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14《美猴王》教学案 语文版.doc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14《美猴王》教学案 语文版.doc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14《美猴王》教学案 语文版.doc_第3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14《美猴王》教学案 语文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4.美猴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作者,识记文学常识过程与方法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结构。2、能有层次的复述课文,做到连贯流利清楚3、掌握文章塑造美猴王艺术形象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欣赏文学艺术【教学重难点】1、分析美猴王的形象2、如何欣赏小说文学艺术【导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歌曲欣赏敢问路在何方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又出发啦啦一番番春秋 冬夏一场场酸甜苦辣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二、走进作者:吴承恩(1500-1582)字汝忠,号射阳山人 ,江苏淮安人,中国明代文学家。吴承恩杰出的长篇神话小说西游记,借助神话人物抒发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改变现实的愿望,折射出作者渴望建立“君贤神明”的王道之国的政治理想。小说借助唐僧师徒在取经路上经历的八十一难折射出人间现实社会的种种情况。小说想象大胆,构思新奇,在人物塑造上采用人、神、兽三位一体的塑造方法,创造出孙悟空,猪八戒等不朽的艺术形象。三、预习检测: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1)自己享受其中的乐趣。( ) (2)内心十分不安。( )(3)高兴得不能控制自己。( ) (4)自然形成而合乎理想。(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复述课文。 要求:讲述故事时不能看书;要用口语;讲清楚故事的来龙去脉。 做到有表情,适当配以动作2、理清文章结构文章结构:第一部分(1)情节开端:石猴出世。第二部分(2、3)情节发展:石猴山间生活和发现水帘洞。第三部分(4)高潮与结局:石猴发现水帘洞,带领众猴进洞居住,而被拥戴为王。五、合作探究 1、本文塑造了美猴王的形象,美猴王 “美”在哪里?2、他有哪些性格特点?注:小组讨论完后,以“我认为美猴王美在他的 ,你看 ”的句式说话。(一)身世美仙石-仙胎-石卵-石猴 身世美思考:说说这样起笔,有何好处?-这样起笔,让石猴出一世就显出神异出众,也为后文写孙悟空的神通广大,除妖降魔埋下伏笔。(二)行为美“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猿鹤为伴,麋鹿为群,夜宿石崖,朝游峰洞”“你看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而后又写石猴领群猴进洞及最后被拥为王,这些行为动作的描写表现了石猴的哪些特点?聪明 灵巧-行为美(三)言语美(跳出、高叫)“我进去!我进去!”这话表现了石猴什么特点?-胆大超群“我们都进去住,也省得受老天之气。”这话十分鲜明的表现了石猴怎样的个性? -热爱自由“何不拜我为王” -深孚众望六、拓展延伸体验感悟1、我们看了西游记后,都会对神通广大的孙悟空赞叹不已,也常常会发出做孙悟空的奇想。假如你得了孙悟空的神通,你将如何?请你以“假如我得了孙悟空的神通”为题,充分发挥想象,在小组中讨论,然后发言。“假如我得了孙悟空的神通,我会让沙漠以最快的速度变为绿洲,让当地群众免受黄沙之害。” “假如我得了孙悟空的神通,我会建造许许多多的希望小学,让那些经济困难的儿童能快快乐乐地去上学,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 “假如我得了孙悟空的神通,我会拔下一根毫毛一吹,在大陆和台湾之间架起一座金桥,让两岸人民自由往来,到时,我会邀请台湾小朋友们到我们实验中学参观。” “假如我得了孙悟空的神通,我要让老师越来越年青。”知识抢答 一展身手:1、西游记的作者是谁?他生活在什么时期?-吴承恩 明朝? 2、西游记与另外哪三部书并称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跟孙悟空有关的三个故事-如“大闹天宫 三打白骨精 巧借芭蕉扇”等4、美猴王“美”在哪里?他有哪些性格特点?-身世美 行为美 语言美 聪明灵巧 胆大超群 热爱自由等5、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取经归来后分别被封为什么?-斗战胜佛 净坛使者 金身罗汉板书设计: 胆大超群 身世美 出生神异美猴王 行为美 聪明灵巧 深孚众望 语言美 热爱自由 教学反思本文通过动作、语言描写塑造一个集“猴”“神”“人”特点于一身的艺术形象:学生能找出课文中描写石猴动作、语言的语句,能具体分析哪些语句表现了猴的特点、哪些语句表现了神的特点、哪些语句表现了人的特点。反馈检测: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开辟(p) 迸裂(bng) B遂(su) 径直(jng)C瀑布(p) 夜宿(s) D玩劣(lu) 麋鹿(m)提示:D项中“劣”应读“li”。答案:D2.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瞑目 七窍 天造地设B石碣 镌刻 力倦神疲C避署 山涧 滔滔不竭D遮闭 家当 天真地秀提示:C项中“避署”应为“避暑”。答案:C3.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1)自己享受其中的乐趣。( ) (2)内心十分不安。( )(3)高兴得不能控制自己。( ) (4)自然形成而合乎理想。( )答案:(1)自得其乐 (2)惴惴不安 (3)喜不自胜 (4)天造地设4.美猴王节选自我国古典文学名著_,作者是_朝小说家_。提示:西游记是课标要求的初中阶段必须掌握的篇目,应着重了解。答案:西游记 明 吴承恩阅读理解阅读课文第4段(即从“好猴”至“遂称美猴王”),完成58题。5.请补充概括选段内容。初入水帘洞_提示:需要在把握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得出答案,只要能够抓住出入水帘洞的次序即可。答案:出洞 复入洞6.试指出下面两个句子是什么描写方式,并分别说说表现了石猴怎样的个性特征。 A:你看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 B:石猴笑道:“这股水乃是桥下冲贯石窍,倒挂下来,遮闭门户的。桥边有花有树,乃是一座石房。房内有石锅、石灶、石碗、石床、石凳。中间一块石碣,上镌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真个是我们安身之处。我们都进去住,也省得受老天之气。”提示:分析时注意抓住重点词语作答,如动词等。A句很明显表现的是动作,B句介绍的是语言,从中表现的个性特征要结合对动作特征和语言反映出的心理作答。参考答案:A:动作描写,生动地写出了石猴跳入水帘洞的三个瞬间,体现了他勇敢无畏的性格特点。B:语言描写,表现了石猴向往自由自在的幸福生活,并能与大家分享的优良品质。7.文中描写众猴随石猴入洞并“拱服礼拜”,对表现美猴王有什么意义?提示:注意侧面描写的作用,并且结合选文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