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一轮复习——探究电流;欧姆定律.doc_第1页
中考一轮复习——探究电流;欧姆定律.doc_第2页
中考一轮复习——探究电流;欧姆定律.doc_第3页
中考一轮复习——探究电流;欧姆定律.doc_第4页
中考一轮复习——探究电流;欧姆定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年 级初三学 科物理版 本教育科学版课程标题中考一轮复习探究电流;欧姆定律编稿老师刘清一校李秀卿二校黄楠审核刘媛媛一、学习目标:1. 电流、电流表、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2. 电压、电压表、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3. 电阻、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滑动变阻器;4. 欧姆定律;5. 测电阻;6. 等效电阻;二、重点、难点:重点:电流表、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电压表、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电阻、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滑动变阻器、欧姆定律、测电阻、等效电阻难点:串并联电路电流和电压的关系、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欧姆定律、测电阻、等效电阻三、考点分析:本节内容在中考中一般占12%左右的分值,是初中物理的重点和难点内容,更是电学的重点和难点,是中考必考内容,而且会出现在各类题型当中,更可能会与电功率等其他内容进行综合考查。内容和要求考点细目出题方式探究电流电流、电流表、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填空、选择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电压、电压表、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电阻、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灯泡的亮度欧姆定律欧姆定律填空、选择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测电阻电路的两种连接方式电流关系电压关系电阻关系电压之比电流之比备用公式串联电路II1I2UU1+U2RR1+R2U1:U2R1:R2I1:I21:1U1UR1/(R1+R2)并联电路II1+I2UU1U21/R1/R1+1/R2U1:U21:1I1:I21/R1:1/R2知识点一:探究电流例1:从电源、电流表和电压表中选择两个器材,在图中的空缺处填入它们的符号,使两个相同灯泡都能发光。(画出一种啊)思路分析: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连接解答过程:电流表跟用电器串联,电压表跟用电器并联。图中两个灯泡,它们的连接方式可以是串联,也可以是并联,当它们串联时,电源的位置如下图所示,另一端应该填上电压表。当它们并联时,电源的位置如下图所示,另一端应该填上电流表。正确答案:如上两图之一。解题后的思考:这是一个开放性试题,题中没有确定两灯泡的连接关系,我们可以先从两电器的连接方式入手进行分析。例2: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用滑动变阻器调节灯泡的亮度,若要求滑片P向右端滑动时灯泡逐渐变暗,则下列接法正确的是()A. M接C,N接B B. M接A,N接B C. M接C,N接D D. M接A,N接D思路分析: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灯泡的亮度解答过程:P向右端滑动时灯泡逐渐变暗,灯泡变暗,电路中的电流减小,电阻变大,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线变长。P向右移动时连入电路的电阻线变长,所以C一定要连入电路,A和B两个接线柱接入任意一个都可以,即接AC或BC。正确答案:A。解题后的思考:滑动变阻器的接线方法是“一上一下”,关键是下接线柱的确定,上面的两接线柱是等效的,可随意选择。例3:瑞瑞同学在中考物理实验加试时,对串联电路电压规律进行了探究。【猜想与假设】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 【设计与进行实验】(1)按如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2)闭合开关,用电压表测出L1两端的电压;(3)在测L2两端的电压时,瑞瑞同学为了节省实验时间,采用以下方法:电压表所接的B接点不动,只断开A接点,并改接到C接点上;(4)测出AC间的电压。【交流与评估】(1)在拆接电路时,开关必须_;(2)瑞瑞同学用上面的方法能否测出L2两端的电压?为什么? _。(3)方法改进后,所测出AB、BC、AC间的电压记录在下面表格中。分析瑞瑞同学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串联电路总电压_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选填“等于”或“不等于”)。UAB/VUBC /VUAC /V2.41.43.75(4)这个实验在设计方案上还存在的不足之处是:_。思路分析: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的关系解答过程:在连接或拆开电路时,开关必须是断开的;在用电压表测用电器两端电压时,电压表必须跟被测的用电器并联,并且电流从+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当电压表接AB时测L1的电压,如果把A点改接C点时,电流就从接线柱流入了,造成电压表的接线错误;UAB+UBC3.8VUAC;只凭一次实验数据分析存在实验的偶然性,要得出普遍规律,应该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进行多次实验。正确答案:(1)断开;不能,因为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不等于;以一次实验得出物理规律。解题后的思考:电压表的接线方法要注意电流需要从+流入,流出;由实验得出物理规律时,需要进行多次实验避免或消除实验的偶然性,使我们的结论具有普适性。例4: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图,做“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导体长度的关系”的实验,在A、B间接入下表中待研究的电阻丝,电源电压U恒定,忽略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电阻丝用电阻符号表示):序号材料长度横截面积1锰铜合金丝LS2镍铬合金丝LS3镍铬合金丝L2S4镍铬合金丝2LS (1)小明选择序号为 的两根电阻丝来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导体长度的关系。(2)他正确选择后,将电阻丝分别接入A、B间,闭合开关,观察灯泡的亮暗或电流表的示数来比较电阻丝电阻的大小。两次实验中,电流表指针均有偏转,但第一次的示数大于第二次的示数,说明第一次接入的电阻丝阻值 (选填“较大”或“较小”);其中第二次实验中灯泡不亮(仪器及电路连接均正常),你认为原因是 。(3)小明继续用上述电源设计了图乙所示的电路图,来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导体长度的关系。他选择两根电阻丝分别接入R1、R2所在位置。他只要通过比较 就可以判断R1、R2的阻值大小。思路分析: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解答过程:这是一个大型的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的实验,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有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在探究电阻跟长度的关系时,需改变导体的长度,同时保持材料、横截面积和温度不变,2和4两根导体,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长度不同,所以可选它们来完成实验;电阻越大时,电流越小,第一次电流表的示数大,说明第一次接入的电阻更小;第二次实验电流表有示数,但灯泡不亮,可能的原因是电路中的电流过小,是电路中的电阻过大,或电源电压较低造成的;当两个电阻串联时,电压之比等于电阻之比,所以我们也可以通过电压表的示数来比较电阻的大小。正确答案:(1)2、4;(2)较小;电阻太大或电源电压较低;(3)电压表的示数。解题后的思考:该实验的研究方法一是控制变量法,比较电阻大小的方法是通过电流表的示数或灯泡的亮度来比较的,这是转换法。知识点二:欧姆定律例1: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量Rx的阻值。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S是单刀双掷开关、R是电阻箱、R0是已知阻值的电阻、Rx是待测电阻。将开关S拨到a,电流表的示数为I;再将开关S拨到b,调节电阻箱R的阻值,当电流表的示数为I/2时,读出电阻箱的阻值为R,则被测电阻Rx的阻值为( )A. B. R C. D. 思路分析:等效电阻和欧姆定律解答过程:当S接a时,Rx跟R0串联,电路的电流为I,电源电压UI(Rx+R0);当S接b时,R与R0串联,电流表示数为I/2,电源电压U(R+R0)I/2,两式联立可解得Rx=(RR0)/2。正确答案:C。解题后的思考:利用电阻的串联列出方程组,进行方程组的求解。例2:某电器的内部电路如图所示,其中R1=12。当在A、B两个接线端口接入电压为10V的电源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5A;而把此电源(电压恒定)接在C、D两个接线端口时,电流表的示数为1A,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一项是A. 可求出R2和R3的阻值,分别为R2= 8,R3=2 B. 可求出R2和R3的阻值,分别为R2= 8,R3=12C. 只能求出R2和R3阻值的比值,R2 :R3=1 :2D. 电路发生了变化,不符合控制变量法,无法计算 思路分析:等效电阻和欧姆定律解答过程:当AB之间接10V的电源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5A,RU/I10V/0.5A20;R2RR120128;当把电源接入CD间时,电流表的示数为1A;RU/I10V/1A=10,R3RR21082。正确答案:A解题后的思考:同一电源接入不同的点时,虽然改变了电路,但仍然可根据等效电路依次求出不同的电阻值。例3:现有两个阻值不等的未知电阻R1和R2,为了分辨它们的阻值大小,几个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种电路,其中可行的是( )思路分析:欧姆定律解答过程:A图R1和R2并联,电压相同,可通过A1和A2的示数来比较电阻的大小,电流表的示数越大,电阻越小;B图两电阻串联,电压之比等于电阻之比,电压表的示数越大,电阻就越大;C图可转化为A图,用A的示数减去A1的示数即为A2的示数,所以C也能比较电阻的大小;D图只能测出串联电路的电流,但串联电路的电流是相等的,所以无法比较出R1和R2阻值的大小。正确答案:ABC。解题后的思考:比较阻值,在串联电路中,可以通过比较电压来比较电阻的大小;在并联电路中,可以通过比较电流来比较电阻的大小。例4:如图,电阻R1与R3相等,电阻R2与R4相等。现有一个两端电压为10V的电源,当把该电源接在A、B两个接线端时,电压表的示数为7.5V,电阻R1两端的电压为U1。当把该电源接在C、D两个接线端时,电压表的示数为5V,电阻R2两端的电压为U2。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U1:U2=1:2 B. R1:R5=1:3C. R2:R5=1:2 D. R1:R2=1:3思路分析:欧姆定律和等效电路解答过程:接AB之间时,电压表的示数为7.5V,R1、R3、R5串联, R1R3,U1U3(UU5)/21.25V,根据电压之比等于电阻之比,R1:R3:R51:1:6;当把电源接在CD之间时,电压表的示数是5V,R2、R5、R4串联,R2R4,U2U4(UU5)/22.5V,根据电压之比等于电阻之比,R2:R4:R51:1:2。正确答案:ACD。解题后的思考:在串联电路中,电压之比等于电阻之比,在计算中利用比值关系可以简化计算。例5:重庆市高速公路收费站于去年开始对过往的超载货车实施计重收费,某同学结合所学物理知识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计重秤原理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称重表相当于一个电压表 B. 电路中的R1是没有作用的 C. 当车辆越重时,称重表的示数越小 D. 当车辆越重时,称重表的示数越大思路分析:欧姆定律和等效电路解答过程:称重表串联在电路中,其实质应该是一个电流表,R1是一个限流电阻,起保护电路的作用;当车越重时,滑片越往下移,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越小,电路中的电流越大,即称重表示数越大。正确答案:D。解题后的思考: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来源于生活的题关键是要找到其物理模型。例6:标有“6V 10”字样的小灯泡和标有“20 1A”字样的滑动变阻器,连接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已知电源电压为6V。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电流表、电压表示数的变化范围是( )A. 0.2A0.6A 0V2V B. 0.2A0.6A 2V6VC. 0.3A0.6A 0V1.5V D. 0.3A0.6A 2V6V思路分析:欧姆定律和等效电路解答过程:当滑片在最左端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为0,电源电压全部加在灯泡的上面,灯泡两端的电压U6V,IU/R6V/100.6A;当滑片移到最右端时,灯泡与电阻串联,IU/R=6V/(10+20)0.2A,ULILRL0.2A102V。正确答案:B。解题后的思考:类似题型我们可以用极值法进行计算,最后列出变化范围。例7: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电表的变化情况是( )A. 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都变小B. 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都变大C. 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D. 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大思路分析:欧姆定律解答过程:电路中灯泡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电流表测串联电路的电流,当滑片向左移动时,是靠近滑动变阻器的下接线柱,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小,电流变大,灯泡变亮,灯泡两端的电压也变大,滑动变阻器的电压减小。正确答案:D。解题后的思考:类似题型我们关键是判断滑动变阻器电阻的变化,然后通过电路中电流的变化来确定其他物理量的变化。例8:某科技创新小组制作了一个直接测量电阻阻值的仪器,称之为欧姆表。连接的电路如图,制作步骤如下:(1)在A与B之间连接导线,调节滑动变阻器R1,使电流表示数为0.6A(即满量程),把电流表的“0.6A”刻度线标为“0”;(2)保持滑动变阻器R1不变,当在AB之间接一阻值为80电阻时,电流表示数为0.3A。此时滑动变阻器R1的有效阻值为_,把“80”数值标在电流表刻度“0.3A”处;(3)据此原理,通过计算可把电流表刻度改为相应的电阻值,则在电流表刻度为“0.4A”处应标的电阻值是_;(4)用此欧姆表能直接测量接入AB间导体的电阻阻值。请写出按此方法制成的欧姆表刻度与电流表刻度的两处不同点:_;_思路分析:欧姆定律和等效电路解答过程:当接入一根导线时,即连入电路的电阻为0,所以在表盘上的刻度为0,电源电压UIR10.6R1;如果滑片位置不变,接入一个80的电阻时,两电阻串联,电流表的示数变为0.3A,则UIR0.3A(8 0+R1),联立两式可解得U48V,R180;如果电流表示数为0.4A,RU/I=48V/0.4A=120,RR-R11208 040;R跟电流I的关系我们可以用公式表示,R48V/I-8 0,从公式可以看出,电阻跟电流不成正比,所以刻度是不均匀的,而且电流越大,电阻越小,所以刻度也是电流表示数大的地方电阻小;示数变化的快慢也有不同。正确答案:80;40;刻度不均匀;示数左大右小(示数左密右疏。)解题后的思考:这是一个初高中相衔接的试题,但道理比较简单,也可以说是创新题或生活实践题。例9: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在甲图中,闭合开关S,电压表示数为4V,电流表示数为0.4A;在乙图中,闭合开关S,电压表示数为6V。求:(1)R1、R2的阻值;(2)乙图中电流表示数。思路分析:欧姆定律和等效电路解答过程:甲图中R1和R2串联,电压表测R1的电压,电流表测串联电路的电流,R1U1/I14V/0.4A10;乙图中,R1和R2并联,电压表测电源电压,U6V;所以在甲图中,U2U-U1=2V;R2U2/I2=2V/0.4A=5;在乙图中,II1+I2U/R1+U/R2=6V/10+6V/5=1.8A。正确答案:10;5;1.8A。解题后的思考:审题是关键,把题意理清理顺,找出已知量,顺藤摸瓜找突破口,本题中即有串联电路的计算,也有并联电路的计算,注意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电流是指电路中的电流,而电压是指电路两端的电压,两电表的复习建议进行对比复习,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串联和并联电路电流和电压的关系也可以进行列表比较复习。探究电阻大小的因素应注意使用的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在判断滑动变阻器上电阻的变化情况时,要明确滑片是远离下接线柱还是靠近下接线柱,远离下接线柱则电阻变大,靠近下接线柱则电阻变小。测电阻的方法有伏安法、单电表定值电阻法串联电路可以看出是分压电路,电阻越大,分到的电压越多;并联电路可以看成是分流电路,电阻越大,分到的电流越小。中考复习十二:电功率探究任务:电功率1. 电功2. 电功率、额定功率、实际功率3. 小灯泡的功率(答题时间:80分钟)一、选择题1. 某家用电器正常工作时,通过的电流大约为5A,该用电器可能是( )A. 电视机 B. 白炽灯 C. 洗衣机 D. 空调2. 在“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流”的实验中,某同学用电流表分别测出图中a、b、c三处的电流大小,并初步得到它们之间关系的结论。为了进一步探究它们之间的关系,下一步他的操作是 ( )A. 将电源两极对调,再次测量a、b、c三处的电流B. 改变开关S的位置,再次测量a、b、c三处的电流C. 将图中两只灯泡位置对调,再次测量a、b、c三处的电流D. 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再次测量a、b、c三处的电流 3. 在探究电路的电流规律实验时用了图中的某个电路,已知R1R2R3,电流表的读数分别是:A1为0.3A、A2为0.15A、A3为0.45A。测量时的电路图应是()4. 在“探究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实验中,实验电路如图甲所示,闭合开关S后,电流表A1、A2示数分别如图乙、丙所示,则通过灯泡L1、L2电流大小的判断正确的是( )A. L1的电流大于L2的电流 B. L1的电流等于L2的电流C. L1的电流小于L2的电流 D. 无法比较L1、L2的电流大小5. 如图所示,L1和L2是两只相同的小灯泡,a、b是电流表或电压表。闭合开关S后,若两灯都能发光,则( )A. a、b均为电流表 B. a、b均为电压表C. a为电流表,b为电压表 D. a为电压表,b为电流表6. 小明观察了市场上的测重仪后,设计了如图的四个电路(R是定值电阻,R1是滑动变阻器)。可以测量人体重的电路是( )7. 如图所示,用铅笔芯做成一个滑动变阻器,移动左端的铜环可以改变铅笔芯接入电路的长度。当铜环从A向B端滑动时,电压表示数和小灯泡亮暗的变化情况是( )A. V示数变小,灯变亮 B. V示数变大,灯变亮C. V示数变小,灯变暗 D. V示数变大,灯变暗8. 上海世博会很多的照明灯都是LED灯,LED灯是一种新型的高效节能光源,它的核心元件是发光二极管。现在用的二极管主要是由下列哪种材料制成的( )A. 陶瓷材料 B. 金属材料 C. 半导体材料 D. 纳米材料9. 如图所示,该电表的示数是( )A. 4.00伏 B. 0.90伏C. 4. 50安 D. 0.90安10.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各个元件均能正常工作。当开关闭合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表指针有明显偏转B. 两表指针几乎不动C. 电流表指针有明显偏转,电压表指针几乎不动D. 电压表指针有明显偏转,电流表指针几乎不动11. 超导体若能应用到社会生活中,会给人类带来很大的好处。各国科学家一直在努力寻找能够在室温下工作的超导材料,假如科学家已研制出室温下的超导材料。你认为它可作下列哪种用途( ) A. 电炉中的电阻丝B. 白炽灯泡的灯丝C. 保险丝D. 远距离输电线12. 下列能决定导体电阻大小的物理量是( )A. 导体两端的电压 B. 导体中的电流C. 导体的材料 D. 导体实际消耗的电功率13. 两定值电阻甲、乙的电流与电压关系图象如图所示,现在将甲和乙并联后接在电压为3V的电源两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甲的电阻是乙的电阻的两倍B. 甲的电压是乙的电压的两倍C. 流过甲的电流是流过乙的两倍D. 流过乙的电流是流过甲的两倍14.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电键S,电路正常工作。一段时间后灯L熄灭,一个电表的示数变大,另一个电表的示数变小。将两用电器位置互换后再次闭合电键S,两个电表指针均发生明显偏转。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且只发生在灯L或电阻R上,则( )A. 灯L断路 B. 灯L短路 C. 电阻R断路 D. 电阻R短路15.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闭合开关S1、S2,电压表示数为9 V,电流表示数为1.5A;断开开关S2,电压表示数为6V。则Rl和R2的阻值分别是( )A. 6 2 B. 6 3C. 4 2 D. 4 316. 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将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向右移动,在此过程中( )A. 电流表A示数变大,电压表V2示数变小B. 电流表A示数变大,电压表V1示数变小C. 电压表V1示数变小,电压表V2示数变大D. 电压表V1示数不变,电压表V2示数变大17. 右图是新型节能应急台灯电路示意图,台灯充好电后,使用时可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R改变灯泡的亮度,假定电源电压、灯泡电阻不变,则灯泡两端电压U随R变化的图象是( )二、填空题1. 一个电阻,在它两端加10V的电压时,通过的电流为0.5A,则该电阻的阻值是 ;如果电阻两端电压为零,该电阻的阻值是 。2. 如图所示,通过灯泡L1、L2中的电流分别为0.2A和0.3A,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L1的电阻为15,则干路电流为 A,电源电压是 V, L2的电阻为 。 3. 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灯L1的电阻为10,开关闭合后,、的示数分别如图乙所示,则的示数为 V,L2两端的电压为 V,通过L1的电流为 A。4. 两只定值电阻,甲标有“10 1A”,乙标有“150.6A”,把它们串联在同一电路中,电路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 A,两端允许加的最大电压为 V。5. 有两个电阻R1=2,R2=3,若把它们串联接在电路中,总电阻是_,R1和R2两端电压之比U1:U2=_。6. 定值电阻R1和R2分别标有“10 1A”和“20 0.5A”的字样,现将它们串联起来接到某电源两端,为了不损坏电阻,该电源电压不能超过_V;若将它们并联起来,在不损坏电阻的情况下,干路上最大电流是 。7. 一种电工工具由一个小灯泡L和一个定值电阻R并联而成,通过L、R的电流跟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得定值电阻R的阻值为 ;当把这个工具接在电压为2V的电路两端时,L、R并联的总电阻是 。8. 用图甲电路测量额定电压为2.5V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电压表应该接入 (填“1”或“2”)。当闭合开关S,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电压表示数为2.5V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则灯泡的额定电流是 A,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是 。9.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1的阻值为10,滑动变阻器R2标有“5 3A”字样。闭合电键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示数变大的电表有_个;电压表V与电压表V1示数的差值跟电压表V1示数的比值_1(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10. “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实验的电路图如图所示。在实验中应控制 不变,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 。11. 如图所示,一定值电阻R0与最大阻值为40的滑动变阻器串联在电路中,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滑到最左端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3A;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滑到最右端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 1A。则定值电阻R0,电源的电压UV。12. 如图所示,当开关S闭合后,要使电阻R1、R2并联,甲表是、乙表是。(选填“电流表”或“电压表”)13. 有一种测量人体重的电子秤,其原理图如图中的虚线所示,它主要由三部分构成:踏板、压力杠杆ABO和压力传感器R(一个阻值可随压力大小而变化的电阻器),显示体重的仪表G(其实质是电流表),其中AOBO=51。已知压力传感器的电阻与其所受压力的关系如下表所示:压力F/N050100150200250300电阻R/300270240210180150120设踏板的杠杆组件的质量不计,接通电源后,压力传感器两端的电压恒为4.68V。则:利用表中数据归纳出电阻R随压力F变化的函数关系式:_;该秤零刻度线(即踏板空载时的刻度线)应标在电流表刻度盘_毫安处;如果某人站在踏板上,电流表刻度盘示数为20mA,这个人的体重是_。14. 在下图(甲)所示的电路中,若电源电压为3V,电流表A1 、A2的示数如下图(乙)所示,则通过R1的电流是 A,R2的阻值是 。15. 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10。当闭合开关S,滑动变阻器滑片P在中点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3A;当把滑片P移到最右端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A。则电源电压为V,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 。16. 如图所示,AB两点间的总电压为20伏,五个电阻阻值均为4欧姆,则安培表的示数为_;伏特表的示数为_。17. 铅笔芯是由石墨和黏土混合制成的。不同类型的铅笔的笔芯软硬程度不同,其中6H的铅笔芯最硬,6B的铅笔芯最软,HB的铅笔芯软硬居中。铅笔芯是导体,那么铅笔芯的电阻大小与其软硬度是否有关呢?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这个问题。他先后将6B、HB和6H的铅笔芯分别接入电路A、B两点间,通过观察 ,比较出三者电阻的大小。用此方法比较电阻大小的依据是: 。他选取的这三支铅笔芯应满足的条件是: 。三、计算与实验探究题1. 有的小汽车前排座位中安装有高低档的电加热器,其工作原理相当于如图所示的电路图,其中R1=12,R2=6,闭合开关后,通过R1的电流为2A,求:(1)R1两端的电压;(2)通过R2的电流。2. 实际的电源都有一定的电阻,如干电池,我们需要用它的电压U 和电阻两个物理量来描述它。实际计算过程中,可以把它看成是由一个电压为U、电阻为0的理想电源与一个电阻值为的电阻串联而成,如图甲所示: 在图乙中R1=14W,R2= 9W。当只闭合S1时,电流表读数I1=0.2A;当只闭合S2时,电流表读数I2=0.3A,把电源按图甲中的等效方法处理。求电源的电压U和电阻。3. 如图甲所示电路,电源电压U0不变,初始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在最右端,但由于滑动变阻器某处发生断路,合上电键后滑片P向左滑过一段距离后电流表才有读数。且电压表读数U与x、电流表读数I与x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1)根据图象可知:断点位置在x等于 cm处,电源电压U0等于 V;(2)电阻R等于多少欧姆?(3)从断点处滑片P向左滑动的过程中,该滑动变阻器滑片P每滑动1cm的阻值变化为多少欧姆?该滑动变阻器电阻丝没有断路时的总电阻值是多少欧姆?4. 做“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的实验,器材如图所示,其中1、3为锰铜丝,2、4为镍铬丝,它们中的第3根横截面积为2S,其他根横截面积为S,金属丝的尾部已用导线连在一起并已接入电路。电路A端应分别与导线1和导线2连接是为了研究电阻与_的关系。电路A端应分别与导线1和导线3连接是为了研究电阻与_的关系。5. 如图甲所示的电池盒,盒外有三个接线柱A、B、C;盒内有三个5号电池插槽,六个接线柱a、b、c、d、e、f;部分连接好的导线已画出,如图乙中虚线所示。选接盒外不同接线柱,可从该电池盒获得1.5V、3V、4.5V三种输出电压。请你在图乙的虚线框内,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三节干电池(用元件符号表示)连接起来,组成一个符合实际的电源,并满足下列要求: (1)AB间电压为1.5V (A为负极,B为正极);(2)BC间电压为3V (B为负极,C为正极);(3)AC间电压为4.5V (A为负极,C为正极)。6. 用滑动变阻器改变小灯泡的亮度(1)实验室中有一铭牌上标有“20 2A”字样的滑动变阻器,如图所示。若要把它其中的两个接线柱连接到电路中去,共有 种接法;“20”指的是 接线柱间的电阻值,“2A”指的是_ _。(2)现再给电源、小灯泡、开关各一个,导线若干,请在图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电路,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灯泡变暗。(3)如果你还想知道电路中电流值的改变情况,需在电路中再 联一个电流表,并增加 根导线。 7. 某学习小组利用滑动变阻器、两个定值电阻R1、R2(5、10)、电压表、电流表、电源(6V)、开关、导线若干等器材,做探究实验。(1)小明所在的实验小组做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的实验。请你帮该小组设计一个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此实验需多测几组数据的目的是:_。(2)下面是探究“串联电阻R1两端电压和R2两端电压与两电阻总电压关系”时的电路图。根据电路图,将没有连接完的实物图连接好。导线不能交叉且适当选取电表量程。若电路图连接正确且电表完好,但不论怎样调节滑动变阻器,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电路故障可能是(回答一种情况即可):_。8. 小明设计了一种测量未知电阻Rx的实验方案,并选择了合适的器材,测量电路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未知,在A、B两点间接入的元件每次只能是电阻箱或未知电阻Rx(1)请你帮他完成相关实验内容:将 接入A、B两点间;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到某一合适位置时,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