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在医学上的重要作用.doc_第1页
统计学在医学上的重要作用.doc_第2页
统计学在医学上的重要作用.doc_第3页
统计学在医学上的重要作用.doc_第4页
统计学在医学上的重要作用.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计学在医学上的重要作用像其他手段一样,统计学肯定也不是现代医学的发明,但确实对现代医学有很重要的作用,这点首先得承认。统计学是一种数学方法,说白了也就是计算结果。有些事情不经过统计是无法知道结果的,比如地球人口的总数,不一个一个数就无法确知地球到底有多少人。因为人太多,而且影响统计准确率的客观因素也太多,并且还要考虑时间的因素,所以制定一个合理的统计方法是很必要的。其他方面大到全民生产总值,小到个人年均总收入,都要经过统计才能知道结果。就连做小买卖如果不经常计算一下本钱利润以及货物的多少,都很难做的明白。可见统计无论对国家、集体还是个人,都应该算是一件很重要的事。统计学有个前提,就是在实施统计之前它的统计对象一定是一个未知数,如果结果已知,统计过程也就失去了实际意义。谁会对着早已知道准确数目的一叠钞票没完没了的数个不停呢,除非守财奴或是强迫症患者,但这种数个不停其实已经不是统计学意义上的统计了,而是一种贪婪或是病态的表现了。统计学还必定有个明确的目的,即统计的过程是想知道一个未知的结果。比如想调查一个公共厕所的平均客流量,就必须在一定时间内准确计算出入厕所的人数,然后再除以一个单位时间,就会得出在单位时间内出入公厕的平均人数。现代医学引入统计学当然也有明确的目的,比如一种新研制出来的药物正式准备应用于临床,对于现代医学来说,有效率以及一些服药之后的副作用都是一个未知数,这些是都需要做临床统计工作的。统计研究设计统计研究设计包括:调查设计、实验设计和临床试验设计。医学论文中,如果采用了统计学的方法,在文中应明确交代所采用的统计研究设计类型。如是调查设计,应说明研究采用的是前瞻性调查研究设计还是回顾性调查研究设计;如是试验设计,应说明研究采用的是观察性研究设计还是实验性研究设计。如是临床科研设计的话,大体又可分为描述性研究和分析性研究。描述性研究包括病例报告、病例系列分析和横断面研究等,目前这一类描述性的论文在骨伤科的医学期刊中占有大多数,由于其论证强度不高,往往存在低水平重复的现象。分析性研究包括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及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等,这一类的研究论证强度较高。描述性研究在探讨疾病的决定性因素时经常可提供重要的线索,但由于设计本身固有的缺陷,描述性研究主要用于建立假设,而不能检验假设,建立的假设需要通过分析性研究来检验。而随机同期对照的临床研究为论证强度最高的科研设计,这一类的论文相对太少。一般在医学论文中常用的设计类型有:“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多因素析因设计”和“具有重复测量的多因素设计”等。只有根据研究的目的正确选择研究设计方法,才能得出有效的结论。研究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科研设计的论证强度不够; 在需要对照才能得出有效结论的情况下缺少对照或对照不当;样本量不足;样本没有代表性;未进行随机化或随机化方法不正确;缺乏与设计类型相匹配的收集研究数据的表格;用单因素设计取代多因素设计,实验设计缺乏统计学依据等。 2资料收集与表达医学论文中资料的收集经常缺少关键信息的描述,尤其是在资料与方法部分,如研究对象的纳入、排除标准、随机化的方法、样本量的确定、统计学方法等。编制统计表时,分组标志与观察指标位置颠倒、数字的小数点位数不一致或重复出现在数字之后,表中数据的含义表达不清;绘制统计图时,坐标轴上的刻度值标得不符合数学原则、资料与所选用的统计图类型不匹配;选用统计指标来描述平均水平和分散趋势时,使用正态分布方法表达呈偏态分布的资料等。 3统计分析方法的选择对于不同性质的资料,应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选用合适的统计分析方法。医学论文中常见的错误有:论文中只有P值看不出使用的是哪种检验方法和统计量的大小。 很少采用可信区间、多元分析和生存分析方法。在需要进行统计学分析时没有进行统计学分析。在定量资料(对观察对象测量一项或多项指标的数值大小所得的资料)中,忽视 t检验和F检验(方差分析)的前提条件,误用t检验代替F 检验,常见用t检验代替方差分析进行多组间两两比较;误用参数检验代替非参数检验等。在定性资料(按品质和属性分组记数所得的资料)中,往往根据阳性率的大小直接作出统计推断,用X2检验分析一切列联表资料。对于相关与回归分析,将专业上毫无联系的两个变量放在一起进行相关、回归分析,误将变量之间在统计学上的关系解释成专业上的联系等。另外,有些作者简单地写道:“本文中运用了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统计软件只是实现数据处理的一种工具,最主要的是要交代所使用的统计研究设计类型和统计分析方法。应该根据统计资料所对应的实验设计类型,资料所具备的前提条件和分析目的,选用相应的统计分析方法。如: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两因素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单向有序列联表资料的秩和检验或Ridit属性不同的列联表资料的秩相关分析等。不同的资料类型和不同的研究目的采用不同的统计方法。按照资料的性质测定指标的多少,确定资料是计数资料还是计量资料,应用单因素分析还是多因素分析。多因素资料对每个研究对象测量的多个指标同时进行的综合分析,其分析计算过程相对复杂。常用的有回归分析;相关分析以及判别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等。多因素分析多用于计量资料。单因素分析应用较多,按获取资料的方法,分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首先,计数资料主要是针对要求某现象的频率和比例,利用率或比的相应计算方法。如做不同样本问的比较则采用计数资料的显著性检验,样本率与总体率的比较用u检验;两个样本率的比较可用u检验或四格表的x 检验,多个样本率的比较可用行乘列的卡方检验或2xc表的卡方检验。其次,计量资料要结合研究目的确定相应的统计方法。对于显著性检验通常有t检验和f检验,t检验是用于两个均数问的比较,按研究设计与比较内容的不同又分为样本均数和总体均数的比较,两个样本均数差别的检验,配对资料的显著性检验。f检验用于多个样本均数的比较,按设计类型分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和组内分组资料的方差分析。不同的统计方法说明不同的问题,同样不同的问题要应用不同的统计方法来分析和表达。研究者在做统计分析前,首先要明确资料分析的目的、意图是什么,通过分析最终达到什么样的期望,临床工作者科研通常的目的主要有:某现象发生的频率或比例如人群中重复癌的发生率,采用频率指标,构成指标或相对比,可计算发病、患病、感染、阳性频率或构成等。某人群的特征值,如平均身高、体重、血压等,采用平均水平和变异的统计指标。临床正常值范围如血红蛋白、血糖、尿铅含量,多采用中位数法或平均数法。临床诊断方法效率评价,可分别计算各种诊断方法对某病诊断的准确度和可靠度,如x线对肺癌的诊断。临床疗效分析比较 如几种药物疗效的比较,视资料性质作显著检验。临床间关联情况分析如PSRT与屈光度的关系,用线形相关和回归分析。人群的归类、评价,可选用判别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等。下面是一则医学案例,采用统计学的原理来进行分析(目地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后循环血不足所致眩晕的临床疗效)2007年3月2008年10月湖北中医学院附属武汉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117例,均以突发事物旋转性眩晕为始发症状,均经过相关的脑部检查。排除脑干,小脑,枕叶梗死或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天麻素联合苯海拉明组(联合组)40例,男性19例,女性21例;年龄4578岁,平均(63.26.7)岁;视物旋转40例,眼球水平性震颤18例,伴恶心呕吐35例;合并高血压27例,冠心病9例,糖尿病8例,颈椎病17例。苯海拉明组38例,男性18例,女性20例;年龄4776岁,平均(61.46.5)岁,视物旋转38例,眼球水平震荡8例,伴恶心呕吐27例;合并高血压16例,冠心病6例,糖尿病9例,颈椎病15例。天麻素组39例,男性18例,女性21例;年龄4577岁,平均年龄(6336.4)岁,视物旋转39例,眼球水平性震颤10例,伴恶心呕吐29例;合并高血压19例,冠心病4例,糖尿病10例,颈椎病21例。三组在年龄,性别,病情程度,既往史,基础疾病等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统计学处理 计资料以(X S)表示,采用X2检验。1.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结果示联合组疗效均明显优于其它两组(P0.05)表一 三组临床疗效比较 n()组别n痊愈显著有效无效总有效联合组4035(87.5)3(7.5)2(5.00)0(0)40(100.00)天麻素组3815(39.47)10(26.32)4(10.53)9(23.68)29(76.32)苯海拉明组3918(46.15)9(23.08)5(12.82)7(17.95)32(82.05)与联合组比较,P,0.01.下同2.三组起效时间比较 见表2。结果示联合组起效时间均早于其它两组(P0.05)。3.不良反应 三组在住院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表2 三组起效时间比较 n()组别n第3日第7日第10日联合组4021(2.50)12(30.00)7(17.50)天麻素组387(8.42)16(42.11)15(39.47)苯海拉明组398(20.51)14(35.90)17(43.59)4.结论本临床发现,联合组在起效时间及总疗效方面均优于天麻素组及苯海明拉组,天麻素组与苯海明拉组在起效时间和总有效率方面差异无显著。说明将天麻素组和苯海明拉组联合使用起效更快,疗效更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案例二:1.临床资料所有门诊病例均参照外科学1 为诊断标准。本病一般分为三期, 初期(局部缺血期)中医辨证:营卫气血不调,血流不畅,患肢怕冷、麻木不仁,渐见足及小腿疼痛,转筋,间歇性跛行;中期营养障碍期中医辨证:气滞血瘀,经脉阻塞,患肢长青紫红黑,疼痛剧烈,皮肤溃烂;晚期坏死或坏疽期中医辨证:寒郁化热,酿成热毒,遂致肉腐骨脱.按中医证型分为虚寒型、气滞血瘀型、湿毒内蕴型、气血俱虚型。在30例患者中,均为男性,年龄最大55岁,最小18岁,其中2245岁者最多,占90。2:治疗方法及结果遵循中医辩证论治:“痛则不通,通则不痛”的理论观点,自拟益气活血补肾为基本方。药用:生黄芪、潞党参、鸡血藤、当归、川芎、王不留行、毛冬青、丹参、鹿角胶、续断、菟丝子、巴戟天、白芥子、炮干姜、。并按照不同证型在基本方基础上加减治疗。一般疗程均在半年以上,治疗结果见附表。分 型总例数临床治愈例()显效例()有效例()无效例()虚寒型106(60.0)2(20.0)1 (10.0)1(10.0)气滞血瘀型83 (37.5)2(25.0)1(12.5)2(25.0)湿毒内蕴73 (42.8)1(14.2)2(28.5)1(14.2)气血俱虚52(40.0)1(20.0)1(20.0)1 (20.0)合 计3014(14.0)6 (6.0)5 (5.0)5 (5.0)附表:30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的疗效统计疗效 评判:治愈是指麻木发凉,疼痛等症状消失,行走正常,并且能够从事正常的体力劳动;显效和有效是指麻木发凉,疼痛等症状减轻;无效例中有2例中途放弃治疗,3例症状未得到改善.30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见任何毒副作用,并对接受治疗的患者均定期做门诊肝肾功能及尿常规检查,未发现任何异常事实上,临床应用不过是药物实验的最后阶段而已,只不过实验的对象和等级发生了变化:小白鼠变成了人。当然,我们并不想指责现代医学这种做法是侵犯人权。因为药物的最终作用对现代医学来说是个未知数,如果不直接验证于临床,这个未知数将永远无法了解。现代医学之所以这么做也是为了治愈疾病,我们没有理由怀疑现代医学的良好愿望。但这时候现代医学需要患者在面对一个实际上是未知数的药物时有一个不求甚解的态度,不然实验就无法正常进行,因为事实上几乎很少有患者愿意成为这种实验品,除了那些为了他人的幸福不惜舍生取义的高尚的人。在统计过程中有个无法回避的前提,那就是个案的问题:个案在统计学中没有意义。对统计学来说这确实是顺理成章的,因为统计是一个计算和比较的过程 ,至少需要两个对象才能形成对比,人数越多对比的结果就越精确,误差也越小。对于一种未知的药物,不能只从一个病人身上观察疗效,因为现代医学还了解到人体有一个自愈机制,现代医学无法判断,是药物还是自愈机制对患者起了作用。实质上这是现代医学的性质及其药物的性质决定的,现代医学的实质是在不断地用患者做医学实验,在这场实验中无数的患者充当了实验品。从现代医学动辄宣布绝症的结果其实可以读出另外的含义:无数患者成了这场实验的牺牲品。绝症的意义实际上是:实验尚未成功,患者还需努力。现代医学为什么要引入统计学上面论述的已经很清楚了,主要是为了两个未知数,一个是药物,一个是疾病,以及随之而来的药物对疾病的作用。因为未知,所以要统计,这种求知的精神值得肯定。但同时不得不指出的是,如果是出于无知(不只是未知)而不得不采用这种方法,就不得不对其实际意义产生疑问了。前面已经说过,统计是对于求知未知数不得不采用的方法,如果是一个已知数,统计就失去了意义。比如,用锤子砸玻璃玻璃会碎,并不用把所有的玻璃都砸碎,才能得出锤子能砸碎玻璃的结论。又比如,用枪能打死人,也不用打死所有的人才能证明这个结果。很显然,有些结果是经验可以证明的,统计实际上也不过是一种经验的重复而已。如果一切事实都需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