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安徽工程大学安徽工程大学 数学建模 选修课 课程论文数学建模 选修课 课程论文 题目 公交车调度方案的优化设计题目 公交车调度方案的优化设计 摘 要 本文利用某一城市某条公交路线上的客流调查运营资料 以乘客的平均抱 怨度 公司运营所需的总车辆数 公司每天所发的总车次数以及平均每车次的 载客率为目标函数 建立了的分时段等间隔发车的综合优化调度模型 在模型 求解过程中 采用了时间步长法 等效法以及二者的结合的等效时间步长法三 种求解方法 尤其是第三种求解方法既提高了速度又改善了精度 目的使用尽 可能少的车来运送乘客 同时不能让乘客等待时间过长 也不能超载 主要思想是通过逐步改变发车时间间隔用计算机模拟各个时间段期间的系 统运行状态 确定最优的发车时间间隔 但计算量过大 对初值依赖性强 等 效法很快而且很方便地就可求出给定发车间隔时的平均等待时间 和在给定平 均等待时间的情况下的发车间隔 但该方法只能对不同时段分别处理 结合前 两种方法的优点提出等效时间步长法 即从全天时段内考虑整体目标 使用等 效法为时间步长法提供初值 把整个一天联合在一起进行优化 通过对模型计 算结果的分析 我发现由于高峰期乘车人数在所有站点都突然大量增加 而车 辆调度有滞后效应 从而建议调度方案根据实际情况前移一段适当的时间 在求具体发车时刻表时 利用等效时间步长法 较快地根据题中所给出的 数据设计了一个较好的照顾到了乘客和公交公司双方利益的公交车调度方案 给出了两个起点站的发车时刻表 见表二 得出了总共需要 49 辆车 共发 440 辆次 早高峰期间等待时间超过 5 分钟的人数占早高峰期间总人数的 0 93 非早高峰期间等待时间超过 10 分钟的人数占非早高峰期间总人数的 3 12 引入随机干扰因子 使各单位时间内等车人数发生随机改变 在不同随 机干扰水平下 对推荐的调度方案进行仿真计算 发现平均抱怨度对 10 的随 机干扰水平相对改变只有 0 53 因此该方案对随机变化有很好的适应性 能 满足实际调度的需要 第 2 页 关键词 关键词 公交调度 层次分析 时间步长法 等效法 满意度 队员队员 1 彭广政 应用化学彭广政 应用化学 应化应化 111111 班班 学号 学号 3110405140 指导老师 指导老师 周金明周金明 成成 绩 绩 完成日期 完成日期 2012 11 7 第 3 页 一 一 问题重述问题重述 公共交通是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好公交车的调度对于完善城市交通环境 改进市民出 行状况 提高公交公司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都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考虑一条公交线路上公交车的调 度问题 其数据来自我国一座特大城市某条公交线路的客流调查和运营资料 该条公交线路上行方向共 14 站 下行方向共 13 站 第 15 16 页给出的是典型的一个工作日两 个运行方向各站上下车的乘客数量统计 公交公司配给该线路同一型号的大客车 每辆标准载客 100 人 据统计客车在该线路上运行的平均速度为 20 公里 小时 运营调度要求 乘客候车时间一 般不要超过 10 分钟 早高峰时一般不要超过 5 分钟 车辆满载率不应超过 120 一般也不要低 于 50 试根据这些资料和要求 为该线路设计一个便于操作的全天 工作日 的公交车调度方案 包 括两个起点站的发车时刻表 一共需要多少辆车 这个方案以怎样的程度照顾到了乘客和公交公司 双方的利益 等等 二 问题的假设问题的假设 1 题目中所给出的一个工作日的乘客流量统计数据是具有代表性的 2 工作日每天同一时间的乘客流量大致相等 3 在任何时刻车辆上的人数不能多于 120 人 4 每个乘客都严格遵守先到先上车的规则 5 忽略其他情况对公交车的影响 即公交车以20 公里 小时的速度匀速行驶 即在公 交线路上所有车辆总能正常通行 不考虑诸如堵车 交通事故等意外情况 6 不考虑公交车在各站的停车时间 即乘客上下车均在瞬间完成 7 每个时间段的发车间隔时间是确定的 而且是相等的 三 三 符号的约定符号的约定 l上 公交路线上行方向的总路程 l下 公交路线下行方向的总路程 v 客车行驶的平均速度 上行车辆第 i 段时间内的发车时间间隔 上i t 第 4 页 下行车辆第 i 段时间内的发车时间间隔 下i t 乘客的抱怨度 N 一共需要的车辆数 S 一天总的发车次数 平均每车次的载客率 在第 i 时间段内上车的总人数 总i num 一天的乘车总人数 总 num 四 四 模型分析与求解模型分析与求解 4 1 模型模型 一一 本题要求设计全天 工作日 的公交车调度方案 这里需要考虑乘客和公交公司两方 面的利益 是一个多目标的优化问题 其中可以供选择的目标函数主要有 1 乘客候车时间要尽量短 2 候车时间超过 5 分钟乘客数要尽量少 3 公交公司所需的总车辆数尽量少 4 全天范围内 发车的总次数尽量少 5 平均每车次的载客率尽量高等等 以上的目标可以用乘客利益和公司利益分为两类 这两类目标是相互冲突的 不 可能同时达到最大 工作日的早高峰正是多数乘客上班的时间 也是一天中乘坐公交 车人数的高峰期 所以这段时间里所需的车辆数也是最多的 从乘客的方面考虑 早 上上班迟到对他的利益的损失相当大 因此乘客希望候车时间一般不要超过 5 分钟 这时应以乘客的抱怨程度尽量小为主要目标 求得公交公司在早高峰期间的所需的最 少车辆数 在其余时间段里 乘客候车时间一般不要超过 10 分钟 这时考虑到公交公 司的利益使其在这段时间内所发的总共发车的车次总数最少 以及提高每车次的载客 率为主要目标 因此我们首先确定出早高峰期 针对早高峰期的数据 在一定的乘客抱怨水平下 求出共需多少辆车 然后再根据全天其它时段的数据 并综合其它指标求出两个起点 站的发车时刻表 第 5 页 由于题目中所给出的仅是各站一个小时上下车人数的数据 对于我们的计算而言 太过粗糙 首先想到的是运用题中的数据对每一车站在各时段上车和下车的人数进行 分布拟合 但这样做也有很大的缺点 因为各时段每个站点上下车人数受上下班时间 以及道路沿线工厂等因素影响很大 从而导致各时段前后相关性很小 而对各时段上 车和下车的人数进行分布拟合就人为的增加了各时间段的上下班人数的相关性 与实 际情况不符 实际中如果把统计做的更细致或者知道那些影响上下车人数分布的因素 就可以 较好的求出这些分布 由于缺乏我们对这些情况得了解 所以我们假设各站的上下车 人数在各个时间段 一小时 内分布是均匀的 即 E numik t ti ti numik ti 其中 numik t ti 表示在 t ti 内上车的人数 4 2 模型模型 二二 为了更好的建立模型 首先要明确下面几个问题 1 时间段的划分 假设在题目中给出的各时段 一小时 内 各车站上下车的乘 客人数分布均匀 这样就可将全天分为 18 个时间段 分别对每一个时间段进行考虑 并认为每个时间段内的发车间隔时间 ti上和 ti下分别为常数 但两者不一定相等 2 对下行方向的处理 从题中数据可以看出上行方向比下行方向多一个车站 A1 我们对此的处理是在下行方向同样也补上一个车站 A1 并且令这个车站在任何时 段上车和下车的人数均为 0 3 对乘客平均抱怨度的定义 考虑到一个人的抱怨程度是一个模糊的表述 它与 候车时间的长短有关 候车时间越长 抱怨程度越大 但候车时间足够短时又不会抱 怨 经过分析可以定义第 i 个时间段上行的 或下行的 第 j 个乘客的抱怨度为 10 107 75 54 4 0 4 3 2 1 iji iji iji iji ij w w w w w ji 上 或 10 107 75 54 4 0 4 3 2 1 iji iji iji iji ij w w w w w ji 下 式中 表示当此乘客不同等待时间 wij对应不同的抱怨度 可以看出抱 i 1 i2 i 3 i4 怨度不仅与等待时间的长短有关 而且还会与所在的时间段 i 有关 很明显 早高峰期 第 6 页 间和平时时段里等待同样长的时间 前者给乘客造成的损失可能更大些 因此抱怨度 也会相应大一些 有了每个乘客抱怨度的定义 第 i 时间段的平均抱怨度为 总 下上 总 i num j i i jiji num 1 1 一天内的平均抱怨度为 18 1i ii 式中 i表示第i段时间内区间的平均抱怨度对总平均抱怨度的权重 可取 其中 wij 是由 ti上或 ti下及 numik t ti 决定的 其1 18 1 i i i i num num 使得 总 总 中 numik t ti 是一个随机量 故 wij也是一个随机量 从而一天内的平均抱怨度 也是一个随机量 可表示为 f ti上 ti下 4 总车辆数的确定 一天所需的总车辆数 N 等于各时段所需的总车辆数 Ni中的 最大值 即 N g ti上 ti下 max N1 N2 N18 而每一时段所需的总车辆 数由上行车辆数 下行车辆数 加开车辆数三部分组成 有 Ni Ni 上 Ni 下 Ni 加 其中 下 上 下 上 下 上 i i i i tv l N tv l N 下上 上下 上下下 下上 上下 下上上 加 ii ii ii i ii ii ii i i tt tt tt v l T tt tt tt v l T N 这里 表示对括号内的数取整 5 对平均每车次的载客率的定义 考虑到每车次的运营成本基本不变 这样 平均每车次的载客数目的多少就能反映公司的利益 于是我们定义平均每车次载客率 定义为 num总 S 即 18 1 18 1 14 1 下上 上 i i i i i ij ij TT num 式中代表第 i 时段在第 j 车站到上车人数 包括上行和下行 代表第时段的 上ij num i T 时间间隔 第 i 时段上行或下行的发车时间间隔 i 第 7 页 平均每车次的载客率的高低直接反映了一个调度方案对于公交公司的收益率 一 般地乘坐公交车是按次计费的 所以总上车人数即反映了公交公司一天的收入 而总 发车次数则反映了公交公司一天的支出 6 据以上分析 我们建立如下模型 目标 min E E f ti上 ti下 min N g ti 上 ti 下 min 这里 表示对括号内的数取整 18 1 下上ii i ii tTtTS max num总 S 调度要求 1 每辆车上承载的人数不超过 120 人 2 在给定时间段 Ti 60 分 内 ti 上 ti 下为定值 解法分析解法分析 在我们建立的模型中的多个目标中 总共需要的车辆数 N 涉及到公司建立一条公 交线路的初始投资 每辆车所需的资金巨大 应被首先考虑 而要确定总共需要的车 辆数 只需求出早高峰期 我们根据题中给出的数据 假设早高峰期为 7 00 8 00 和 8 00 9 00 两个时段 内所需的车辆数即可 考虑到实际求解过程中 对于前面模型中所定义的抱怨度在各个时间段内对于不 同等待时间长度取值问题 可以通过实际的调查数据得到 简化地想 如果对应所有 的区间 顾客等待时间长度大于 5 分钟时都取 1 而小于 5 时都取 0 那么这是所定义 的抱怨度直观意义就是指所有时间内等待时间超过 5 分钟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值 但 显然着这种定义太粗糙 由于缺乏实际的调查 我们在以下求解过程中对抱怨度在各 个时间段内对于不同等待时间长度取值作以下假定 早高峰期间 i1 i4分别取 0 0 3 1 1 5 2 4 而其它时间段内 i1 i4分别取 0 0 15 0 5 0 75 1 2 解法一 时间步长法解法一 时间步长法 总体思路 在给定的假设原则下 通过逐步改变发车时间间隔用计算机模拟各个 时间段期间的系统运行状态 确定最优的发车时间间隔 为简化计算 可以设定每个 车站单位时间内上下车人数分别正比于该车站在这个时间段上下车的总人数 即 第 8 页 numik t ti ti numik ti 运行步骤 1 初始发车时间间隔 i 1 2 18 i t 2 设置初始状态 模拟时钟 终点时间 0 0 T60 e T 3 设置每个车站等车人数以及待发车辆的最初状态 将每个车站的等车人按其等 待时间的长短分为以下几类 10 ij w21 ij w32 ij w54 ij w 65 ij w 4 判断是否需要发车以及是否有车到站 并更改一次各车站等车人数及运行车辆 的状态 其中运行车辆的状态包括实际承载人数和空余座位数 判断是否到了终点时 间 若是 转第 5 步 否则转第 2 步 1 00 TT 5 统计整个过程中各区间等车时间超过 5 分钟以上的人数 对这些人加权求和 然后除以该过程总的上车人数得到平均抱怨程度 判断是否大于给定的目标抱怨度 若大于给定值则转第 1 步 并改变发车时间间隔 ti 否则 给出结果并转第 6 步 6 结束 解法二 等效法解法二 等效法 总体思路 总体思路 由于不同上车规则所对应的所有乘车人员的等待时间之和 T总是相等的 可以把先到先乘车这个规则所对应的 T总等效成后到先乘车规则的情况求出来 由 T总 除以总乘车人数可以得到乘客的平均等待时间 T平 对乘客而言 T平当然越小越好 即可以把 T平作为一个目标 当然也可以这样解释 通过对乘客等待时间的统计 可得 到等待时间位于各个时间区间内的乘客人数 通过拟合有如下图所示的分布 图中虚 线代表 T平 那么图中阴影所示的面积就反映了等车时间超过 5 分钟的比重 由图可看 出 T平的值越小 抱怨度也会越小 第 9 页 图一图一 等效法求解等效法求解 T平 平的计算原理及方法 的计算原理及方法 利用等效的概念求解是基于这样一种结论 只要每个乘客到达的车站的时间和发 车的间隔确定 那么先到先上车的规则和后到先上车的规则两种情况下所有人员的等 车时间总和总是相等的 例如 甲在一个车站等待 过了一个周期来了一辆车和乙 但车只有一个座位 又过一个周期 又来了一辆车和丙 也是只能一个人上 那么 这段时间里如果按照先来先上规则 甲和乙的等车时间都是一个周期 如果按照后来 先上规则 则甲的等车时间是两个周期 而乙可以不等待 但是两人的等待时间之和是一样的 如果沒有更多的空位如果没有更多的空位 甲将 被 滞留 在那里 这种现象可解释为 如果出现等待 先到先上规则是每个乘客都得等一段时间 而后到先上规则却是先到的人员一直在等 后来得人反倒可以即来即上 相当于后来 人员的等待时间被折合到先到人员身上的缘故 先到的乘客担当了全体人员的 替罪 羊 从而形成了在整个时间隔内永远上不了车的滞留情况 这样就可以只通过计算这 些滞留人员的滞留时间之和 得到全体的平均等待时间 定义定义 第 i 个时段内 第 j 个车站的净上车人数 aij为该车站在这一时段内的上车人 数减去下去车人数 用以上定义对数据进行预处理 即得到每个车站在各时间段内的的净上车人数 aij 考虑在 ti内 一辆本来已经满载的车经过第 j 个车站的情况 如果这个车站的净 上车人数大于 0 则这个站滞留的乘客人数为 ti内的净上车人数 aij ti Ti 若净上车 人数小于等于 0 则这个车站可以为后面的车站提供空位置 从而使得下面站点的滞留 人数减少 即可等效为它能提供的滞留人数为一负值 用来对消后面车站的滞留人数 但是如果其后面所有车站的净上车人数之和为负的话 它所提供的空位永远也不会有 第 10 页 人来坐 负的滞留人数就没有实际意义 这时就可令它和它之后的所有车站所能提供 的滞留人数都为 0 按照以上方法可求得每个时段上只有前面若干个车站会出现滞留人 数 即可简化计算 同时对第 i 时段的始发站而言 它所提供的滞留人数为 图二给出的是 7 00 8 00 段各站上行方向上的净上车人数 120 i i ij T t a 图二图二 按上述等效原理 算出各时间段内各站的净上车人数 即滞留人数 而滞留的人 从到站起就一直等待到时间段结束 其等待时间成一个等差数列 由此可得总的等待 时间的计算公式为 120 11 1 i i t T n ii j ij i i i i i i tnTa T t a T t T总 而平均等待时间 Ti 平 Ti 总 总i num 下面给出上行方向各段平均等待时间 Ti 平的目标 求得结果如下 表一 上行方向各段平均等待时间表一 上行方向各段平均等待时间 Ti 平 平的目标 的目标 T i 平 732244444443344447 t i 9 72 51 462 584 55 64 85 56 16 973 22 65711 3 12 315 337 3 第 11 页 误差讨论 该方案计算时 当一个人的等待时间时 他的等待时间就被忽略了 导致 iij tw 结果偏小 这里应对平均等待时间 T平加上一个 ti 2 的修正 解法三 等效时间步长法解法三 等效时间步长法 时间步长法虽然将全天的数据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 充分考虑到各时间段的数据对 相邻时间段的影响 可以较好的模拟出全天公交车的运营情况 并且给出对乘客抱怨 度较为精确的描述 但 ti是一个 18 维的向量 我们对于初值的确定缺乏依据 而导 致大量盲目的搜索 另一方面 等效法可方便快捷的给出在平均等待时间 T平约束下各段的发车时间间 隔 但其根本缺陷在于只对每个时间段内的数据进行处理 而没有考虑到上一时间段 遗留下来的人对本时间段的影响及本时间段遗留的人对下一时间段的影响 因此算出 的结果对于全天来说是就不见得特别好了 结合前面两种算法 我们想到可以首先用等效法算出几组 ti的初值 然后将 这些初值带入时间步长法中进行计算 得出平均抱怨度最小的一组 ti作为我们的结 果 模型的结果 模型的结果 按解法三求得结果如下 1 两个起点站的发车时刻表如下 表二 公交车全天调度方案表二 公交车全天调度方案 发车时间间隔发车时间间隔 上行上行下行下行 9 30 30 00 2 30 6 50 5 5 0000 6 6 0000 6 6 0000 7 7 0000 7 7 0000 8 8 0000 1 30 2 40 2 40 2 20 8 8 0000 9 9 0000 9 9 0000 1010 0000 4 30 4 20 5 40 6 50 1010 0000 1111 0000 1111 0000 1212 0000 4 50 5 30 7 40 8 50 1212 0000 1313 0000 1313 0000 1414 0000 6 10 8 20 1414 0000 1515 0000 6 50 7 20 1515 0000 1616 0000 7 10 1616 0000 1717 0000 3 10 5 50 3 30 1717 0000 1818 0000 2 40 2 10 第 12 页 1818 0000 1919 0000 7 00 1919 0000 2020 0000 11 20 2020 0000 2121 0000 12 20 2121 0000 2222 0000 15 00 3 20 7 00 9 20 9 30 2222 0000 2323 0000 30 00 20 00 2 总共需要N 49 辆车 3 一天内总的发车次数为S 440 次 其中下行方向为 202 次 上行方向为 238 次 4 平均每次车载客率 P 246 人 车次 5 抱怨度 0 2831 表三 各等车时间区间等车人数表三 各等车时间区间等车人数 等待时间 分 4 55 66 77 88 99 10 10 等待人数 8112789457391557143117893374 方案模拟 方案模拟 不同工作日同一时段乘客到达总数基本相同 但由于种种随机因素的影响 它总 是有一定的上下波动 于是在单位时间内到达乘客数均值 m 上引入随机量 它服从 均值为 0 正态分布 其均方差与 m 成正比关系 即 N 0 2 于是实际到达 m 人数 其中可以通过调整来控制波动的程度 mm 在不同水平下的对上行方向调度方案仿真 同一水平下作 100 次仿真然后取均 值得到一天不同候车时间 w 占全天乘车人数的比值及最后总的抱怨度 表四 不同随机水平表四 不同随机水平上行方向调度方案仿真结果上行方向调度方案仿真结果 56 w67 w78 w89 w910 w10w 0 0 06880 050 01370 01270 01580 02970 2826 0 01 0 06880 050 01370 01280 01560 02970 2827 0 02 0 06880 05010 0140 01290 01560 02970 2830 0 05 0 06870 05010 01390 01290 01510 03020 2835 0 1 0 06870 05080 01470 01390 01510 02950 2841 可以看出 调度方案对即对于数据的波动不敏感 最大随机水平 0 1 时 抱 怨度相对变化只有 0 53 此方案有较大的适用范围 五 五 模型评价模型评价与改进与改进 第 13 页 5 1 模型的优点模型的优点 1 针对题目中给出的数据 充分考虑到各方面的利益建立了多个目标下的优化模 型 2 对模型对求解结合了时间步长法和等效法的优点 求解简单 而得到的方案较 为理想 3 对人到达各车站的时间的随机变化进行了模拟 检验了方案对扰动的敏感性 4 易操作性 一方面公交公司的时刻表比较合理可行 另一方面驾驶员能容易记 住自己的上班时间 以避免时间表混乱而引起误车现象 5 2 模型的缺点模型的缺点 1 对于两个起点站发车次数的均衡性 对调度方案的影响未做很好的分析 只进 行了定性的分析 2 用光滑曲线拟合的方法无法模拟真实的客流量曲线 5 3 模型的改进模型的改进 通过对上面所得到的结果进行分析可以看出高峰期及高峰期前各时间段等车时间较 长的人数较多 而高峰期后各时间段等车时间较长的人几乎没有 其原因是我们的模型是在第 i 段的起点时刻才开始启用第 i 段的时间间隔 而在 i t 第 i 段发出第一辆车的时刻 各站的上下车人数均已按第 i 段的数据开始出现了 但已 在路上运行的车还是按第 i 1 段的时间间隔发出的 这样车就明显的与乘客的需求 1 i t 不相符合 当第 i 段的上下车人数大于第 i 1 段的上下车人数时 乘客的等待时间显然 会变长 增加乘客的抱怨 我们的结果中高峰期及高峰期前各时间段等车时间较长的 人数较多就是这种情况 反之 乘客的等待时间显然会变短 同时也使车辆的满载率 过低 不符合公司的利益 对此我们可对我们的模型作如下调整 在第 i 段的起始时刻之前 Tr 时刻开始的 Ti 60 分 时段内按第 i 段的时间间隔 ti发车 针对不同的 Tr 值进行搜索 得出使得平均抱怨度 最小的 Tr 第 14 页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吴建国 数学建模案例精编 M 北京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5 2 杨启帆 何勇 谈之奕 数学建模竞赛 浙江大学学生获奖论文点评 M 杭州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6 3 朱道元 数学建模案例精选 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3 4 283840255 公交车调度方案的优化设计 百度文库 2010 第 15 页 附录 可以含程序 图 表格 证明过程 附录 可以含程序 图 表格 证明过程 某路公交汽车各时组每站上下车人数统计表 上行方向 A13 开往 A0 站名A13 A12 A11 A10 A9A8A7A6A5A4A3A2A1A0 站间距 公里 1 6 0 51 0 73 2 04 1 26 2 291 1 2 0 41 1 03 0 53 5 00 6 00上 3716052437690488385264545110 下 0891320484581321824258557 6 00 7 00上 1990 376 333 256 589 594 315 622 510 176 308 307680 下 099 105 164 239 588 542 800 407 208 300 288 921 615 7 00 8 00上 3626 634 528 447 948 868 523 958 904 259 465 454990 下 0 205 227 272 461 1058 1097 1793 801 469 560 636 1871 1459 8 00 9 00上 2064 322 305 235 477 549 271 486 439 157 275 234600 下 0 106 123 169 300 634 621 971 440 245 339 408 1132 759 9 00 10 00上 1186 205 166 147 281 304 172 324 26778 143 162360 下 08175 120 181 407 411 551 250 136 187 233 774 483 10 00 11 00上 923 151 120 108 215 214 119 212 20175 123 112260 下 0525581 136 299 280 442 178 105 153 167 532 385 11 00 12 00上 957 181 157 133 254 264 135 253 26074 138 117300 下 0545884 131 321 291 420 196 119 159 153 534 340 12 00 13 00上 873 141 140 108 215 204 129 232 22165 103 112260 下 0464971 111 263 256 389 164 111 134 148 488 333 13 00 14 00上 779 141 10384 186 185 103 211 17366 10897230 下 0394170 103 221 197 297 13785 113 116 384 263 14 00 15 00上 625 104 10882 162 18090 185 170497585200 下 036394778 189 176 339 1398097 120 383 239 15 00 16 00上 635 1249882 152 18080 185 150498585200 下 036395788 209 196 339 12980 107 110 353 229 16 00 17 00上 1493 299 240 199 396 404 210 428 390 120 208 197490 下 08085 135 194 450 441 731 335 157 255 251 800 557 17 00 18 00上 2011 379 311 230 497 479 296 586 508 140 250 259610 第 16 页 下 0 110 118 171 257 694 573 957 390 253 293 378 1228 793 18 00 19 00上 691 124 10789 167 165 108 201 194539382220 下 0454880 108 237 231 390 15089 131 125 428 336 19 00 20 00上 3506455469185508889274847110 下 022233463 116 108 19683486466 204 139 20 00 21 00上 304504336727540776022383790 下 0161724388084160 117 21 00 22 00上 209373226535529475216282760 下 0141421337863 12562304041 12892 22 00 23 00上 193325535513210 下 03358181727127993221 第 17 页 某路公交汽车各时组每站上下车人数统计表 下行方向 A0 开往 A13 站名A0A2A3A4A5A6A7A8A9A10 A11 A12 A13 站间距 公里 1 561 0 441 2 0 97 2 291 32 0 7310 5 1 62 5 00 6 00上 22342443331100 下 0211677534239 6 00 7 00上 795143167841511881091371304553160 下 07040401842051951479310975108271 7 00 8 00上 232838042722442045527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46103-2025航空航天用带沉头窝的MJ螺纹减小型封闭角形托板自锁螺母
- GB/T 46061-2025橡胶配合剂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定加工油玻璃化转变温度
- 2025年生物医药创新药研发技术与医药市场前景研究报告
- 2025年化妆品行业个性化定制化妆品市场前景报告
- 2025年机器人行业人工智能机器人应用前景研究报告
- 2025年绿色环保行业可降解材料应用前景分析报告
- 2025年汽车行业智能驾驶技术前景展望报告
- 商场人员管理安全培训课件
- 天津市2025天津市机关后勤事务服务中心分支机构天津市迎宾馆招聘8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南开区2025天津南开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招用劳务派遣制用工人员1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国庆节前安全教育培训
- 2025年国家电网公司招聘面试模拟题集与答案解析
- 农业农村部在京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真题2024
- 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完善-以资阳市雁江区为例
- 校园招聘服务协议书范本
- 语音厅运营基础知识培训
- 汽车装饰用品购销合同(标准版)
- 停车场保安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富血小板血浆的临床应用幻灯片课件
- 大数据驱动下的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研发与应用
- 盆腔炎性疾病护理查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