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乳腺疾病病人的护理讲述.ppt_第1页
第十二章--乳腺疾病病人的护理讲述.ppt_第2页
第十二章--乳腺疾病病人的护理讲述.ppt_第3页
第十二章--乳腺疾病病人的护理讲述.ppt_第4页
第十二章--乳腺疾病病人的护理讲述.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胸部疾病病人的护理 学习目标 掌握急性乳房炎的病因 身心状况 处理及预防 掌握乳腺癌的身心状况 护理诊断 护理措施 熟悉 急性乳房炎的处理原则 乳癌的处理原则 乳房自我检查的方法和内容 解剖生理概要 腺叶 15 20个腺叶 腺叶再分成腺小叶输乳管腺小叶 由小乳管和腺泡组成小乳管 输乳管 乳头乳管开口处膨大是乳管内乳头状瘤的好发部位乳房悬韧带 Cooper韧带 牵引在皮肤 乳腺 胸肌筋膜之间 对乳房起支持作用 乳癌浸润时 乳房悬韧带牵拉皮肤形成 桔皮样 改变 乳房检查 视诊 一般视诊不对称则常是有病变所在 局限性皮肤隆起 乳房肿块的部位 局限性皮肤凹陷 酒窝征 深部癌肿或脂肪坏死侵及Cooper氏韧带所致 单侧乳房表面静脉曲张 晚期乳癌或乳房肉瘤 乳房检查 视诊 乳头乳头偏位 牵向侧有癌灶 乳头凹陷 乳头深部有癌肿 乳头湿疹 癌细胞侵及乳头皮肤 乳房皮肤乳房皮肤红肿 乳房炎症 乳房皮肤大范围的发红 充血伴水肿 炎性乳癌 乳房皮肤 桔皮样 外观 癌细胞侵及乳房表浅淋巴管引起堵塞而致淋巴水肿 桔皮样改变 乳房检查 扪诊 了解乳房有无肿胀及性质 乳房检查的顺序 外上 外下 内下 内上 中央 乳头 乳晕 区 肿块 记录大小 外形是否规则 硬度 边界清楚 表面光滑 周围组织粘连情况 腋窝淋巴结 四组 中央组 胸肌组 肩胛下组 锁骨上 下组 记录位置 数字 大小 硬度及移动度 乳房检查 特殊检查 乳头溢液血性溢液 乳管内乳头状瘤 少见乳管内癌 棕褐色溢液 乳管阻塞的乳管内乳头状瘤 因上皮增生有乳头状体形成的乳房囊性增生病 黄色或黄绿色溢液 乳房囊性增生病 少见于乳癌 乳汁样溢液 停止哺乳后 如合并闭经 可能是垂体前叶功能亢进 浆液样溢液 正常月经期 早期妊娠 或乳房囊性增生病 9 14 溢液者有乳癌 溢液涂片找癌细胞有助于确定溢液的原因 但阴性者不能完全除外乳癌的可能 急性乳房炎是乳房的急性化脓性感染 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 好发于产后3 4周哺乳期的初产妇 故称为产后乳房炎 健康史 病因及发病机制 积乳乳头发育不良 过小或内陷 妨碍哺乳 乳汁过多或婴儿吸乳少 乳管不通 影响排乳 细菌侵入 细菌 淋巴管 乳管侵入致病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 临床表现 分三期 瘀乳期 浸润期 脓肿期 第一阶段 乳房胀痛 乳汁淤积 皮肤红热 第二阶段 乳房跳痛 寒战 高热 WBC DC升高 腋窝淋巴结肿大 第三阶段 脓肿形成 浅部脓肿有波动或深部脓肿穿刺有脓 严重急性乳房炎可并发败血症 诊断检查 血常规检查 超声波检查 脓肿穿刺 可直接确诊 护理诊断 体温过高与细菌或细菌毒素入血有关 疼痛与乳汁淤积 炎症肿胀有关 皮肤完整性受损与手术切开引流或脓肿破溃有关 焦虑与担心婴儿喂养及乳房形态改变有关 知识缺乏缺乏哺乳期卫生和预防乳房炎知识 一般处理 患乳停止哺乳 并排空乳汁 可用吸乳器 局部热敷或理疗 水肿明显者可用25 硫酸镁溶液湿热敷 感染严重或并发乳瘘者常需终止乳汁分泌 己烯雌酚 苯甲酸雌二醇 前进 后退 抗生素应用 原则应早期 足量 有效 可选用青霉素类抗生素治疗 对青霉素过敏 则应用红霉素 中药治疗 蒲公英 野菊花等清热解毒药物或鱼石脂软膏外敷 脓肿处理 及时切开引流 注意 切口应采用放射状切口 以免损伤乳管 为保证引流通畅 可用对口引流 后退 护理要点 一般护理加强哺乳期护理 以增强抵抗力 促进产后恢复 防止并发症 1 饮食高蛋白 高热量 高维生素 低脂肪饮食 保证足量的水分摄入 2 休息注意休息 劳逸结合3 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产褥期卫生习惯 护理措施 积乳处理应用吸乳器排出乳汁 保持乳头清洁 控制感染热敷 应用抗生素 降温等 脓肿引流处理脓肿切开后 常留置引流条 注意观察脓汁量 色泽及气味的变化 纱布浸湿及时更换 疼痛护理生活护理心理护理 纠正乳头内陷养成良好的哺乳习惯 定时哺乳 乳汁吸空 哺乳前后清洗乳头防止乳头损伤注意婴儿口腔卫生 健康教育 乳腺囊性增生病 乳腺囊性增生病 乳腺间质的良性增生 也称慢性囊性乳腺病 多发病 常见于中年妇女 有2 3 的恶变率 增生发生于 腺管周围伴有大小不等的囊肿形成腺管上皮乳头样增生 伴乳管囊性扩张小叶实质增生 病因 内分泌障碍 性激素代谢障碍 性激素受体异常 临床表现 乳房胀痛 肿块 与月经有关 临床表现 突出表现 乳房胀痛和乳内肿块 乳房胀痛 具有周期性特点 月经周期 乳房肿块 月经前期肿块增大 质地较硬 月经后肿块缩小 质韧 乳头溢液 黄绿色 棕色或血性 偶为浆液性 病程长 发展缓慢 处理原则 无特殊治疗方法 但多数在数月 1 2年间可以自行缓解 多不需治疗对症治疗 胸罩托起乳房 中药小金丸 逍遥散 5 碘化钾减轻疼痛 激素 雄激素软化结节 仅在症状严重 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时才用 月经前一周口服甲基睾丸素 上述治疗无效 发现局部病变有明显改变时 应行活组织检查 如上皮细胞增生显著 可以行单纯乳房切除术 证实有恶变时 则行乳房根治性切除术 乳腺纤维腺瘤 乳房纤维腺瘤病人的护理 乳腺小叶内纤维细胞的良性增生与雌激素作用活跃有关 小叶内纤维细胞对雌激素敏感性异常增高 最常见的乳房良性肿瘤 临床表现 15 30岁 20 25岁最常见 主要是乳房肿块 与月经周期无关 多见于乳房外上象限 75 单发 少数多发 质硬 光滑 活动 有恶变的可能 处理原则 尽早手术切除 常规作病理检查 乳癌 乳癌是最常见和最重要的乳房疾病 目前乳癌已成为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 乳腺癌 概述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 近年来我国乳癌的发病率增长较快 近5年扩大3倍 已超过宫颈癌 成为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 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 10 发病率约为23 10万 多发于40 60岁的妇女 其中以更年期和绝经期前后的妇女尤为多见 男性少见 现在有年轻化的趋势 乳腺癌 概述全世界每年约有120万妇女发生乳腺癌 有50万妇女死于乳腺癌 北美 北欧是乳腺癌的高发地区 其发病率约为亚 非 拉美地区的4倍 在中国 发病最高的城市是上海和北京 次之是广州和深圳 生活水平越高发病率越高 病因 乳癌多发于40 60岁的妇女 以更年期和绝经前后的妇女尤为多见 病因尚未阐明 但雌激素与乳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雌酮 E1 和雌二醇与乳癌发生直接相关 病理类型 转移途径 局部扩散 淋巴转移 最主要的转移途径 可循乳房淋巴液的四条输出途径扩散 血行转移 最常见的远处转移为肺 骨 肝 骨以椎骨 骨盆和股骨等处的转移最常见 后退 身心状况 乳房肿块 无痛性单发乳房肿块是最常见的症状 主要位于外上象限 乳房外形改变 酒窝征 桔皮样 改变 淋巴结肿大 最初多见于腋窝淋巴结 乳头溢液 前进 若癌肿侵及Cooper韧带 乳房悬韧带 癌肿表面皮肤凹陷 呈 酒窝征 后退 癌肿局部皮肤因皮内和皮下淋巴管被癌细胞阻塞而引起局部淋巴水肿 毛囊处呈现点状凹陷 称 桔皮样 改变 后退 诊断检查 乳房X线摄影检查 钼靶X线摄片 乳房超声波检查 细胞学穿刺检查 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 前进 治疗原则是以手术治疗为主 辅以化学药物 放射 激素 免疫等综合治疗措施 前进 处理原则 后退 乳癌根治术 radicalmastectomy 皮肤切除 距肿块3cm以上手术范围 上 锁骨下 腹直肌上段外 背阔肌前缘内 胸骨旁或中线切除 整个乳房 胸大肌 胸小肌 腋窝和锁骨下淋巴结 后退 后退 护理诊断 1 焦虑与担心手术造成身体外观改变与预后有关2 皮肤完整性受损与手术和放射治疗有关3 身体活动障碍与手术影响手臂和肩关节的活动有关4 自我形象紊乱与乳房切除及化疗致脱发等有关5 知识缺乏缺乏乳癌自我检查 预防知识6 潜在并发症皮下积液 皮瓣坏死 上肢水肿 护理措施 术前护理术后护理病情观察伤口护理患侧上肢康复训练术后并发症的防治和护理 手术后护理 观察生命体征 伤口护理 皮瓣 观察皮瓣颜色及创面愈合情况并记录 引流管 皮瓣下常规放引流管 并行负压吸引 注意引流管护理原则 患侧上肢康复 训练 术后3天内患侧上肢制动 避免外展上臂 术后2 3天开始手指活动 术后3 5天活动肘部 术后1周进行肩部活动 术后并发症的防治与护理 皮下积液 皮瓣坏死 上肢水肿 乳房自我检查方法 1 步骤1 对镜子 双手叉腰 观察双乳房外形 轮廓有无异常 乳房自我检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