅馆、餐饮业工作人员的统一培训特色,可以仿造湘西凤凰古城的旅游发展模式,集中进行产业经营。3、完善村风建设。帮助联系点大力倡导文明新风,抓好农村农户档案建设,以文明村、文明户的建设带动乡风文明,确保农村社会安全、和谐、文明、健康发展。每名党员干部联系1户农户,积极宣传科学知识,普及党在农村的各项法律法规知识,增强农民尊重科学、明礼诚信、勤俭节约、保护环境的意识。4、重视教育教学。引导和鼓励城市教师及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到农村中小学任教,提高农村教育的质量及村民文化水平。5、成立文化设施。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对服务人员各方面的素质要求比较高,为了更好地适应发展旅游业的要求,盘石寨也应设立小型的图书馆、广播站及体艺中心。(六)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