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颅直流电刺激解析.ppt_第1页
经颅直流电刺激解析.ppt_第2页
经颅直流电刺激解析.ppt_第3页
经颅直流电刺激解析.ppt_第4页
经颅直流电刺激解析.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经颅直流电刺激 早在11世纪人们就开始尝试利用电来治疗疾病 随着认识的发展经颅直流电刺激技术逐步成熟 1998年Prior等发现 微弱的经颅直流电刺激可以引起皮层双相的 极性依赖性的改变 随后Nitsche的研究证实了这一发现 从而为tDCS的临床研究拉开了序幕 到目前为止 tDCS的临床疾病应用研究已经取得了不少有益的成果 介绍 刺激方式 刺激方式包括3种 即阳极刺激 阴极刺激和伪刺激 阳极刺激通常能增强刺激部位神经元的兴奋性 阴极刺激则降低刺激部位神经元的兴奋性 伪刺激多是作为一种对照刺激 tDCS作用机制 tDCS由阳极和阴极两个表面电极组成 由控制软件设置刺激类型的输出 以微弱极化直流电作用于大脑皮质 与其他非侵入性脑刺激技术如经颅电刺激和经颅磁刺激不同 tDCS不是通过阈上刺激引起神经元放电 而是通过调节神经网络的活性而发挥作用 在神经元水平 tDCS对皮质兴奋性调节的基本机制是依据刺激的极性不同引起静息膜电位超极化或者去极化的改变 阳极刺激通常使皮层的兴奋性提高 阴极刺激则降低皮层的兴奋性 膜的极化是tDCS刺激后即刻作用的主要机制 TDCS对失语症作用 经颅电刺激经行语言治疗的关键是确定刺激部位 以及刺激部位的电极性 失语症在不同的恢复阶段 大脑两半球不同区域对言语任务产生兴奋性或抑制性反应 这种反应存在个体差异 因病变的大小 病变部位以及所处疾病不同而不同 所以准确的确定大脑的刺激部位和电极的极性是很重要的 只有准确找出才能起到预期的效果 右PPR区兴奋性刺激部分干扰左侧颞顶区的加工 对图命 名的整个语言加工网络的干扰还不够强 因此是在线tdcs阳极刺激右侧ppr区对图命名的干扰不强 根据研究表面对左侧ppr区实施阳极tdcs 可以促进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动作图命名的能力 并对动词命名有广泛化作用 阳极tdcs上调了损伤半球皮质的兴奋性 造成受损功能的改善 是用tdcs可以对已建立的 不良适应的脑活动模式进行调制 为建立一个新的 跟接近正常的皮质活动提供机会 并促进皮质网络的建立一个半球间新的平衡激活模式 而提高语言功能 tdcs放置的部位 口舌区 定中央 百会 旁开7 5cmbroca区 目外眦与耳屏连线中点作垂线 与外侧裂交点wernick区 乳突直上与外侧裂交点前额叶背外侧DLPFC 定中央8cm 旁开6cm 小脑 乳突往中线3cm 对侧脸颊延髓 同小脑负极置于对侧肩 注意事项 蹭电布一定要充分湿润 必要时是用耦合剂 必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