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市花果山滑坡设计说明.doc_第1页
铜仁市花果山滑坡设计说明.doc_第2页
铜仁市花果山滑坡设计说明.doc_第3页
铜仁市花果山滑坡设计说明.doc_第4页
铜仁市花果山滑坡设计说明.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铜仁市花果山广场亲水平台滑坡工程施工图设计贵州地矿工程勘察有限公司二0一 一年五月铜仁市花果山广场亲水平台滑坡工程施工图设计项目负责:设 计:审 核:审 定:总工程师:总 经 理:设 计 单 位:贵州地矿工程勘察有限公司设计证书等级:甲 级设计证书编号:2011324001提交设计时间:2011年05月目 录一、工程概况1二、场地工程地质条件1三、设计依据2四、设计原则2五、设计参数2六、工程措施3七、施工顺序4八、施工要点4九、监测5十、其他5十一、预计工程量6图 表:图号图 名比例尺01支护工程总平面图1:100002支护工程1-1剖面图1:10003坡支护工程2-2剖面图1:10004支护工程立面图1:10005支护工程-断面图1:10006支护工程大样图 5施工图设计说明一、工程概况铜仁市花果山广场亲水平台滑坡工程位于铜仁市花果山广场亲水平台锦江河旁,缓坡地带,属于构造侵蚀而成的低中山地貌。滑坡地段位于铜仁市花果山广场亲水平台锦江河旁,由于滑坡体坡脚长期受锦江河侵蚀作用,导致滑坡前沿形成临空面,从2009年起滑坡体后缘开始出现张拉裂缝在雨水作用下导致滑坡前沿局部地段垮塌,滑坡后沿出现较大张拉裂缝。由于滑坡大面积滑移,为了查明滑坡岩土工程地质条件、滑坡周界、滑动面位置、主滑方向及滑动状态,为滑坡治理设计、施工提供工程地质依据。受铜仁市花果山休闲广场建设指挥部委托,我公司对铜仁市花果山广场亲水平台滑坡工程进行施工图设计。二、场地工程地质条件1、地形地貌场区地貌单元属中山高中山地貌,勘察区地形起伏较大,坡度1030,相对高差约30米,滑坡地段位于铜仁市花果山广场亲水平台锦江河旁,由于滑坡体坡脚长期受锦江河侵蚀作用,导致滑坡前沿形成临空面,坡度60左右,高度为35米左右,为滑坡体的最前沿。2、区域构造及地震1、地质构造场地覆盖层为第四系(Qel)粉质粘土,下伏基岩为寒武系中上统娄山关群(2-3 ls)白云岩组成,根据铜仁地区区域地质图表明,场区无断裂通过。下伏基岩为单斜构造:倾向294,倾角35。2、地震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布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1:400万),区内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小于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相应地震基本烈度小于度,属于区域地壳较稳定区。综上所述,该区属震级较低,区域稳定性较好,故在对整个滑坡的施工图设计中,不考虑地震因素的影响。3、地层、岩性根据勘查资料并给合地表调查,场地普遍为第四系土层覆盖,基岩露头少,覆盖层为第四系(Qel)粉质粘土;下伏基岩为寒武系中上统娄山关群(2-3 ls)白云岩组成。岩土构成如下:1、粉质粘土(Qel):浅黄色、深灰色、浅灰色,失水状态强度较高,饱和状态强度较低,根据所7件粉质粘土试验指标,按取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表3.3.11规定,液性指数在0.26-0.51,则粉质粘土为可塑状粉质粘土。厚度在2.5-9.30m,平均厚度在6.20m.。2、基岩为寒武系中上统娄山关群(2-3 ls):岩性为白云岩,灰白色,岩芯呈碎块状,少量呈短柱状,中厚层结构,节理裂隙较发育,岩体破碎,岩质较硬。岩体稳定,连续分布,结晶结构,局部有溶蚀现象,根据钻探揭露其风化程度均为中风化白云岩一个岩质单元;据单轴饱和抗压强度标准值frk=26.899Mpa,中风化白云岩为较硬岩,岩体较破碎,因此岩石质量等级为IV级。三、设计依据1、铜仁市花果山广场亲水平台滑坡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2、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3、滑坡防治工程设计施工技术规范(DZ/T20192006);4、滑坡防治治工程勘察规范(DZ/T20182006);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6、贵州建筑岩土工程技术规范(DB22/46-2004);7、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8、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四、设计原则 1、防治原则鉴于滑坡区地质环境脆弱,变形较严重,影响因素及受胁对象广,因此防治原则应是: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并举,综合整治,加强监测,作好预报。工程措施应执行:“突出重点、因害设防,技术可行、经济合理,施工方便,工程结构安全可靠,一次性根治不留后患”的原则,实施永久性防灾工程。非工程措施应加强政府的职能管理,减少人为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提高防灾意识,保护地质环境;同时作好监测、预报防灾工作。采用工程类比动态设计,根据施工现场的条件、施工情况和变形、应力监测等反馈信息,必要时对本设计进行校核、修改。2、治理目标根据坪兴寨滑坡的分布情况、空间位置、影响对象,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确定重点保护区域,采取有效的工程治理措施控制滑坡的进一步发展,鉴于此,治理总体目标为:1、重点保护滑坡体上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2、重点保护锦江河,防止滑坡滑动造成锦江河堵塞。4、对滑坡实施监测。清理滑坡体原有的排水系统,并对进行相应的处理。防止锦江河最高洪水滑坡前缘的冲蚀作用。五、设计参数根据该项目具体情况及现场踏勘,本次滑坡设计参数取值如下: 1、设防等级根据滑坡防治工程设计施工技术规范(DZ/T02192006)中5.1节表3滑坡防治工程分级划分表,确定该滑坡设防等级为级。2、设计工况组合根据滑坡的具体情况,各滑坡的诱发因素和加剧因素,滑坡为涉水滑坡。对各滑坡的稳定性评价拟采用以下工况:1)自重+地表荷载(设防安全系数取1.30);2)自重+地表荷载+50年一遇暴雨(设防安全系数取1.25);3)自重+地表荷载+50年一遇暴雨+锦江河最高洪水位244.2m(校核安全系数取1.15)。4、设计参数选择(1)第四系粉质粘土:天然容重=17.47kN/m3,饱和重度=18.0kN/m3,地基承载力fa=141.0kPa,C=8.70kPa,=3.45,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第10.2.3条表10.2.3,挡墙基底摩擦系数=0.2。(2)中风化基岩层(白云岩): 天然重度平均值 =27.86kN/m3,地基承载力fa=3200.0kPa,C=60kPa,=18,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第10.2.3条表10.2.3,挡墙基底摩擦系数=0.5。(3)墙后填土,采用压实系数不小于0.94的碎石、砂夹石填土,结合工程建筑经验,其物理力学参数为:=20KN/m3、C=0KPa、=35。 综合以上分析确定本次支护设计采用参数为:1、工程重要性系数:0=1.02、墙后填土:=20KN/m3、C=0KPa、=353、粉质粘土:天然容重=17.47kN/m3,饱和重度=18.0kN/m3,地基承载力fa=141.0kPa,C=10.5kPa,=3.35,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第10.2.3条表10.2.3,挡墙基底摩擦系数=0.2。4、中风化基岩层(白云岩): 天然重度平均值 =27.86kN/m3,地基承载力fa=3200.0kPa,C=60kPa,=18,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第10.2.3条表10.2.3,挡墙基底摩擦系数=0.5。六、工程措施根据工程地质情况及设计计算结果,采取的支护方案,具体如下:(1)采用重力式M10俯斜式挡土墙支护,挡墙长为100m,1,挡墙高4.0m,墙面设置泄水孔采用PVC花管,孔径80,间距为2000mm,每10m设置一道伸缩缝,缝宽25 mm,采用沥清麻丝填缝。(2)坡面设置截水沟,挡墙脚设置排水沟。七、施工顺序挡墙施工:基槽开挖 砌筑 抹面沟缝。八、施工要点(一)M10浆砌石挡墙 1、根据设计要求及现场条件,按设计图纸尺寸、高程,量定开挖基础范围,准确放出基脚大样尺寸,开挖地基,进行修建。2、挡墙段开挖时需分段跳槽开挖,每段开挖长度不超过15M,开挖到持力层应及时封底、及时施工,挡墙基础埋深不得小于1.0m。3、墙体沿长度根据地形的高差,每隔10m设置一个伸缩缝(和沉降缝合一),宽度为25mm。顶内外三边用厚20mm的沥青麻筋填塞。4、采用M10浆砌片石,片石单体不得小于200mm,极限抗压强度不得低于30MPa。5、施工前要作好地面排水,保持基坑干燥,基底力求粗糙,岩石基坑应使基础砌体紧靠基坑侧壁,使其与岩层结为整体。6、浆砌块石挡墙施工必须采用座浆法,所用砂浆宜采用机械拌合,砂浆稠度不宜过大。块石表面应清洗干净,砂浆填塞应饱满,严禁干砌。7、砌筑工艺总的要求为:平(砌筑层面大体平整)、稳(块石大面向下,安放稳实)、紧(石块间必须靠紧)、满(石缝要以砂浆填满捣实,不留空隙)。8、砌筑挡墙时,要分层错缝砌筑,每层横缝厚度保持均匀。基底及墙趾台阶转折处,不得做成垂直通缝,砂浆水灰比必须符合要求,并填塞饱满。未凝固的砌层,避免震动。9、块石挡墙所用石料的上下面应尽可能平整,块石厚度不应小于200mm,外露应勾缝的砌石面用人工凿平整,用M10砂浆勾阴缝。10、砌筑时应注意纵、横缝互相错开,每层横缝厚度保持均匀。未凝固的砌层,避免震动。11、墙后原地面横坡陡于1:5时,应先处理填方基底(铲除草皮、开挖台阶等)再填土,以免填方沿原地面滑动。12、墙顶用C15砼帽石厚400 mm抹成5%外斜护顶。13、基底力求粗糙,对回填地基和基底潮湿时,应夯填不小于500mm厚的砂石垫层。14、墙后填土,采用压实系数不小于0.94的碎石、砂夹石填土,并进行分层夯实,注意墙身不要受到夯击的影响。15、护面设置泄水孔采用PVC花管,孔径80,按5%倾角外倾,泄水孔后设500500的反滤层滤水包。按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3.5.5条规定,最下一排泄水孔应高于地面或排水沟底面不小于300mm。(二)排水沟在距坡脚0.50m处设置排水沟,其设计尺寸见大样图,按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3.5.5条规定,最下一排泄水孔应高于地面或排水沟底面不小于200mm,尺寸见排水沟大样图。排水沟与市政道路相交段用圆形管道预埋方式,圆形管道直径不小于1.0m,外沿标高与市政排污管道相连接。九、监测支护工程开工前,应建立监测网,检测网布置6个点,其中检测A、B、C点位于滑坡体北面,D、E、F位于滑坡体上,对周边建筑物进行位移定期或不定期观测,每3天观测一次,如遇特殊情况应加密观测次数和点数。观测内容如下: 滑坡支护结构和已建建筑物水平和垂直位移 地表裂缝。 降雨与时间关系。 坡顶位移观测应在边坡支护结构顶部各侧设置不少于3个点的监测点,观测位移,移动速度和方向、沉降。施工期间对锦江河水水位观测。评价监测结果。十、其他1、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及时观察周边地下管线和地下构筑物的埋藏情况,如发现应及时通知我单位设计人员。2、施工过程中应采用信息化施工,根据施工时反馈的信息,我公司将对本设计作局部修改或补充,以便出现问题及时采取处理措施及时解决。3、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做好监测工作, 监测贯穿于整体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将有关的监测的结果通知告知我单位。4、未尽事宜,请与我公司联系,协商解决。5、原材料及砼、砂浆配合比均应有合格证及试验报告,并在施工中严格按配合比执行。6、砼、砂浆试块留置按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