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沟油库操作规程全套毕业论文.doc_第1页
泉沟油库操作规程全套毕业论文.doc_第2页
泉沟油库操作规程全套毕业论文.doc_第3页
泉沟油库操作规程全套毕业论文.doc_第4页
泉沟油库操作规程全套毕业论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QB * 中国石油吉林销售泉沟油库油品储运操作规程(试运行) 2006年12月20日发布 2007年1月1日实施中国石油吉林销售公司四平成品油物流配送中心发布审 批 表项 目部 门姓 名签 字日 期编 写储运股股长李忠仁2006年12月18日设备股股长刘玉喜2006年12月18日警消股股长王彦利2006年12月18日行管股股长王凤喜2006年12月18日储运股付油员王凤明2006年12月18日储运股泵工刘忠胜2006年12月18日储运股搬运工于福东2006年12月18日储运股化验员刘艳萍2006年12月18日储运股计量员张玉山2006年12月18日警消股消防车驾驶员柯 涛2006年12月18日警消股战斗员王金平2006年12月18日设备股机修工陈福祎2006年12月18日设备股电工高占波2006年12月18日油库审核任玉山2006年12月19日谷 敏2006年12月19日郭 健 2006年12月19日王 猛2006年12月19日部门审核四平配送中心郭伟华2006年12月20日四平配送中心冯小宇2006年12月20日批 准于文斌2006年12月20日版本更新记录版本号日期再版原因更改内容页码前 言本规程根据中国石油销售企业油库新版操作规程编制指导意见要求进行编写。本规程编写的目的是,对传统操作规程的内容进行修改的同时,编制一套具体规范油库作业顺序、操作步骤的作业程序,实现油库储运各环节的受控管理,确保油库安全稳定运行。与传统操作规程相比,有效地控制了生产作业各环节,确保了收发存作业的安全。经过对作业步骤科学化、文本化的编写,使操作规程内容更全面,更完善,更具可操作性。本规程是油库员工适用的培训教材。 本规程结合油库的作业特点,以典型作业和风险作业为重点,包括工艺技术规程及业务流程概述、操作指南、收发油作业操作程序、设备操作规程与自动化控制系统操作方法、操作规定、事故处理、储运安全及环境保护、附录共计八章内容。本规程只适用泉沟油库收、发油作业、专用设备操作、单体设备操作和事故处理等作业 管理和使用说明1 规程的遵守1.1 操作规程规定了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指定的操作路线执行指定的操作。1.2 如在操作过程中出现事故,现场负责人可以指挥当前的操作返回上一个稳定的操作状态。1.3 在一些特殊条件下,现场负责人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组织调整操作,在操作完成后必须备案并说明原因,以备修订时参考。2 规程的组织管理2.1中国石油吉林销售公司西部成品油物流配送中心主管安全管理的副总经理是负责操作规程编制与管理工作的主要领导,负责组织操作规程制(修)订、审批。2.2油库储运作业管理部门是操作规程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操作规程制(修)订;油库储运业务的负责人负责审核、组织上报,依据上级部门的审批意见组织发布,负责组织操作规程的执行。2.3油库管理部门负责组织操作规程相关专业内容的制(修)订,并进行专业审核及执行过程中的监督检查。 3 规程的解读方法3.1 操作性质代号说明动作的性质,分别用“( ) ”、“ ” “ ”表示,“( ) ”表示对某项操作的确认、“ ”表示对某项具体操作的动作描述,“ ”表示对安全操作或确认的描述。 3.2 操作者代号表明操作者的岗位名称。班长用M表示,操作工用P表示。操作者代号填入上述操作性质代号中,两者组合使用。3.3 纲目分级分A、B两级,A级是规程的纲要,规定了规程的主要操作顺序和状态,对所有稳定状态及该状态下的操作目标进行详细规划,主要用于统筹各个岗位或系统的操作。B级描述详细操作过程,不同状态的过渡和各种具体的操作动作。包括初始状态卡、稳定状态卡、最终状态卡,操作目标以及目标下全部具体操作动作。B级操作步骤的编号与A级对应一致。4 规程审批和使用4.1编制小组向油库储运部门提交操作规程正式文稿,油库负责储运业务的主任组织油库级审查,参与审查人员会签,油库主任签字后,中国石油吉林销售公司四平成品油物流配送中心主管安全管理的副总经理审批后生效执行。4.2正常储运作业过程中,操作室除在固定位置摆放操作规程合订本以外,必须以活页形式准备好履行完成审批手续的单行本操作规程,并且按岗位分工分别装订,便于操作变动时使用。4.3 油库管理人员组成操作规程使用监督指导小组,油库主任为小组负责人。现场至少有一名监督指导小组成员担任监督指导责任人,随时处理执行中遇到的问题。4.4操作规程由泉沟油库主管储运的主任组织执行,操作人员执行具体操作前,由其准备好完成审批手续的岗位操作卡片。5 规程的评审和修订5.1油库在进行技术或设备改造后,必须由储运作业管理部门组织对相应的操作规程进行评审、会签。5.2 操作规程使用过程中的修改,必须由油库主任签字确认。修改内容记录在操作规程对开的空白页上,并标上对应的操作序号。重要调整需要集体研究决定。5.3 新改扩建装置首先编制操作规程(试行)版,试用一年后,更新为正式操作规程。5.4 操作规程每年评审一次,确认操作规程的修改和补充完善的内容。5.5 操作规程每五年全面修订一次,重新审批、出版和发放。目 录第一章 工艺技术规程及业务流程1.1 油库简介131.2 工艺原理及流程说明141.2.1工艺原理141.2.2 工艺流程说明171.3 工艺指标211.3.1 油品理化指标211.3.2 主要设备设施指标251.3.3 工艺流程总图251.3.4 油库基础参数251.4 业务流程概述251.4.1 业务流程251.4.2 业务记录271.4.3 业务流程图28第二章 操作指南2.1 油罐操作指南292.1.1 油罐安全液位仪控制292.1.2 油罐胀油管操作302.1.3 油罐切水302.1.4 上罐作业安全事项312.1.5 呼吸阀、阻火器维护管理及正负压定值322.1.6 防雷防静电接地测试要求及接地电阻322.1.7 油罐收油操作332.1.8 油罐付油操作342.1.9 油罐倒油操作352.2 计量操作362.2.1 油罐油品计量操作362.2.2 铁路罐车计量操作372.2.3 汽车罐车计量操作372.2.4 油罐油品化验取样指南382.3 装卸车操作指南392.3.1 铁路卸车操作392.3.2 汽车装车操作402.4 营业业务操作指南412.4.1 营业换票业务操作412.4.2 营业结账操作指南422.5 固定式消防系统操作指南422.5.1 消防泵出水操作422.5.2 消防泵出泡沫操作442.5.3 消防蓄水池蓄水操作452.6 消防车操作指南462.6.1 消防车操作46第三章 操作规程3.1 铁路收油操作规程473.1.1铁路罐车接卸操作纲要473.1.2 铁路罐车接卸操作483.2 铁路罐车扫仓操作规程543.2.1 铁路罐车扫仓操作纲要543.2.2 铁路罐车滑片泵扫仓操作553.3 收油作业流程图573.4 付油作业规程583.4.1 自控付油操作纲要583.4.2 付油操作593.4.3 付油作业流程图673.5 倒罐作业规程683.5.1 倒罐作业纲要683.5.2 倒罐操作68第四章 设备操作规程与自动化控制系统操作方法4.1 油罐操作规程724.1.1 油罐收油操作规程724.1.2 油罐计量、采样操作规程734.1.3 油罐付油操作规程784.1.4 油罐切换操作规程794.2 泵类操作规程814.2.1 离心泵操作规程814.2.2 滑片泵操作规程834.2.3 液压潜油泵操作规程854.2.4 水环真空泵操作规程884.2.5 付油管道泵操作规程894.2.6 调和控制器(ACCULOADIII)现场操作规程 914.2.7 变、配电设备操作规程934.3 自动化控制系统操作方法954.3.1 业务自动化微机管理系统954.3.2 乙醇汽油调和与油品付油控制系统964.3.3 Enraf液位计量系统1054.3.4 电视监控系统107第五章 事故处理预案5.1 事故现场处理原则1085.2 事故现场紧急处理方法1085.3 事故现场处理预案1095.3.1 火灾事故1095.3.2 油品跑、冒、漏油事故1155.3.3 人身伤害事故1205.3.4 中毒事故1215.3.5 供、配电事故1225.3.6 管线冻凝事故1235.4 事故演练规定124第六章 操作规定6.1 现场管理规定1256.1.1罐区安全管理规定1256.1.2 卸油栈桥安全管理规定1256.1.3 卸油泵房安全管理规定1256.1.4 付油站台安全管理规定1266.2 巡检检查规定1266.2.1 指定线路巡检规定1266.2.2 视频巡视1276.2.3 主要岗位日常检查管理规定1286.3 主要设备设施定期检查与维护保养规定1296.3.1 管理内容及要求1296.3.2 油罐及附件1306.3.3 输油管线1336.3.4 离心泵1346.3.5 接地装置1346.3.6 消防器材及设备(施)1346.4 季节性安全检查1356.4.1 春防安全检查1356.4.2 夏、秋季安全检查1366.4.3 冬防安全检查1366.5 特殊作业管理规定1376.5.1 临时用火管理规定1376.5.2 临时用电管理规定1386.5.3 高空作业管理规定1396.5.4 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管理规定1416.5.5 油罐清洗安全技术规定1426.6 油库制度、图表、安全警示标志设置规定1426.6.1 设置原则1426.6.2 设置要求1426.6.3 标志的设置场所、范围及要求1436.7 操作人员作业守则1446.7.1 通用守则1446.7.2 主要岗位职责144第七章 安全生产及环境保护7.1 质量、健康、安全、环保基础知识1497.1.1 QHSE管理体系基础知识1497.1.2 安全生产基础知识1507.1.3 质量基础知识1527.1.4 健康知识1537.2 专业设备设施安全知识1547.2.1 电气安全知识1547.2.2 设备维护保养知识1557.2.3 消防知识1567.2.4 急救现场处理1587.3 油库须知、禁令1607.3.1 防火防爆十大禁令1607.3.2 人员、车辆入库须知1607.3.3 油库“十不准” 1607.3.4 进入罐区安全须知1617.3.5 轻油付油场地安全须知1617.3.6 石油库防静电危害“十不准”1627.4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1627.4.1环保基础知识1627.4.2环境污染预防与治理1647.4.3环保削减措施1657.5 同类油库曾发生的事故、处理方法及经验教训 1657.5.1倒罐溢油引发火灾爆炸事故1657.5.2 油罐超装发生跑油事故1667.5.3开错阀门冒罐引发火灾事故1677.5.4关阀不严,阀门井内油气中毒身亡167第八章 附录8.1 主要设备明细表1698.1.1 油罐明细表1698.1.2 机泵明细表1698.1.3 业务记录8.2 油库相关图8.2.1 总平面图8.2.2油库工艺流程总图8.2.3 主要设备结构图8.2.4 灭火作战图8.2.5 油库消防器材部署图8.2.6 油库巡检线路(有毒、监控、噪声、可燃气体报警)图8.2.7油库危险区域划分图8.3 操作卡8.3.1 管理和使用说明8.3.2 铁路罐车接卸操作卡8.3.3 付油操作卡8.3.4 倒罐操作卡8.4 ACT-AII型付油控制系统使用说明(略)8.5 Enraf 液位计量系统使用说明书 (略)8.6 乙醇汽油在线调和安装操作手册(略)第一章 工艺技术规程及业务流程1.1 油库简介泉沟油库隶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吉林销售公司四平成品油物流配送中心,位于辽宁省铁岭市昌图县老四平镇,油库占地总面积为17.8万平方米。油库分接卸区、发油区、储油区和办公区三部分,其中:接卸区占地1.26万平方米、发油区占地0.765万平方米、储油区占地2.88万平方米、办公区占地1.8万平方米,储油区距发油区最远0.4公里,储油区距接卸区最远0.2公里,办公区与发油区隔道毗邻。泉沟油库集乙醇汽油组分油(以下简称组分油)、柴油、变性燃料乙醇(以下简称乙醇)接卸、储存、调和、付出为一体,进货方式分为铁路运输,付油方式为公路。其中:乙醇汽油为在线调和并付出,调和品种为E90#、E93#、E97#;柴油按季节付出。泉沟油库各种油品主要来源于吉林、大庆等地炼油厂,主要供应区域为四平市区及周边区县。泉沟油库始建于1958年,用于商业储备成品油。该库于1962年投产,建有4座500立方米、1座1000立方米的立式平顶油罐,2座2000立方米立式平顶油罐,储油区与收发油区建有2条管径150毫米的地上输油管线,铁路卸油栈桥为6车位。1984年转为供应库,1984年对外营业开始担负四平市的成品油市场供应任务。1990年兴建油罐、铁路接卸栈桥、输油管线、增加泵、电气设备。1991年建成2000立方米立式拱顶油罐2座、在储油区与收发油区之间敷设管径150毫米、80毫米输油管线各1条。1989年建成1000立方米拱顶储油罐5座,在储油区与收发油区之间敷设管径150毫米地上汽油管线3条。1992年建成1000立方米立式拱顶油罐2座。1989年对卸油泵房、卸油专用线、卸油栈桥的改造,由原有的单线6个货位改造为双线24个货位。2003年进行乙醇汽油调配改造,改建2000立方米内浮顶柴油储油罐2座、300立方米内浮顶乙醇储罐2座;在储油区与收发油区之间敷设管径80乙醇管线各2条;新增2个乙醇接卸货位;新建10个货位(3货位乙醇汽油在线调和付油,7货位柴油付油系统)的付油栈桥一座及配套的管道泵、乙醇在线调和上位机控制系统;新建315KVA变电所一座。2005年16台立式储油罐安装了Enraf液位仪。主要设备设施情况如下:储油设施:储油罐总容量为17600立方米,其中:2000立方米立式内浮顶储油罐4座、1000立方米立式拱顶储油罐7座、300立方米立式内浮顶储罐2座、500立方米立式储油罐2座(已申请报废)、1000立方米立式储油罐1座(已申请报废)。14台立式油罐安装Enraf伺服式液位仪。铁路接卸设施:铁路专用线两条,总长960米的(其中库内专用线长374米,复线长586米);12个货位的铁路卸油栈桥1座,设有接卸组分油、柴油的潜液泵鹤管12套,乙醇专用鹤管2套(4货位);卸油泵房一座,设有接卸组分油、柴油、乙醇泵5台,液压潜油泵12台,扫仓滑片泵2台、50立方米回空罐1座、10立方米真空罐2座。卸油管线:2.5公里管径150毫米输油管线7条。付油设施:付油控制室及上位机系统、10货位付油栈桥,其中乙醇汽油在线调和设备3货位、柴油付油设备7货位、13台管道泵的付油泵棚。储油区与收发油区有2.6公里输油管线19条。其中:管径150毫米管线7条、管径100毫米管线3条、管径80毫米管线13条、管径50毫米管线6条。消防设施:储油区有消防泵房1座,内设有消防泵3台、2.5立方米泡沫储罐1座、3立方米泡沫储罐1座、消防发电机2台(120KVA),消防蓄水池2座,总蓄水量为800立方米。配备消防车辆1台,地上消防栓24个、泡沫消防栓16个、泡沫产生器32个、消防管线2条,其中泡沫管线1条、清水管线1条,环绕罐区。罐区消防采用固定泡沫灭火系统,消防车辆加水鹤1座,蓄水池旁有消防车加水鹤一座。主要辅助设施:辅助生活区建有315KVA变压器一台及配电间。办公区有中心化验室一座。收发油区、储油区建有电视监控系统。1.2 工艺原理及流程说明1.2.1工艺原理1.2.1.1 油品卸车原理油品卸车系统主要设备包括:铁路专用线、潜油泵、卸车鹤管、卸油离心泵、输油管线、储油罐。油品卸车采用卸油鹤管前加潜油泵与卸油离心泵接力方式,将鹤管及潜油泵置于罐车内,由潜油泵为卸油离心泵输送罐车内油品,再由卸油离心泵将油品卸入储油罐。油品卸车原理见图1-1。1.2.1.2 乙醇卸车原理乙醇卸车系统主要设备包括:铁路专用线、卸车鹤管、卸乙醇泵、乙醇管线、乙醇储罐。乙醇卸车采用鹤管与乙醇离心泵直接接卸方式,将鹤管置于罐车内,由离心泵将乙醇卸入储罐。乙醇卸车原理图见1-2。 1.2.1.3 卸车扫仓原理 滑片泵扫仓 滑片泵扫仓系统主要设备包括:扫仓管、扫仓管路、滑片泵。扫仓时,将扫仓管放入罐车余油中,利用滑片泵产生的吸力将油品吸入并泵入相应集油管。扫仓原理见图1-3。1.2.1.4 倒罐原理 柴油倒罐系统主要设备包括:发油罐、输油泵、输油管线、收油罐。主要用于柴油系统。根据不同季节对柴油付油及储油的要求,通过输油泵、输油管线将某一油罐的油品倒入另一油罐。倒罐原理见图1-5。1.2.1.5 油品装车原理 a) 乙醇汽油在线调和、装车原理:乙醇汽油装车系统主要设备包括:汽油组分油系统、乙醇系统、在线自动调和系统三部分。组分油系统主要设备包括:组分油储罐、组分油管线、付油泵。乙醇系统主要设备包括:乙醇储罐、乙醇管线、付乙醇泵。在线自动调和系统主要设备包括:上位机、批量控制器、Smith质量流量计、电液阀、装车鹤管。装车时上位机向批量控制器发出指令,由批量控制器控制乙醇泵、组分油泵、电液阀,同时采集流量计发回的数据发出停止指令,完成一次在线调和、装车。也可由在现场操作批量控制器完成在线调和与装车。乙醇汽油调和与装车原理见图1-6(a)。sb) 柴油装车原理:柴油装车系统主要设备包括:上位机、储油罐、输油管线、付油泵、流量计、电液阀、装车鹤管。装车时上位机向付油泵、电液阀发出付油指令,同时采集流量计发回的数据发出停止指令,完成一次装车。柴油装车原理见图1-6(b)。1.2.2 工艺流程说明1.2.2.1 柴油工艺流程说明a) 柴油工艺设备概况柴油系统主要设备设施包括:柴油罐、柴油管线、卸油栈桥、卸油泵房、付油泵房、付油系统。柴油罐:共有储油罐7座,总容量为0.7万立方米 , GL11、GL12、GL12、GL13、GL14、GL16、GL16罐容量均为1000立方米,油品计量方式采用Enraf液位仪计量。卸油栈桥:组分油、柴油共用卸油鹤管12套,两条铁路专用线可同时停放24辆罐车。卸油泵房:接卸柴油离心泵2台。付油系统:付管道油泵13台、付油管线19条、腰轮流量计7台、电液阀6台、装车鹤管10套、上位机(与乙醇汽油共用)一套。 b) 柴油工艺流程柴油工艺流程图见1-7。柴油工艺流程功能:此工艺流程能完成铁路卸油、管输进货、倒罐、付油。铁路接卸流程:将铁路罐车柴油卸入指定的柴油储罐中。流程为铁路罐车潜液泵卸车鹤管柴油集油管线柴油吸入管线卸柴油离心泵柴油输出管线柴油储罐。倒罐流程:将7座柴油储罐中的某一储罐柴油倒至其中指定储罐中。流程为倒出油罐倒出管线地下泵房倒油泵倒入管线倒入储罐。付油流程:将柴油通过7路自控付出。流程为付油储罐付油罐至付油泵管线付油管道泵流量计电液阀付油鹤管汽车罐车。1.2.2.2 乙醇汽油工艺流程说明a) 乙醇汽油工艺设备概况乙醇汽油系统主要设备设施包括:组分油系统、乙醇系统、在线调和系统。组分油系统主要设备包括:组分油罐、组分油管线、卸油栈桥、卸油泵房、付组分油系统。组分油罐:内浮顶储油罐5座,总容量为9000立方米 。其中,GL01、GL02、GL03、GL04罐容量均为2000立方米,GL05罐容量均为1000立方米,油品计量方式采用Enraf液位仪计量,该液位计量仪可在主控室进行监控。卸油栈桥:组分油、柴油共用卸油鹤管12套,两条铁路专用线可同时停放24辆罐车。卸油泵房:接卸组分油离心泵2台。付油系统主要设备:付组分油管道泵6台、付组分油管线6条。乙醇系统主要设备包括:乙醇储罐、乙醇管线、卸乙醇栈桥、卸乙醇泵、付乙醇系统。乙醇储罐:储罐2座,总容量为600立方米 。其中GL09、GL10罐容量均为300立方米内浮顶罐,油品计量方式采用Enraf液位仪,该液位计量仪可在主控室进行监控。乙醇管线:收发油区至储油区直径150毫米管线1条。卸乙醇栈桥:乙醇卸车鹤管2套,两条铁路专用线可同时停放4辆罐车。卸乙醇泵:接卸乙醇离心泵2台。付乙醇系统重要设备:付乙醇管道泵6台、付乙醇管线6条。乙醇汽油在线调和系统主要设备包括:组分油、乙醇SMITH质量流量计各6台,组分油、乙醇电液阀各6台、3套乙醇汽油装车鹤管,批量控制器2台,上位机控制系统两套。b) 乙醇汽油工艺流程乙醇汽油工艺流程图见1-7。乙醇汽油工艺流程功能:此工艺流程能完成组分油、乙醇铁路卸油,组分油管输进货、乙醇汽油在线调和与装车。组分油铁路接卸流程:将铁路罐车组分油卸入指定的组分油储罐中。流程为铁路罐车潜液泵卸车鹤管组分油集油管线组分油吸入管线卸组分油离心泵组分油输出管线组分油储罐。乙醇铁路接卸流程:将铁路罐车乙醇卸入指定乙醇储罐中。流程为铁路罐车卸车鹤管乙醇集油管线乙醇吸入管线卸乙醇离心泵乙醇输出管线乙醇储罐。乙醇汽油调和与装车流程:将组分油与乙醇通过上位机系统和批量控制器进行比例调和。流程为付油组分储罐(付乙醇储罐)付组分油罐至付油组分泵的管线(付乙醇油罐至付乙醇泵的管线付组分油管道泵(付乙醇管道泵)付组分油质量流量计(付乙醇质量流量计)组分油电液阀(乙醇电液阀)管道调和付乙醇汽油油鹤管汽车罐车。1.2.2.3 扫仓工艺流程说明a) 扫仓工艺设备概况组分油、柴油滑空泵扫仓系统主要设备包括:13条扫仓支管、2条栈桥扫仓集油管(组分油、柴油分设)、组分油50立方米回空罐1座、柴油10立方米回空罐2座、滑片泵两台。b) 扫仓工艺流程扫仓工艺流程图见图1-8。扫仓工艺流程功能:将铁路罐车余油抽吸干净。扫仓工艺为滑片泵扫仓方式。组分油、柴油滑片泵扫仓工艺流程:通过滑片泵将铁路罐车余油抽吸干净。流程为铁路罐车铁路栈桥扫仓短管扫仓支管滑片泵(组分油、柴油)栈桥卸油集油管(组分油、柴油)卸油离心泵(组分油、柴油)储油罐(组分油、柴油)。乙醇滑片泵扫仓工艺流程:通过滑片泵将铁路罐车剩余乙醇抽吸干净。流程为铁路罐车铁路栈桥扫仓短管扫仓支管乙醇扫仓滑片泵栈桥卸油乙醇集油管卸乙醇离心泵乙醇储油罐。1.3 工艺指标1.3.1 油品理化指标1.3.1.1 入库变性燃料乙醇标准(GB18350-2004)分析项目质量指标试验方法备注外观清澈透明,无肉眼可见悬浮物和沉淀物目测乙醇,(V/V) 92.1气相色谱甲醇,(V/V) 0.5气相色谱实际胶质,mg/100mL 5.0GB/T8019水分, (V/V) 0.8卡尔费休滴定法(容量法)无机氯 (以Cl计),mg/L 32电位滴定酸度(以乙酸计),mg/L 56滴定法铜, mg/L 0.08Phe值6.59.0酸度计法注:带的表示现在能开展的分析项目。带的表示必验分析项目。带的表示定期化验分析项目。1.3.1.2 入库车用乙醇汽油调合组分油标准(Q/SY48-2004)分析项目90#93#95#97#试验方法备注抗爆性研究法辛烷 (不小于)88.591.59496GB/T5487抗爆指数 (不小于)83.586.589报告GB/T503铅含量,g/L (不大于)0.005GB/T8020馏程10蒸发温度, (不高于)70GB/T653650蒸发温度, (不高于)12090蒸发温度, (不高于)190终馏点, (不高于)205残留量,(V/V) (不大于)2蒸气压kPa从9月16日至3月15日(不大于)81GB/T8017从3月16日至9月15日(不大于)67实际胶质,mg/100mL (不大于)5GB/T8019诱导期,min (不小于)600GB/T8018硫含量,(m/m) (不大于)0.08GB/T380硫醇(需满足下列要求之一)博士试验通过SH/T0174GB/T1792硫醇硫含量,(m/m)(不大于)0.001铜片腐蚀(50,3h),级 (不大于)1GB/T5096水溶性酸或碱无GB/T259机械杂质及水分无目测苯含量,(V/V) (不大于)2.5SH/T0693烯烃含量,(V/V) (不大于)38GB/T11132芳烃含量,(V/V) (不大于)42GB/T11132注:带的表示现在能开展的分析项目。带的表示必验分析项目。带的表示定期化验分析项目。1.3.1.3 出入库轻柴油标准(GB252-2000)分析项目10#0#-20#-35#试验方法备注色度,号 (不大于)3.5GB/T6540氧化安定性,总不溶物mg/100mL (不大于)2.5SH/T0175硫含量,(m/m) (不大于)0.2GB/T380酸度,mgKOH/100mL (不大于)7GB/T25810蒸余物残炭, (m/m) (不大于)0.3GB/T268灰分,(m/m) (不大于)0.01GB/T508铜片腐蚀(50,3h),级 (不大于)1GB/T5096水分,(V/V)痕迹GB/T260机械杂质无GB/T511运动粘度(20),mm/s 3.08.02.58.0GB/T265凝点, (不高于)100-35GB/T510冷滤点, (不高于)124-29SH/T0248闪点(闭口), (不低于)5545十六烷值 (不小于)45GB/T386馏程10蒸发温度, (不高于)30050蒸发温度, (不高于)35590蒸发温度, (不高于)365密度(20),kg/m实测GB/T1884注:带的表示现在能开展的分析项目。带的表示必验分析项目。带的表示定期化验分析项目。分析项目质量指标试验方法备注90号93号95号97号抗爆性研究法辛烷值 (不小于)90939597GB/T5487GB/T503抗爆指数 (不小于)858890报告铅含量,g/L (不大于)0.005GB/T8020馏程10蒸发温度, (不高于)70GB/T653650蒸发温度, (不高于)12090蒸发温度, (不高于)190终馏点, (不高于)205残留量,(V/V) (不大于)2蒸气压kPa从9月16日至3月15日(不大于)88GB/T8017从3月16日至9月15日(不大于)74实际胶质,mg/100mL (不大于)5GB/T8019诱导期,min (不小于)480GB/T8018硫含量,(m/m) (不大于)0.08GB/T380硫醇(需满足下列要求之一)博士试验通过SH/T0174GB/T1792硫醇硫含量,(m/m)(不大于)0.001铜片腐蚀(50,3h),级 (不大于)1GB/T5096水溶性酸或碱无GB/T259机械杂质无目测水分,(m/m) (不大于)0.20SH/T0246乙醇含量,(V/V)10.02.0SH/T0663其他含氧化合物, (m/m) (不大于)0.1SH/T0663苯含量,(V/V) (不大于)2.5SH/T0693烯烃含量,(V/V) (不大于)35GB/T11132芳烃含量,(V/V) (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