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梳理单元知识点课题知识点情况备注第一单元1.重点词语积累。2.文学常识积累。3. 探究文中的思想感情,受到正确的人生态度、情感价值观的教育,进而了解社会人生。4.掌握叙事抒情的写作特点,体悟人生奋斗和读书的意义6.品位含义丰富的语句把握作者的情感1.藤野先生第一课时:1.字词: 烂漫.绯红 驿站 不逊 匿名 瞥见 畸形 杳无消息2.作者简介鲁迅 中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3.文章体裁:回忆性散文。3.文章思想内容: 文章记述了作者在仙台学医时候的生活,赞扬了藤野先生的正直、无私、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书法了作者对他的怀念。4.文章结构:全文38个自然段,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3,写在东京的所见所感第二部分4-45,写与先生的相识、相处、相离。第三部分36-38,写离开仙台后怀念先生的感情和行动。第二课时.1.文章线索:明线:以我和藤野先生交往为线索,围绕藤野先生崇高品质组织材料。暗线:作者感情变化为线索,写自己弃医从文,很多事情是围绕内在线索组织材料。因此文章虽然长,却脉络分明,材料虽多,却井然有序。2.人物形象:人物性格特征:藤野先生治学严谨、认真负责、正直、没有民族偏见塑造人物方法:选择典型事例。为了突出藤野先生的品质,文章具体写了四件事:修改讲义,改正解剖图,关心解剖实习和了解中国女人裹脚情形。白描手法:如藤野先生外貌、语调、衣饰等写出了他治学严谨、生活朴素的学者形象。载入对请过留学生辫子的描写,揭示了他们庸俗腐朽的思想,表达作者厌恶之情。3.语言特点:朴素含蓄,精炼深刻。如:东京也无非时这样中国时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时低能儿在那时那地,我的思想却变了2.我的母亲第一课时:1.字词:责罚、管束、广漠、宽恕、质问、轻薄、仁慈、文绉绉2.文学常识:胡适,字适之,安徽绩溪人学者。著作:中国哲学史大纲胡适文存白话文学史戴东原的哲学等。3.文章内容:首先继续了儿时的性格特点和给自己留下的深刻往事,主体部分记叙了母亲的几个事件:1.母亲对我的管教2.母亲处理家庭的难事和矛盾。3.母亲如何对待他人对自己的人格侮辱;最后写母亲对自己的影响。4.作品情感:对母亲的感激、怀念和敬爱之情。第二课时:1.人物形象:人物形象特征:为人克己谦让,宽容善待,和睦仁慈,教子严格。塑造人物的方法:选择典型事例;2.情感抒发方法:质朴真切的叙述语言与自然流畅的结构与作者真挚的情感相辅相成;用童年视角回忆往事。3.语言特点: 朴质、真切,不加修饰。3.我的第一本书第一课时:1.字词:幽默、凄惨、奥秘、翻来覆去、温厚2.文学常识:牛汉,原名史成汉,现代著名诗人.七月诗派重要成员。主要作品有华南虎等3.体裁:回忆性散文4.线索:第一本书的经历5.主题:作者怀着珍爱、敬重的感情追忆第一本书,包含了对苦难生活和恶劣学习环境、条件的无奈和人生的乐趣美好回忆。6作者情感:父子之情同学朋友情人与狗的默契情趣。8.重点句子含义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间感应到的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 4.列夫.托尔斯泰第一课时:1.字词:黝黑 炙热 尴尬 犀利 滞留禁锢 颔首低眉 锃亮 广袤无垠诚惶诚恐 广袤无垠2.文学常识:茨威格,奥地利文学家。主要成就在文学传记三位大师列夫.托尔斯泰,俄国伟大作家。他的三步里程碑式巨著是战争与和平复活安娜 卡列尼娜3.文章的思路:文章前半部分描写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反衬后半部分托尔斯泰非同寻常的的眼睛,反衬他高贵的灵魂。4.文章主题:对列夫托尔斯泰的崇敬、赞美之情。第二课时:1.人物描写特色:(1)比喻的修辞“托尔斯泰面部的其他部件胡子、眉毛、头发,都不过是用以包装、保护这对闪光的珠宝的甲壳而已。”粗鄙的外表反衬出他眼睛的无比精美。(2)夸张的修辞:“托耳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夸张的手法道出托尔斯泰那种把万事万物尽收眼底的全方位的观察力。2人物形象:文章展现托尔斯泰独特的外貌特征,揭示他深邃的精神世界,洋溢着崇敬赞美之情。3. 重点语句的内涵“直到年纪大了以后直到人生的晚秋,俊秀之光才使这块悲凉之地解冻。”写出托尔斯泰晚年坚决站在农民的立场上,对国家教会进行强烈的抨击。5. 再塑生命一课时:1词语: 搓捻 企盼 繁衍 迁徙 油然而生 花团锦簇 美不胜收 不可名状 冥思遐想 期期艾艾2.文学常识: 海伦凯勒,美国著名的聋哑盲学者,作家,教育家。重要作品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生活的故事等。 沙利文:海伦凯勒的启蒙老师。3.文章思想内容:本文通过记叙沙利文老师高超的教育艺术,同时也表现了作者求知的渴望及艰辛而愉快的生活经历。4.写作特点;本文是记叙文,文章采用一体两面结构,既写了老师高超的教育艺术,又谈了作者敏而好学、热爱生活的精神。 5.重点词句含义 再塑生命:沙利文老师让我再次拥有“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沙利文老师让我懂得了什么是爱;沙利文老师让我又回到自然,理解自然。 朋友你可曾在茫茫大雾中航行过?在物种神情紧张地驾驶着一条大船,小心翼翼地缓慢地向对岸驶去,心儿怦怦直跳,惟恐发生意外。十分形象地展示了坠入黑暗而沉寂世界的作者的心灵历程。我感觉到有无数无形的线条正穿梭在我和其他人的中间”。作者在执著痴想后体悟到的爱的情感。6.人物形象:海伦凯勒是一个有顽强的毅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热爱生活,对未来充满希望。第二单元1.掌握重点词语2.把握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语境,领悟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3.体会文章优美富有哲理的语言,进而理解文章主旨4.掌握作者运用多种表达方式传达文章主旨的方法5.学习一些常见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6.抓住自然景物特点融入自己感情的写作特点及象征想象等表现手法6.雪第一课时:1.字词:字音字形:凛冽,脂粉奁,词义:博识,消释,凛冽,升腾2.文学常识:鲁迅,原名周树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重要作品阿Q正传呐喊朝花夕拾。本文出自散文诗集野草我们学过选自野草的文章有风筝。3.文章的思路以及作者的情感:文中写了暖国的雪和朔方的雪,暖国的雪滋润美艳,作者的感情是充满回忆与对美好的向往。朔方的雪如粉如沙,决不粘连,表现出作者对不屈的斗争精神的歌颂。两幅鲜明对立的图景中贯穿着一个共同的情感:要用战斗来创造一个春天般美好的世界。3.语言特点:本文语言内蕴丰富,清新优美。第二课时:1.景物描写:细致生动从内容、色彩、虚实、方面展开,采用比喻、拟人的方法展示了江南雪的盎然与生机,北方雪的不屈与张扬。通过对比的方式展示南北雪的不同特征。2.作品语言特征:准确,富有表现力。如“冰冷的” “坚硬的”“灿烂的”来修饰雪,写出了北方雪不屈的精神。“但是”体现出来作者的情感取向。3.文章借景抒情的写法:两幅鲜明对立的图景中贯穿着一个共同的情感:要用战斗来创造一个春天般美好的世界。4.重点语句含义:“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北方的雪的特质之一是孤独,在这里它还被表现为死掉的雨的意思。北方的雪完全升华是与死亡联系在一起的,也正是完全的献身,让它成为了雨的精魂凝聚了所有坚强内核的精魂。1.雷电颂第一课时:1.字词:伫立、睥睨、咆哮、污秽、眩目、迸射、驰骋、稽首2.文学常识:郭沫若,四川乐山人,杰出的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代表作有新诗集女神,历史剧本屈原、虎符等。3.文章的体裁本文是浪漫主义史剧中的即一个节选。节选部分是戏剧中的独白,同时也是激情澎湃的抒情散文诗。舞台说明:包括人物的动作、外貌形象,为人物震天憾地的呼喊做铺垫;时间地点当时的自然环境为理解课文创造了想象的场域。渴望奋斗献身,与邪恶斗争到底,争取光明的力量3.文章的思路和结构及情感:歌颂光明雷电颂痛斥黑暗4.文章的艺术特色:想象瑰丽奇特,体现出浪漫主义诗学风格。象征手法运用,使感情表达的更含蓄、深沉、凝练。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增强语句的气势和情感色彩,达到最大限度的抒情效果。首先通篇采用拟人、呼告的修辞手法;其次运用反复、排比的方法,有力的表达情感,也体现诗歌的形式美,回环往复,荡气回肠,琅琅上口,铿锵有力。5.人物形象特点:深切的爱国情操和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塑造人物的方法:独白形式直接展示。自然景物衬托。6.散文诗的朗读:节奏、重音、语速来展示语气和情感。8.短文两篇第一课时:一、字词:1字注音旸谷 一撮灰 皓月 姮娥2词语意思:皓月:明亮的月亮。旸谷:古书上指日出的地方。旸,日出。此处当为作家误记,夸父渴死之地应为隅谷。隅谷,日落之地。二、文学常识:作者简介: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家春秋),中篇小说憩园。本文选自散文随笔集龙虎狗,其散文思想深刻,语言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文章体裁:散文诗。三、文章的思路:日第一部分(1)赞美夸父与嫦娥为追求光和热而不惜牺牲的精神。第二部分(34)就飞蛾、夸父展开议论,歌颂为追求光和热而舍弃自己生命的牺牲精神。第三部分(5)以抒情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愿望,为着人类的生存和理想社会的实现而牺牲自己是无上光荣的。月 第一部分(12)凭栏望月,对月沉思。第二部分(34)冷月带给我清冷的感受。第三部分(56)写嫦娥奔月的传说,表达了作者追求理想的愿望。四、文章表达的情感在日与月中表达了作者对光明和热的向往与礼赞。文章借“飞蛾”、“夸父”以及“姮娥”等几个关键词语寄托自己的理想,表达为了追求光和热,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的人格追求。五、对比写法:在日中,作者主要写光和热,同时提到了冷;在月中,作者主要写冷,却同样提到了光和热。冷和热是一种极强烈的对比,而事物在对比之下,特征才会更加明显突出,因此作者会在不同的两篇文章中提到了同样的东西,正因为对光和热的向往和追求,对美好事物的企盼和渴望,要远离寒冷和冰冷,远离黑暗和死亡,所以作者才别有深意的这样写。将这两篇文章贯通起来,更可以充分理解和感受作者的良苦用心,理解在这样一个特定的年代里,作者热切期待光明的心情。六重点语句含义 没有了光和热,这人间不是会成为黑暗的寒冷世界吗? 正是为了整个世界的光明和热力,才会有飞蛾和夸父的牺牲行为,一方面是自己本省的向往,一方面是伟哥整个世界不背黑暗笼罩。9.海燕第一课时:1.字词:胆怯、翡翠、蜿蜒、飞窜、呻吟2.文学常识:高尔基,俄国作家,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列宁称他“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代表者”。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母亲、自转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本文是高尔基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的结尾,原题为“海燕之歌”。3.体裁:散文诗4.文章思路:暴风雨将来逼近即临5.文章主题:通过对暴风雨来临前大海景象的描绘和对海燕英姿的刻画,热情歌颂了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勇敢无畏的战斗精神,预言沙皇黑暗统治必将崩溃,号召人民迎接伟大的革命斗争。第二课时:1.景物描写及作用: 在乌云和大海之间点明海燕所处环境,衬托海燕顽强、乐观、勇敢的战斗精神。2.海燕的形象:勇猛坚强、乐观自信、富于献身精神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3.象征手法及意义:象征手法使思想更加形象、可干,而且拓展了作品的思想内涵和审美空间。海燕:象征无产阶级革命先驱。海鸥、海鸭、企鹅:害怕革命、不革命和假革命者乌云、狂风、雷电:反动势力暴风雨:席卷一切的革命浪潮4. 对比手法:海鸥等与海燕对比,衬托海燕的勇敢、自信、乐观。5. 修辞手法的运用:反复、比喻、拟人对比等进一步增强了作品表现力。6.重点句子: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祈使句,饱含着革命先驱者对无产阶级革命的渴望与期待,预报革命风暴即将到来,表达了自信豪迈的战斗情怀和高昂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7.文章感情:赞美像海燕一样的无产阶级战士,鞭挞的是海鸥之类的不革命者及反革命势力,表现了作者抑恶扬善、爱憎分明的情感态度。 10.组歌一课时:1词语:执拗、憔悴、馈赠、真谛、璀璨、长吁短叹、盛气凌人2.文学常识:纪伯伦:黎巴嫩诗人、画家。著有散文诗集泪与笑先知沙与沫。 体裁:散文诗。具有散文特征的诗歌。3.作者的情感:浪之歌是作者借物抒怀之作。透过浪花、海岸的形象,曲折表达了他对祖国忠贞不渝的情感。雨之歌是一首这里式,采用拟人的手法,雨的形象是一个奉献者和使者的形象,它滋润万物,同时也把距离遥远的事物连接起来,诗歌表达了自己积极的人生态度。4.语言特点:文章优美的语言中内含丰富的哲理,平易蕴含隽永:美妙的比喻、拟人使作品具有了独特的艺术魅力。5.朗读:节奏;押韵;感情。第三单元1. 积累词汇。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意。3、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对生存环境的忧患意识。4.了解科学文艺作品科学性与文艺性并重的特点。5.进一步培养概括要点、把握文意的能力。11 敬畏自然第一课时:1.字词: 鲲鹏 蓬蒿 咫尺 呐喊 混淆 相形见绌2.理解题目:敬畏 是敬重畏惧的意思。题目的意思是说人类应敬重自然界的万物,充分认识自然的伟大,爱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3.文章主题:本文谈论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应从根本上转变理念,再也不要宣称什么“征服自然”,应该敬畏自然,爱护自然。第二课时:1.文章主题。(课文第11段)我们再也不应该把宇宙的其它部分看做只是我们征服的对象,再也不应该把其他生物仅仅看做我们的美味佳肴,而首先应该把他们看作是与我们平等的生命,看作是宇宙智慧的创造物,看作是宇宙之美的展示者,首先应该敬畏它们,就像敬畏我们自己一样。敬畏它们,就是敬畏宇宙,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2、富有哲理的语句。(1.)人类为自己取得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掉入陷阱,就是危机。这句话的意思是,人类开采煤炭、石油、天然气以及其他各种矿物,留下了无数矿坑,也就破坏了地貌和地层结构,很可能酿成严重后果,危及人类自身。(2.)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弟兄。宇宙的一切,包括人类,都是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人类之外的一切,也是生命的种种存在形式,所以它们与我们是平等的生命,是我们的弟兄。3.反问的修辞方法。运用反问,更能激发读者的思考,语气更强烈,有催人深思的效果。(1)你难道没有听到石头里也有生命的呐喊吗?(2)那永恒的运动、那演化的过程,不正是她生命力的体现吗?12.罗布泊,消逝的仙糊一课时:1.词语:萧瑟s 和煦x 干涸h 吞噬sh裸露lu 荡漾yng 沧海桑田2.文学常识:作者吴钢 报告文学作家。 报告文学的文体特征;兼有新闻和文学的特点。新闻的真实性和文学的形象性、抒情性3.课文思路:开头是今日罗布泊的荒漠景象,接着上溯历史上的美丽景象。然后着重说明罗布泊消亡的缘故,又具体展现今日罗布泊的荒漠景象。最后推而广之,说到青海湖、月牙泉的颓势,篇末发出拯救生态环境的强烈呼吁。4.文章主题:生态意识,忧患意识。5.文章的写作特点:新闻性。叙述事例、列举数据都是准确可靠的。用真实的资料震撼读者。文学性。体现在形象性和抒情性两方面。对比手法:作者将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都作了鲜明而具体的描写,显示了巨大的落差,造成了文势的跌宕,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拟人手法:作者赋予胡杨林、罗布泊以人的情感,为人类盲目破坏生态环境而痛惜不已。排比手法:例如:“四盲”,篇末三个“救救”,语势和情感都大大加强。直接抒情:让读者深切地意识到破坏生态环境的严重后果,觉悟到只有保护环境才能保护人类自己。13. 旅鼠之谜1词语; 徘徊 媲美 笃信 仓皇逃窜 紧追不舍 小心翼翼 急中生智 饶有兴趣 神秘莫测 齐心合力 焦躁不安 东跑西颠 永无止境 浩浩荡荡 前赴后继 全军覆没 难以置信 鼠目寸光 传宗接代 稀奇古怪 道听途说 相辅相成2文章内容:北极鼠的三大奥秘;繁殖能力惊人,为动物世界之最;一旦繁殖过多,就有种种奇怪的自杀行为;死亡大迁移。3文章主题内涵: 大自然还有许多奥秘人类无法解释,有待继续探究。 旅鼠奇特的行为给我们一个启示,即人类也不应该毫无节制地繁衍下去。 科学家离开繁华的城市和温馨的家庭,来到边远极地,表现出崇高的献身科学的精神。科学研究过程要不断调整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只有创新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才能解开大自然之谜。自然界本身具有调节机制,一旦打破生态平衡,就出现向新的平衡转化的新趋势。从自然界的调节中,人类应该觉悟,人类也要注意自我调节,以求和谐发展。4课文独特的写法;本文是一篇科学小品,用文学的笔调介绍科学知识。体现出记述的框架。说明的内容。对话的方式。14.大雁归来一课时:1.字词:缄默 雾霭 狩猎 香蒲 符合 蹼鹬 水洼 迁徙 2.文学常识:利奥波德,美国著名的环境保护主义者,著名的伦理学家3. 文章主题:作者认为大雁是人类的伙伴,动物使地球充满生机,充满诗意,充满乐趣.人类应该珍爱有益无损的动物,和动物和谐相处. 4文章内容及结构(1)描写大雁归来(2)描写孤雁和每只雁队的数字(3)大雁鸣叫(4)大雁联合的观念5.大雁特点大雁是具有灵性的候鸟,是报春的使者,善远飞,喜群居,重友情,有联合观念6.重点语句(1)一只燕子的来临说明不了春天,但当一群大雁冲破了三月暖流的雾霭时,春天就来到了。(这一句写出了大雁带给人们春天的气息,她是春天的使者。) (2)在这种每年一度的迁徙中,整个大陆获得的是从三月的天空洒下来的一首有益无损的带有野性的诗歌。(这一句写出了大雁在每年一度的迁徙中给人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7拟人修辞手法及作用(1) 使文章充满生动性和趣味性。(2) 表达了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8有关写“雁”的诗句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15喂,出来一课时:1字词:哂笑,牟取,众目睽睽,棘手 莫衷一是,铆钉,贪婪,履行,众目睽睽,逍遥法外,雨后春笋2文学常识 作者:星新一,日本小说家。科幻小说 科学幻想小说,简称“科幻小说”,小说类别之一。用幻想的形式,表现人类在未来世界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和科学技术远景,其内容交织着科学事实和预见、想象3.文章内容:这篇科幻小说讲的是台风吹倒了一座古庙,庙底露出了个无底洞,于是,洞里成了藏污纳垢之所,终于有一天,东西又都飞出来了。4.故事情节:风吹庙倒,深洞出现;各路人马,各显神通;新奇公司,尽收垃圾;石头飞出,危机出现;文章主旨:一切破坏环境的举动,到头来都将危害人类自己。7写作特色:夸张和想象(丰富的想象先要有一个基本情节,然后充分展开,用具体情节去加以补充。)想象世界是虚幻的,虚幻的多数情节却又是根据现实生活加以想象的。第四单元1、品味文中、理解重点词语。2、文学常识。3.引导学生揣摩品味文中重要的句子。4.体会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产生的艺术效果5.理清行文思路,整体把握文意,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6.加强朗读教学,使学生的深入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7.体会趣味盎然、生动丰富的民风民俗,引导学生感悟生活,品味生活的动人底蕴。引导学生从教室走向社会,从课内走向课外。16.云南的歌会第一课时:1、字词:即物起兴 龙吟凤哕 迤西 熹微 酬和 蹲踞2、.文学常识: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人。代表作有萧萧,中篇小说边城等。3、文章结构:第一部分:山野对歌,欢快活泼、朴素动人;第二部分:山路漫歌,环境优美、声韵动人;第三部分:村寨传歌,场面宏伟,气势壮观。第二课时:1、 人物描写方法:一种以工笔描绘为主,刻画细腻真实,作者的态度隐含在字里行间。第二种描写人物地神韵气度,流露出作者强烈的情感倾向,运用比喻、拟人的方式展示。2、 景物描写:自然景物描写及其作用:以优美环境衬托优美的人物优美的歌。场景:三个唱歌场面。3作者的感情:作者在文中描写了云南有特色的歌会,写了人们之间自然和谐的关系,这就很自然地流露出了作者对于美好生活和人生的感悟。17端午的鸭蛋第一课时:1.字词:腌 门槛 门楣 苋菜 籍贯 城隍庙 肃然起敬 囊萤映雪 曾经沧海难为水 2.文学常识:汪曾祺,江苏高邮人,作家。了解其散文“小叙事”的创作特点。感受作者散文闲适自由的创作风格。3.文章的思路说端午,介绍端午的种风俗;说鸭蛋,写家乡鸭蛋的名声特色;说端午的鸭蛋,着重写了鸭蛋络子。4.文章主旨: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情趣,发现诗意,在小小的鸭蛋里尝出生活的滋味,文章从容散淡,流露出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对故乡的热爱。第二课时:1.作者情感:文章的2、3段写家乡鸭蛋的名声、特色,作者对家乡由衷的热爱和自豪。文章的5、6段,写端午的鸭蛋。表现出散淡的生活情趣和对童年生活的怀念。2.平淡而有味的语言特点:口语色彩浓厚。古汉语的点缀,增添了典雅之美。善于运用语言“造型”。18.吆喝第一课时:1.字词: 加点字的读音。钹(b)荸荠(b qi) 铁铉(xun) 秫秸秆(sh ji gn)招徕(li)词语的含义。随机应变:机:时机,形势。随着情况的变化灵活机动地应付。 合辙押韵:押韵的意思。 油嘴滑舌:形容说话油滑,耍嘴皮子。2.文学常识:萧乾,原名萧秉乾(1910-1999),生于北京。萧乾先生是有重大国际影响的我国著名作家、记者、翻译家3.文章内容及情感本文介绍了北京的吆喝声所代表的经营品种,介绍了各种吆喝声的具体内容,表现方式以及音韵节奏等,充满了对往事的怀念之情。第二课时:1.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按照时间的顺序记叙。材料安排详略得当。语段的衔接过渡。2.作品语言风格:本文是用地道的北京口语写的,特别是描写吆喝的语句,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平易而又不乏生动幽默的语言特点。19春酒一课时:1.词语:家醅 炮制 一马当先 挑剔 顾名思义 兴高采烈 2文学常识:琦君,1918年生,台湾女作家。原名潘希真。她是散文多写童年记忆,母女之情,友伴之谊。3文章思想内容:文章记叙了儿时在故乡过新年、吃春酒、吃会酒的几件事。这些片段汇集于“思乡”这一焦点上,写出了纯美的民风和人情,表现出对童年对故乡的无限眷恋。4.人物的形象: “我”的天真可爱,母亲的善良能干,乡人的淳朴厚道。4语言特点:平易,真挚,生动传神。比如恰当的比喻,细腻的描写等。第四单元20俗世奇人一课时:1.字词抠 怵 内疚 敦厚八面玲珑 左右逢源 看风使舵2.作者 冯骥才,当代作家,代表作品有神鞭义和拳雕花烟斗等3.文章结构 两文的情节简单,但安排的曲折有致,叙事一波三折,引人入胜。泥人张一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1-2:介绍泥人张常去的地方。第二部分3-完:写泥人张和海张五的较量。“好嘴杨巴”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5:介绍天津两位卖茶汤的高手。第二部分6-14,介绍杨巴发迹的缘由。第三部分25,简写此后杨家茶汤名满天下。4.文章语言特点:采用口语来讲述故事,多处具有浓郁的天津风味,幽默传神,很好的突出了地方文化的特点和魅力。语言富有表现力。比如“戳”字。人物语言个性化。5.人物形象人物形象特征:泥人张:艺高胆大,不畏强势杨七:手艺高杨八:反应机敏,精明塑造人物方法:选取典型事例来塑造人物。富有个性化的语言、动作等的描写。第五单元1.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了解常用文言句式,逐步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2.了解重要作家作品3.领悟课文内容,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探究体味作品的内涵意蕴。4. 品味诗文的优美意境和深邃哲理。积累名句名段,培养语文素养。5.激发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培养对美好生活和6.积累名言警句及说理、抒情、写景的名段名篇,并能理解赏析。7.了解古人写景、叙事、议论的艺术,体会语言运用的妙处。理想的追求21.与朱元思书第一课时:1. 文学常识:作者:吴均(469520),字叔痒,吴兴故鄣(浙江安吉)人,南朝梁代文学家。体裁:书信体。从内容上看是写景小品文。2词语实词:、许、湍、奔、负、 一词多义:绝 指 词类活用:轩 邈 通假字:反 见4.重要句子含义: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5 课文内容及结构: 课文中作者描绘了富春江一百许里江上雄奇秀丽的景致。先总说富春江奇特秀丽的景色。然后写异水、奇山,最后仍归结在景色上。第二课时:1.写景顺序:先“水”后“山”2.写景手法:写水的清澈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水流的迅急用比喻、夸张写出,同时采用了动静结合方式;描写山的形态时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山峰争先恐后,向上崛起的形状,化静为动;写山中景色时用了反衬,以闹显静;从视觉和听觉角度,多角度的描写山的奇。3.语言特点:骈体文。全篇以偶句为主,讲究对仗和声律。读来琅琅上口。例如 急湍甚箭 猛浪若奔。22、五柳先生传第一课时:1、字词:嗜 曾 箪 黔 俦 殇2、文学常识:陶渊明,东晋著名田园诗人,一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初中学过的有桃花源记、饮酒、归园田居等。传:实为自传。赞,助也。3、 文章结构及内容:全文共两段,前一段以记叙为主,重在表现五柳先生地性格、生活、志趣;后一段以议论为主,重在对五柳先生地品德进行歌颂和赞扬。第二课时:1.人物形象:闲静少言,不慕荣利,贫困而闲适的安贫乐道的隐士形象。2.刻画人物的方法: 思想、爱好、性格、生活、著文等方面展示人物风貌。3.重点语句理解:(1)“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意思是五柳先生每次读书有心得体会时,便沉浸于书中而忘记了饮食。(2)好读书,不求甚解。(3)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4.语言特点: 多有否定句式,平淡自然,高度凝练。23.马说第一课时:1文学常识:作者:韩愈,字退之,河南河阳人(孟县)。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首。文体特征: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刊发,虽是议论文体,却讲究文采。2.词语:实词:骈、外见,是、等。通假字:食、见、耶。一词多义:食、策、或、能3.重点语句含义: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4.文章主要内容:文章围绕千里马的问题展开论述,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昏庸愚昧,埋没人才,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心情。5.本文写法:托物寓意,借物抒情。本文中“千里马”寓人才,“伯乐”寓能发现赏识任用人才的人。借千里马被埋没流露出作者坏才不遇之情,统治者埋没人才的愤懑和控诉。6.文章结构:先正面提出问题,接着从反面展开议论,接着揭露里马被埋没的原因,嘲讽了食马者的愚妄无知,最后归结出“其真不知马也”的中心句。7.文章语言特点:简洁、洗练。24.送东阳马生序第一课时:1.文学常识:宋濂,字景濂,号潜溪,浦江人。明初文学家。他家境贫寒但自幼好学。一生刻苦学习,“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去书卷,于学无所不通。”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中,与刘基、高启并列为明初诗文三大家。他的著作以传记小品和记叙性散文为代表,散文或质朴简洁,或雍容典雅,各有特色。朱元璋称他为“开国文臣之首”,刘基赞许他“当今文章第一”,四方学者称他为“太史公”。著有宋学士文集。序,是一种文体,分书序和赠序两种。书序比较早,多为叙述著作者的意趣、写作缘起等,赠序创于唐初,用于临别赠言,如韩愈的送孟东野序、柳宗元的送薛存义序,多为赞颂、勉励、祝愿、惜别之辞。人从小到大的顺序是孩提、加冠、而立、不惑、知天命、花甲、古稀、耄耋。2.重点字词:读音:缊、嗜、叱咄、俟、箧、屣、皲、媵、烨、通假字:支通“肢”,肢体 被通“披”,穿古今异义:假 古义:借 今义:与“真”相对 走 古义:跑 今义:食物煮熟后所得的汁水 汤 古义:热水 今义:行走一词多义 以 介词,用。如:以衾拥覆 介词,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身份,可译为“用(凭)-身份”。如:生多以书假余 连词,表目的关系,译作“来”如: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连词,表修饰关系 如:俯身倾耳以请 连词,表原因,因为。如:以中有足乐者3.重点句子含义:(1)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2)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3)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4)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5)俟其欣悦,则又请焉(6)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7)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4.文章思路:总体记述作者青少年时期求学经历。少年时代读书的刻苦勤奋求师的艰难求学的艰苦情况。4. 文章主题:本文通过叙述作者青少年时代求学的艰难和奋学习的经历,对马生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勉励他勤奋学习,成为德才兼备的人。第二课时:1.借事说理、寓理于事的写法本文是长辈对晚辈的临别赠言。作者既要使晚辈有所收益,又不宜板起面孔说教,于是作者就采用了现身说法的形式,历述自己当初得书的艰难,从师的辛苦,借事明理,以情感人让后辈从亲切委婉的故事叙述中去领悟要义,吸取学习的动力,把握学习的方法。既有自己艰苦经历的正面教育,又有富家子弟的求学情形提供反面教训,既含教诲,又怀勉励,写来亲切感人,很有说服力。2.对比手法的运用:当年求学时的学习条件和学习态度与同舍生作对比。同舍生生活条件优裕,显得神气活现,而自己则是吃穿不如人。正因为自己将学习,求取知识当成快乐的事情,就不觉得吃穿不如人了。通过对比,使得文章更形象,更鲜明,更有说服力。3.环境描写作用:环境的恶劣,自己受冻的苦状,反衬出求学的决心之大,意志之坚。第五单元25诗词曲五首第一课时:第一首1.字词:柯、畔、长2.作者:刘禹锡(772-840)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唐代文学家。刘禹锡诗文清新,语言俭朴生动。有刘梦得文集。3.背景: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酬”这里是以诗相答之意。“乐天”白居易的字。“扬州”相逢的地点。对“初逢”二字,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未见过面,初次相逢:二是久别之后,初次相逢,尚无定论。“见”有“感谢”之意。”赠“指白诗醉赠刘二十八使君。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与敬宗宝历二年(826)冬,罢和州刺史后,回归洛阳,途径扬州,与罢苏州刺史后也回归洛阳的白居易相会所作。是对白居易在宴席上写的醉赠刘二十八使君一诗的酬答。4.诗歌主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首诗抒发了作者二十多念转徙巴山楚水的悲愤心情,流露了对王树文、柳宗元等已故友人的怀念呵对保守势力的愤慨,表现出旷达的胸怀呵积极进取的精神5.重要诗句含义:“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这两句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意思是说,个人的沉沦算不上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白居易称赞这一联“神妙”,就是从诗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景、情、理相结合的角度来评价的。 第二首1.字词:戟、销、2.背景:赤壁这首诗是作者经过赤壁(即今湖北赤壁)这著名的的古战场时,有感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诗以地名为题,实则是怀古咏史之作。3.作者: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晚唐诗人、文学家。他有政治思想,但由于秉性刚直,屡受排挤,一生仕途不得志。杜牧的诗、赋、文都负盛名,而以诗的成就最大,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其诗风格俊爽清丽,独树一帜。4.诗歌思想内容:作者借赤壁之战来抒发自己的感慨,告诫统治者不要寄希望与侥幸。5.重要语句含义:“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以方便,取得胜利的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告诫统治者不要寄希望与侥幸。第三首1.字词:干戈、寥落、惶恐2.背景:过零丁洋此诗是文天祥指南录中的一篇,为其代表作之一,约作于祥兴二年(1279)被元军俘获的第二年正月过零丁洋之时。后来元军元帅张弘范一再逼他写信招降南宋在海上坚持抵抗的张世杰,他出示此诗以明志节。3.作者:文天祥(1236-1283),字屡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吉州吉水(今江西)人南宋政治家、爱国诗人。4.主旨:通过追忆自己抗元的艰辛经历,表现诗人忧国之痛和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5.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两句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诗句所表现的崇高气节,慷慨悲壮,震撼人心。第二课时:第一首:1.字词:宫阙、低绮户、婵娟、 2.文学常识:“水调歌头”是词牌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字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父苏洵、弟苏辙都是文学家,世称“三苏”。名作有念奴娇水调歌头等开豪放派的先河,与辛弃疾称“苏辛”苏轼散文结构谨严,明白晓畅,与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3.诗意:水调歌头词的上片主要抒发对政治的感慨,极写词人在“天上”“人间的徘徊、矛盾,末了想通了,仰望明月,不禁婆婆起舞,表现出积极的乐观的情趣。下片写对月怀人,抒发对兄弟的怀念之情,以积极乐观的旷达情怀作结。5.诗歌主旨:水调歌头这首诗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本来甚为明显,苏轼因为政治处境的失意以及呵其弟苏辙的别离,中秋对月,不无抑郁惆怅之感。但是他没有陷在消极悲观的情趣中,旋即以超然达观的思想忧患,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6.重要诗句含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两句是说,惟愿(兄弟)彼此珍重,在远别的时光中共赏中秋美好的 月色。第二首:1.字词:潼关、踌躇2.背景:“潼关”,古代著名关塞,位于陕西潼关县北,地处陕西、山西、河南三省交界处,关城雄踞山腰,东北据黄河天堑,西南依华山险阻,历来是东西交通要到,军事攻守重地。“怀古”,意思是凭吊古代遗迹,追怀古事,抒发作者的情怀。3.作者:张养浩(1270-1330)字希梦,号云庄,济南人。元代散区作家。张养浩的散曲流露出对官场的不满,表现了关心百姓、同情黎庶,与人民休戚与共、息息相依的民本思想。4.诗歌主旨:山坡羊 潼关怀古作者吊古释怀,表达了悲愤伤感之情,揭示出人民的悲惨命运根源之所在。5.重要诗句含义:“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诗人行径潼关,见关塞险要,不由追忆历史上的兴旺更替,由此一针见血地指出:兴,也好,亡也好,受苦受难的总是天下的老百姓。表现了诗人对百姓的同情,也揭露了历代封建统治者对百姓的 压迫,是对长期封建社会历史的一个深刻反思呵高度概括,高屋建瓴,精警异常,足底一篇长篇政论。在元代,这显得难能可贵。第六单元1.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了解常用文言句式,逐步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2.了解重要作家作品3.领悟课文内容,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探究体味作品的内涵意蕴。4.积累名言警句及说理、抒情、写景的名段名篇,并能理解赏析。5.了解古人写景、叙事、议论的艺术,体会语言运用的妙处。26.小石潭记第一课时:1.积累字词:实词: 尤为 参差 斗折蛇行 寂寥 居 隶 凄神寒骨 去 一词多义:可 从 以 乐 词类活用:西 乐 下 斗 蛇 犬牙 寒 古今意异义:小生2.文学常识: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本文是一篇游记散文,写于他被贬永州时,是永州八记中的第四记。3.文章的思路 发现小石潭小石潭景物小石潭源流小石潭气氛及作者感受记同游者4背诵全文第二课时:1. 写景特点: 动静结合 抓住景物特征 对比和烘托手法 情景交融 2.作者思想感情作者着力渲染了凄清幽静的气氛,抒发了悲凉凄苦的情感。3.山水名篇名句三峡答谢中书书使至塞上等27.岳阳楼记第一课时:1.文学常识: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他出身贫寒,幼年丧父,对下层人民的痛苦体会较深。宋仁宗天圣年间,出任西溪盐官,建议在泰州修捍海堰。宝元三年,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庆历三年,范仲淹返朝,任参政知事。提出十条改革措施,因遭保守派反对罢政,于庆历五年贬放邓州,以后还做过杭州、青州的太守。死后谥号文正。著有范文正文集。2.重点字词句(1)通假字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具”通“俱” 属予作文以记之。 “属”通“嘱”(2)积累词语:实词:(名词)赋、国、景、大观、迁客、骚人、宠辱 (动词)谪、属、把虚词:夫、斯、其、微、则、然则短语:百废具兴、浩浩汤汤、气象万千、淫雨霏霏、阴风怒号、浊浪排空、虎啸猿啼、 满目萧然、感极而悲、一碧万顷、郁郁青青、皓月千里、心旷神怡、先忧后乐 (3)重要句子意思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译:(洞庭湖)连接着远方的山脉,吞噬着长江的流水,浩浩荡荡,宽阔无边。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译:或早或晚,(一天里)湖面上有时洒满阳光,有时又是一片昏暗,景物的变化无穷无尽。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译:登上这座楼,就会产生远离国都(朝廷),思念故乡,担心别人诽谤,害怕别人讥讽,满眼是萧条的景象,感慨横生而悲伤的情绪了。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译:我曾经探求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他们)或许跟上面说的那两种表现不同。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忧其君。译:在高高的朝廷(做官)就为人民忧患,在僻远的江湖间就为国君忧虑。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译:那他一定会说“在天下人担忧之前就担忧,在天下人享乐之后才享乐”吧。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译:啊!没有这种人,我同谁同道呢?(“吾谁与归”即“吾与谁归”,疑问句中宾语前置。)4.文章的写作思路,第一段:交代作记的缘由。(记叙)第二段:总写巴陵胜状。(描写)第三、四段:观览两种不同的自然景物及产生的两种不同的情感。(描写 抒情)第五段:言志(抒情 议论)第二课时:1.景物描写:第三段:景物特征:阴冷、萧条。写景顺序:由高到低 由远到近览物之情:感伤 忧愁表达方式:描写 抒情第四段:景物特征:明朗、富有生命气息 欢快 写景顺序:由高到低 由远到近 览物之情:欢欣 喜悦 表达方式:描写 抒情2.重点语句含义及表达的思想情感(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表现作者愿与古仁人同道的博大胸襟。(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表现作者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兼济天下的情怀。(3):微斯人,吾谁与归? 一方面希望滕子京具有古仁人之心,志存高远;另一方面,也含蓄地表达了作者愿与古仁人同道的博大胸襟和远大抱负。3.写作特色记叙、描写、抒情、议论为一体,寓情于景,情景交融。4.主题:描绘了岳阳楼的景色以及迁客骚人登搂览景所产生的不同情感,勉励朋友不要因客观环境和个人处境的好坏而动摇自己的意志,要以忧国忧民为自己的职责,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28.醉翁亭记第一课时:一、文学常识:1.作者作品及时代背景: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江西吉安)人,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早年曾协助范仲淹革新政治,触动了保守派大官僚们的利益,遭到嫉恨,被贬滁州。第二年,写了本文。2.文章体裁:山水游记。二、词语1.字读音:滁 壑 琅琊 潺 酿 泉2词类活用名之者谁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山行六七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中培训燃气知识课件
- 高一物理课件教学
- 离婚抚养权纠纷调解及子女成长环境协议
- 离婚协议书房产转让及子女抚养协议书
- 生态酒店精装修设计施工及环保设施采购合同
- 环保企业环境数据安全保密及污染防控协议
- 工业园区租赁厂房安全监管与维护协议
- 学校物业服务合同履行校园安全担保协议
- 乌鲁木齐市住宅小区租赁及社区文化活动组织合同
- 私房房屋买卖合同范本附带房屋产权清晰确认协议
- 平安经营分析岗面试
- 大学生生涯发展展示 (修改版)
- DB32T4062-2021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 (正式版)JBT 14897-2024 起重磁铁安全技术规范
- 西方节日-英文介绍
- 空调系统维保记录簿表
- 动车组列车员(长)(职业通用)全套教学课件
- 机动车驾驶员安全教育培训课件
- 医学影像技术职业生涯规划
- 农机维护保养规范研究
- 内瘘球囊扩张术护理查房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