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六年级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五四制.doc_第1页
2019-2020年六年级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五四制.doc_第2页
2019-2020年六年级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五四制.doc_第3页
2019-2020年六年级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五四制.doc_第4页
2019-2020年六年级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五四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年六年级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五四制 题号一二等级得分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改编)1. 下列现象中的物体属于生物的是:A 弹钢琴的机器人 B馒头上长出的“黑毛” C能慢慢长大的钟乳石 D 火山爆发时喷出的岩浆(改编)2.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可作为下列哪项叙述的实例: A.生物因素对环境的影响 B.环境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C.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D.生物对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原题)3. 下列哪一项不是生物圈为生物提供的生存必须条件A. 土壤 B.阳光 C.空气 D. 水(原题)4. 世界人口不能无限增加,否则人类就不能正常地生存。这是因为生物生存需要:A. 空气 B. 阳光 C. 适宜的温度 D. 一定的空间(原题)5. 我们在对某地区生物分布状况作调查时,首先应确定调查的:A.目的和对象 B.对象和方案 C.对象和范围 D.范围和顺序(改编)6. 按照生物的生活环境,对下列生物归类正确的是:海龟 金鱼 松树 荷花 麻雀 海带 玫瑰 A. B. C. D.(原题)7. 甲显微镜的目镜为10倍、物镜为10倍,乙显微镜的目镜为16倍,物镜为40倍,则在视野中哪台显微镜看到的细胞最多A.一样多 B.甲多 C.乙多 D.不可判断(改编)8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A.昆嵛山林区 B.黄河的河水 C.海中的所有生物 D.草原上的全部牛羊(原题)9在进行实验研究时,为了增强实验的说服力,一般还应同时设计A分组实验 B重复实验 C独立实验 D对照实验(原题)10. 施用农药“DDT”的地区,虽然只占陆地面积的一小部分,可是远在南极的动物体内也发现了DDT,这种现象说明ADDT挥发性极强B这些南极动物可能是从施药地区迁去的C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D考察队把DDT带到南极(原题)1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A.单向流动的 B.循环流动的 C.等量流动 D.逐级递增(原题)12. 对于一只生活在大海里的鲸来说,它的生活环境是指A大海里的所有其他生物B阳光、空气、温度、水分等CA与B的总和 DA与B的总和再加上海中的其它鲸(原题)13.在一个草原生态系统中,测得四种生物体内DDT的平均浓度:甲:0.7ppm;乙:3.4ppm;丙:0.35ppm;丁:0.045ppm.。根据上述数据分析,四种生物形成的食物链应是: A. 乙甲丙丁 B.甲乙丁丙 C.丁丙甲乙 D.丁甲丙乙(创编)14关于生物圈,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B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C生物圈的厚度是20千米,是地球表面的一薄层 D生物圈是一个巨大的生态系统,有很强的自动调节能力,人类活动不会对它有太大的影响(原题)15、我国南方地区,森林覆盖率高,往往降雨较多,而且气候湿润,这种现象说明A环境影响生物生存 B.生物能够适应环境 C.生物生存依赖环境 D.生物能够影响环境(改编)16、在一个农田生态系统中,猫头鹰和蛇常常捕捉田鼠为食,它们三者之间体现出的关系是:A.合作和捕食 B. 竞争和合作C. 竞争和捕食 D.共生和捕食(改编)17、用显微镜对光时,如果视野内光线较强,应选择下列哪项来进行调节: 较大的光圈较小的光圈反光镜的平面反光镜的凹面A B C D(原题)18、下列选项不能体现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A.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B.一山不容二虎 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D.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原题)19、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能吸收人体排出的二氧化碳的是A.生产者B.消费者 C.分解者 D.全部生物(原题)20、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应包括A.食物链、食物网 B.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C.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D.阳光、空气、水分等二、非选择题:(改编)21(6分)“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是我国宋朝著名诗人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其中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句诗词中蕴含了很多的生物学知识,请你从生物学角度分析“红杏出墙”现象:(1)“红杏出墙”是杏树受到墙外阳光照射的刺激引起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红杏出墙”表现了生物具有_ 的特征,是生物_ 环境的表现。(2)杏树伸到墙外的枝条会开花结果,这体现生物具有特征:_ 。(3)红杏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盐,这体现生物特征:_。(4)“红杏出墙”争取阳光是红杏世代相传的性状,这体现生物特征:_。(5)从杏树反应的以上各特征来看,杏树属于生态系统中的_部分。(改编)22(8分)显微镜的使用据下图回答:(1)显微镜上最重要的部件是 _和 _。是它们起到放大物体的作用。(2)小林选择了标有“5”的目的和“10”的物镜,他观察到的物象放大了_倍。(3)如果小林对光后视野明亮,可是就是看不到物象,可能是因为标本没有正对 _的中央。也可能是没有调焦,可以转动 _,直到看到物象,再调节 _使物象清晰。(4)小林观看的物象如下图,原来的玻片标本写的是_。此时物像位于视野的左下方,要想把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应将标本向_移动。d(改编)23. (13分)上图为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的部分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此草原中的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环境共同构成_。图中没有画出的生物部分是_。(2)对鹰而言,能量消耗最多的食物链是_,这个图共有_条食物链。(3)鹰体内的有机物最终是来源于_进行的_作用。(4)如果当地有人开办工厂,导致该生态系统发生了重金属污染,则图中_体内的重金属含量最高。(5)图中鹰和狐是_关系,鹰和蛇既是_关系又是_ 关系。(6)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的数量总是在不断变化着,但是在一般情况下,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比例是相对稳定的形成一种_ 。这也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能力。(创编)24(9分)发展生态农业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生态农业能够合理的利用自然资源,使得农民增产增收,又可以保护农村环境,防止农村环境污染,。下图是某生态农场的部分结构模式图。请分析作答: 排泄物、废屑 太阳能农作物家畜食用菌蚯蚓 籽实输出 产品输出 产品输出 产品输出(1)流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最总来源是_,请写出该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_。(2)从生态系统的成分划分来看,图中所列生物属于消费者的是_,属于分解者的是_。(3)农作物的秸秆可以作为家畜的饲料,家畜的粪屑可以作为栽培食用菌的原料等事实说明,该生态系统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从而大大提高了_,即使能量流向了对人类有益的部分,又缓解了秸秆焚烧造成的污染。(4)该生态系统中人的作用非常关键,一旦人的作用消失,该生态系统很快就会变化,占优势的、地位的农作物被杂草和其它植物所代替。这说明该生态系统的_较弱,其原因是_。(改编)25.(5分)我们通常会用一些描述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关系的谚语或诗句,这些谚语或诗句同时也蕴含了一定的人生哲理,分析下列的谚语或诗句,请利用所学生物学知识回答问题:(1)“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如果黄雀被大量捕杀,那么在一定时间内蝉的数量将_。(填“增多”、“减少”或“不变”)(2)“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黄鼠狼没安好心的原因是黄鼠狼和鸡之间是_关系。(3)“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是在强调_是影响农作物生长的一个重要非生物因素。(4)“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说的是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能将花瓣中的有机物转变成简单的物质并供植物体重现利用。(5)“沧海桑田”是指_生态系统与农田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转变,其寓意是世界变化很大。(改编)26. (12分)明媚的秋日,一群南飞的大雁在湖边水草丰美的地方休憩,它们有的悠闲地取食植物的嫩茎叶,有的在水面上梳理着羽毛,哨兵雁警惕地守卫着雁群的安全。不远处草丛后,狼那绿荧荧的眼睛在闪烁着。大雁是国家二级野生保护动物,因为盲目猎杀数量曾经大大减少,这几年因为滥捕乱杀现象的减少,在这里休整的雁群数量已经达到千余只。 阅读上述短文回答下列问题:(1)有人说鸟类象征着自由,从生活范围看水鸟尤其是这样,以大雁为例,它们的生活可以涉及到生物圈的三大层_、_、_。(2)对雁群中的一只雁来说,它的生活要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哨兵雁、狼以及_是影响它生活的_因素,它与哨兵雁之间表现出的是_关系,与狼之间表现出的是_关系。它的生活还受到非生物因素比如_、_、_、_等的影响。从上文可见,影响大雁数量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_。(原题)27.(7分)在探究光对鼠妇的影响的活动中,同学们捕捉和观察鼠妇的时候发现,常常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找到鼠妇。,探究过光对鼠妇的生活的影响后,小强同学还有疑问,下面是他设计的探究非生物因素“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课外探究实验,请你帮助他完成实验设计:(1)在该实验中,小强提出的问题是_ ,根据他所掌握的信息,他能做出的假设是_。他确定的实验变量是 。(2)他将一个纸盒分为相等的两半,一半放入干燥的土壤,另一半同时放入等量的 _的土壤,然后在纸盒中央同时放入条件相同的10只鼠妇,其他情况均保持一致。在一定的时间内,观察和记录鼠妇的活动情况。重复实验并观察和记录每次的实验结果。(3)像上述情况的实验,在生物学上被称为 。(4)本实验只用1只鼠妇做实验不行吗?_为什么?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4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BAADADBADC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ADCDDCCCAC二、非选择题(共60分)21(6)(1)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适应(2)生物能够繁殖 (3)生物需要营养 (4)生物能够遗传 (5) 生物22. (8分)(1)5目镜 7 物镜(2)50倍(3)13通光孔 8粗准焦螺旋 9 细准焦螺旋(4)P 右下方23. (13分)(1)生态系统 真菌细菌(2)草鼠蛇鹰(2分) 5条(3)草 光合作用(4)鹰(5)竞争 捕食 竞争(6)动态平衡 自我调节24(9分) (1)太阳能 农作物家畜 (2分) (2)家畜 食用菌、蚯蚓(2分)(3)农作物的利用率(4)调节能力 生物种类少25.(6分)(1) 减少(2)捕食(3)水(4)分解者(5)海洋26. (12分)(1)大气圈底部、 岩石圈表面、 水圈大部 (2)人(或植物)、 生物、 合作 、 捕食 、 水、 阳光 、空气 、温度、 人27(7)(1)土壤的湿度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吗?(鼠妇喜欢潮湿的环境吗?)鼠妇喜欢潮湿的环境 潮湿 土壤的湿度(2)对照实验 (3)不行 误差大附送:2019-2020年六年级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五四制)本次质量检测:时间60分钟;分为A卷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B卷非选择题(40分);满分70分。请在答题卡上,将选择题相应的选项涂黑,非选择题的答案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空格内,不得填错位置,考试后只交答题卡。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30分)1、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 A、恐龙化石 B、不断生长的钟乳石 C、夏天衣服发霉长的毛 D、美丽的珊瑚2、下列哪种现象揭示的生物共性不同于其他三种( ) A、一粒油菜籽长成油菜植株 B、蝌蚪长成青蛙 C、蘑菇长大 D、种瓜得瓜3、盛夏,当天气又闷又热时,大气压较低,鱼池中常常出现鱼儿“浮头”现象,严重的会造成鱼大量死亡。此现象说明生物需要( )A、排出体内的废物 B、营养 C、呼吸 D、生长和繁殖4、下列生理活动从生物的特征来看不同于其它三种的是( ) A、呼出气体 B、排便 C、出汗 D、排尿5、关于生物获取营养的方式,下列哪种方式是不可能的( ) A、一种动物捕杀另一种动物为食 B、动物以植物为食 C、植物杀死动物并获取其营养 D、珊瑚通过光合作用获取6、下列诗句中,( )不包含生命现象 A、春眠不觉晓 B、处处闻啼鸟 C、夜来风雨声 D、花落知多少7、地衣(一种植物)能在岩石表面生长,又能使岩石不断风化,这说明( ) A、生物与环境之间没有直接联系 B、生物能适应环境和影响环境 C、生物的生存和发展与环境无关 D、生物的生存对环境有一定的影响8、某学生为了证明植物生长需要光照,将一盆植物如右图所示放在阳光下。为了增强说服力,他还应该设计另一个实验,你认为下列( )最合适。 9、沙漠地区的植物通常有很发达的根系和较小的叶片,与此相关的主要因素是( ) A、阳光 B、温度 C、水 D、土壤10、影响生活在水面以下150米以内水层中的生物生存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 A、大型海洋动物 B、水 C、温度 D、阳光11、在探究“土壤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活动中,如何保证实验结果的不同只是由于土壤湿度的不同引起的( ) A、实验中保持充足的光照 B、给以不同的光照和湿度 C、除土壤湿度不同外,还要给以不同的光照 D、实验中只设定土壤湿度这一个变量12、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下列现象中,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A、根深叶茂 B、大树底下好乘凉 C、大雁南飞 D、秋风扫落叶13、神农架生长着一种小野菊花,能发出阵阵芳香,被植物学家称为“神农香菊”。而把它移植到其他地方,就失去了香味。这一现象说明( ) A、环境能影响生物 B、生物能影响环境 C、生物能适应环境 D、环境能适应生物14、下列实例中,主要是阳光对植物影响的是( ) A、蛾类等昆虫的趋光性 B、苹果树不宜在热带地区种植 C、马尾松只分布在长江以南地区 D、菊花秋末盛开15、黄粉虫幼虫适合生活在较暗的环境中。在探究“光对黄粉虫幼虫生活的影响”实验中,把同样多的黄粉虫幼虫同时放在较暗的和较亮的环境中。下列曲线能表示较暗的环境中黄粉虫幼虫的个数变化的是( ) 16、自动调节能力最强的生态系统是( )生态系统 A、森林 B、海洋 C、淡水 D、湿地17、峰山上生长着茂密的松树、柞树、刺槐等,树下是草本植物。峰山属于( )生态系统。 A、森林 B、草原 C、城市 D、农田18、下列( )诗句是描写草原生态系统的。 A、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B、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D、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19、下列四幅图是四种生态系统,其中被称为地球之肾的是( )。20、一个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的重要标志是( )。 A、分解者大量减少 B、生产者大量减少 C、食草性动物大量减少 D、肉食性动物大量减少21、到南极大陆考察的科学工作者完成科考任务后,离开南极时,按规定必须把产生的垃圾一起带走,以保护南极的自然环境。从生态系统的组成看,你认为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南极生态系统缺少( )成分。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阳光、空气、温度等非生物部分22、科学家在南极企鹅体内发现了DDT,这说明( ) A、DDT挥发性强 B、科考队员把DDT带到了南极 C、农民到南极撒过药 D、DDT在生物圈中流动,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23、下列人类活动,可以保护生物圈的是( ) A、伐木毁林,开辟农田 B、回收废电池 C、焚烧农作物的秸秆 D、围海造田24、南橘北枳是说橘子种在淮河以南可以结出甜美的果实,在淮河以北则又酸又硬。造成这一差距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 A、阳光 B、温度 C、空气 D、水25、塔里木盆地为沙漠、准格尔盆地为绿洲,而两地的纬度基本相同,影响这两地生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 密 - 封 - 线 -A、水 B、温度 C、空气 D、阳光26、可构成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树林中的全部树木和草 B、长江中的所有鱼 C、长江中的所有水 D、整个长江27、下列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的是( ) A、柳树、兰花 B、蟑螂、虱子 C、灵芝、霉菌 D、花生、大豆28、下列属于竞争关系的是( ) A、同一群体内的母狮一起捕捉羚羊、喂养小狮子 B、草原上的狼与鹿 C、被饲养的长毛兔与人 D、草原上的狼与狮子29、草原上生活着很多动物,一天从外地迁来了一窝野兔,啃食青草,快乐生活。对于这些野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草原环境会被这些野兔改变 B、这些野兔将会影响草原的环境 C、这些野兔具有适应草原环境的能力 D、这些野兔已成为其他生物的环境因素。30、在一个生态平衡的环境中,五种生物体内DDT的浓度分别为甲12ppm、乙0.8 ppm、丙0.004ppm、丁200ppm、戊0.03ppm、己0.73ppm。你认为这六种生物形成的食物链关系最有可能的是( ) 初一生物 第一阶段测试题 B卷二、非选择题:(16题每空0.5分,710题每空1分,共40分)1、(6分)生物的共同特征:(1)生物的生活 ;(2)生物能 ;如:蚯蚓雨天出洞是为了 。(3)生物能 ; (4)生物能 ;(5)生物能 ; (6)生物具有 的特性。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属于 现象。 (7)除 以外 ,生物都是由 构成的 ;(8)生物能 ,也能 。2、(3.5分)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生态因素,它包括两类:(1) 、 、 、 等(2) 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 。3、(1.5分)生物间的关系: 关系; 关系; 关系。4、(3分)小明的爸爸喜欢养花,小明看到爸爸把花栽在合适大小的花盆中,放在阳光下,经常为花浇水、施肥,秋天天气变冷了,爸爸就把花搬到阳光充足、空气流通的阳台上,精心呵护。从前文中你认为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有: 、 、 、 、 、 。 5、(1.5分)生物圈的范围包括 、 、 。6、(1.5分)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 以外,其他条件都 的实验,叫对照实验。探究过程中需要排除 的影响。7、(7分)探究实验”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步骤: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作出假设: 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 。 制订计划:取一个大纸盒,都均匀地撒上一层湿土,在中间放入10只鼠妇,然后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纸板,另一侧盖上玻璃。静置2分钟,然后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记录。实施计划 得出结论 : 表达交流 请根据上面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所探究的非生物因素(该试验的变量)是 。(2)为什么要将纸盒一分为二,一侧盖上纸板,另一侧盖上玻璃?为了设置 。(3)为什么要用10只鼠妇,只用一只做实验行吗? ,为了减小 。(4)某生物小组实验后将每位同学的结果填写如下:学生ABCDEFGH玻璃下鼠妇的数量01090110老师看了数据,马上说,一位同学的结果有问题,找该同学一问,发现他的实验过程没问题,老师帮他找出了问题,改正了数据。你认为出现问题同学是: 。根据改正后的数据表,本次试验的最终结果是:玻璃板下鼠妇的数量为 。根据此结果,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8、(7分)右图为一个池塘生态系统,池塘内有水草、浮萍、水绵、鱼、虾等生物。(1)该生态系统中没有画出的成分是 。(2)水草、浮萍、水绵代表的成分是 ,其作用是 。(3)在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流动一般是从 开始的,能量以 的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