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秋水【教学目标】 1、积累文学常识和古汉语知识。 2、通过诵读、比较、质疑、拓展,训练查阅资料、把握情绪、合作探究、质疑问难的能力。 3、初步感受庄子相对主义的哲学思想。 【教学重点】 1、学会积累、归纳文言词语和文言文特殊句式。 2、通过河伯认识前后变化的对比,理解本文寓意。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领悟庄子的思想在秋水中的体现,进一步体味庄子思想的深刻含义及现实意义。 【教学方法】 1、诵读法。课文篇幅短小,文字浅显,可以通过反复诵读来感悟、比较,理解课文内容,把握寓言寓意。 2、比较法。通过河伯前后态度的对比,通过节选的文段和全文的比较来理解寓意,领悟庄子的思想。 3、质疑法。联系庄子的思想和秋水全文对文章做出合理的解释,培养学生质疑、思辨的学习能力。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 一、 导语 同样孟子荀子生活的战国时代,还有一个人,闻一多先生曾有如此的评论:“中国人的文化上永远留着他的文化烙印。他的书成了经典,至于历代文人学者对他的崇拜,更不用提,别的圣哲,我们也崇拜,但哪像对他那样倾倒、醉心、发狂?”究竟是什么人让鼎鼎大名的闻一多先生也崇拜到痴狂的地步呢?他就是?(庄子)其魅力魅力跨越千年,今天就让我们通过秋水开一扇小小的窗来走近庄子。 2.谁来简单介绍庄子其人好不好? 二、教学生读准 秋水这篇课文节选了秋水的第一段。(板书:秋水)教师范读,学生齐读 给加点的词注音并加以解释。 泾流之大 两涘渚崖之间 且夫我常闻少仲尼之闻则殆矣(指名2位同学口头回答) 三、根据课文注释自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体现独自探究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研究性学习理念) 1、找出通假字,并理解 2、找出古今异义词,并解释。 3、找出词性活用词语和特殊用法,并理解。 4、找出特殊句式,并分析。 5、找出固定结构,并理解 6、找出文中的成语,并理解。 7、找出文中的虚词,并解释 小结: (1)通假字: 泾流之大。(“泾”通“径”,直流。) 不辩牛马。(“辩”通“辨”,分辨,辨别。) (2)古今异义:古今 百川灌河特指黄河天然的或人工的大水道,泛指河流。 至于北海到了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表示另提一事。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脸脸的形状,相貌。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深明大义的人,或不吝啬 专通某种学问的人自然,不拘束,不俗气。 (3)词性活用及特殊用法: 秋水时至名词做状语,按时。 顺流而东行名词做状语,向东。 东面而视名词作动词,面对。 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意动用法,以为少,以为轻。 (4)特殊句式: 闻道百定语后置 以为莫己若宾语前置 我之谓也宾语前置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被动句 (5)固定格式 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非则”,表示假设,译为:“不是就”。)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且夫”,再说,而且,用于承接上文,引出另一层意思。) (6)成语 望洋兴叹:望洋,抬头向上看的样子。本义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藐小,今多比喻要做一件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 见笑大方(贻笑大方):让内行嘲笑。 (7)虚词 泾流之大欣然自喜 顺流而东行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望洋向若而叹于是焉河伯使旋其面目 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四、教学生读顺范读,学生互相听读,确保学生把每一句都读顺。 五、教学生读懂。“懂”就是能知道每句、每节、全文写了什么。 1.诵读指导:“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文章开头的两句话写秋天的雨水按季节来到,小股水流无以计数,灌入黄河,浩浩荡荡,畅通无阻,无比壮观。作者在此仅用了22个字就把黄河的壮阔描写得淋漓尽致。诵读时语速要缓慢而有气魄,注意各分句之间的停顿。“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句中的“间”,读时声调要适当拖长,略作停顿后,再缓缓读出“不辩牛马”。 2.“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句诵读时语速要稍快,要将河伯的骄傲自满之情读出来。“于是焉”的“焉”在此是个语气助词,用在句中表停顿,“河伯欣然自喜”诵读时重音要放在“欣然”二字之上。“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诵读时一定要注意“以天下之美”之后的短暂停顿,二要将重音放在“尽”字上。因为一个“尽”将河伯的踌躇满志,飘飘然描写得淋漓尽致。 (教师范读,学生齐读) 3.“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句要用叙述的语气读出,语速适中。 4.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这是河伯“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面对大海的广阔,然后向海神若发出的由衷慨叹,是发自肺腑的自我批评。因此,诵读时语速要稍慢,要读出恳切的自悔之意,要处理好句子中的停顿,例如:“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句,读出“且夫”后要稍作停顿,然后接着读“我尝闻少仲尼之闻”。 5.用了一种手法,让文章很有力量,齐读劝学中“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用了何种手法?对比 对比手法的巧妙运用,使得优劣得以辨明,正谬得以彰显,主题得以突出。文中运用了多种对比,现分述如下: 1、两次所见情形之比 第一次所见,一个是“不辩牛马”,一个是“不见水端”,两者孰广孰阔,自不待言。 2、两次所见后的感受之比 第一次,“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一个“天下”,一个“尽”字,把河伯那种踌躇满志、飘飘然的神态刻画得淋漓尽致。 第二次,以为莫若己者,我之谓也。”为自己的孤陋寡闻感叹,为大海的广阔无垠感叹。“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前为骄傲自满,后为虚心认错,甘拜下风,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3、两次所见后的动作神态之比 第一次,河伯的神态为“欣然自喜”,第二次则为“望洋向若而叹” 所见后的动作也形成鲜明对比。第一次所见后,河伯是“顺流而东行”,第二次见后,河伯是“旋其面目”。“顺”字反映连河伯“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的那种春风得意之情,而“旋”字则表现河伯改变了认识,掉转头来重新审视自己。 4、两种做法所产生的结果之比 河伯第一次自高自大,结果将“见笑于大方之家” 总之,大胆的想象拓展了文章的思维空间,强烈的文学色彩撞击着读者的灵魂,对比手法的巧妙运用使得文章的主题更加鲜明。 六、质疑探寻 可能出现的问题 1.秋水不大呀? (古今水量有别,跟历法有关,周朝历法农历十一月为一年之始,周朝时的秋相当于现在的夏) 2.河伯为何还要顺流而东下? (坐井观天,青蛙与河伯的区别,有虚荣心,炫耀,为后文改变铺垫) 3.对孔子和伯夷的态度? (伯夷辞(辞让王位)之以为名,仲尼语(谈论)之以为博,此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风险控制矩阵分析
- 电大电工考试题及答案
- 农产品供应链合作协议内容
- 外科护理学考试题库及答案中专
- 大堂转岗考试题及答案
- 绿色采购和低碳生产承诺书4篇
- 学习中的挫折与坚持议论文9篇
- 《世界地理概况:高中地理课程教案》
- 客户服务支持响应及反馈跟踪系统
- 医疗垃圾处理规范课件
- 2025-2026学年冀人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
- 磷化铝管理办法
- 手术室专科护士职业考试试卷与答案
- 门窗工程管理办法
- 小学体育家长会课件
- 依法治校视角下高校后勤管理法律风险的识别与化解策略
- 2025年法学专业基础课程试题及答案
- 腰椎管狭窄症病例讨论
- 部编版语文(2024)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综合素养测评A卷(含答案)
- 工程质量事故案例课件
- 多囊卵巢综合症及护理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