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教案设计.doc_第1页
三年级教案设计.doc_第2页
三年级教案设计.doc_第3页
三年级教案设计.doc_第4页
三年级教案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年级教案设计设计思路:课时安排:每个单元6课时,海量阅读6课时。教材处理:每个单元设计:早读精读课文、略读课文的整合识字教学早读精讲课文、略读课文的整合作文教学识字教学语文百花园。海量阅读策略:时间关键词:课内。增加阅读量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径,把课外阅读引进课堂。方法是:上完教材内容,剩下的教学实践就大量阅读教材外的读物。在语文课堂上全班同读一本书,读完一本换一本。质量关键词:海量。首先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其次教师选择孩子们喜欢的书籍,课堂删繁就简,课外取消繁琐的、无效重复的作业,让学生能全力专注于阅读,保证做到阅读的海量。 方法关键词:阅读。先运用各种形式读书,例如听录音、自由读、开火车读等,然后教师直奔中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一下。这样,一堂课能读24篇课文。 竞争激励机制: 一、课本部分 1.以单元为单位,完成教材背诵积累的同学老师在书上盖红星章; 2.识字单元过关。不限定时间,谁掌握了,找老师要过关识字表,全对为过关,在书上盖红星章; 3.红星章达到每2个,就在墙上给学生贴一颗星。 二、海量阅读部分 1.学生每读完一本书,教师要检查他们对该书的阅读情况,首先检查学生的采集本,然后可以提问一个问题,可以让学生说说最感兴趣的地方,可以背诵精彩的段落,可以简要概括书籍的主要内容.(选择一项即可)检查之后在在采集本上盖“通过”章;(备注:学生的采集本,老师给予一定的格式指导。采集本的管理要系统化。学生的采集本要逐级装进档案袋保存、累积。这样学生读过的书籍不会重复,便于学生阅读更多的书,也便于老师检查。) 2.学生阅读10本书,给予“读书一级能手”称号,在学生的采集本上盖上章; 学生阅读20本书,给予“读书二级能手”称号,在学生的采集本上盖上章; .(学生每读完10本书,升一级。) 学生达到五级,可以收到有班主任签名的笔记本; 学生达到六级,可以和班主任合影; 学生达到七级,可以和年级主任合影; 学生达到八级,可以和教导主任合影; 学生达到九级,可以和副校长合影; 学生达到十级,可以得到校长赠送的一本书。 (为了节省开支,学校可以适当调整解决方法。可以合影之后发到学生的qq相册里。) 三、循环日记的使用: 四人小组轮流用一个本子,每人写一天,四个人轮流写一遍之后交一次本子,老师批阅打分,四人的成绩作为小组共同的分数。这样,一方面可以促进孩子之间互相学习,同时也借助“群众”的力量来促使“懒蛋”们勤奋一些。附:1.三年级上学期要求背诵古诗目录51.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苏轼52.惠崇春江晓景(竹外桃花三两枝)苏轼 63.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叶绍翁64.乡村四月(绿遍山原白满川)翁卷65.墨梅(我家洗砚池头树)王冕66.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于谦67.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郑燮68.所见(牧童骑黄牛)袁枚69.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高鼎70.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龚自珍 2.采集本参考格式: 阅读书名 作者: 好词积累: 优美句子: 精彩段落: 读后感想: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印制读书卡,帮助刚刚起步的孩子们,让他们知道怎样写采集。学生可阅读书籍的不同,采集侧重点也会发生改变。等学生知道怎样采集之后,就不要限制格式。学生可以运用插图美化采集本。 第一单元单元内容:本单元以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为题材,共安排了四篇课文。其中大海的歌、帽子和鸟窝、吹泡泡是精读课文,沙滩上的童话是略读课文。本单元以“理解句子,体验快乐”为学习专题。单元导语用排比的句子、优美的语言,概括地描绘了一幅幅多姿多彩的儿童生活画面,并题诗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感受充满童趣的美好生活。在每篇课文的后面,编写思考题,目的是引导学生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进而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情感,学习观察方法,并让学生通过阅读、背诵,感受美好生活,品味优美词句。单元目标: 1.指导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句子所表达的意思;培养学生在玩中仔细观察的习惯; 3.指导学生学习怎样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写清楚; 4.会认33个字,会写38个字。单元重点: 1.指导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会认33个字,会写38个字。单元难点: 1.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句子所表达的意思;培养学生在玩中仔细观察的习惯; 2.学习怎样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写清楚。 预习方法指导课 预习时间:课下和早读。预习方法:1、提前查阅课外资料,并进行细致整理,提前浏览,初步掌握。课上,可借此搜集整理的资料与同学、老师一起交流。这样的学习才会使课堂更加丰富多彩。 2、解决文章中的生字、新词、重点语句和对文章层次段落作批注。预习一篇阅读课文,字词句篇是基础,课前的预习可以从读、圈、查、划、抄入手,循序渐进。 (1)读。反复读课文,了解课文大致内容,体会语言美,品味句式美,把优美的词句储备在自己的口语语库中,丰富自己的词汇。 (2)圈。课前预习课文时,找出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句,用醒目的符号圈出来。 (3)查。运用字典、词典等工具书,弄清圈出字、词的音、形、义,并将注释写在该字、词的附近,便于在阅读中理解词语,加深印象。 (4)划。划出课文的重点词、重点句、重点段,做到重点突出。在理清课文思路之后,可以用“/”试着给课文分段,并对各段的主要内容进行批注。 (5)抄。对于课文要求掌握的生字、新词或者优美的语句等抄写在积累本上,巩固记忆。抄写的过程中数量可以自己决定。 3、解决课后思考题。这一步是较高层次的要求。要求我们根据课文及练习题进行思考。可以带着问题(课文后面的练习题)进行阅读,看到课文中有问题的答案就直接在书上划出来。这样,当老师在讲解课文的时候,同学们也就容易心领神会了。 预习策略:每天的早读,前10分钟进行小学生必背古诗词背诵,后20分钟在老师的指导下预习当天所学课文(课文篇目老师提前告诉学生,方便学生课下预习) 早读课(案例)教学过程:1. 前10分钟指导背诵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 (1)师范读。 (2)生自由读。 (3)同桌互读,指出读错的地方,并改正。 (4)齐读。 (5) 生自由背诵。 (6)指名背诵。 (7)齐背。2.6分钟预习大海的歌。(1)初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字,画出不理解的词句。运用字典、词典等工具书,弄清圈出字、词的音、形、义,并将注释写在该字、词的附近。 (2)学生开火车分小节读课文,了解课文大致内容。 3.14分钟预习帽子和鸟窝。 (1)师读课文,生圈出不认识的字,画出不理解的词句。运用字典、词典等工具书,弄清圈出字、词的音、形、义,并将注释写在该字、词的附近。 (2)学生同桌分段读课文,了解课文大致内容。 (3)学生分组读课文,并评价。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精读大海的歌、略读帽子和鸟窝。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重点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教学过程: 一、预习过关 认读生字词:(开火车读、分组读、齐读) 波纹 潮声 仰头 翻滚 奔腾 穿梭 绽开 渔帆 琴师 鼾声 奏出 睡觉 耍闹 慌张 缠住 竹竿 吊着 下蛋 绸带 急忙 篮子 议论 帽子 山坡 二、精读大海的歌 1、开火车分小节朗读课文,并分别说说从三首诗中各了解到大海有哪些特点。 2、感情朗读,感悟理解 (1)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首诗自由朗读,把自己的理 解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2)指名读,说说自己体会到了什么。 (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4.口头填空: (1) 仰头看,天变成了海。那云,就是( ) 的波流;那鸟,就是来往( )的鱼群。 (2)海上的风是( ),他一来,就( ) 万朵浪花海上的风是( ),他一来,就 ( )万种乐曲海上的风是( ),他一 来,就( )万片渔帆海上的风是( ), 他一吼,就( )滔天波浪 (3)风儿( ),浪儿( )。深夜里,大 海( )。她( )明月,她( )星星。 那( )潮声啊,是她( )鼾声。 5.仿照海上的风自己写一段话。 三、略读帽子和鸟窝 1.同桌分段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提示: 帽子和鸟窝讲述的是( )( ) ( )的事情。用几个字概括填空) 2.结合课文体会翔翔和小伙伴的心情,有感情地读 下面的句子。 (1)帽子!我的帽子丢在草地上了! (2)松鼠!一只大松鼠! (3)我不要帽子了!让鸟儿在里面做窝吧! 3.思考:你喜欢翔翔和他的小伙伴吗?为什么?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阅读语文同步读本中的大海的歌和做在大胡 子的鸟窝。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识字教学:大海的歌和帽子和鸟窝。教学目标:1.会认15个生字,会写25个生字。2.掌握15个词语。教学过程:一、复习 : 1.分小节指名背大海的歌。 2.分组PK读帽子和鸟窝,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其他同学评价。(1.是否正确,有无错字;2.是否流利; 3.是否有感情。) 二、出示生字词,开火车读:(每课要求会认的字) 纹 潮 仰 翻 腾 琴 渔 帆 嚷 绸 缠 奈 竿 吊 孵 (方式:生字读3遍,组词1遍)3、 写字指导: 1.让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找出自己认为难写的字,说说哪些字不容易记住。 2.教师示范书写:滚、腾、睡、慌、帽。 3.学生描红。四、生字检测。五、布置作业:抄写生字221。 早读课(案例)教学过程: 1. 2分钟开火车检查背诵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 2. 8分钟指导背诵惠崇春江晓景(竹外桃花三两枝) (1)师范读。 (2)生自由读。 (3)同桌互读,指出读错的地方,并改正。 (4)齐读。 (5) 生自由背诵。 (6)指名背诵。 (7)齐背。3. 10分钟预习吹泡泡。 (1)初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字,画出不理解的词句。运用字典、词典等工具书,弄清圈出字、词的音、形、义,并将注释写在该字、词的附近。 (2)学生同桌分段读课文,找出自己喜欢的段落。 (3)指名读读自己喜欢的段落。4. 10分钟预习沙滩上的童话 (1)师读课文,生圈出不认识的字,画出不理解的词句。运用字典、词典等工具书,弄清圈出字、词的音、形、义,并将注释写在该字、词的附近。 (2)学生同桌分段读课文,了解课文大致内容。 (3)学生分组读课文,并评价。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精读吹泡泡、略读沙滩上的童话。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体会作者是怎样仔细观察事物的,学习如何把事物写清楚、具体。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背诵吹泡泡第4、5自然段。教学过程:一、听写检测上节课生字。二、精读吹泡泡。 1.导课:你们平时最喜欢什么游戏?我们敬爱的冰心奶奶小时候最爱玩的是吹泡泡游戏了。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课文,看看冰心奶奶是怎样吹泡泡的,好吗?(板书课题,齐读题目。) 2.初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是写什么的。 3.精读课文,感悟理解 (1)说说作者小时候是怎样玩吹泡泡的。 A.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看看作者小时候是怎样玩 吹泡泡的,在书中圈圈画画,做上记号。 B.用自己的话说说玩吹泡泡的过程。 C.讨论:文中哪些词用得好?说说为什么用得好? (板书:“放”“加”“和弄”“沾”“吹”“一提”等用词精当,且描写有条理。) (2)体会课文最后两句话的意思。 (出示:借着扇子的轻风,它们一个个飞到天上,轻轻地挨着明月,渡过天河,跟着夕阳西去。或者轻悠悠地飘过大海,飞越山巅.目送着它们,我们心里充满了快乐、骄傲与希望。) A.泡泡真的能飞那么高,那么远吗? 指名回答,全班评议。(这句话说的是肥皂泡随风飘散了,但它们不可能飘得那么高那么远,这是冰心奶奶的想象。冰心奶奶望着天上的泡泡,希望泡泡把自己五彩的梦想捎给太阳。) B.拓展想象:冰心奶奶小时候会有哪些五彩的梦想呢?(学生自由发挥,适当点评) 4.背诵第4、5自然段。 5.口头填空: 这肥皂泡很( ),五色的( ),在那( )的球面上乱转。若(ru)是扇得好,一个大球,还会( )两三个( )的小球,( )。有时吹得太大了,扇得太急了,这( )的球儿,会扯(ch)得( ),( )的,( )。这 时,大家都( )着心,( )着头,( )呼吸不久,这五彩的薄球,就无 声地( )了,又变成肥皂水落了下来,水珠儿洒到我们眼睛里。大家都赶忙低下头( ) 眼睛,揉出了眼泪。3、 略读沙滩上的童话 1.开火车分段读课文,说说孩子们在沙滩上编织了一个怎样的童话? 2.分角色朗读课文。四、课堂小结。5、 布置作业: 阅读语文同步读本中的肥皂泡和童话湖。 第四课时教学内容: 语文大课堂。教学目标:让学生感受“玩”的乐趣,在玩中仔细观察活动场景和人物 的动作、神态,然后再由说到写,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一定会玩很多游戏吧?都玩过什么呢?能说一说吗?(丢手绢、老鹰捉小鸡、抢板凳) 二、课件展示游戏场面,感受儿童丰富多彩的、愉悦的童年生活。 三、尽情游戏 1.读题,明确要求。 (1)自由组合成小组。 (2)商量玩什么,怎么玩。 (3)玩的时候要注意观察活动场景和人物的动作、神态。 2.学生尽情游戏,注意观察。 (1)学生讨论:我们要观察哪些内容? (2)思考:要想把游戏说好还得把哪些内容说清楚? 游戏名称是什么?游戏规则是什么? 四、相互交流 1.小组交流玩游戏过程中所见所闻所感,可互相启发,互相补充。 2.评一评,看谁把玩的经过说得最清楚,选代表在班上发言。 3.代表发言,其他同学可作补充及提问。 五、范例评析 1.课件出示例文 丢手绢 丢手绢是个紧张又有趣的游戏! 每当下课,我就会召集同学们玩丢手绢的游戏:“谁要玩丢手绢的游戏?”“我要!”“我要!”同学们纷纷叫着。 游戏开始了,我们先手拉手围成一圈,再蹲下来。先是由曾文杰丢,他拿着手绢,猫着腰,跑了一圈又一圈,我心跳得速度简直比兔子跳还快,眼睛不时向身后瞟一眼,生怕手绢丢在我身后,心里念着“佛经”“不要丢到我身后!”-我豆大的汗珠滴了下来。这时,曾文杰经过我身后,速度加快了,我扭头一看,手绢丢在了我的身后!我立刻转身,捡起手绢,还没站好,就飞也似地追了过去,心里想:一定要抓住他,一定要抓住他!于是,我一把扑过去,没想到他身子一偏,抓空了。我正要再去追时,曾文杰却早已蹲在了我的位置上了。 我拿着手绢,放在口袋里,走啊走啊,把目标投向了跑步慢的林佳烨,到了她身后,我把手绢掏出来,放在了林佳烨后面。之后,还是若无其事的向前走,这是我的“伪装术”!走啊走啊,为了不让林佳烨起疑,我走了两圈,经过王鲁佳身后,就跑了起来,让林佳烨认为把手绢丢在了王鲁佳身后。“近了,近了!”我叫了起来,可林佳烨还是像木头一样蹲在那里,我一看,有机可趁,就一把捉住了。林佳烨无可奈何,只好跳了一支舞。 “叮铃铃-”上课铃响了,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操场。虽然这次的游戏的时间很短暂,但它的快乐还常常在我的脑海里浮现。 2、评析作文 A:游戏的过程有没有描写清楚? B: 文章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C:文章分几个自然段来写的? D:你能提出他的不足之处吗? 六、指导写作 写的时候还要注意: 1、把内容整理一下,把游戏的过程记录下来。 2、文章要有条理,分段写。要把过程、心情都写出来。 3、指导写作格式,题目、分段要求。 七、完成习作 1、学生认真完成习作。 2、把你写好的内容读给小组内的同学听,互相评议。 3、选择写得最好的习作,全班品读。 4、修改习作。 八、作业 1、把习作读给父母听,听听他们的意见。 2、抄写习作。 第五课时教学内容:识字教学:吹泡泡和沙滩上的童话。教学目标:1.会认1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2.掌握12个词语。教学过程:1、 复习 : 1.指名背诵吹泡泡的第4、5自然段。 2.指名开火车PK读沙滩上的童话,其他同学评价。(1.是否正确,有无错字;2.是否流利;3.是否有感情。) 二、出示生字词,开火车读:(每课要求会认的字) 廊 易 裂 碗 若 脆 扯 润 渡 夕 扔 趣 堡 筑 魔 攻 驶 药 (方式:生字读3遍,组词1遍)3、 写字指导: 1.让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找出自己认为难写的字,说说哪些字不容易记住。 2.教师示范书写:“剩、碗、飘、越、骄、傲”。 3.学生描红。四、生字检测。五、布置作业:抄写生字221。 第六课时教学内容: 语文百花园一。教学目标: 1、了解“衣”字和“示”字的演变过程,让学生明白偏旁与字义的关系,区分衣字旁和示字旁,了解汉字的特点,增强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2、初步感知形容词的特点和作用,训练学生抓住事物的特点说明事物。 3、仿写句子训练学生观察和语言运用能力。 4、背诵古诗,了解大意,积累语言。5、阅读短文,学习如何把一个游戏场面说清楚,进行简单的习作训练。教学过程:一、语海畅游: 1.汉字真有趣,了解“衣”字和“示”字的演变过程。 2.读词语,说词语。 3.读句子,写句子。2、 积少成多: 读读背背宿新市徐公店。三、阅读平台: 1、读短文,扫清生字障碍,了解短文意思。 2、细读短文,思考课文中所写的“贴鸡毛”游戏是怎样玩的。 3、学生自己练习用自己的话按顺序说说游戏的玩法,再说给同桌听。 4、指名说,全班评议。 5、齐读短文,体会作者的快乐。 四、布置作业 1、背诵“积少成多”中的古诗。 2、把“贴鸡毛”游戏的玩法告诉你认识的朋友,和他们一起玩玩。 第二单元单元内容: 本单元有四篇课文,其中山雀、蜗牛、寓言两则是精讲课文,好伙伴是略读课文。这四篇课文与动物有关,对动物的观察非常细致,描写也很具体。 本单元安排的学习内容体现了专题学习、加强整合的编写指导思想整个单元紧扣“细心观察,用心思考”这个专题来编排。单元目标: 1.学习本单元的字词,理解词义句义。 2.感情朗读四篇课文。 3.知道保护我们生活的世界,保护动物。 4.合理想象、学习创编故事。重点难点: 1.学习字词,理解词义句义。 2.学习课文,感情朗读。 3.知道保护我们生活的世界,保护动物。 4.培养合理想象、创编故事的能力。 早读课教学过程: 1. 2分钟开火车检查背诵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和惠崇春江晓景(竹外桃花三两枝)。 2. 8分钟指导背诵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 3. 10分钟预习山雀。 4. 10分钟预习蜗牛。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精读山雀、略读蜗牛。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重点词句的意思和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3.学习作者认真、细致地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教学过程:一、预习过关 认读生字词:(开火车读、分组读、齐读) 山雀 肯定 耐心 手掌 猜想 折磨 警告 拘禁 附近 特殊 取出 邻居 硬壳 触角 危险 担心 脑袋 畏惧 挪动 熟悉 不免 二、精读山雀。 1.开火车分段读课文,说说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观察山雀的,并说说作者在不同的地方个观察到了什么。 2.读文,品词析句: (1)你是从哪些文字中感受到了小山雀的可爱呢?用心默读课文,标出相应的词、句、段,细细体会。 (2)有感情地为大家朗读你标注的文字,谈谈你的体会。 预设:A、“这两只小山雀都是瓦灰色的,白色的两颊鼓鼓的,上面有几个黑斑。” B、“我用望远镜耐心地观察它们,直到后来,我用手指头摸摸它的背,它还是像死了似的躺在那儿。” 师引导学习观察顺序:起初作者用(望远镜)观察小山雀,(板书:远)后来又来到他的身边(碰碰、摸摸),(板书:近)这种观察的顺序就是由远及近。(板书:由远及近)同样的,先观察近处,再观察远处就是由近及远。 C、两只小山雀的对话部分。 3.、悟法,总结延伸: 两只小山雀的“对话”让人忍俊不禁,作者是根据什么猜想到它们的“对话”内容的? 4、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5、口头填空: 我顺着这锯末铺成的白色小路朝上风头走去,很快就看见两只小山雀,正在用嘴( )枯树干,从烂木头里( )虫子吃。这两只小山雀都是( )的, 白色的两颊(ji)( )的,上面有几个( )。它们干的那么( ),在树干上越凿越深。我用望远镜( )它们,直到后来,一只山雀只剩下尾巴露在树干外面。这时我便( )从后面( )过去,偷偷走到露出小尾巴的那个地方,用手掌(zhn)( )了窟(klon)。树洞里的小山雀一动也不动,就好像一下子死了似的。我举起手,用手指头碰碰小尾巴,它躺在那儿( );我用手指头摸摸它的背,它还是像死了似的躺在那儿。 3、 略读蜗牛。 1.默读课文,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说从这些句子中体会到了什么。 2.讨论:作者为什么开始嘲笑蜗牛是胆小鬼,后来又敬佩它? 3.把自己喜欢的句子背下来。 4.口头填空: 它爬得慢极了,脖(b)子伸得( ),背上( )的壳像一块大石头向 下( )着。看得出,它爬得很努力。好半天,在它的身后留下了一条( ) 的爬痕(hn)。 我想( )它,但是刚碰到它的触角,它身子( ),就从墙上掉了下来,啪的一声,摔到地上。我真担心会把它摔坏了,急忙( )身子去察看。谁知过了一会儿,它又探出了小脑袋,一对触角( ),好像在说:“没关系,我没摔坏。” 四、小练笔: 观察一种小动物,注意它们的动作和叫声,猜一猜它在想什么,会说些什么,并把自己的猜想写下来。 五、布置作业: 阅读语文同步读本的蜜蜂和松鼠。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识字教学:山雀和蜗牛。教学目标:1.会认17个生字,会写26个生字。2.掌握 16个词语。教学过程:1、 复习 : 1.分角色读两只山雀的对话。 2.指名PK读蜗牛,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其他同学评价。(1.是否正确,有无错字;2.是否流利; 3.是否有感情。) 二、出示生字词,开火车读: (生字是要求会认的) (方式:生字读3遍,组词1遍) 三、写字指导: 1. 让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找出自己认为难写的字,说说哪些字不容易记住。 2.重点讲解容易写错的字,让学生注意。 3.教师示范书写。(容易出错的和难写的字) 4.学生描红。四、生字检测。五、布置作业:抄写生字221. 早读课(略)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 精读寓言两则、略读好伙伴。教学目标: 1.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2.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体会寓言的寓意,使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3.好伙伴培养学生爱护动物、和动物友好相处的意识。教学过程: 一、听写检测上节课生字。 二、精读寓言两则。 1.同桌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2.讨论:(1)森林里的百兽看见狐狸大摇大摆地走过来,为什么吓得撒腿就跑? (2)鹬和蚌怎样做才不会被打鱼的人捉走? 3.情景表演:几人一小组表演自己最喜欢的一则寓言。 4.说说从这两则寓言中懂得了什么道理。 5.口头填空: 狐假虎威比喻( ); 鹬蚌相争比喻( )。三、略读好伙伴。 1.默读课文,想一想:马哈多看着他的两个小伙伴,为什么激动地留下了眼泪? 2.讲一讲自己亲身经历的与某动物之间友好相处的故事,或听到的、看到的人与动物之间友好相处的故事。4、 布置作业: 阅读语文同步读本的寓言两则和曼谷的小象。 第四课时教学内容:识字教学:寓言两则和好伙伴。教学目标:1.会认15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2.掌握 9个词语。教学过程:一、复习(PK读课文) 。二、出示生字词,开火车读: (生字是要求会认的) (方式:生字读3遍,组词1遍) 三、写字指导: 1. 让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找出自己认为难写的字,说说哪些字不容易记住。 2.重点讲解容易写错的字,让学生注意。 3.教师示范书写。(容易出错的和难写的字) 4.学生描红。四、生字检测。五、布置作业:抄写生字221. 第五课时教学内容:语文百花园二。教学目标: 1、读准绕口令,提高说普通话的能力。2、把句子补充完整,培养写句子的完整性。3、通过读读背背,积累语言,发展语言。4、阅读短文,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教学过程: 一、语海畅游: 1.读读绕口令,看谁读得好。 2.把句子补充完整。 二、积少成多: 1.读读背背蜂。 2.我的采集本:搜集带有十二生肖的成语。 三、阅读观察日记一则。 第六课时教学内容:能说会道和笔下生辉。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2.写一写自己喜爱的小动物的特点,培养学生写作能力。教学过程: 一、能说会道。 1. 激趣导入。 2.要介绍小动物,应该从那几个方面介绍? (可爱的样子、小动物的生活习性、 与动物之间发生的趣事) 3.说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什么?听的小朋友要怎样听呢?(说:清楚、明白、声音洪亮、说话流利 听:仔细、专心、发表见解 )4. 师示范交流,以猫为例。5. 从三方面把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和小组中的成员一起交流,并推荐一名代表在班上交流。6.各小组推荐代表在班上交流,同时引导学生进行评议,评议的时候教师相机指导,师生互动评议。二、笔下生辉。 1.把我们观察到的这个小动物写成一篇观察日记,大家说应该写些什么?(指名回答) 2.那在写作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3.师生总结: 先写小动物的样子,然后写小动物吃的和玩儿的时候,再写和它发生的有趣的事,最后要写一写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格式要写清楚日期和天气情况,要符合日记的格式。 4.学生写作。三、课外推荐:十万个为什么(动物与昆虫版)和动物世界大百科。 第三单元单元内容: 本单元有四篇课文和一个“语文百花园”组成。四篇课文都是弘扬科学精神的,其中电脑棋手、走马灯的奥秘、孩子考科学家是精读课文,空气在哪里是略读课文。本单元的教材都是紧扣“细观察,勤思考,多动手,多发现”这个主题来组织,目的是为了初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使学生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勇于探索。本单元要求会认生字34个,会写字43个。教学本单元的课文,重点是指导学生在读中感悟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 早读课(略)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精读电脑棋手、略读走马灯的奥秘。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积极动脑的习惯。2. 学习默读的方法,养成默读的良好习惯。3.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 一、预习过关。认读生字词:(开火车读、分组读、齐读)二、教给学生默读的方法: 默读的方法,简单地说就是“三不三到”。 (1)不出声。 (2)不动唇。 (3)不指划。不用手指着默读。 (4)眼到。眼睛离书距离要适当,保证一行字都在视觉范围内。眼皮要少眨动,最好看完一句或几句才眨动一次。要一句一句地读。 (5)心到。眼睛看到哪,脑子就想到哪。一边默读,一边提出“为什么”的问题,通过“读”和“思”领会文章的内容。 (6)手到。提起笔来,边读、边画、边写,学会圈点。画什么?画重点词语,重点句子,重点内容,佳词妙句。写什么?写自己的看法、疑问。 三、精读电脑棋手。 1.默读下棋前的18自然段。想:下棋前,“我”和电脑棋手进行了什么? 2.指名读1012自然段。 想:下棋中,“我”违规了,它怎样?“我”失败了,它怎样?“我”下怪棋及胜利时,它又怎样? 3.默读课文,想一想:“我”与电脑下棋为什么能反败为胜? 4.从文中找出喜欢的词语抄在采集本上。 5.口头填空: 下了几局后,我发现电脑棋手对付(f)( )棋路很有办法,而对一些( )的“怪棋”,往往( )。这是因为人们在编制电脑象棋的程序时,没有输(sh)入这 样的“先例(l)”,电脑就难以应付。因此,如果你走出些( )、( )的“怪棋”来,它便会( ),( )。当电脑棋手( ),认为败局无法 ( )的时候,屏幕上便会出现一排(pi)醒目的文字:“您赢(yn)了!”你看,电脑棋手还真有些( )风度呢! 四、略读走马灯的奥秘 1.默读课文,想一想茅以升是怎样发现走马灯的奥秘的? 2.在日常生活中,你是怎样动脑、动手去解决遇到的问题的? 3.读读“学习链接”。 4.口头填空: (1)他仰着头,目不转睛地( )着走马灯。 (2)他越看越入迷。一连串的问题,( )往他脑子里( )。 (3)这天晚上,茅以升特别高兴。( )他没有完全弄明白走马灯转动的科学道理,( )科学的种子已经播进他幼(yu)小的心灵。 五、布置作业: 阅读语文同步读本中的奇妙的国际互联网和苹果变色的奥秘。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识字教学:电脑棋手和走马灯的奥秘。教学目标:1.会认18个生字,会写28个生字。2.掌握 22个词语。教学过程:1、 复习(PK读课文) 。 二、出示生字词,开火车读: (生字是要求会认的) (方式:生字读3遍,组词1遍) 三、写字指导: 1. 让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找出自己认为难写的字,说说哪些字不容易记住。 2.重点讲解容易写错的字,让学生注意。 3.教师示范书写。(容易出错的和难写的字) 4.学生描红。四、生字检测。五、布置作业:抄写生字221. 早读课(略)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精读孩子考科学家、略读空气在哪里。教学目标:1.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明白只有真正有学问的人才能得到人们的尊敬。2.默读空气在哪里,初步了解空气的特点和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教学过程: 一、听写检测上节课生字。 二、精读孩子考科学家。 1.开火车分段读课文,想想:兄弟俩是怎样考科学家的?结果怎样?事后,兄弟俩为什么对达尔文更尊敬了? 2.分角色读达尔文和兄弟俩的对话。 3.口头填空: 有一天,爸爸告诉他们,过些日子,达尔文爷爷要来家里做客。兄弟俩( )极了。( )的弟弟( )着眼睛,在哥哥耳边说了几句 ( )。哥哥点着头连声说:“好!好!” 三、 略读空气在哪里。 1. 分角色朗读课文,想:小猴子找空气,知道了空气在哪里?它有什么用处? 2.你还发现空气在哪里?有什么用处? 3.学了本课,你懂得了什么道理?四、布置作业: 阅读语文同步读本的达尔文和谁住在皮球里。 第四课时教学内容:识字教学:孩子考科学家和空气在哪里。教学目标:1.会认16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2.掌握 10个词语。教学过程:一、复习(PK读课文)。二、出示生字词,开火车读: (生字是要求会认的) (方式:生字读3遍,组词1遍) 三、写字指导: 1. 让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找出自己认为难写的字,说说哪些字不容易记住。 2.重点讲解容易写错的字,让学生注意。 3.教师示范书写。(容易出错的和难写的字) 4.学生描红。四、生字检测。五、布置作业:抄写生字221。 第五课时教学内容:语文百花园三。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运用中区别同音字。 2.积累ABB式的重叠词。 3.学会进行句型转换,即“把字句”与“被字句”的相互转换。 4.丰富语言积累,有关学习方面的名人名言。5.通过学习阅读材料使学生受到启发,要从小养成认真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教学过程: 一、语海畅游: 1.汉字真有趣。 2.照样子,写出几个表示颜色的词语。 3.进行句型转换。 二、积少成多: 读读背背有关学习方面的名人名言。 三、阅读平台: 阅读第一个望远镜。 第六课时教学内容:能说会道和笔下生辉。教学目标: 学会向老师请假或请别人帮助请假,并会写请假条。教学过程:一、能说会道。 1.明确要求:学生在向老师请假或请别人帮助请假时,要把原因说清楚,说话要有礼貌。 2.向老师请假。 3.委托他人向老师请假。 4.小结请假的注意事项。2、 笔下生辉。 1.读题目要求和李晓芳同学的请假条,归纳一下请假条应该怎么写。 2.交流,小结。 3.动手写一张请假条。 4同桌互评,可请老师帮助解疑。 5认真修改。 第四单元单元内容: 本单元由四篇课文和“语文百花园四”组成。四篇课文分别是精读课文古诗两首庐山的云雾锡林郭勒大草原和略读课文赵州桥。从内容上来看,都是写景物的。作者抓住了不同景物的特点,描绘了一副绚丽多彩的画面。四篇课文的共同主题是描写祖国山河景观的秀美壮丽,表达了赞美祖国的情怀。阅读这些文章令人赏心悦目,获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