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运动的认识古代的认识牛顿在他的手稿惯性定律片断中写道:“所有那些古人知道第一定律,他们归之于原子在虚空中直线运动,因为没有阻力,运动极快而永恒。”这里所谓的古人,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代,德漠克利特(Democritus,公元前460371)、伊壁鸠鲁(Epicurus,公元前342270)都有这样的看法。例如,伊壁鸠鲁就说过:“当原子在虚空里被带向前进而没有东西与他们碰撞时,它们一定以相等的速度运动。”应该指出,不论是古希腊的哲学家还是后来他们的信徒,都无法证实这条原理,只能看成是猜测或推想的结果。亚里士多德的研究亚里士多德本人看中的是物体的形式因和目的因,他相信形式因蕴藏在一切自然物体和作用之内。开始这些形式因是潜伏着的,但是物体或者生物一旦有了发展,这些形式因就显露出来了。最后,物体或者生物达到完成阶段,其制成品就被用来实现原来设计的目的,即为目的因服务。他还认为,在具体事物中,没有无质料的形式,也没有无形式的质料,质料与形式的结合过程,就是潜能转化为现实的运动。这一理论表现出自发的辩证法的思想。在关于物体运动的问题上,亚里士多德则断言,物体只有在一个不断作用者的直接接触下,才能保持运动,一旦推动者停止作用,或两者脱离接触,物体就会停止下来。这种说法似乎与经验没有矛盾,但是显然经不起推敲。例如,对于抛射体的运动,亚里士多德解释说,之所以抛射体在出手后还会继续运动,是由于手或机械在作抛物动作中同时也使靠近物体的空气运动,而空气再带动物体运动。但是,在亚里士多德的思辨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漏洞。人们要问,空气对物体的运动也会有阻力作用,为什么有的时候推力大于阻力,有的时候阻力又会大于推力?尽管亚里士多德被奉为圣贤,他的学说在中世纪还是不断有人批驳,逐渐被新的见解所代替。中世纪的学说6世纪希腊有一位学者对亚里士多德的运动学说持批判态度,他叫菲洛彭诺斯(J.Philoponus)。他认为抛体本身具有某种动力,推动物体前进,直到耗尽才趋于停止,这种看法后来发展为“冲力理论”。代表人物是英国牛津大学的威廉(William of Ock- ham,13001350),他认为,运动并不需要外来推力,一旦运动起来就要永远运动下去。他写道:“运动并不能完全与永恒的物体区分开,因为当可以用较少的实体时,就无需用更多的实体。没有这一额外的东西,就可以对各种运动给予澄清。”例如,关于抛射体运动,他解释为:“当运动物体离开投掷者后,是物体靠自己运动,而不是被任何在它里面或与之有关的动力所推动,因为无法区分运动者和被推动者。”他举磁针吸铁为例,说明要使铁运动并不一定直接接触,并且还进一步设想,这种情况在真空中也能实现,可见亚里士多德认为真空不存在的说法是可疑的。当然,威廉的说法并不等于惯性原理,但是却是走向惯性原理的重要步骤。因为,如果运动不需要原因,一旦发生就要永远持续,亚里士多德的推动说就要从根本上受到动摇。巴黎大学校长布里丹(F.Buridan,13001358)也是批判亚里士多德运动学说的先行者。他反对空气是抛射体运动的推动者,亚里士多德对抛射体的解释是:在抛射体的后面形成了虚空区域,由于自然界惧怕虚空,于是就有空气立即填补了这一虚空区域,因而形成了推力。布里丹反问道:“空气又是受什么东西的推动呢?显然还有别的物体在起作用,这样一连串的推动根源何在呢?他又举出磨盘和陀螺为例,它们转动时无前后之分。两支标枪:一支两头尖,另一支一头尖一头钝,然而投掷时并不见得前者慢后者快。水手在船上,只感到迎面吹来的风,而不感到背后推动的风。这些都说明:“空气持续推动抛射体”的说法不符合事实。于是他提出“冲力理论”,认为:“推动者在推动一物体运动时,便对它施加某种冲力或某种动力。”布里丹的工作有两个人继续进行,一位是Saxony的阿尔伯特(Albert,13161390),另一位是奥里斯姆(Nicholas Oresme,13201382),他是布里丹的学生。他们发展了冲力理论,阿尔伯特运用冲力来说明落体的加速运动,认为速度越大,冲力也越大,他写道:“根据这个(理论)可以这样说,如果把地球钻通,一重物落入洞里,直趋地心,当落体的重心正处于地心时,物体将继续向前运动(越过地心),因为冲力并未耗尽。而当冲力耗尽后,物体将回落。于是将围绕地心振荡,直到冲力不再存在,才重又静止下来。”请注意,阿尔伯特这个例子后来伽利略在两大世界体系中也有讨论,可见布里丹、阿尔伯特、奥里斯姆等人的早期工作为伽利略和牛顿开辟了道路。不论是伽利略,还是牛顿,都在自己的著作中留下了冲力理论的烙印。伽利略的研究他以系统的实验和观察推翻了纯属思辨传统的自然观,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因此被誉为“近代力学之父”、“现代科学之父”。其工作为牛顿的理论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伽利略倡导数学与实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是他在科学上取得伟大成就的源泉,也是他对近代科学的最重要贡献。伽利略认为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源泉,主张用实验数学方法研究自然规律,反对经院哲学的神秘思辨。深信自然之书是用数学语言写的,只有能归结为数量特征的形状、大小和速度才是物体的客观性质。他是利用望远镜观察天体取得大量成果的第一人。伽利略对17世纪的自然科学和世界观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从伽利略、牛顿开始的实验科学,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开始。伽利略在自己的著作中多次提出类似于惯性原理的说法,例如在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1632年)中,:“只要斜面延伸下去,球将无限地继续运动,而且在不断加速,因为运动着的重物的本性就是这样。”再请读他的作品中的另一段对话:“萨:如果没有引起球体减速的原因你认为球体会继续运动到多远呢?辛:只要平面不上升也不下降,平面多长,球体就运动多远。萨:如果这样一个平面是无限的,那末,在这个平面上的运动同样是无限的了,也就是说,永恒的了。”在另一本著作两门新科学(1638年)中,伽利略再次表述了惯性定律,得出这样的结论:“一个运动的物体,假如有了某种速度以后,只要没有增加或减小速度的外部原因,便会始终保持这种速度这个条件只有在水平的平面上才有可能,因为在斜面的情况下,朝下的斜面提供了加速的起因,而朝上的斜面提供了减速的起因;由此可知,只有在水平面上运动才是不变的”。但是,伽利略又同时认为,等速圆周运动也是惯性运动,并进而论证行星正是由于按圆周轨道作等速运动才能永恒地运转,而他的直线运动实际上只限于沿着水平面的运动,所以并没有正确地表达惯性定律。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伽利略通过科学推理,认为:如果一切接触面都是光滑的,一个钢珠从斜面的某一高度A处静止滚下,由于只受重力,没有阻力产生能量损耗,那么它必定到达另一斜面的同一高度C,如果把斜面放平缓一些,也会出现同样的情况,如D、E的高度,如果斜面变成水平面,则钢珠找不到同样的高度而会一直保持一种运动状态,永不停止运动下去笛卡儿的工作1644年,笛卡儿(Rene Descartes,15961650)在哲学原理一书中弥补了伽利略的不足。他明确地指出,除非物体受到外因的作用,物体将永远保持其静止或运动状态,并且还特地声明,惯性运动的物体永远不会使自己趋向曲线运动,而只保持在直线上运动,他表述成两条定律:(一)每一单独的物质微粒将继续保持同一状态,直到与其它微粒相碰被迫改变这一状态为止;(二)所有的运动,其本身都是沿直线的。他在给友人麦森(Mersenne)的信(1629年)中就已断言:“我假设,运动一旦加于物体,就会永远保持下去,除非受到某种外来手段的破坏。换言之,某一物体在真空中开始运动,将永远运动并保持同一速度。”笛卡儿比其他人高明的地方就是认识到惯性定律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关键所在,是他最早把惯性定律作为原理加以确立,并视之为整个自然观的基础,这对后来牛顿的综合工作有深远影响。然而,笛卡儿只停留在概念的提出,并没有成功地解决力学体系问题,而牛顿对惯性定律的认识也经过了一番曲折,直到1687年撰写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之际,才摆脱旧观念的束缚,把惯性定律作为第一原理正式提了出来。牛顿的工作他在1687年发表的论文自然定律里,对万有引力和三大运动定律进行了描述。这些描述奠定了此后三个世纪里物理世界的科学观点,并成为了现代工程学的基础。他通过论证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与他的引力理论间的一致性,展示了地面物体与天体的运动都遵循着相同的自然定律;为太阳中心说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并推动了科学革命。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描述了他的第一定律:“每一个物体继续保持其静止或沿一直线做匀速运动状态,除非有力加于其上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牛顿第一定律通过不受力的物体的运动状态的描绘,绘出了力概念的定性定义。牛顿在表述他的牛顿第一定律前的定义中明确提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使物体改变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就对力的概念给出了定性的、科学的定义。其要点之一是力的起源: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存在于这种作用过程之中。其要点之二是,力作用的效果:是使受力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即产生加速度。在运动定律方面牛顿科学地定义了力这个重要概念,它使原来关于推、拉这种关于力的模糊认识上升到科学概念,从而大大拓宽了人们对力的认识,拓宽了力的范围。惯性在物理学里,惯性(inertia)是物体抵抗其运动状态被改变的性质。物体的惯性可以用其质量来衡量,质量越大,惯性也越大。艾萨克牛顿在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里定义惯性为:惯性,是物质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全国80所名校数学试卷
- 南渝中学初二数学试卷
- 南充拓展活动策划方案招聘(3篇)
- 固废焚烧施工方案(3篇)
- 珠宝引流促销活动方案策划(3篇)
- 私人银行开业活动策划方案(3篇)
- 山坡建筑施工方案(3篇)
- 驾驶校车考试题库及答案
- 北京市门头沟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道德与法制试卷及答案
- 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考题及答案
- 2025人教版(PEP)2024一年级上册英语教学计划
- 2025年高考甘肃卷地理试题解读及答案详解讲评(课件)
- 金融专业面试实战经验分享:金融行业常见面试题解答
- 2025湖南省低空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及下属子公司招聘7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中医医院创建三甲汇报工作大纲
- 2025年注册会计师(CPA)全国统一考试(税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套)
- 卫星互联网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高考化学四川卷试题答案解读及备考指导(精校打印)
- 2025年郑州小升初选拔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押品评估准入考试题库
- 刑法基本原则解读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