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doc_第1页
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doc_第2页
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doc_第3页
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doc_第4页
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式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第三次 锦纶路小学 孟金莲学习目标1.学生通过观察与对比,认识折线统计图区别于条形统计图的特征,体会折线统计图在表示数据变化趋势方面的作用,并从中获得价值体验。2.学生结合实例,能够读懂单式折线统计图所反映的数据信息及变化规律,并对图中所反映的现象做出简单分析,能进行初步的判断和预测。3.学生能够根据提供的资料,在网格图中有条理地初步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学生通过从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中,有意识的获取一些数据信息,并能简单读出折线统计图中所反映的事实和趋势。学习过程一、激情导课1. 激情导入老师在生活中搜集了几幅图,出示股票图,病人心电图,衣服销售图,这是我们今天学的折线统计图。看来统计来源于生活,折线统计图同样来自实际需要。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折线统计图。(出示题目)看到题目,你想探究什么?2. 明确目标生1:我想知道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生2:我想知道折线统计图有什么作用。生3:我想学习折线统计图的画法。生4:我想知道通过折线统计图可以看出什么规律。生5:我想知道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不同。老师相信,只要大家认真观察、勇于发现、积极探究,一定能自己解决这些问题。二、民主导学这是20062012年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的统计情况。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统计表年份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参赛队伍(支)426394468454489499519请您用数学的眼光看这个统计表,可以获得哪些数学信息?(学生可能会说哪年最多,哪年最少,哪年是多少,哪年比哪年多,哪年比哪年少)看来统计表可以看出数量的多少。为了更清楚地呈现每年的数据情况,我们可以用已学的条形统计图来表示。(出示条形统计图)仔细观察,你马上能从中看懂些什么呢?(生可能会说能清楚的看出每一年的数据,谁最多谁最少。说到这儿,我要说你是如何一下看出来的?谁来解释一下?直条高的数量多,直条低的数量低。也就是说条形统计图是用直条的高低来表示数量的多与少。)大家对条形统计图的知识掌握得很好。现在老师将课件稍作改动,条变成点,然后用线段连起来。这是我们今天探究的折线统计图,请看大屏幕。任务呈现任务一 认识折线统计图1.观察折线统计图,你发现哪些特点?(至少说3条) 2.思考参加中国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的数量有什么变化?3.比较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有哪些优势?我们现在找一名学生来读任务,其他同学认真听。大家听懂了? 小组学习,师巡视。展示汇报:我看见有的同学做了记录。如果你有想法,可以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刚才的讨论小组学习的很好,参与的人数很多,现在我们找一个小组来汇报。我们是阳光组,下面由我们组来汇报,请大家认真倾听。3号。我来回答第一个问题。我从图中得到的数学信息是2006年参加的是426支,2007年参加的是394支,2008年参加的是468支,2009年参加的是454支,2010年参加的是489支,2011年参加的是499支,2012年参加的是519支。我是通过观察图上的点得知的。2号。我来回答第二个问题。我发现从2006年到2007年参加人数减少,从2007年到2008年参加人数增多,从2008年到2009年参加人数减少,从2009年到2010年参加人数增多,从2010年到2011年参加人数增多,从2011年到2012年参加人数增多。1号。我来回答第一个问题。与条形统计图相比,折线统计图的优点是可以看出数据的变化。我们组汇报完毕,谁还有补充或质疑。我来补充第一个问题,我还从图中发现2007年参加的人数是最少的,2012年参加的人数是最多的。我是通过点的高低看出来的。点越高,参与的人数越多,点越低,参与的人数越少。我来补充第二个问题,我发现从2009年开始,到2012年每年参加的人数越来越多。我来补充第一个问题,我发现2007年到2008年点与点的距离最远,所以它们是增加最快的。我没听懂第二问,谁能再给我讲一遍。(有同学主动站起来说)我发现折线统计图里线朝上上升,线向下,下降。大家还有要交流的问题吗?生:没有。教师总结:通过刚才的讨论我们发现折线统计图用点来表示数量的多少,点的位置可以看出数量的大小。点越高,值越大。点越低,值越小。点与点之间的线朝上,说明上升,线越长,上升的越快。点与点之间的线朝下,说明下降。那你能不能用刚才的话来描述一下整幅图的变化呢?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像条形统计图一样直观表示出各种数量的多少,而且,我们只需看每条线段的长度与坡度,就能知道数量增减的变化情况。这就是折线统计图比条形统计图更妙的地方。因此,我们说“折线统计图既能表示数量的多少,也能清晰地反映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小结:要根据统计数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统计图。一般以时间顺序设计的数据才适合折线统计图。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认识折线统计图,那我们一起来绘制一张折线统计图,请看任务二。任务二1.根据表中的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2.陈东 岁到 岁长得最快,长了 厘米。3.组内说说你的绘制过程以及注意事项。小组合作 展示汇报 我们是放飞组,下面由我们组来汇报。 1号。大家请看大屏幕,这是我们绘制的折线统计图。 2号。我来回答第二个问题,陈东在0到1岁时长的最快的。我们是通过点与点之间的线看出来,线越长,上升的越快。 3号。我来回答第三个问题。我们是这样绘制的。先在纵轴上找对时间,再在相应的横轴上找准数字即可。最后连线。我觉得注意事项是不要忘了标数据。 我们组交流完毕,谁还有补充或质疑。生:我想提醒大家,描点的时候,先看左边的数值。生:我来总结一下。实际上做这种题就是先描点,再连线,最后标数据。我们组交流完毕,谁还有补充或质疑。 看的出大家很会学习,总结了这么多注意事项,的确画的很好。 小结:这节课的两个任务我们已经完成了,从大家的表现、交流的话语老师发现大家学的很好,能不能经得起检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检测乐园。3、 检测导结 1、目标检测:将提前设计准备好的检测题,发给学生。让学生在3分钟内独立完成。 2、结果反馈 (1)教师指导学生以同桌或同组交换检测卷;(2)在老师指导下,认真批阅同学的卷子,划出错误的地方,并将得分写在规定的地方;(3)要求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