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6口技导学案1(无答案)鲁教版五四制.doc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6口技导学案1(无答案)鲁教版五四制.doc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6口技导学案1(无答案)鲁教版五四制.doc_第3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6口技导学案1(无答案)鲁教版五四制.doc_第4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6口技导学案1(无答案)鲁教版五四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口技【学习目标】:1.了解我国口技艺人高度的聪明才智和艺术创造能力。2.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3.学习准确地运用表示时间的词语。【知识链接】虞初新志是一部笔记小说集,清代张潮(康熙时安徽歙县人,曾任职翰林院)所编,共20卷,所收集的大多是明末清初时人的文言短篇。虞初是人名,他是西汉时人,汉武帝时曾任侍郎。他曾根据周书写成通俗的周史,书名“周说”,共有九百多篇(已散失)。汉书艺文志将虞初列入小说家,后世常用他的名字作为笔记小说的代称。【自主预习】1.借助字典、书下注释及有关参考资料,完成2.借助字典、书下注释及有关参考资料,解释下列重点实词一情景导入,明确目标二自主探究,释疑解惑。(一)听读读准音1听录音朗读,学生听准字音和划分节奏2画出不理解字词及语句(二)自读理解大意 1. 记一记(1).通假字(2)记文学常识(3)记课下注释。2. 想一想3 说一说。说说下列句子的含义小组活动:1.结合预习导学,组长分工,四人一组轮流翻译句子。2.不会翻译的地方记下,然后大组讨论3.以多种形式展示翻译情况(三)研读课文合作探究说一说1请用自己的话依次概括文中口技表演者模拟的三个场面。2.全文围绕哪一个字来写的?课文第一句“京中有善口技者”在全文起何作用? 议一议3.口技艺人表演的精彩从哪些方面表现出来?课文直接描摹表演的内容和过程,这是从正面表现口技者的技艺精湛。另外还有侧面的描写,请一一指出,并谈谈侧面描写有什么作用?探一探4文章首尾都提到“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作者这样写意图何在?开头和结尾都写到了表演道具是“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是不是简单的重复?为什么?(四),品读课文体会深意5.在林嗣环的引领下,我们欣赏了一场三百年前的口技表演,领略了口技艺人的精湛技艺。下面让我们一起去欣赏和表演一样精彩的文字,去感受口技这篇文章的魅力。说说你认为文章写得最精彩的是什么。(可从文章的写法、结构、语言等方面进行赏析,分析语言可以是一个词、一个句子、一种修辞等)、口技导学案【自主预习】1.借助字典、书下注释及有关参考资料,完成(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少顷( ) 犬吠( ) 呓语( ) 夫叱大儿声( )夫齁声起( ) 意少舒( ) 中间( ) 曳( )屋许许( )声 几欲先走( ) 屏障( ) 絮絮 ( )(2)文学常识积累口技的作者是_ 朝的_ ,这篇文章节选自_ 朝_ 编选的笔记小说_。2.借助字典、书下注释及有关参考资料,解释下列重点实词(1) 会宾客大宴 会:( ) 宴:( )(2) 施八尺屏障 施:( ) (3)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但:( ) 闻:( )(4) 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坐:( ) 哗:( )(5) 便有妇人惊觉欠伸 欠伸:( )(6) 妇抚儿乳,儿含乳啼 乳:( ) 乳:( )(7) 妇拍而呜之 呜:( ) (8)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一时:( ) 毕:( )(9)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少:( ) 稍稍:( )(10)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中:( ) 间:( )(11)曳屋许许声 曳:( ) 许许:( )(12)虽人有百手 虽:( )(13)不能名其一处也 名:( )(14)变色离席,奋袖出臂 色:( ) 奋:( )(15)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股:( ) 走:( )(16)群响毕绝 绝:( )【导学 】一情景导入,明确目标 在中华民族灿烂多姿的表演艺术宝库里,有一颗璀璨的明珠口技。口技,属于杂技的一种,是我国很早就在民间流行的一种由演员运用口腔发声来模拟各种声响的技艺。由于表演者多隐身在布幔火屏风后面,俗称“隔壁戏”。今天我们学习地的口技一课。就记叙了古代一位不知名的口技表演艺术家的已成精彩表演。同学们读后一定会如临其境、如闻其声的感觉。二自主探究,释疑解惑。(一)听读读准音1听录音朗读,学生听准字音和划分节奏2画出不理解字词及语句(二)自读理解大意 1. 记一记(1).通假字满坐寂然,无敢哗者。_ 通_ ,这里指_ (2)记文学常识(3)记课下注释。2. 想一想(1).虽人有百手古:今:(2).不能名其一处也古:今:(3).两股战战古:今:(4).几乎先走 古:今:3 说一说。说说下列句子的含义(1)一时齐发,众妙毕备。(2)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3)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4)凡所应有,无所不有。(5)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6)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7)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8)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小组活动:1.结合预习导学,组长分工,四人一组轮流翻译句子。2.不会翻译的地方记下,然后大组讨论3.以多种形式展示翻译情况(三)研读课文合作探究说一说1请用自己的话依次概括文中口技表演者模拟的三个场面。第一个场面:_ 第二个场面:_ 第三个场面:_ 2.全文围绕哪一个字来写的?课文第一句“京中有善口技者”在全文起何作用?_ 议一议3.口技艺人表演的精彩从哪些方面表现出来?课文直接描摹表演的内容和过程,这是从正面表现口技者的技艺精湛。另外还有侧面的描写,请一一指出,并谈谈侧面描写有什么作用?_ 探一探4文章首尾都提到“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作者这样写意图何在?开头和结尾都写到了表演道具是“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是不是简单的重复?为什么?_ (四),品读课文体会深意5.在林嗣环的引领下,我们欣赏了一场三百年前的口技表演,领略了口技艺人的精湛技艺。下面让我们一起去欣赏和表演一样精彩的文字,去感受口技这篇文章的魅力。说说你认为文章写得最精彩的是什么。(可从文章的写法、结构、语言等方面进行赏析,分析语言可以是一个词、一个句子、一种修辞等)_ 知识链接:正面描写,也叫直接描写,它是最主要的描写手段,是直接描写人物的语言、行动和心理或直接描写景物的方法。侧面描写,是指对描写的对象,不做正面的描绘,而从其他人物、事物的描绘、渲染中,烘托描写的对象,从而获得独特艺术效果的方法,又叫衬托法。常见的侧面描写的方法有: 1.以人衬人:如著名的汉乐府民歌陌上桑对罗敷外貌美的描写:“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绡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作者意欲极写敷之美,却未对罗敷的美貌作任何正面的描写,而是通过描写行者、少年、耕者、锄者见到罗敷时的惊叹、赞赏、痴迷等各种反应,把读者的联想向篇外延伸、扩散,从而间接构成了极为活跃的视觉艺术效果。 2.以物衬人:如七根火柴歌颂了一位无名战士,作者用大量的笔墨描绘自然环境:“整个草地都沉浸在一片迷蒙的雨雾里,看不见人影,听不到人声,被暴雨冲洗过的荒草,像用梳子梳理过似的,躺倒在烂泥里,连路也给遮没了。天,还是阴沉沉的,偶尔还有几颗冰雹洒落下来,打在那浑浊的绿色水面上,溅起一朵朵浪花。”作者通过对“物”的描写,成功地塑造了具有忘我革命精神的无名战士的形象。 3.以物衬物:如小石潭记:“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怡然不动;倏尔远逝往来翕忽。”在这里,作者以鱼来衬出水的清澈,虽没有一字一句写水,可是读者却能从潭中鱼儿看出水清如镜,产生“水尤清冽”的真实感觉,收到了从正面描写所无法达到的艺术效果。清代文学家刘熙载说:“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木写之。”讲的就是侧面描写手法的妙用。希望同学们在写作中能够积极运用侧面描写的方法,做到正侧结合、虚实相生,使你的描写由单一变得丰富、由直白变得蕴藉、由呆板变得生动,使你笔下的景物更加鲜活、人物更加丰满,从而全面提升你的作品质量【课堂检测】(一)积累1.辨析下列表示时间的词语,将它们分别填在横线上。少顷 既而 是时 一时 未几 忽 俄而 忽然(1)表示突然发生:_ (2)表示同时发生:_ (3)表示相继发生:_ (4)表示在特定的时间内发生:_ (5)表示过了很短时间就发生:_ 2.学习这篇文章,我们对口技这种民间技艺有了切实的了解,你还知道有哪些精彩的为人称道的民间技艺,讲给大家听听。3.解释下面多义词妙:众妙( )毕备 以为妙( )绝 绝:以为妙绝( ) 群响毕绝( ) 指:手有百指( ) 不能指( )其一端坐:稍稍正坐( ) 满坐( )宾客4为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